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校企合作是以市场和社会就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模式,是利用校、企双方的优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黑龙江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与北京文思创新软件有限公司共建实训平台充分利用了目前经济管理学院现有实验室资源,由企业工程师借助实际项目案例,为学生搭建深度体验虚拟训练营。
关键词:校企合作 实训平台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10-224-02
黑龙江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以学科专业立足的原则,“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经过多年的实践和研究,形成了以企业科技进步、资源经济、资源评估以及矿山安全评价为特色的学科研究方向和学科学术梯队。建有北京东方联合设备租赁有限公司等两个研究生实践基地、与用友公司、中国标准铅笔厂、黑龙江省外贸集团、神州数码、黑龙江省劳动保障信息中心等70余家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为社会输送了许多应用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一、项目合作背景
随着以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新一轮世界经济产业转移的到来,中国的IT服务产业蓬勃发展,对IT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北京文思创新软件有限公司作为中国起步较早、规模较大的IT服务企业的一员,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
文思创新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是中国领先的信息咨询、解决方案和IT服务外包提供商,是第一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中国软件服务外包企业在为欧美市场提供离岸软件开发行业中位居中国第一。文思在金融服务业、电信业、旅游交通业、制造业、零售与分销业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具备全面的IT专业服务能力,总部设在北京,并在中国其他城市以及香港、东京、纽约、伦敦等地设有24个分支机构。
黑龙江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积极探索与国内优秀大企业的深度校企合作,开创应用型人才培养战略合作新篇章,扎实推进“3+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经过不懈的努力,成功与文思创新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在我校建立“校企联合培养实验室”。
二、合作过程的实证分析
1.运行机制。建立了“校企联合培养实验室”,文思公司提供共建联合实验室的建设经费,黑龙江科技学院提供实验室和相关的工勤保障。联合培养实验室以黑龙江科技学院所拥有的试验器材和技术力量为强大的依托,从学科专业的发展和人才集聚的高度对实验室给予重点支持,使之成为校企双方技术创新的平台。
为了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实验室起草了运行章程,包含总则、仪器设备的购置与管理、实验室管理、基础建设经费管理、项目的运作与管理等。科研项目方面,学校组织教师和文思公司研发部门一起合作编写科研项目准则,使联合实验室科研思路更加清晰,而且便于老师们有重点的选择适合自己的科研项目。
对企业而言,需要设定筛选标准,执行筛选过程,按需录用学生;在晋级提升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岗位胜任力要求,对不适岗的学生实行淘汰,以期激发学生主动性;对优秀学生,优先录用。另一方面,企业提供“联合培养实验室”运行全仿真创新型实训体系中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实训内容,运作流程,规章制度,信息化平台(包括项目管理系统、培训系统、邮箱系统、考试评测系统),远程管理人员等,以切实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为己任,对学生的筛选、晋升考核需严格遵守“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全仿真创新型实训体系在应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不断的改进完善。“校企联合培养实验室”明确的课程提升体系、专业的实训体系、详尽的能力档案,让学生的实习就业更具竞争力。
对我校而言,需要对“联合培养实验室”的运行提出完善、改进意见;参与“联合培养实验室”所涉及的公交教学及项目实训部分的实施;积极进行相关教学改革研究和争取政府支持资助。我们需要提供“联合培养实验室”稳定运行所需的基础设施,包括视频教学场所;配备教学指导教师,进行实训组织,定期交换信息,沟通和协调双方关系。
2.人才培养。通过建立联合培养实验室,以黑龙江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所有管理类学科专业为基础,择优选择学生组成实验班,从大学三年级下学期进入联合实验室学习。校企合作的企业提供企业在岗工程师授课,通过联合实验室远程教学系统和现场学校配备的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符合企业用人需求的系统性教学。学生通过公司的人才测评后,在暑假期间进行短期企业实训。大四开学后,全部进入企业的项目组进行带薪顶岗实习,大四下学期签订就业三方协议,大学毕业获得学位证后成为企业的正式员工。在整个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学校和学生个人不需要任何经济投入。黑龙江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还组织学生在“文思创新软件有限公司”进行实习总结和毕业设计开题答辩。这此之前,这部分学生已经在该企业实习一年,从最初简单的增减、改查工作,到能够独立开发、采集、适配、解析文件,学生在技能、工作经验、职业素养等方面得到了全方位的锻炼,学生的毕业设计题目也均来自于该公司的实际工作。学生也可以明确自己的目标,从而更快速掌握工作技能,让学生找到自己的职场,让学生更具竞争力。
文思创新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企业的真实岗位,学生所处的工作环境都是真实环境,执行的规范也都是职业标准,实习实训的内容均是学生今后要从事的工作项目。在这一真实环境下进行岗位实践,不仅培养学生解决生产实践和工程项目中实际问题的技术及管理能力,而且还陶冶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实习实训基地采用考核制度,建立了一系列考勤、考核、安全、保密等规章制度及员工日常行为规范,使学生在实习实训期间养成遵规守纪的习惯,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形成良好的职业操守打下坚实基础。并且,获得实习实训优秀的学生,不仅将获得学院的课程学分,而且还将获得外企颁发的实习证书,为学生在未来的就业市场上进一步提升竞争优势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教育体系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同时为未来实现学生订单式培养打下了坚定的基础,这标志着学院在校企合作办学、开放式办学方面跨入了更高、更新的平台。
三、对策与建议
一要强化顶层设计。根据文思公司和学校战略发展目标和要求,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多赢发展”的思想,深化产学研用一体化战略联盟。二要实现优势互补,搭建大平台。围绕国家工业转型发展要求,结合公司发展实际,以学校现有学科专业和研发基地为依托,以校企优势人才资源为主线,力争实现人才资源双向融合,科研实践平台双向共享,在重点领域实现“学科团队+企业”的模式。三要建立保障机制。双方建立相应的决策和运行管理机构,建立相应的利益机制和开放多元的发展格局,为文思公司和黑龙江科技学院的发展提供源动力。力争以此次战略合作为契机,主动承载使命,大力推进知识创新,充分发挥传播和应用的集成功能,打造既出人才、又出成果的应用研发基地,为国家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四、结束语
校企合作共建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顺应国家经济转型升级大趋势,巩固学校发展模式,扩大校企合作成果的有益尝试,必将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为学校新型科技大学建设注入新的活力,为实现学校、企业和学员的“三赢”开创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赵昕,宿林林.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7(5)
2.蒋丹.论我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的创新[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3.安雪晶.关于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2009(3)
4.何小平,李明.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的研究与实践[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8(24)
(责编:贾伟)
关键词:校企合作 实训平台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10-224-02
黑龙江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以学科专业立足的原则,“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经过多年的实践和研究,形成了以企业科技进步、资源经济、资源评估以及矿山安全评价为特色的学科研究方向和学科学术梯队。建有北京东方联合设备租赁有限公司等两个研究生实践基地、与用友公司、中国标准铅笔厂、黑龙江省外贸集团、神州数码、黑龙江省劳动保障信息中心等70余家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为社会输送了许多应用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一、项目合作背景
随着以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新一轮世界经济产业转移的到来,中国的IT服务产业蓬勃发展,对IT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北京文思创新软件有限公司作为中国起步较早、规模较大的IT服务企业的一员,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
文思创新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是中国领先的信息咨询、解决方案和IT服务外包提供商,是第一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中国软件服务外包企业在为欧美市场提供离岸软件开发行业中位居中国第一。文思在金融服务业、电信业、旅游交通业、制造业、零售与分销业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具备全面的IT专业服务能力,总部设在北京,并在中国其他城市以及香港、东京、纽约、伦敦等地设有24个分支机构。
黑龙江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积极探索与国内优秀大企业的深度校企合作,开创应用型人才培养战略合作新篇章,扎实推进“3+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经过不懈的努力,成功与文思创新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在我校建立“校企联合培养实验室”。
二、合作过程的实证分析
1.运行机制。建立了“校企联合培养实验室”,文思公司提供共建联合实验室的建设经费,黑龙江科技学院提供实验室和相关的工勤保障。联合培养实验室以黑龙江科技学院所拥有的试验器材和技术力量为强大的依托,从学科专业的发展和人才集聚的高度对实验室给予重点支持,使之成为校企双方技术创新的平台。
为了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实验室起草了运行章程,包含总则、仪器设备的购置与管理、实验室管理、基础建设经费管理、项目的运作与管理等。科研项目方面,学校组织教师和文思公司研发部门一起合作编写科研项目准则,使联合实验室科研思路更加清晰,而且便于老师们有重点的选择适合自己的科研项目。
对企业而言,需要设定筛选标准,执行筛选过程,按需录用学生;在晋级提升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岗位胜任力要求,对不适岗的学生实行淘汰,以期激发学生主动性;对优秀学生,优先录用。另一方面,企业提供“联合培养实验室”运行全仿真创新型实训体系中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实训内容,运作流程,规章制度,信息化平台(包括项目管理系统、培训系统、邮箱系统、考试评测系统),远程管理人员等,以切实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为己任,对学生的筛选、晋升考核需严格遵守“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全仿真创新型实训体系在应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不断的改进完善。“校企联合培养实验室”明确的课程提升体系、专业的实训体系、详尽的能力档案,让学生的实习就业更具竞争力。
对我校而言,需要对“联合培养实验室”的运行提出完善、改进意见;参与“联合培养实验室”所涉及的公交教学及项目实训部分的实施;积极进行相关教学改革研究和争取政府支持资助。我们需要提供“联合培养实验室”稳定运行所需的基础设施,包括视频教学场所;配备教学指导教师,进行实训组织,定期交换信息,沟通和协调双方关系。
2.人才培养。通过建立联合培养实验室,以黑龙江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所有管理类学科专业为基础,择优选择学生组成实验班,从大学三年级下学期进入联合实验室学习。校企合作的企业提供企业在岗工程师授课,通过联合实验室远程教学系统和现场学校配备的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符合企业用人需求的系统性教学。学生通过公司的人才测评后,在暑假期间进行短期企业实训。大四开学后,全部进入企业的项目组进行带薪顶岗实习,大四下学期签订就业三方协议,大学毕业获得学位证后成为企业的正式员工。在整个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学校和学生个人不需要任何经济投入。黑龙江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还组织学生在“文思创新软件有限公司”进行实习总结和毕业设计开题答辩。这此之前,这部分学生已经在该企业实习一年,从最初简单的增减、改查工作,到能够独立开发、采集、适配、解析文件,学生在技能、工作经验、职业素养等方面得到了全方位的锻炼,学生的毕业设计题目也均来自于该公司的实际工作。学生也可以明确自己的目标,从而更快速掌握工作技能,让学生找到自己的职场,让学生更具竞争力。
文思创新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企业的真实岗位,学生所处的工作环境都是真实环境,执行的规范也都是职业标准,实习实训的内容均是学生今后要从事的工作项目。在这一真实环境下进行岗位实践,不仅培养学生解决生产实践和工程项目中实际问题的技术及管理能力,而且还陶冶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实习实训基地采用考核制度,建立了一系列考勤、考核、安全、保密等规章制度及员工日常行为规范,使学生在实习实训期间养成遵规守纪的习惯,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形成良好的职业操守打下坚实基础。并且,获得实习实训优秀的学生,不仅将获得学院的课程学分,而且还将获得外企颁发的实习证书,为学生在未来的就业市场上进一步提升竞争优势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教育体系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同时为未来实现学生订单式培养打下了坚定的基础,这标志着学院在校企合作办学、开放式办学方面跨入了更高、更新的平台。
三、对策与建议
一要强化顶层设计。根据文思公司和学校战略发展目标和要求,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多赢发展”的思想,深化产学研用一体化战略联盟。二要实现优势互补,搭建大平台。围绕国家工业转型发展要求,结合公司发展实际,以学校现有学科专业和研发基地为依托,以校企优势人才资源为主线,力争实现人才资源双向融合,科研实践平台双向共享,在重点领域实现“学科团队+企业”的模式。三要建立保障机制。双方建立相应的决策和运行管理机构,建立相应的利益机制和开放多元的发展格局,为文思公司和黑龙江科技学院的发展提供源动力。力争以此次战略合作为契机,主动承载使命,大力推进知识创新,充分发挥传播和应用的集成功能,打造既出人才、又出成果的应用研发基地,为国家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四、结束语
校企合作共建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顺应国家经济转型升级大趋势,巩固学校发展模式,扩大校企合作成果的有益尝试,必将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为学校新型科技大学建设注入新的活力,为实现学校、企业和学员的“三赢”开创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赵昕,宿林林.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7(5)
2.蒋丹.论我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的创新[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3.安雪晶.关于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2009(3)
4.何小平,李明.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的研究与实践[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8(24)
(责编: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