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进入初三总复习,诗词鉴赏版块是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的一个版块。经过反复的思量,我为初三诗词鉴赏总复习做了一套自己的“攻略”,并把它整理了下来。
关键词:初三;诗词鉴赏;复习攻略
一、引言
无论是新课还是复习课,学生永远是学习的主体;“备学生”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开始进入诗词鉴赏板块复习之前,我让学生先做了两件事情,一是阅读老师下发的资料,内容包括诗词鉴赏基本考点以及题型;二是先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进行了一组诗词鉴赏的练习。然后,对学生进行了关于“你在做诗词鉴赏题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惑?”“你觉得诗词鉴赏中最难的题型是什么?”的问卷调查。
根据调查结果,拟定整个诗词鉴赏复习的课时安排和内容安排。
二、逐个击破,环环相扣
具体复习过程借助PPT和学案相结合进行,大致情况如下:
首先,PPT主要内容为具体方法和范例的展示,内容简洁明了,与学案相辅相成。其次,学案的制作根据教学计划分成五个小版块,本系列学案命名为“成都市石室天府中学初三语文诗词鉴赏总复习学案”。
学案一基本内容结构:
教学目标: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情感。
诗词中常见的情感罗列:情感+相关诗句举例
具体方法指导:中考真题+方法总结,其中方法总结以空格形式出现,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和老師一起总结归纳。(PPT展示相关诗歌以及“看注释、看作者、看题目、抓诗眼、悟情语”的方法总结。)
实战演练:五首相关真题(当堂练习并评讲一首或两首诗歌,其它作为课后作业布置。)
学案二基本内容结构:
温故知新:上节课的基础方法填表,并评讲课后作业。
教学目标:掌握重点词句题型。
具体方法指导:中考真题+方法总结,其中方法总结以空格形式出现,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和老师一起总结归纳。(PPT展示相关诗歌以及“炼字题:放回原句理句意,如有修辞要谨记,好在那里贴诗句”等方法总结。)
学案三、四、五的结构与学案二雷同,不做一一的赘述。
三、学海无涯,艺海拾贝
作为一名从事语文教学六年,但是却是经历第一个初中三年的年轻教师。在一开始进入初三复习时,我是很迷茫的。在三年前我“摸着石头过河”带完了我的第一个高三,又是一个三年我能感觉到初三和高三之间有差别,却无法具体言说。在内容设定上,难了,怕学生接受不了;深度不够,又怕成为无效的复习课堂。
诗词鉴赏教学在初高三都是一个重要的版块,也是学生共同的难点。一开始我苦恼没有思路,到底该怎么复习?后来,我用最笨的方法找思路。首先再次打印了新课程标准细细体会,真切感受下对初中学生和高中学生的不同要求;然后,找来近五年的四川省内各个地市区的中考诗词鉴赏题总结归纳;最后,我把眼光放在了我的学生身上,到底他们的困惑在哪里呢?他们的困惑和难点才是我工作的重点啊,于是便有了这次的问卷调查。紧接着一个大胆而简单的想法也就出来了:学生觉得什么难,就先讲什么。于是,又有了我的基本复习计划。我始终认为,初中生的理论基础对于整个中学阶段是至关重要的,初中语文的学习情况也将直接影响高中语文的学习。所以,在学案里面,我要求学生默记关于诗词鉴赏的基本知识点、基本方法,并且还要他们在下一个小版块“温故知新”,只有肚子里面装下了关于诗词的一些理论知识,才真的能“死去活来”,才有了灵活运用的前提。
只是,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在学生们本来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学生们提出的困惑必然会是不完整的。他们的问题是首要需要解决的,同时,也要考虑到诗词鉴赏的题型依然没有完整的被涵盖,因此,我计划了最后一个查漏补缺的复习版块。这便是我指定相关教学计划,背后的一些思考。
四、结语
这是一个充满了煎熬和喜悦的过程,在不断的思考中,我也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或许,我的想法、做法已经跟不上新课改的步伐,但是对于自身来说,经历了这一次,我获得了不一样的成长。在生命的长河中,我又一次把脚伸进了探索的河流。并且,心中有一个声音也在呼喊:唯有坚定的走下去,不断地思索进取,才能真正感受到作为教师不一样的职业快乐。
关键词:初三;诗词鉴赏;复习攻略
一、引言
无论是新课还是复习课,学生永远是学习的主体;“备学生”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开始进入诗词鉴赏板块复习之前,我让学生先做了两件事情,一是阅读老师下发的资料,内容包括诗词鉴赏基本考点以及题型;二是先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进行了一组诗词鉴赏的练习。然后,对学生进行了关于“你在做诗词鉴赏题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惑?”“你觉得诗词鉴赏中最难的题型是什么?”的问卷调查。
根据调查结果,拟定整个诗词鉴赏复习的课时安排和内容安排。
二、逐个击破,环环相扣
具体复习过程借助PPT和学案相结合进行,大致情况如下:
首先,PPT主要内容为具体方法和范例的展示,内容简洁明了,与学案相辅相成。其次,学案的制作根据教学计划分成五个小版块,本系列学案命名为“成都市石室天府中学初三语文诗词鉴赏总复习学案”。
学案一基本内容结构:
教学目标: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情感。
诗词中常见的情感罗列:情感+相关诗句举例
具体方法指导:中考真题+方法总结,其中方法总结以空格形式出现,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和老師一起总结归纳。(PPT展示相关诗歌以及“看注释、看作者、看题目、抓诗眼、悟情语”的方法总结。)
实战演练:五首相关真题(当堂练习并评讲一首或两首诗歌,其它作为课后作业布置。)
学案二基本内容结构:
温故知新:上节课的基础方法填表,并评讲课后作业。
教学目标:掌握重点词句题型。
具体方法指导:中考真题+方法总结,其中方法总结以空格形式出现,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和老师一起总结归纳。(PPT展示相关诗歌以及“炼字题:放回原句理句意,如有修辞要谨记,好在那里贴诗句”等方法总结。)
学案三、四、五的结构与学案二雷同,不做一一的赘述。
三、学海无涯,艺海拾贝
作为一名从事语文教学六年,但是却是经历第一个初中三年的年轻教师。在一开始进入初三复习时,我是很迷茫的。在三年前我“摸着石头过河”带完了我的第一个高三,又是一个三年我能感觉到初三和高三之间有差别,却无法具体言说。在内容设定上,难了,怕学生接受不了;深度不够,又怕成为无效的复习课堂。
诗词鉴赏教学在初高三都是一个重要的版块,也是学生共同的难点。一开始我苦恼没有思路,到底该怎么复习?后来,我用最笨的方法找思路。首先再次打印了新课程标准细细体会,真切感受下对初中学生和高中学生的不同要求;然后,找来近五年的四川省内各个地市区的中考诗词鉴赏题总结归纳;最后,我把眼光放在了我的学生身上,到底他们的困惑在哪里呢?他们的困惑和难点才是我工作的重点啊,于是便有了这次的问卷调查。紧接着一个大胆而简单的想法也就出来了:学生觉得什么难,就先讲什么。于是,又有了我的基本复习计划。我始终认为,初中生的理论基础对于整个中学阶段是至关重要的,初中语文的学习情况也将直接影响高中语文的学习。所以,在学案里面,我要求学生默记关于诗词鉴赏的基本知识点、基本方法,并且还要他们在下一个小版块“温故知新”,只有肚子里面装下了关于诗词的一些理论知识,才真的能“死去活来”,才有了灵活运用的前提。
只是,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在学生们本来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学生们提出的困惑必然会是不完整的。他们的问题是首要需要解决的,同时,也要考虑到诗词鉴赏的题型依然没有完整的被涵盖,因此,我计划了最后一个查漏补缺的复习版块。这便是我指定相关教学计划,背后的一些思考。
四、结语
这是一个充满了煎熬和喜悦的过程,在不断的思考中,我也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或许,我的想法、做法已经跟不上新课改的步伐,但是对于自身来说,经历了这一次,我获得了不一样的成长。在生命的长河中,我又一次把脚伸进了探索的河流。并且,心中有一个声音也在呼喊:唯有坚定的走下去,不断地思索进取,才能真正感受到作为教师不一样的职业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