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过程评价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dez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传统的小学生数学学习评价,只重视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
  程中的进步和成长,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能力的提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习的过程评
  价,关注学生的发展进程,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关键词】过程评价主动发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
  们情感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习的过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发展进程,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使学
  生通过评价,能真正体验到自己的进步,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一、注重课堂中的情感评价
  传统的小学生数学学习评价,只重视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关注较多的是学生的作业情况,
  测验和考试的分数,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和成长,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能力的提高,挫
  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为了改变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得到较为客观、公正
  、全面的评价,就应注意平时的课堂观察。学生对数学学习是否感兴趣,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
  活动,有否积极发现和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是否乐意与同伴合作、交流等,都会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
  表现出来,这就要求教师多注意观察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对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给予
  及时、恰当的评价,并作好观察记录,使评价有一定的依据。每月对学生的纪律、发言、合作、学习、
  作业等情况进行观察并记载,用一些符号来表示好、较好、一般、待努力等,通过观察与记载,定期对
  掌握的信息进行整理与分析,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
  二、注重教学中的及时评价
  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因此,教师要把握好激励的时机,及时恰当地评价学生,帮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让学生通过自身
  的情感体验,树立坚定的自信心,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对学生的评价不拘于形式。如:当
  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表现出色时,教师就可以对学生投去赞许的目光,露出温和的笑脸等,让学
  生感到自己得到了关注,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当学生学习努力、答问精彩、作业认真时,教师就
  可以用"真不错"、"你真行"、"太棒了"……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口头评价,充分肯定和鼓励学生的行为,
  让学生有一定的成功和满足感;还可以将自评与互评相结合,让学生通过评价,看到自己的发展变化和
  进步,也从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促进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发展。
  三、注重作业中的短语评价
  批改数学作业,是数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由于传统观念的偏见,受分数评价的影响,批改作业,
  似乎只是反馈教学信息,教师出于这一目的,只好周而复始地判正误、评分数,学生乃至家长翻开作业
  本也就只"看勾勾、找分数",久而久之,对这种只重学生知识,不知学生心声的评价,教师会轻车熟路
  ,学生会习以为常。为克服作业批改中的这些弊端,对学生的作业,我在教学中,不是只判正误,还实
  行了短语评价,根据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使用情理兼容的短语,与学生进行思想勾通,促进师生交流
  ,如在作业后面写上"优秀"、"进步真大"、"好整洁"、"再努力一些会更好"、"细心些怎么样"、"赶上Х
  Х没问题"等,使学生读了这些短语后,从中受到启迪和激励,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提高数
  学学习的兴趣。
  四、注重过程中的资料评价
  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还应注意收集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资料,建立学生的成长记录袋,以反映学生学习
  数学的进步历程,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学生的能力往往不能通过某次测验而确定下来,有些能力
  在正规的纸笔测验中也得不到全面正确的评价,如动手实践能力、收集整理与调查分析能力,语言表达
  能力等。而通过建立成长记录的形式,有助于收集学生各方面的信息,保证评价的全面性和科学性,使
  更多的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成长记录的内容可以是:最满意的作业;最精彩的回答;最喜爱的小制作
  ;印象深刻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的评语,家长的希望等。材料要真实,要利于教师全面了解
  学生的学习状况。成长记录的材料可由学生自主选择,并与教师共同确定,让学生不断感受到自己的成
  长与进步,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其他文献
导入新课是音乐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好的导课如同桥梁,联系着旧课和新课;如同序幕,预示着  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它能强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开拓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使学生在学习新课的开始阶段就能迅速、主动地进入最佳学  习状态,为新课教学创造良好的开端,提高课堂效率。下面是我在音乐教学中新课导入的几种方法:  故事导入法  中学生对叙述
期刊
【摘要】本文从"在口算训练中发展学生的智力"、"在新授知识中发展学生的智力"、"在课堂练习中发展  学生的智力"、"在课外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智力", 论小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发展学生的智力  【关键词】发展智力口算新授练习课外活动  数学是科学性、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科学,学习小学数学对发展学生的智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有  人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习题是思维的磨刀石"是很有道理的。因此,小学教师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良好的兴趣,不仅能使人开阔视野,丰富心理活动内  容,使人精神振奋,情绪饱满,而且对丰富人的知识,开发人的智力,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具有重要  意义。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兴趣尤为重要。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学习兴趣  新型的课堂教学必须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激活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针对教学过程  
信息技术作为中学教学中的一门新型的学科,其广泛的渗透性与教学方法的灵活性,使得这门课的教学  无论在教学内容上或是教学形式上,都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供借鉴。因此,对信息技术教师来说,如何去  探索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成为当务之急。本人通过多年的中学教学探索和实践,发现在中学信息  技术教学中,分层次教学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下面就这个方法谈几点见解。  一、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实施
期刊
【摘要】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能自主地掌握新的知识、提出新奇的问题、发表不同的见解、寻求  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都可以视为创新。在这个意义层面上,创新对于每个学生来说都是可能的。根据现  代数学教学理论以及创新教育教学理论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必须重新审视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以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改革课堂教学,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注重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摘要】高中议论文教学应该如何让学生形成一种规范且序列明晰的写作思维习惯,本文结合考纲的要  求与学生作文存在的问题以及自己的教学体会,从基本写作思维和发展等级思维两个方面来谈议论文写  作思维培养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议论文写作思维培养  作文,其实就是一个人思维成果的展示。教学中常有这样的情况:当学生看到作文题目时,首先想到的  不是文体问题,不是立意问题,不是结构问题,而是写什么,怎么开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广大教师提出的要求。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要求教师在充分了  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学科特点、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以教材为载体,灵活有效的地组织  教学,拓展课堂教学空间。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综合化的过程,是课程标准、教材  内容与学生实际相联系的捷径,是教师智慧与学生创造力的有效结合。  怎样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呢?  一、准确理解教材是创造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