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生本教育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cl8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素质教育要求小学教育必须融入生本教育理念。小学语文教育,必须要遵循素质教育要求,切实生本教育内容,尊重学生地位,依据学生实情,开展切合学生实际情况的语文教学,以优化教学效果,提升主动性,最终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  生本教育  实施策略  自主探究
  教育必须以学生为本才能完好地进行,郭思乐教授就提出了生本教育的理念,生本教育是一种转型教育,同时也是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的转变。随着素质教育推进,广大教师逐渐认识到传统“以教师为主”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不足,也意识到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尊重学生实际情况,以学生为本,才能促使语文教学取得实效。因此,生本教育理念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生本教育,有利于学生被动学习状态,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翁”。
  一、在创设情境中落实生本教育,有效提升教学趣味性
  传统教学中,教师“高高在上”,学生被动学习,使得教学氛围沉重、压抑,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一些学生还比较厌恶语文学习,最终影响了语文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生动的教学刺激,不但能延伸学生视野,增长学生见识,更能提升语文教学趣味性,最终调动学生积极性。在课堂上教师要尽可能将课本内容讲得生动易懂,可以借助便捷的多媒体或者播放影片的形式将所讲知识用画面直观地呈现到学生面前,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例如,在学习《雅鲁藏布大峡谷》时,由于学生生活中很难接触到雅鲁藏布大峡谷,就导致学生缺乏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现实体验,所以,在学习课文内容时,学生对文章情境体验不深。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图片、视频为学生展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对雅鲁藏布大峡谷有一个生动、直观的认识,进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同时,还可以搭配激情昂扬的音乐。让学生认识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澎湃气势,把学生带入自然环境中,让学生主动走进雅鲁藏布大峡谷文本情境,这样,学生拥抱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油然而生,对文章就有了一个更深的理解。
  二、在小组合作中落实生本教育,有效提升学习积极性
  生本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主动探究的平台,促使学生展示自身个性优势,发展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彻底摆脱被动状态,积极主动探索文本内容,成为课堂的“小主人”。而小组合作教学,就可以提升学生“主人”意识,它为师生、生生交流提供了平台,让学生在自由、宽松教学氛围中,积极探索问题原因,为语文课堂注入活力。同时,它让学生处于小组竞争状态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竞争热情,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互助学习,共同进步。
  例如,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中,教师首先把学生分为小组,让学生讨论如下问题: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讨论开始之前,教师为学生介绍鲁迅先生的生平、时代背景、高尚品质等,让學生对鲁迅先生有一个直观了解;讨论过程中,教师应当给学生留足自由讨论时间,引导学生依据课文内容,深刻体会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怀念和崇敬之情;讨论总结阶段,引导学生发表讨论结果,引领学生主动表达自身看法,以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口语表达能力。同时,教师还应当指导学生做好小组分工,依据学生才能,把学生分为“组织语言者”“结论发表者”“主持讨论者”,让所有学生发挥个性天赋,进而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
  三、在深入实际中落实生本教育,有效提升情感体验
  众所周知,语文来源于生活,生本教育理念下,只有深入学生实际生活,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才能真正取得良好效果。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般把语文教育局限在课堂内,使得语文与生活实际相脱离,不利于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事实上,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当深入实际生活,科学、合理运用生活化案例启发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思维,引导学生开展深入探究,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与情感,进而提升语文教学效果。
  例如,在《只有一个地球》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深化环保意识,教师鼓励学生深入生活,写一份“身边小事环保调查书”,鼓励学生认真观察生活小事,以小见大,发现环保的价值与意义。同时,教师还可以把学生带到工厂、河流、垃圾回收站等地方,让学生开展实地考察,在实地考察中,让学生理解我国环保现状、问题,并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为提升环境保护水平积极建言建策,以引导学生内化环保观念,提升个人综合素质。生本教育下,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生活实际中的语文素材,加强课内外交流,使学生在生活中不断学习语文知识,从而不断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总之,为了提升小学语文生本教育价值,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语文教师应当把生本教育理念贯穿于语文教学始末,以此来优化语文教学策略。生本教育的积极意义,已经被教育界所广泛认同。生本教育理念的推行,使师生课堂教学地位产生重大变化,学生成为课堂学习“主人翁”,而教师成为课堂教学引导者、促进者,这种方式,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进而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在生本教育理念下,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实现现实体验,小组合作手段实现互助学习,生活化教学案例实现课内外交流,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进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琼.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生本教育分析【J】.人生十六七,2018(5)
  【2】林华斌.现代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考【J】.新课程(上),2018(4)
其他文献
【摘 要】  语文教师要广开作文教学资源,从教科书到日常话题,从课堂教学到社会生活,都可以加以开发与利用。创设多种形式的听说练习,营造写作氛围;立足阅读教学,挖掘写作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积累写作素材,搭建各种各样的展示平台,培养写作兴趣。  【关键词】  作文 资源 开发 利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为学生自由写作提供有利
<正>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巧妙创设情境,营造习作氛围,让学生愉悦、自然、朴实表达出来,把自己对生活的独特体验倾诉出来,让习作教学真正返璞归真。一、鼓励学生创意表达,习作体
对很多小学生来说,数学是一门枯燥乏味、难懂难学的一门课程,为了解决学生这一学习烦恼,有教师开始尝试将生活情境引入小学数学课堂。本文探讨了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
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移动通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何利用现有的电话网络和传统的语音 Modem构建成一个语音留言系统,并在此基础上搭建起一个小型
介绍了Protel99SE仿真的特点与功能.通过对两个具体实例的仿真得到了正确的结果,说明了它在电子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摘 要】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是学生学会写作的启蒙阶段,因此,在启蒙阶段培养学生的作文技能让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对学生以后的发展很有帮助。目前,小学生的作文能力普遍不高,如何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成为小学语文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刚开始接触写作的学生普遍认为作文很有难度,教师要让学生迈出从零到一的一步也是一项艰难的任务,还需教师在教学中注重策略。  【关键词】  小学语文 作文教学 
本文提出两种多目标Pareto遗传算法中处理约束条件的方法,一是将个体的秩转化为适应度的值,二是利用隶属度将约束转换为秩,这两种方法原理明晰,可以在实际问题中对比选择.
本文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德育特征进行了探讨,论述了德育特征的长期性、艰巨性、事实性和科学性,以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摘 要】  写作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其语文学习能力与语文素养的重要体现。语言是作文基本构成要素和载体,一篇优秀习作的语言不仅准确、通顺,还要具有极强表现力和感染力。文章在初中生写作中语言表达现状分析基础上,探讨作文教学中学生语文运用能力提升的培养。  【关键词】  初中语文 作文教学 语言运用 能力提升 指导策略  学生写作是语文建构的系统工程,其提升需要一个缓慢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