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现状分析

来源 :经济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ring2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2010年《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的颁布和实施,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开始进入一个强制性的阶段。但是上市公司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文章对28家煤炭类上市公司2008年——2010年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具体披露状况进行分析,深入探讨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煤炭类上市公司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1-076-03
  一、引言
  2008年,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和保监会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第三条指出,本规范所称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可以增强外部人对会计信息可靠性的信心,有助于企业加强内部控制,改善经营管理,有助于注册会计师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审计风险,因此完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仅从28家煤炭类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披露状况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本文的观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在不断完善,但是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外部评价主体进行相关鉴证的比例偏低;(2)自我评价依据不一;(3)外部审核依据不统一;(4)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表形式不规范。
  二、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概述
  (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比例
  为推动和指导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提高公司风险管理水平,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于2007年7月1日起开始分别实行《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其中《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第三十二条规定,公司董事会应在年度报告披露的同时,披露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本文选取2008年至2010年的煤炭类上市公司披露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进行分析。
  样本选取了28家上市公司进行统计,2008年出具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有13家公司,占样本比例的46.4%。同时出具注册会计师审核报告的为6家,占样本比例的21.4%。2009年出具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有18家,占样本比例的64.3%,同时出具注册会计师审核报告的为9家,占样本比例的32.1%。2010年出具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有19家,占样本比例的67.8%。同时出具注册会计师审核报告的为13家,占样本比例的68.4%。根据以上统计数据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披露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并且出具审计报告的公司数量呈增长趋势说明内部控制评价披露规范化程度也在不断的提高。具体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二)内部控制总体评价状况、评价依据
  1.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总体状况。根据21家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数据显示,2008年有8家公司(61.5%)认为其内部控制健全有效,2009年有13家公司(72.2%)认为其内部控制健全有效,2010年有12家公司(63.2%)认为其内部控制健全有效,见表2。
  相关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公司认为其内部控制健全有效,但是就目前的企业现状很多的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缺陷。这就说明上市公司对于自己公司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过于乐观。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导致这一状况:一方面,由于上市公司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不够深刻,缺乏评价实质,流于表面形式,也就很难发现自己公司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监管部门监管不力,没有强有力的手段对其内部控制设计及执行状况的有效性进行审核检查。
  2.内部控制评价依据。2008年有6家公司(37%)依据《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4家公司(25%)依据《关于做好上市公司2008年年度报告工作的通知》,3家公司(19%)依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另外有2家公司(13%)依据其他法律法规。统计状况如图1所示。
  2009年有5家公司(33%)依据《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2家公司(10%)依据《关于做好上市公司2009年年度报告工作的通知》,7家公司(33%)依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另外有3家公司(14%)依据其他法律法规。统计状况如图2所示。
  2010年有3家公司(16%)依据《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1家公司(5%)依据《关于做好上市公司2009年年度报告工作的通知》,9家公司(47%)依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另外有3家公司(16%)依据其他法律法规。统计状况如图3所示。
  从相关统计结果我们可以看出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评价的时候所依据的评价标准不一。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1)缺乏关于内部控制评价的、统一的、强有约束力的政策;(2)评价主体对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重视程度不够;(3)外部监督力度不够,导致企业随意选择评价依据。
  (三)内部控制评价内容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第五条规定,企业应当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应用指引以及本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围绕内部环境、风险评估、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要素确定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对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情况进行评价。根据对样本的统计笔者认为实务中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的:内部控制五要素、重点控制领域、业务层面(存在交互运用的情况)。具体统计如表3所示。
  可以看出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评价时没有局限于内部控制五要素的分析,而是对评价的内容有了更好的拓展。对企业日常业务层面的严格控制可以更好地规范企业日常行为,保证其经济活动按规定进行。同时对重点领域的控制可以是企业更好的防范重要领域的风险,更好地摆正目标的实现。
  (四)内部控制评价的程序和方法
  内部控制评价的方法主要有8种:个别访谈法;调查问卷法;专题讨论会方法;穿行测试和重新执行方法;抽样法;比较分析法;标杆法;实地查验法。在样本神华能源(601088)2010年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中指出,其进行内部控制评价的方法包括调查问卷、穿行测试、抽样、访谈、观察和检查等。   (五)内部控制评价缺陷及其认定
  2010年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第十七条规定,企业在日常监督、专项监督和年度评价工作中,应当充分发挥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组的作用。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组应当根据场测试获取的证据,对内部控制缺陷进行初步认定,并按其影响程度分为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
  在所有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企业中,只有两家公司披露其内部控制存在缺陷。兖州煤业(600188)在其2010年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中指出:我公司在内部控制自我评价过程中关注到的与非财务报告相关的内部控制无重大缺陷和显著性缺陷,但存在一般性缺陷。内蒙古平庄能源(000780)在2010年年报中指出,尽管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意见,但仍有部分内部控制和各矿的内部控制需要进一步制定和完善。
  (六)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并提出整改措施
  在21家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公司中2008年有2家公司(15.38%)披露其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2009年有6家公司(33.33%)指出其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并提出整改措施,2010年有7家公司(36.84%)披露其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如图4所示。
  从数据的递增状况及相关法律法、法规的不断出台,我们可以看出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也愈加完善,可以检查出企业存在的问题,进而可以促进企业进行改进,促进企业健康有序发展。
  三、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外部审核分析
  会计师事务所在对其进行审计时所依据的法律、法规也各不相同,审计依据不一。在2008年出具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有1家公司依据《内部控制审核指导意见》,1家依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其他鉴证业务准则第3101号—历史财务信息审计或审阅以外的鉴证业务》。2家没有披露审核报告,另外2家没有指出评价依据。2009年有3家依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其他鉴证业务准则第3101号—历史财务信息审计或审阅以外的鉴证业务》,2家依据《内部控制审核指导意见》,另外有2家没有披露相关信息。2010年有1家同时依据《内部控制审核指导意见》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其他鉴证业务准则第3101号—历史财务信息审计或审阅以外的鉴证业务》,2家依据《内部控制审核指导意见》,1家依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11号—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31号—针对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程序》。3家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其他鉴证业务准则第3101号—历史财务信息审计或审阅以外的鉴证业务》,3家未披露相关信息。4家未搜集到审核报告资料。具体统计见图5。
  会计师事务所鉴定标准不一,是由于没有具体的审核准则的规范可供遵循,所以尽快建立规范的内部控制审核标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有效的办法。
  四、内部控制评价的信息披露的规范性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第二十二条规定,内部控制评价报告至少应当披露下列内容:(一)董事会对内部控制报告真实性的声明。(二)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总体情况。(三)内部控制评价的依据。(四)内部控制评价的范围。(五)内部控制评价的程序和方法。(六)内部控制缺陷及其认定情况。(七)内部控制缺陷的整改情况及重大缺陷拟采取的整改措施。(八)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结论。
  样本数据显示所有出具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公司都披露了董事会对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声明,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总体情况,内部控制评价的范围。有2家公司(10.52%)披露内部控制缺陷,并提出拟采取的整改措施。2008年有5家公司(38.46%),2009年5家公司(27.78%),2010年7家公司(36.84%)未提出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结论。只有极少数公司披露了其内部控制评价的程序和方法。内部控制评价信息披露现状与《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还存在差距。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第二十五条规定,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应当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同时对外披露或报送。2008年经审计对外报出的为6家公司(46.2%),2009年经审计对外报出的为9家公司(50%),2010年经审计对外报出的为14家公司(73.7%)。随着《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的颁布,对内部控制评价报告进行审计成为强制性规定。
  五、提高内部控制评价有效性的方法
  通过对样本的调查分析笔者发现,尽管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信息披露状况正在逐步的完善,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企业内部控制评价问题的研究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内部控制的评价主体和客体不明确,方法不具备科学性,标准不统一等,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执行效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监管水平的不断完善,上市公司都已相继构建了基本的内部控制制度,如果对这些内部控制制度不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就无法确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系统是否健全、有效,也无法发现内部控制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意见和措施。然而,根据调查可以看出,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忽视内部控制评价的现象,导致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并未达到监管部门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南京大学会计与财务研究院课题组.论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制度的现实模式——基于112个企业案例的研究[J].会计研究,2010
  2.张先治,戴文涛.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系统研究[J].审计研究,2010(1)
  3.王海林.内部控制能力评价的IC-CMM模型研究[J].会计研究,2009(10)
  4.刘玉廷.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导读[J].会计研究,2010(5)
  5.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2010
  6.张黎焱.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研究[D].2010
  (作者单位:李学芳,淮北市社会福利中心 安徽淮北 235000;李晓倩,山东农业大学 山东泰安 271000;曲春艳,内蒙古牙克石绰源林业局 内蒙古牙克石 022187)
  (责编:贾伟)
其他文献
摘要:文章论述了精准营销的概念,对精准营销与传统营销进行比较,并提出了精准营销的三大优势。随后,以苍南农村合作银行为例,对实施精准营销的必要性进行分析,论证了实施精准营销是优化客户服务、提升经营能力、获得稳健发展的需要。结合苍南农村合作银行精准营销实施情况,详细阐述了精准营销的六大实施流程,并提出确保六大流程顺利执行的三大保障机制建设措施。  关键词:农村合作金融机构 精准营销 苍南农村合作银行 
期刊
摘要:校企合作是以市场和社会就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模式,是利用校、企双方的优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黑龙江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与北京文思创新软件有限公司共建实训平台充分利用了目前经济管理学院现有实验室资源,由企业工程师借助实际项目案例,为学生搭建深度体验虚拟训练营。  关键词:校企合作 实训平台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10-224
期刊
摘要:石油钻探企业作为油田工程的乙方,在施工和搬迁期间经常受阻。受阻的原因有土地补偿、供水矛盾、村民无理要求、矿权争议及扬尘、震动和噪音污染五大类。深层次的原因有分税制导致的地方政府财政紧张、钻探业务市场化的影响和法律环境的不完善三方面。钻探企业的对策是规范生产行为,设立专门的关系协调部门,与地方政府建立密切联系以减少阻挡,建议按照事权合理划分财权,增加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加大执法力度,打击扰乱正常
期刊
摘要:文章对电视台夜间脱口秀节目进行了探讨,阐述了节目实体部分与节目包装体系,并对标新立异的个性化指向作了分析。  关键词:电视传媒 夜间脱口秀节目 专业化  中图分类号:G2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10-228-02  “脱口秀”这一节目类型最早出现在美国,讲究脱口而出、临场发挥。而在我国内地,脱口秀节目也被大家所熟悉,并渐渐接受。这些节目基本上是在
期刊
摘要:文章在考察太原高新区人才资源管理与园区经济发展具体实践的基础上,对园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做好人才资源管理进行思考,并提出了园区转型跨越发展过程中做好人才资源管理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人才资源 管理 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10-221-02  人才资源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很早就成为了众多经济学家关注的焦点。舒尔
期刊
编者按:全世界正在变老!这是全球各国政府达成的共识。人口变老(population aging)或称人口老年化(Aging of population),它是指老年人(年满65周岁)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儿童及年轻人的比重不断下降,人口年龄中位数不断上移的现象。人口老年化现象最早出现在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现在已延伸至发展中国家,中国也不例外。面对人口老年化,中国会因此遇到哪些问题和困境呢?中国又该
期刊
摘要:电子营销是网络经济下的新兴产物,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了无可比拟的活力,也为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巨大机遇。文章从中国网络营销出发,探讨了直复营销、关系营销、软营销和网络整合营销等电子营销发展的理论背景,分析讨论了中国电子营销发展现状,结合网络技术发展趋势探讨了C2B电子营销、web3.0电子营销这两种电子营销新趋势在中国的发展前景,为中国电子营销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虚拟经济是金融深化的结果,它与实体经济共享社会资本中的货币资本。如果货币资本在资本相对收益率的作用下,过度频繁地在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两大经济子系统之间转化,那么产业空心化与经济过热就会发生。运用金融工具对经济体进行干预时,必须至少保持一个经济子系统的稳定,以稳定的经济子系统来为受干预的经济子系统提供支撑,最终达到实虚两个经济子系统的相对平衡与稳定,减少金融危机的发生,促进整体经济的平稳增长
期刊
摘 要:作为世界上产量最大,煤炭品种齐全的第一产煤大国,为什么还要进口煤炭呢?尤其是在2009年,我国首次由煤炭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文章介绍了中国煤炭进出口的变化历程,并详细分析了中国煤炭进出口变化的原因和影响以及我国煤炭贸易的发展趋势及政策取向。  关键词:中国 煤炭 进口  中图分类号:F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1-037-03  从2000年以
期刊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文化大学建设中全面推进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文化自觉力量,提出了加强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大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优化教学环境等培养创新意识的措施,以及提倡文化自觉的深入推进方法。  关键词:文化 大学 全面性 创新意识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1-09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