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大量进口煤炭

来源 :经济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xiong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世界上产量最大,煤炭品种齐全的第一产煤大国,为什么还要进口煤炭呢?尤其是在2009年,我国首次由煤炭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文章介绍了中国煤炭进出口的变化历程,并详细分析了中国煤炭进出口变化的原因和影响以及我国煤炭贸易的发展趋势及政策取向。
  关键词:中国 煤炭 进口
  中图分类号:F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1-037-03
  从2000年以来的中国煤炭进出口数据(图1)来看,中国由一个煤炭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是从2009年开始的,也是从2009年开始连续两年,中国煤炭进口量迅猛增长,轻松突破1亿吨大关。
  众所周知,中国煤炭业的产能是庞大的。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煤炭总产量达到了32.4亿吨。而中国去年全年能源消费总量达32.5亿吨标准煤,通过换算,能源消费中消耗的煤炭总量约为29亿吨。由此看来,目前中国煤炭的产量完全能满足国内的需求。就算是中国对煤炭的消耗在未来持续增长,通过产能的提升,中国的煤炭自给自足还是能够保证的。目前中国煤炭产能是36亿吨。随着通过煤炭资源整合和大规模的煤炭项目投资所增加的产能将在未来几年逐渐释放出来,估计今年煤炭产能可达到38亿吨。
  那么,在产能充足的背景下,中国为何还会大量进口煤炭呢?
  笔者将从政策和市场两方面寻求我国煤炭进出口变化的原因,从而为山西省煤炭进出口企业提供指导。
  中国作为亚太地区的重要成员,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煤炭进出口政策的调整以及国内需求的变化将对亚太煤炭市场乃至整个世界市场产生重要的导向作用。同时,亚太地区国际煤炭市场行情及价格走势对我国国内煤炭市场及煤炭进出口变化产生显著的影响。
  一、中国煤炭进出口的发展变化
  1.1993-2001年,煤炭出口总体不断上升,其中1997、1998年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出现波动,煤炭进口与出口相比处于低位,增长相对较慢,净出口持续增加。
  2.2001-2003年,中国煤炭出口达到历史高位,各年的出口量均在9000万吨以上,煤炭进口也开始加速,快速突破1000万吨,净出口持续增加达到历史最高位。
  3.2003年以后,受国家控制煤炭等资源性产品出口、鼓励进口的政策影响,出口持续下降,进口持续上升,两者水平不断接近,煤炭净出口逐渐缩小。据海关统计,自2004年到2008年的三年间,我国煤炭出口减少4127.39万吨,进口增加2165.64万吨,煤炭净出口减少6293万吨(我国近年来煤炭进出口变化趋势见图2和图3)。
  2009年以来,煤炭进出口形势发生显著变化,由于国际煤炭价格和海运费较低,国内外煤炭价差有所扩大,导致我国出现了“北煤出口锐减,南煤进口猛增”的局面,中国煤炭贸易格局已实现由净出口向净进口的蜕变。特别是2012年6月份,我国煤炭进口达到近年来的峰值,当月进口达1607.4万吨,当月净进口就高达1493万吨。2012年1~9月份,中国煤炭进口达8572.9万吨,同比增长164.8%,出口1684.8万吨,同比下降52.83%,煤炭净进口6888万吨,而上年同期为进口3237.48万吨,出口3571.9万吨,净出口333.76万吨。两者比较,2012年前9个月通过多进少出实现国内煤炭供应增量为7221.76万吨(近年来中国煤炭进出口情况统计见表1)。
  二、政策和市场是推动中国向煤炭净进口转化的主要因素
  纵观近年来国际煤炭市场变化及我国煤炭进出口的基本格局,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国家一系列产业政策的影响和市场供求及价格的变化是推动我国煤炭贸易格局转变的主要力量。
  首先是政策影响。我国当前正处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十一五”时期,我国能源发展要用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两大战略思想统领能源工作,贯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立足国内、多元发展、国际合作的能源战略思想。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控制出口,鼓励进口”的政策措施就是贯彻这一重大战略在煤炭贸易领域的重要体现。从2006年9月份以来,国家对煤炭产品相继采取了取消煤炭出口退税、征收和提高炼焦煤、焦炭、动力煤出口关税以及降低、取消动力煤进口税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使中国产的煤炭尽量留在国内,使外国产的煤炭更多地流入国内。通过连续多次的煤炭贸易税收调整,直接导致了煤炭进口的猛增和出口的锐减,使我国煤炭贸易格局发生快速逆转(我国入世以来煤炭相关贸易税收政策调整一览见表2)。
  其次是市场推动。当前,我国煤炭供求总体基本平衡,但由于煤炭供需呈逆向分布,加之运输瓶颈制约,我国煤炭市场也常常出现阶段性、区域性和品种性供需矛盾。在我国华南和华东等经济较发达地区,煤炭需求长期以来主要通过北方调入,但铁路、海运等运输条件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的滞后于该地区煤炭需求的增长需要,这在客观上为越南、印尼、澳大利亚等国煤炭进入我国华南和华东地区创造了条件。另外一个最重要的市场推动力量就是煤炭价格。近年来,随着推进煤炭行业健康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煤炭刚性成本大幅上升,在此背景下,国内煤炭价格近年来总体上呈上升态势,且与亚太地区国际煤炭价格保持较强的互动。当进口煤的价格比较优势优于国内购买价格时,进口煤的增加也就理所当然,当国际煤价高企时,煤炭进口就会受到明显抑制。(近年来我国煤炭进口价格变动情况统计见表3)。
  分析显示,当国际煤价较高时,会促使中国煤炭企业加大出口减少进口,从而使得国内的煤炭供需关系发生改变,促使国内煤价上涨,反之亦然。但是相对于中国的煤炭消费量和生产量来说,煤炭进出口量仍然只能作为调剂,以2008年的数据为例,中国的煤炭进口量仅占国内消费量的1.5%,煤炭出口量仅占国内生产量的1.6%。因此国际煤价的变动对中国国内煤价变动的影响作用比较小。反之,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2008年煤炭产、需量占世界的比重已经分别达到42.5%和42.6%,作为亚太地区主要煤炭贸易国,中国煤炭出口数量占亚太地区煤炭贸易量的10%~15%,其进出口数量变化对于亚太地区煤炭价格的走势影响不可小视。   三、煤炭进出口变化对煤炭产业的影响
  煤炭的进口量相比中国总的煤炭消耗量来说,实在是微不足道。要用国际煤炭较大范围地代替国内煤炭是完全不可能的,进口煤炭只适用于沿海极少数地区,在全国整个消费总量中,进口煤炭根本形不成气候。
  1.同我国煤炭产销量相比,我国可从国际市场采购的煤炭数量微不足道。我国是世界第一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大国,即使国内电力企业全部在澳洲、印尼、越南等国家订购煤炭也只不过是少数,不会对内地煤炭供求产生很大影响。从数量上考虑,就是国际市场的电煤全部供应中国,也不足中国消耗量的一半,中国的电力企业离开国内煤炭市场供应将不可能生存,无论怎样说,国内电力企业是离不开国内煤炭市场而生存的,不能也不敢撇开国内煤炭市场供应燃料的。
  2.国内煤炭价格仍然明显低于国际煤炭价格。虽然,进口煤炭产品到达南方沿海地区煤炭价格有可能和国内煤价持平、甚至低于国内煤炭价格,但是,作为占国内面积95%以上的广大区域的电煤价格要不同程度地远低于国际煤炭价格。
  必须承认由于我国幅员辽阔,煤炭产地和消费地严重分离,铁路运价不断提高,造成我国南方海南岛、广西、广东、福建四个省区的极少数沿海地区的进口煤炭价格和国内运进的煤炭价格相当,甚至低于国内煤炭价格。但是,毕竟这样的地区范围狭小,消耗量在全国煤炭的消耗总量中所占的比重不会超过3%。
  3.煤炭净进口促煤炭产业结构优化。近几年随着以电力、冶金等为代表的高耗能重工业的飞速发展,煤炭行业产能屡创新高的同时,我国煤炭资源的浪费程度让人心惊。煤炭的过度开采也带来了很严重的环境问题。
  发展循环经济,充分利用资源,已成为煤炭企业实现低成本扩张、做大企业的一条捷径。从某种意义上说,“煤炭净进口”局面的出现是推动煤炭企业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催化剂。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正当其时。
  四、我国煤炭贸易的发展趋势及政策取向
  当前我国煤炭贸易形势的发展变化是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能源需求大势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并行不悖的。首先,煤炭的“奖进限出”政策,可以缓解我国能源资源紧张状况,稳定或平抑中国国内煤炭市场价格。有利于优化我国的能源资源流向结构,有利于煤炭供应国际贸易合作。其次,我国南方地区的直接从海上增加煤炭进口,也有利于缓解我国北煤南运的运力紧张状况,从而节约了运力资源,尤其是铁路运力资源。第三,增加煤炭进口,减少出口也有利于缓解我国外汇顺差过大的矛盾。
  由于亚太地区煤炭供应增幅有限而煤炭需求持续增长,当前供需之间矛盾依然较大。澳大利亚及俄罗斯供应能力仍有上升的空间(特别是澳大利亚在2009年交通运输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以后),南非虽然也会增加对亚太的煤炭供应,但主要出口到印度、日韩等国,对煤炭产量较大的中国来说,因为国际海运费偏高,对中国煤炭用户吸引力不大。而加拿大出口到亚洲的主要是炼焦煤,且出口能力增长空间有限。因此,就我国煤炭进口而言,预计在未来几年内,中国从澳大利亚、俄罗斯、蒙古等的煤炭进口量会有所增加,从印尼的煤炭进口量稳中有升,而从越南的进口量将在近年来高速增长的基础上,将缓慢下降。
  就我国煤炭出口而言,受我国当前的煤炭贸易政策和国内市场的双重驱动,预计我国煤炭出口量会进一步萎缩,但仍会保持一定的市场份额。由于日本、韩国从澳大利亚和南非进口煤炭的运输中转周期,大大高于从中国进口煤炭的周期,同期运输成本因为运输距离较长而相应增加,运输效率大打折扣。届时,日、韩面对国际煤炭价格上涨的事实,还可能进一步提高从中国的煤炭进口价格,进而刺激中国煤炭企业的出口热情。
  就煤炭进出口价格而言,由于供应偏紧、环境治理、温室气体减排等因素将进一步推升煤炭开发使用成本,同时国际市场石油、天然气等相关能源价格高企,预计未来几年国际煤炭价格会依然维持高位运行的态势。随着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相关政策措施的落实以及节能减排力度的加大,我国煤炭开发使用的成本明显提高,这将对煤炭价格的走强形成持续的刚性支撑。因此,可以预见,我国煤炭价格总体上将持续高位运行。国内煤炭价格偏高,将刺激国内煤炭用户,特别是南方地区消费者增加煤炭进口。进口煤的增加又会对国内煤价的上涨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从总体上看,相对于中国20多亿吨的煤炭产销量来说,每年几千万吨的进口量所占比例较小,因而对国内市场的影响力也很有限。
  根据目前我国煤炭进出口的发展变化,我们建议有关方面在过去调整有关煤炭贸易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进口煤的检验和进口环节的监管,进一步稳定和提高进口煤的质量,增加优质煤和短缺品种的煤炭进口,进一步规范煤炭进口交易秩序。同时,国家应鼓励有条件的煤炭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进一步加大我国煤炭行业对外投资和并购的力度。特别是对我国周边的蒙古、朝鲜、印尼、巴基斯坦以及澳大利亚等国的投资,从而稳定一定量的进口煤源,进而稳定国内煤炭市场。对于国内煤炭出口企业而言,应冷静分析国际国内市场形势,尤其是注重分析世界煤炭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变化,科学调整自身的出口战略。既要兼顾当前国内市场的既得利益,也应考虑国际煤炭出口长期战略利益,尽可能做到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平衡发展,保持有限的适当的国际市场份额。
  [本文为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度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项目“对《煤炭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探索与开发”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Y11-16)主持人:王远飞]
  参考文献:
  1.孙绍成.全球性金融危机下的中国煤炭经济与进出口形势分析[J].中国经贸,2009(4)
  2.陈彦.中国煤炭进出口贸易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0(2)
  3.陈实.产煤大国为何进口煤炭[N].燃料快报,2003(2)
  4.郝瑞明.我国煤炭供需矛盾的影响因素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6(7)
  5.董二云.进口煤炭只适于我国南方沿海地区[J].管理观察,2009(3)
  6.厉克.煤炭净进口促煤炭产业结构优化[J].中国煤炭工业,2007(8)
  (作者单位: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太原 030001)
  (责编:吕尚)
其他文献
摘要:构建品牌性学生活动不仅是提升学生素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内在要求,也是打造具有一流水平校园文化的有效抓手。文章通过对品牌性学生活动构建的制约因子分析,提出了品牌性学生活动构建视域下推进“第一课堂”教学方式改革的路径选择,从而打造起一个以“第一课堂”为引导、学生社团为支撑、科技竞赛为平台、精品活动为载体的具有高水平的“第二课堂”体系。  关键词:品牌 学生活动 教学方式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
期刊
摘要:高校饮食行业具有企业化、非盈利性、规模经营等特征,其营业收入占后勤营业收入的一半以上。对其成本进行控制不仅关系到利润的确定,还直接关系到高校伙食价格高低,进而影响到校园的稳定与和谐。因此,加强对高校饮食行业的成本控制非常重要。文章根据高校饮食行业的特点,指出成本控制的节点,并介绍华南师范大学饮食中心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高校后勤 饮食中心 成本控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文章论述了精准营销的概念,对精准营销与传统营销进行比较,并提出了精准营销的三大优势。随后,以苍南农村合作银行为例,对实施精准营销的必要性进行分析,论证了实施精准营销是优化客户服务、提升经营能力、获得稳健发展的需要。结合苍南农村合作银行精准营销实施情况,详细阐述了精准营销的六大实施流程,并提出确保六大流程顺利执行的三大保障机制建设措施。  关键词:农村合作金融机构 精准营销 苍南农村合作银行 
期刊
摘要:校企合作是以市场和社会就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模式,是利用校、企双方的优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黑龙江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与北京文思创新软件有限公司共建实训平台充分利用了目前经济管理学院现有实验室资源,由企业工程师借助实际项目案例,为学生搭建深度体验虚拟训练营。  关键词:校企合作 实训平台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10-224
期刊
摘要:石油钻探企业作为油田工程的乙方,在施工和搬迁期间经常受阻。受阻的原因有土地补偿、供水矛盾、村民无理要求、矿权争议及扬尘、震动和噪音污染五大类。深层次的原因有分税制导致的地方政府财政紧张、钻探业务市场化的影响和法律环境的不完善三方面。钻探企业的对策是规范生产行为,设立专门的关系协调部门,与地方政府建立密切联系以减少阻挡,建议按照事权合理划分财权,增加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加大执法力度,打击扰乱正常
期刊
摘要:文章对电视台夜间脱口秀节目进行了探讨,阐述了节目实体部分与节目包装体系,并对标新立异的个性化指向作了分析。  关键词:电视传媒 夜间脱口秀节目 专业化  中图分类号:G2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10-228-02  “脱口秀”这一节目类型最早出现在美国,讲究脱口而出、临场发挥。而在我国内地,脱口秀节目也被大家所熟悉,并渐渐接受。这些节目基本上是在
期刊
摘要:文章在考察太原高新区人才资源管理与园区经济发展具体实践的基础上,对园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做好人才资源管理进行思考,并提出了园区转型跨越发展过程中做好人才资源管理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人才资源 管理 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10-221-02  人才资源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很早就成为了众多经济学家关注的焦点。舒尔
期刊
编者按:全世界正在变老!这是全球各国政府达成的共识。人口变老(population aging)或称人口老年化(Aging of population),它是指老年人(年满65周岁)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儿童及年轻人的比重不断下降,人口年龄中位数不断上移的现象。人口老年化现象最早出现在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现在已延伸至发展中国家,中国也不例外。面对人口老年化,中国会因此遇到哪些问题和困境呢?中国又该
期刊
摘要:电子营销是网络经济下的新兴产物,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了无可比拟的活力,也为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巨大机遇。文章从中国网络营销出发,探讨了直复营销、关系营销、软营销和网络整合营销等电子营销发展的理论背景,分析讨论了中国电子营销发展现状,结合网络技术发展趋势探讨了C2B电子营销、web3.0电子营销这两种电子营销新趋势在中国的发展前景,为中国电子营销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虚拟经济是金融深化的结果,它与实体经济共享社会资本中的货币资本。如果货币资本在资本相对收益率的作用下,过度频繁地在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两大经济子系统之间转化,那么产业空心化与经济过热就会发生。运用金融工具对经济体进行干预时,必须至少保持一个经济子系统的稳定,以稳定的经济子系统来为受干预的经济子系统提供支撑,最终达到实虚两个经济子系统的相对平衡与稳定,减少金融危机的发生,促进整体经济的平稳增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