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从4个方面探析交通运输发展策略,即交通运输管理的范围、任务、特点及基本方法,交通运输管理的基本方法,交通运输管理的规范化,加强交通运输管理队伍建设。
关键词:交通运输;管理;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F5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2)03-0128-02
“十一五”时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最快、发展质量最好、服务水平提升最显著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国交通运输业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结构调整,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交通运输业的全面快速增长,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目前我国交通运输业已进入各种运输方式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协调发展、能力扩张与质量提高并重、全面建设现代综合交通体系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 交通运输管理的范围、任务、特点及基本方法
1.1 交通运输管理的范围
交通运输管理的范围取决于交通运输的范围。根据国务院对交通部“三定”方案的职责规定,交通运输管理的范围为:道路旅客运输、道路货物运输、道路搬运装卸、车辆维修、运输辅助服务等5个方面。
1.2 交通运输管理的任务
交通运输管理的任务是由交通运输行政管理的基本目标和职能决定的。交通运输管理机构是政府专业经济管理部门,其基本任务是对交通运输的发展、经济关系、经营活动进行规划、组织、指导、协调和监督,发挥政府管行业、管市场的行政功能。
1.3 交通运输管理的特点
1.3.1 微观放开,宏观调控
交通运输管理机构对微观经济行为主体的管理要放开,而对宏观经济要通过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手段有机结合实施调控,充分发挥市场对交通运输资源的配置功能。
1.3.2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交通运输管理是按部、省(市、区)、市(地)、县(市区)、乡(镇)五级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在全国形成从上到下的交通运输管理体系。
1.3.3 统一规范,依法治运
交通运输业由于具有生产门类多、行业结构复杂、队伍庞大、经营分散的特点,在客观上要求必须制定和实施统一的规范,对其各项政策、各项活动、各种关系、各种行为进行依法调整,才能促进协调发展,建立有效的运输市场规则,保证运输各方权益,维护正常秩序,推动运输生产的发展。
1.3.4 关系复杂,协同管理
在综合运输体系中,交通运输不仅自身单独承担了大量的长途、中途和短途运输,而且还担负着其他运输方式其起点、终点处的集疏运任务,因而与其他运输方式之间有着广泛的联系。在横向管理关系方面,它既是一个独立的专业经济行政管理体系,又与工商、财政、税务、物价、统计等综合经济管理和监督部门的管理职能密切相关,横向管理关系相当复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之间应密切配合,互相支持,协同工作。
2 交通运输管理的基本方法
在交通运输管理实践中,常见的有3种管理手段、3种管理方法,即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源头管理法、过程管理法和目标管理法。
2.1 经济手段
经济手段是采用价格、财政、税收、利润等与价值范畴相联系的经济杠杆来管理交通运输事务的方法。
2.2 法律手段
法律手段是指依据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和规章,通过法律监督和法律诉讼来调控交通运输经营者之间的经济关系,处理经济矛盾,解决经济纠纷,维护运输生产和经营秩序,保障交通运输经济正常运行的一种方法。交通运输经营者在进行运输生产经营活动时,除应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外,还必须遵守交通行政管理法规、规章。
2.3 行政手段
行政手段是指交通运输管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采取行政许可、行政认定、行政监督检查的管理方法,依法对管理对象所作的行政决定具有强制力。
3 交通运输管理的规范化
3.1 规范化管理的涵义与基本特征
交通运输市场的规范化管理,就是要根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按照一定的程序、方法、标准、规范对交通运输经营者和管理者以及对他们的经营行为和管理行为进行组织、监督与协调,以达到预期的管理目的,取得最好的管理效果。交通运输市场管理规范具有程序化、标准化、统一化、定量化的基本特征。
3.2 规范化管理的内容
交通运输管理规范化的内容主要有:经营资格规范、市场行为规范、经营服务质量规范、运输价格规范、运输证、照、牌、单规范、规费缴纳规范、商务活动规范、监督处理规范。
3.3 规范化管理的基础工作
交通运输管理机构规范化管理的基础工作包括:标准化工作、信息化工作、规章制度、业务培训、监督检查、计算机应用与管理等。
4 加强交通运输管理队伍建设
交通运输管理人员代表国家行使行政执法权力和从事管理工作,管理人员素质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对交通运输市场管理的效果,而且关系到国家工作人员的形象。因此要建立一支政治素质高、政策水平高、懂业务、会管理、作风硬、适应交通运输管理需要的队伍,就必须加强交通运输管理队伍的建设,从队伍的素质培养和职业道德建设入手。其具体作法是以下几方面:
4.1 加强交通运输管理人员素质培养
交通运输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包括:政治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等方面。
4.2 提高交通运输管理人员素质的途径
提高交通运输管理人员素质的途径有:从严把关、加强培训、严格行政执法监督、加强队伍作风建设。
4.3 强化交通运输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建设
职业道德是对从事一定职业者的一种道德要求,也是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表现。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忠于职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十一五”期间,我国交通运输业成就斐然。“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未来5年,交通运输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要按照适度超前原则,统筹各种运输方式发展,继续保持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和规模,努力扩大基础设施覆盖范围和服务能力,进一步优化结构,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消耗,保护环境,实现交通运输的又好又快发展。
(编辑:李敏)
Analysis of the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
Li Guochen
Abstract: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 from four aspects, including the scope, task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the basic method of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standardization and strengthening the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team construction.
Key words: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development strategy
关键词:交通运输;管理;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F5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2)03-0128-02
“十一五”时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最快、发展质量最好、服务水平提升最显著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国交通运输业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结构调整,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交通运输业的全面快速增长,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目前我国交通运输业已进入各种运输方式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协调发展、能力扩张与质量提高并重、全面建设现代综合交通体系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 交通运输管理的范围、任务、特点及基本方法
1.1 交通运输管理的范围
交通运输管理的范围取决于交通运输的范围。根据国务院对交通部“三定”方案的职责规定,交通运输管理的范围为:道路旅客运输、道路货物运输、道路搬运装卸、车辆维修、运输辅助服务等5个方面。
1.2 交通运输管理的任务
交通运输管理的任务是由交通运输行政管理的基本目标和职能决定的。交通运输管理机构是政府专业经济管理部门,其基本任务是对交通运输的发展、经济关系、经营活动进行规划、组织、指导、协调和监督,发挥政府管行业、管市场的行政功能。
1.3 交通运输管理的特点
1.3.1 微观放开,宏观调控
交通运输管理机构对微观经济行为主体的管理要放开,而对宏观经济要通过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手段有机结合实施调控,充分发挥市场对交通运输资源的配置功能。
1.3.2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交通运输管理是按部、省(市、区)、市(地)、县(市区)、乡(镇)五级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在全国形成从上到下的交通运输管理体系。
1.3.3 统一规范,依法治运
交通运输业由于具有生产门类多、行业结构复杂、队伍庞大、经营分散的特点,在客观上要求必须制定和实施统一的规范,对其各项政策、各项活动、各种关系、各种行为进行依法调整,才能促进协调发展,建立有效的运输市场规则,保证运输各方权益,维护正常秩序,推动运输生产的发展。
1.3.4 关系复杂,协同管理
在综合运输体系中,交通运输不仅自身单独承担了大量的长途、中途和短途运输,而且还担负着其他运输方式其起点、终点处的集疏运任务,因而与其他运输方式之间有着广泛的联系。在横向管理关系方面,它既是一个独立的专业经济行政管理体系,又与工商、财政、税务、物价、统计等综合经济管理和监督部门的管理职能密切相关,横向管理关系相当复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之间应密切配合,互相支持,协同工作。
2 交通运输管理的基本方法
在交通运输管理实践中,常见的有3种管理手段、3种管理方法,即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源头管理法、过程管理法和目标管理法。
2.1 经济手段
经济手段是采用价格、财政、税收、利润等与价值范畴相联系的经济杠杆来管理交通运输事务的方法。
2.2 法律手段
法律手段是指依据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和规章,通过法律监督和法律诉讼来调控交通运输经营者之间的经济关系,处理经济矛盾,解决经济纠纷,维护运输生产和经营秩序,保障交通运输经济正常运行的一种方法。交通运输经营者在进行运输生产经营活动时,除应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外,还必须遵守交通行政管理法规、规章。
2.3 行政手段
行政手段是指交通运输管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采取行政许可、行政认定、行政监督检查的管理方法,依法对管理对象所作的行政决定具有强制力。
3 交通运输管理的规范化
3.1 规范化管理的涵义与基本特征
交通运输市场的规范化管理,就是要根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按照一定的程序、方法、标准、规范对交通运输经营者和管理者以及对他们的经营行为和管理行为进行组织、监督与协调,以达到预期的管理目的,取得最好的管理效果。交通运输市场管理规范具有程序化、标准化、统一化、定量化的基本特征。
3.2 规范化管理的内容
交通运输管理规范化的内容主要有:经营资格规范、市场行为规范、经营服务质量规范、运输价格规范、运输证、照、牌、单规范、规费缴纳规范、商务活动规范、监督处理规范。
3.3 规范化管理的基础工作
交通运输管理机构规范化管理的基础工作包括:标准化工作、信息化工作、规章制度、业务培训、监督检查、计算机应用与管理等。
4 加强交通运输管理队伍建设
交通运输管理人员代表国家行使行政执法权力和从事管理工作,管理人员素质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对交通运输市场管理的效果,而且关系到国家工作人员的形象。因此要建立一支政治素质高、政策水平高、懂业务、会管理、作风硬、适应交通运输管理需要的队伍,就必须加强交通运输管理队伍的建设,从队伍的素质培养和职业道德建设入手。其具体作法是以下几方面:
4.1 加强交通运输管理人员素质培养
交通运输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包括:政治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等方面。
4.2 提高交通运输管理人员素质的途径
提高交通运输管理人员素质的途径有:从严把关、加强培训、严格行政执法监督、加强队伍作风建设。
4.3 强化交通运输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建设
职业道德是对从事一定职业者的一种道德要求,也是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表现。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忠于职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十一五”期间,我国交通运输业成就斐然。“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未来5年,交通运输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要按照适度超前原则,统筹各种运输方式发展,继续保持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和规模,努力扩大基础设施覆盖范围和服务能力,进一步优化结构,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消耗,保护环境,实现交通运输的又好又快发展。
(编辑:李敏)
Analysis of the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
Li Guochen
Abstract: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 from four aspects, including the scope, task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the basic method of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standardization and strengthening the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team construction.
Key words: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development strate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