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分层次方法,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wk1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作为中学教学中的一门新型的学科,其广泛的渗透性与教学方法的灵活性,使得这门课的教学
  无论在教学内容上或是教学形式上,都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供借鉴。因此,对信息技术教师来说,如何去
  探索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成为当务之急。本人通过多年的中学教学探索和实践,发现在中学信息
  技术教学中,分层次教学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下面就这个方法谈几点见解。
  一、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实施"分层次教学"的必要性如下。首先,学生在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有
  差异。由于家庭、社会背景不同,有的学生已是计算机领域中某一方面的"小专家"了,有的已掌握了一
  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而有的学生从未接触过计算机,一切要从零开始。其次,学生在兴趣方面有差异
  。有的学生是"电脑迷",有的学生对电脑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有的学生由于各种原因讨厌信息技术课。
  再次,学习态度方面的差异。有的学生求知欲望强烈,乐于并且善于积极主动地学习,有的学生则是被
  动地等待教师布置学习任务,缺乏主动学习的欲望。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表现对学生
  进行综合能力评价,以动态、发展的观点客观地认定每个学生的层次。学生层次确定后,教师还要能随
  时根据学生的发展变化做出必要的调整,鼓励学生由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的"递进",这也是鼓励学生学
  习的手段。
  二、分层次教学的具体实施
  1.分层确立教学目标
  要做到分层次教学,就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课程标准为准绳,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识
  能力,合理地确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要求,改变过去"一刀切"的做法,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拟订各层次教学要求,既不要过高,增加教学难度,加重学生负担,使学生消化不良,丧失信心;当然
  也不能太低,降低课程标准要求,过分放慢教学进度,完不成学习任务。设置分层目标要遵循"既要让全
  体学生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基本目标,又允许学有余力的学生超过课程要求去学习"的原则,使目标层次
  与各类学生现有发展水平相适应,让不同起点学生都有力所能及的目标。例如:在学习《(PowerPoint幻
  灯片制作》一堂课中,针对层次较低的同学可提出"制作一张有文字、图片的简单幻灯片",而针对学有
  余力的同学提出"制作出图文并茂、主题鲜明、并有声音、链接等多种元素的幻灯片"。
  2.分层次的课堂教学
  首先,在上课环节上,要改变授课形式,保证在同一节课内,既有面向全体的"合"的环节,又有兼顾各
  层次的"分"的环节。上课时要做到分而不散,合而不死,不但要融进预习、新授、质疑、辅导、巩固、
  小结的正常教学程序,而且要解决各层次间的动静支配矛盾。从各种层次学生听课神情、操作练习中搜
  集信息,及时调控教学节奏和教学进程,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讲授知识(即模仿练习)时关
  注一般学生,进度根据他们的掌握情况进行调整;在完成创造性的综合练习或任务驱动时,发挥优秀学
  生的作用,启发全体学生深刻理解;在巩固练习(课堂小结)时,提问较差的学生,检查较差学生的理解
  程度,及时查漏补缺,这样能够较好地解决教材的统一性和学生的层次性的矛盾,使学生各有所得。例
  如:在"文字编辑与排版"教学单元中,教师讲解对文字进行修饰的方法后,布置学生练习。此时,要重
  点指导学习兴趣不足的学生如何在文章中设置出错落有序、富于变化的版式,通过设置出漂亮的版面,
  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对学习兴趣很高的学生就可让其在掌握一般方法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
  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出富有新意的作品。
  3.分层次上机练习在上机操作环节上,对学习任务进行分层设计。
  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依照学生程度的不同层次,精心安排,可布置必做题、选做题和思考题。必做题
  即是根据一般学生水平设计的、达到课程标准基本要求的题目;选做题和思考题是根据优秀学生学习水
  平和教材内容设计的要求较高、难度较大的题目。根据较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教材内容,可将难度较大
  的习题分解成几个小题或给予适当提示,也可在课堂上让优秀的学生讲解,教师总结。练习的难度由浅
  入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将学过的知识技能应用于实际,为自己的学习、生活服务。在上机练习辅
  导环节上,应实行分类型、多形式的辅导。教师对较差学生侧重于完成现阶段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自
  学能力,辅导内容从较低点开始,旧知识超前铺垫,新知识超前预授,差错超前抑制,使他们学会思考
  ,完成学习任务,掌握学习方法;对一般学生可采用分组讨论,教师提示的方法,促使他们相互取长补
  短,逐步提高自学能力;对优秀学生则主要把知识点拓宽、加深,激发兴趣、爱好,培养创造才能。在
  分层次教学上机过程中,笔者还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层次不同的小组,开展合作学习。优秀的学生通
  常先完成练习,可帮助教师辅导一般学生,这样既提高了优秀学生的操作技能,又缓解了教师一师多生
  辅导不过来的压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同学之问取长补短、互相学习,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能
  提高。
  4.分层次考查评价
  一般来说,信息技术课在每堂课都要做一个任务完成的考查评价,在此环节上,应做到不同层次学生采
  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和标准;改变"齐步走"的状况。一般学生只需掌握基本操作,认真完成任务就应该受
  到表扬,以提高一般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切忌只把眼睛放在优秀学生上,对一般学生的进步视而不见
  。
  三、总结与反思
  综上所述,在信息技术课中实行分层次教学,将有效地克服教学内容与学生兴趣爱好之问的矛盾,真正
  做到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让
  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固有的缺陷与因材施教之间的矛盾,
  为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其他学科实行分层次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实行分层次
  教学,各个层次的学生虽然都得到了发展,但各个层次之间的差距却拉大了,尽可能的缩小差距是我们
  仍然要面对的问题。
其他文献
在教学中把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放在首位,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个不可忽视的  艰巨任务,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客观要求。教育的这种反差效应告诉我们: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  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  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这几年偶得几点浅显认识与各位同仁切磋。  一、后进生的成因  ⑴逆反心理型  这种类型的学
期刊
【摘要】数学思维的主动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要使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始终处于  积极主动活跃的状态,就必须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准确适时的引导,从而有  效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关键词】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学习积极性  数学思维的主动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要使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主动  活跃
春秋时期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观点。不同的学生的个性是不一样的,他们具有  自己相应的学习风格。我们教师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和特点帮助他们,特别是针对那些学习滞  后的学生。众所周知,许多学习滞后的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薄弱,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学习态度  也不端正。面对种种难题,我没有退缩,而是不断的探索进取,终于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现总结如下:  一、不
期刊
【摘要】作为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支持者和引导者,只有把握住幼儿园课程的特点,才能科学合理地开展  教学活动,促进幼儿和谐健康发展。幼儿园课程主要有以下五个的特点:一、主体性;二、生活性;三  、游戏性;四、体验性;五、互动性。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特点主体性生活性游戏性体验性互动性  有效地开展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是促进幼儿和谐、健康发展重要途径,作为幼儿园教学活动支持者和引  导者,只有把握住课程的
在班主任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常常会碰到这样一些学生,他们在学习成绩、学习态度、自信心,意志  力等方面比较薄弱,问题较多;他们往往被冷落,也往往最让老师头痛,这些学生就是大家常说的问题  学生。新课改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作为核心理念。在这样的背景下,做好问题学生的转化  ,对新课改育人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在长期的实际工作和研究中我感到,我们教师必须更新观念  ,重视、爱护、研究问题
期刊
数学是人们从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科学知识,是抽象的、高度概括的;学生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活  生生的。怎样使抽象知识过渡到具体学生呢?教师要在数学教学内容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之间架设一座  桥;教师如果在教学中架桥成功,抽象数学知识就容易被学生接受;反之,学生很难接受教师所传授的  知识。换句话说,数学教学和其它学科教学一样,要讲究教学策略,要探究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是  否适应问题。教师如果不加
期刊
导入新课是音乐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好的导课如同桥梁,联系着旧课和新课;如同序幕,预示着  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它能强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开拓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使学生在学习新课的开始阶段就能迅速、主动地进入最佳学  习状态,为新课教学创造良好的开端,提高课堂效率。下面是我在音乐教学中新课导入的几种方法:  故事导入法  中学生对叙述
期刊
【摘要】本文从"在口算训练中发展学生的智力"、"在新授知识中发展学生的智力"、"在课堂练习中发展  学生的智力"、"在课外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智力", 论小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发展学生的智力  【关键词】发展智力口算新授练习课外活动  数学是科学性、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科学,学习小学数学对发展学生的智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有  人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习题是思维的磨刀石"是很有道理的。因此,小学教师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良好的兴趣,不仅能使人开阔视野,丰富心理活动内  容,使人精神振奋,情绪饱满,而且对丰富人的知识,开发人的智力,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具有重要  意义。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兴趣尤为重要。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学习兴趣  新型的课堂教学必须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激活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针对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