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导入 激发兴趣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BING04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入新课是音乐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好的导课如同桥梁,联系着旧课和新课;如同序幕,预示着
  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它能强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开拓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使学生在学习新课的开始阶段就能迅速、主动地进入最佳学
  习状态,为新课教学创造良好的开端,提高课堂效率。下面是我在音乐教学中新课导入的几种方法:
  故事导入法
  中学生对叙述性内容的艺术作品较为关注,对剧中人物情感变化也甚感兴趣。课前精选一段与课题相关
  的故事题材作为开场,能使学生对艺术作品尤其是大型艺术作品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作为顺利欣赏
  作品的过渡。如在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时,因为乐曲内容取材于古老的传说,从梁山
  伯与祝英台相爱、抗婚到双双化作蝴蝶的情节,叙事性很强,所以一开场我就为同学们讲述了古老美丽
  的民间传说故事:梁祝相识——草桥结拜——同窗三载——十八里相送——抗婚——楼台相会——化蝶
  ……。欣赏完整个乐曲后,有的同学为梁祝美好纯真的情感不禁黯然泪下,有的为两位当时年轻的曲作
  家能创作如此动人的民族交响音乐而骄傲。
  通过谈话导入法
  谈话导课,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其目的是通过教师的启发,使学生在兴趣盎
  然的情况下接受新知识。不同于教师自言自语式的单向传授,它的主要特征是交谈。比如在教学《小乌
  鸦爱妈妈》一歌中,教师先问学生:"同学们,你最爱的人是谁?最爱你的人又`是谁?一石激波,群情
  激昂,绝大部分学生回答是父母。当教师说只能选一个时,这时妈妈因含辛茹苦、操持家务、嘘寒问暖
  、无私付出渐渐成了孩子心目中的最爱,95%的学生选择了妈妈。这时教师相继点拨:"妈妈是怎么爱你
  的?"两名学生谈了体会,全班同学热烈鼓掌,同时自身也受到了教育。在这样的情况下,再感悟《小乌
  鸦爱妈妈》一歌,效果之好自然就可想而知了。
  多媒体导入法
  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音乐教学,已成为当今音乐教师的标志。的确,多媒体画面色彩艳丽,形象逼真。
  与音响浑然一体,能充分调动学生视听感官,使学生耳目一新,获得准确生动的艺术形象。例如,我在
  上《神州 大地 ----辽阔的草原》这一单元课时,课前精心制作了多媒体课件,上课时我说:"
  同学们,今天老师将带你们到辽阔的草原上游览观光,看看草原人民是怎样生活的?"这时教室里静了下
  来,每个同学拭目以待,我立即播放课件,映入同学们眼帘的是蒙古族、哈萨克族、藏族草原美丽的景
  色和草原人民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同学们看得入神,听得仔细,不时为精湛的乐器演奏、优美的舞蹈
  表演而赞叹。一开始已遨游在草原音乐世界里,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营造了氛围。
  情景诱趣导入法,
  情景诱趣法则是通过大家都很熟悉的某个有关联的作品为纽带,使对另外一个陌生的作品主题也产
  生一定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教科书上《走进京剧》这一课的教学中,开始通过欣赏、听唱带有点"京腔"
  韵味的歌曲《故乡是北京》,逐步培养学生对京剧的兴趣再到热爱京剧艺术,热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故乡是北京》曾经在我国流行歌坛上独领风骚,赢得人们的喜爱,是因为它代表了一个时代的音乐风格
  。在播放曲子的同时,和学生介绍有关这首歌的特点以及背景。(80年代末,当港台流行歌曲、迪斯科
  、摇滚音乐冲击我国音乐舞台时,我们的国翠好像一下消失了似的。此时,人们已开始恍然大悟,只有
  民族的才是最好的,作曲家们便开始采用民歌、戏剧、说唱、曲艺中的音调为素材,创作出一大批脍炙
  人口的流行歌曲)。播放的这首"京歌"就是其中的一种产物。
  由此,通过情景诱趣法,使学生们从熟悉的《故乡是北京》这首"京歌"过度到"京剧样板戏"最后过度到"
  传统京剧",调动了学生欣赏传统京剧的兴趣。
  游戏导入法
  喜欢游戏是孩子的天性。一些难懂的知识,往往可以借助课前的简单游戏解决。如:音乐中的音高、部
  分节奏、强弱的对比、音的长短等等都是比较难掌握的,而且也比较枯燥。游戏是最好的解决方法。有
  涉及音高的课,可选择几个高低明显的同学进行认人游戏;要掌握较难节奏练习的,可进行听琴节奏变
  化游戏;(节奏应从易到难)强弱的对比,可通过拍身上不同部位进行感受;音的长短的课,可通过听
  音辨乐器的游戏进行。
  谜语导入法
  学生天性 活泼、好动,都非常喜欢猜谜语。设置谜语导入新课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我在教《
  数蛤蟆》一课时,由谜语导入:"水中有个歌唱家,一天到晚叫呱呱。穿件绿色花衣裳,舌头一伸把虫抓
  。"这时,老师趁势导入新课,请学生在伴奏音乐中表演青蛙律动,感受歌曲生动活泼、饶有风趣的曲调
  。猜谜语导入新课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而且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导
  课形式。
  在音乐教学中导课的方法还很多,如舞蹈、欣赏、配乐朗诵等。好的导课,就是聪明教师智慧的体验,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要精心设计每节课的导入环节,激励、唤醒和鼓励学生的求知欲望,达到事半功
  倍的效果。
其他文献
说到留守儿童,这恐怕是全国各所中小学都存在的问题,因为我国目前正处在严重性的劳动输出和老年  化的状态,迫使青年一代不得不外出务工或进城美化城市建设,这就导致了大量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  。加之我国是一个传统的文明古国,"上慈下孝"成了我国传承文明的建设。所以家中年迈的父母就会义  不容辞帮忙带小孩。可就因为此(隔代教育)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导致大多孩子的性格怪癖,主要有以  下几点:  一、过度溺
期刊
【摘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近几年在我国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地区和学校间  发展不平衡,整体水平偏低,理论水平较低,理论指导实践不力,师资不足,专业人才发展较慢等。为  了加快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许多学者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尤其是"建构具有本土化特色的各种类型  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提出,"每一个地区乃至每一所学校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全国中人口的50 % 至 60 %以上,因而,农民的现状如何  ,直接影响并制约着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等的"半壁江山"。而农村未来的发展变化,主要  寄托于占我国未成年人绝大多数的农村青少年,主要靠新时期农村青少年在未来十年或者更长时间里去  承载,担当,改变。而新时期农村青少年的现状,从他们的行为生活方式表现来看,是非常不容乐观的  。故而,亟待国
在新课程实施中,我们曾经一味追求"开放"却很少在开放的实效性上进行研究,造成课堂教学只顾了一  些形式上、表面上的东西,而放弃了实际的教学效果。使之在"三维目标"的达成上顾此失彼。  我们知道:一堂课是由教的活动与学的活动有机组成的,因而设计课堂活动则是一项系统工程。那么,  如何组织有效的课堂学习活动?我觉得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考虑:  一、课时目标具体化,活动化  课堂中的每一个活动都应该是为
期刊
在教学中把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放在首位,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个不可忽视的  艰巨任务,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客观要求。教育的这种反差效应告诉我们: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  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  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这几年偶得几点浅显认识与各位同仁切磋。  一、后进生的成因  ⑴逆反心理型  这种类型的学
期刊
【摘要】数学思维的主动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要使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始终处于  积极主动活跃的状态,就必须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准确适时的引导,从而有  效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关键词】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学习积极性  数学思维的主动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要使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主动  活跃
春秋时期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观点。不同的学生的个性是不一样的,他们具有  自己相应的学习风格。我们教师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和特点帮助他们,特别是针对那些学习滞  后的学生。众所周知,许多学习滞后的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薄弱,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学习态度  也不端正。面对种种难题,我没有退缩,而是不断的探索进取,终于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现总结如下:  一、不
期刊
【摘要】作为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支持者和引导者,只有把握住幼儿园课程的特点,才能科学合理地开展  教学活动,促进幼儿和谐健康发展。幼儿园课程主要有以下五个的特点:一、主体性;二、生活性;三  、游戏性;四、体验性;五、互动性。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特点主体性生活性游戏性体验性互动性  有效地开展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是促进幼儿和谐、健康发展重要途径,作为幼儿园教学活动支持者和引  导者,只有把握住课程的
在班主任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常常会碰到这样一些学生,他们在学习成绩、学习态度、自信心,意志  力等方面比较薄弱,问题较多;他们往往被冷落,也往往最让老师头痛,这些学生就是大家常说的问题  学生。新课改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作为核心理念。在这样的背景下,做好问题学生的转化  ,对新课改育人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在长期的实际工作和研究中我感到,我们教师必须更新观念  ,重视、爱护、研究问题
期刊
数学是人们从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科学知识,是抽象的、高度概括的;学生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活  生生的。怎样使抽象知识过渡到具体学生呢?教师要在数学教学内容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之间架设一座  桥;教师如果在教学中架桥成功,抽象数学知识就容易被学生接受;反之,学生很难接受教师所传授的  知识。换句话说,数学教学和其它学科教学一样,要讲究教学策略,要探究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是  否适应问题。教师如果不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