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指导下,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构建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模式,把教师的主导作用落实在导学上,变教材为例材,变讲堂为学堂,使教与学和谐发展,教师全面更新观念,改变了以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智能培养的教学方式。”更重要的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学效果。
在实践过程中,我认为体育教师首先应在思想上要进行转变,改变单一的“灌输式”及“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不能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不能过激,失去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保守,使学生失去主体地位;应该新旧结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忽视
先看这样一个教学案例:“过河”,这是一节发展学生跳跃能力的课,这节课的情景设计为把沙坑当作一条河,在课堂上,学生们分散在河边,有的用双脚、有的用单脚、有的单踏双落、有的……在用各种方法过河,直至下课。
这是一节在生理上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在心理上培养学生敢于尝试、勇于创新精神的课。教师作为指导者、帮助者却没有能够尽职,她认为自己已调动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给了学生充分的自由时间,便于学生创新,便于学生互相合作,符合新课改要求。但是,她却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诱导、点拨。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通过和学生讨论交流,让学生明确什么情况下,采用双脚跳好;什么情况下,采用单脚跳好;什么情况下……。即告诉学生每种动作的优缺点和实际应用方法。这样,就会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对每种动作都想尝试。同时告诉学生跳跃落地时,要屈膝缓冲保护自己等等。只有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探究,培养学生自主练习,这样才能充分显示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进一步重视
在“弯道跑“教学案例中,可以这样进行教学,复习直道跑2次。复习时,重点强调学生要注意观察、体会直道跑的特点。弯道上练习2次。练习时,重点强调学生要注意观察、体会弯道跑的特点。集合,组织学生集体讨论直道跑的特点是什么?弯道跑的特点是什么?两者的不同点是什么?两者相比较下,让学生总结出弯道跑的动作要领。这时,在教师点拨、诱导下,让学生学会探究、合作。教师根据学生探究的结果,组织学生共同进行评价,这时教师适时讲述弯道跑的动作要领。学生胸有成竹的进行练习一次。强调学生自主自我感觉体验式练习。通过这样教学使学生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中进行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促进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新课程要求,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角色是由被动接受者转为主动建构者;学生的活动,是由动眼、动身体转变为动脑、动情、动眼、动身体。并且要把“自主、合作、探究”作为主要学习方式,这样才能够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承认学生个体差异,给每位学生成功的机会;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由此可见,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体育课传统教学中的精华应继续发扬
体育课中的严格管理常常被很多人认为约束了学生的发展,不符和新课程理念,我们应该采用“放羊式”教学,即不用组织统一的队伍、不用组织统一的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给学生很多自由支配的时间等等。新课程在理念上很多是借鉴了西方的教学思想,西方的教学是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可是,我们应该看到,西方教学主要是针对小班教学,而且在设备齐全、有室内场所的条件下进行的,但是我们国家现在基本上都是大班,设备不足,又是在室外,几个班同时上课,受外界干扰较大。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管理之下,结合教材,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大的改革,由教师去引导、点拨、组织学生有秩序的进行参与,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大班体育教学“活”而“不乱”。这就像放风筝一样,该放就放,该收就收,风筝线拉的太紧就会断,拉的太松风筝就会掉下来。因此风筝要放的好,只能是根据实际情况时紧时松,松紧相结合。
总的来说,新课程改革的脚步刚刚开始,在教育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有待在今后的教学中去完善提高。教师在体育课改中要善于激励、鼓舞学生,更要严格要求自己,具有超前意识,善于创新,精通业务技巧,这样才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使课改教学落到实处。我坚信,只要我们体育教师都能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就一定会使我国学校体育教学质量上一个新台阶。
在实践过程中,我认为体育教师首先应在思想上要进行转变,改变单一的“灌输式”及“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不能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不能过激,失去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保守,使学生失去主体地位;应该新旧结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忽视
先看这样一个教学案例:“过河”,这是一节发展学生跳跃能力的课,这节课的情景设计为把沙坑当作一条河,在课堂上,学生们分散在河边,有的用双脚、有的用单脚、有的单踏双落、有的……在用各种方法过河,直至下课。
这是一节在生理上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在心理上培养学生敢于尝试、勇于创新精神的课。教师作为指导者、帮助者却没有能够尽职,她认为自己已调动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给了学生充分的自由时间,便于学生创新,便于学生互相合作,符合新课改要求。但是,她却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诱导、点拨。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通过和学生讨论交流,让学生明确什么情况下,采用双脚跳好;什么情况下,采用单脚跳好;什么情况下……。即告诉学生每种动作的优缺点和实际应用方法。这样,就会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对每种动作都想尝试。同时告诉学生跳跃落地时,要屈膝缓冲保护自己等等。只有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探究,培养学生自主练习,这样才能充分显示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进一步重视
在“弯道跑“教学案例中,可以这样进行教学,复习直道跑2次。复习时,重点强调学生要注意观察、体会直道跑的特点。弯道上练习2次。练习时,重点强调学生要注意观察、体会弯道跑的特点。集合,组织学生集体讨论直道跑的特点是什么?弯道跑的特点是什么?两者的不同点是什么?两者相比较下,让学生总结出弯道跑的动作要领。这时,在教师点拨、诱导下,让学生学会探究、合作。教师根据学生探究的结果,组织学生共同进行评价,这时教师适时讲述弯道跑的动作要领。学生胸有成竹的进行练习一次。强调学生自主自我感觉体验式练习。通过这样教学使学生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中进行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促进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新课程要求,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角色是由被动接受者转为主动建构者;学生的活动,是由动眼、动身体转变为动脑、动情、动眼、动身体。并且要把“自主、合作、探究”作为主要学习方式,这样才能够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承认学生个体差异,给每位学生成功的机会;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由此可见,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体育课传统教学中的精华应继续发扬
体育课中的严格管理常常被很多人认为约束了学生的发展,不符和新课程理念,我们应该采用“放羊式”教学,即不用组织统一的队伍、不用组织统一的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给学生很多自由支配的时间等等。新课程在理念上很多是借鉴了西方的教学思想,西方的教学是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可是,我们应该看到,西方教学主要是针对小班教学,而且在设备齐全、有室内场所的条件下进行的,但是我们国家现在基本上都是大班,设备不足,又是在室外,几个班同时上课,受外界干扰较大。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管理之下,结合教材,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大的改革,由教师去引导、点拨、组织学生有秩序的进行参与,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大班体育教学“活”而“不乱”。这就像放风筝一样,该放就放,该收就收,风筝线拉的太紧就会断,拉的太松风筝就会掉下来。因此风筝要放的好,只能是根据实际情况时紧时松,松紧相结合。
总的来说,新课程改革的脚步刚刚开始,在教育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有待在今后的教学中去完善提高。教师在体育课改中要善于激励、鼓舞学生,更要严格要求自己,具有超前意识,善于创新,精通业务技巧,这样才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使课改教学落到实处。我坚信,只要我们体育教师都能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就一定会使我国学校体育教学质量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