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发展策略探析

来源 :科学之友·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storyco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从4个方面探析交通运输发展策略,即交通运输管理的范围、任务、特点及基本方法,交通运输管理的基本方法,交通运输管理的规范化,加强交通运输管理队伍建设。
  关键词:交通运输;管理;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F5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2)03-0128-02
  
  “十一五”时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最快、发展质量最好、服务水平提升最显著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国交通运输业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结构调整,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交通运输业的全面快速增长,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目前我国交通运输业已进入各种运输方式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协调发展、能力扩张与质量提高并重、全面建设现代综合交通体系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 交通运输管理的范围、任务、特点及基本方法
  1.1 交通运输管理的范围
  交通运输管理的范围取决于交通运输的范围。根据国务院对交通部“三定”方案的职责规定,交通运输管理的范围为:道路旅客运输、道路货物运输、道路搬运装卸、车辆维修、运输辅助服务等5个方面。
  1.2 交通运输管理的任务
  交通运输管理的任务是由交通运输行政管理的基本目标和职能决定的。交通运输管理机构是政府专业经济管理部门,其基本任务是对交通运输的发展、经济关系、经营活动进行规划、组织、指导、协调和监督,发挥政府管行业、管市场的行政功能。
  1.3 交通运输管理的特点
  1.3.1 微观放开,宏观调控
  交通运输管理机构对微观经济行为主体的管理要放开,而对宏观经济要通过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手段有机结合实施调控,充分发挥市场对交通运输资源的配置功能。
  1.3.2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交通运输管理是按部、省(市、区)、市(地)、县(市区)、乡(镇)五级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在全国形成从上到下的交通运输管理体系。
  1.3.3 统一规范,依法治运
  交通运输业由于具有生产门类多、行业结构复杂、队伍庞大、经营分散的特点,在客观上要求必须制定和实施统一的规范,对其各项政策、各项活动、各种关系、各种行为进行依法调整,才能促进协调发展,建立有效的运输市场规则,保证运输各方权益,维护正常秩序,推动运输生产的发展。
  1.3.4 关系复杂,协同管理
  在综合运输体系中,交通运输不仅自身单独承担了大量的长途、中途和短途运输,而且还担负着其他运输方式其起点、终点处的集疏运任务,因而与其他运输方式之间有着广泛的联系。在横向管理关系方面,它既是一个独立的专业经济行政管理体系,又与工商、财政、税务、物价、统计等综合经济管理和监督部门的管理职能密切相关,横向管理关系相当复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之间应密切配合,互相支持,协同工作。
  2 交通运输管理的基本方法
  在交通运输管理实践中,常见的有3种管理手段、3种管理方法,即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源头管理法、过程管理法和目标管理法。
  2.1 经济手段
  经济手段是采用价格、财政、税收、利润等与价值范畴相联系的经济杠杆来管理交通运输事务的方法。
  2.2 法律手段
  法律手段是指依据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和规章,通过法律监督和法律诉讼来调控交通运输经营者之间的经济关系,处理经济矛盾,解决经济纠纷,维护运输生产和经营秩序,保障交通运输经济正常运行的一种方法。交通运输经营者在进行运输生产经营活动时,除应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外,还必须遵守交通行政管理法规、规章。
  2.3 行政手段
  行政手段是指交通运输管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采取行政许可、行政认定、行政监督检查的管理方法,依法对管理对象所作的行政决定具有强制力。
  3 交通运输管理的规范化
  3.1 规范化管理的涵义与基本特征
  交通运输市场的规范化管理,就是要根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按照一定的程序、方法、标准、规范对交通运输经营者和管理者以及对他们的经营行为和管理行为进行组织、监督与协调,以达到预期的管理目的,取得最好的管理效果。交通运输市场管理规范具有程序化、标准化、统一化、定量化的基本特征。
  3.2 规范化管理的内容
  交通运输管理规范化的内容主要有:经营资格规范、市场行为规范、经营服务质量规范、运输价格规范、运输证、照、牌、单规范、规费缴纳规范、商务活动规范、监督处理规范。
  3.3 规范化管理的基础工作
  交通运输管理机构规范化管理的基础工作包括:标准化工作、信息化工作、规章制度、业务培训、监督检查、计算机应用与管理等。
  4 加强交通运输管理队伍建设
  交通运输管理人员代表国家行使行政执法权力和从事管理工作,管理人员素质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对交通运输市场管理的效果,而且关系到国家工作人员的形象。因此要建立一支政治素质高、政策水平高、懂业务、会管理、作风硬、适应交通运输管理需要的队伍,就必须加强交通运输管理队伍的建设,从队伍的素质培养和职业道德建设入手。其具体作法是以下几方面:
  4.1 加强交通运输管理人员素质培养
  交通运输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包括:政治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等方面。
  4.2 提高交通运输管理人员素质的途径
  提高交通运输管理人员素质的途径有:从严把关、加强培训、严格行政执法监督、加强队伍作风建设。
  4.3 强化交通运输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建设
  职业道德是对从事一定职业者的一种道德要求,也是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表现。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忠于职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十一五”期间,我国交通运输业成就斐然。“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未来5年,交通运输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要按照适度超前原则,统筹各种运输方式发展,继续保持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和规模,努力扩大基础设施覆盖范围和服务能力,进一步优化结构,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消耗,保护环境,实现交通运输的又好又快发展。
  (编辑:李敏)
  
  Analysis of the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
  Li Guochen
  Abstract: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 from four aspects, including the scope, task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the basic method of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standardization and strengthening the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team construction.
  Key words: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development strategy
其他文献
一、教师的工作倦怠    倦怠感包括情绪衰竭、情感疏远和成就感缺乏三个维度,这是目前较为权威的、由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简称MBI)等提出的关于工作倦怠的多维概念。  在教师、医务人员、警察、银行职员等与人打交道的职业人员中普遍存在着倦怠现象,小学教师作为战斗在教育第一线的工作人员,工作压力大,这就使得教师成为工作倦怠的易发群体。  工作倦怠会导致个体工作绩效下降,易患身心疾病——头痛、睡
摘要:校园文化是区别于整体文化的一种区域文化,是学校所特有的文化现象。 它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也会对学校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校园文化 学校德育 途径 关系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精神物质形态,也是为学校全体师生所认同的团队意识和精神财富,是学校办学水平和文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校园文化的主体包括工作、学习、生活在校园内的教师、行政管理人员和
For the robustness problem of open-loop P-type iterative learning control under the influence of measurement noise which is inevitable in actual systems,an adap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对课程改革的实施者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作为教师培训机构,提供优质的教师培训,无论是对推动课程改革,还是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意义都是深远的。那么,如何完善新课程教师培训机构职能,加强培训资源建设,制定行之有效的培训方案等一系列问题就将成为直接影响课程改革实施成败的重要工作。    一、 完善培训机构职能    教师培训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整合各有关部门和各方面的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对造就“德、智、体、美、劳”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十分重要。那么如何建设一支政治坚定、思想过硬、素质一流的教师队伍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 要努力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    “高尚的师德”是造就一流师资队伍的第一要素,是教师各项素质的核心,体现了教师的思想境界、精神力量、职业道德,因此教师思想政治
“细节决定成败”是管理学界的经典名言,也已成为管理工作者的共识。由于学校工作具有“滚动发展——周期性强、人为因素多——弹性强、平凡琐碎——细节性强”等特点,所以学校工作抓住管理中的细节尤为重要。  作为中小学校长,既是学校发展的宏观规划、部署的决策者,又是各项具体工作、事务的落实者,抓住学校管理细节是校长管理好学校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那么,怎样才能抓住学校管理细节?笔者的体会是:    一、
“如果你心头一片黑暗,那么什么样的蜡烛也无法将其照亮。只有照亮了心灯一盏,天地自然一片光明”。如果能让每一位学生都明白“人皆可以为尧舜”的道理,让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则一定能让他们更多地发掘自己的潜能,获取更多的成功。  在学校接受教育的学生群体中,后进生在每个年级、每个班级都有,他们人数虽不多,但影响不小。该如何对待后进生所犯的错误呢?如果教师习惯于斥责学生,让学生写检查,甚至叫家长到校处理,采
老师:您好!希望你还没有把我遗忘,不要经常生气,生气对自己身体不好;不要经常大叫,大叫对自己嗓子不好!祝元旦快乐!HAPPYEVENYDAY!注意身体,不要太操劳。学生:熊丽婷这是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