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新课改刍议

来源 :教育前沿·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ul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指导下,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构建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模式,把教师的主导作用落实在导学上,变教材为例材,变讲堂为学堂,使教与学和谐发展,教师全面更新观念,改变了以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智能培养的教学方式。”更重要的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学效果。
  在实践过程中,我认为体育教师首先应在思想上要进行转变,改变单一的“灌输式”及“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不能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不能过激,失去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保守,使学生失去主体地位;应该新旧结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忽视
  
  先看这样一个教学案例:“过河”,这是一节发展学生跳跃能力的课,这节课的情景设计为把沙坑当作一条河,在课堂上,学生们分散在河边,有的用双脚、有的用单脚、有的单踏双落、有的……在用各种方法过河,直至下课。
  这是一节在生理上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在心理上培养学生敢于尝试、勇于创新精神的课。教师作为指导者、帮助者却没有能够尽职,她认为自己已调动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给了学生充分的自由时间,便于学生创新,便于学生互相合作,符合新课改要求。但是,她却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诱导、点拨。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通过和学生讨论交流,让学生明确什么情况下,采用双脚跳好;什么情况下,采用单脚跳好;什么情况下……。即告诉学生每种动作的优缺点和实际应用方法。这样,就会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对每种动作都想尝试。同时告诉学生跳跃落地时,要屈膝缓冲保护自己等等。只有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探究,培养学生自主练习,这样才能充分显示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进一步重视
  
  在“弯道跑“教学案例中,可以这样进行教学,复习直道跑2次。复习时,重点强调学生要注意观察、体会直道跑的特点。弯道上练习2次。练习时,重点强调学生要注意观察、体会弯道跑的特点。集合,组织学生集体讨论直道跑的特点是什么?弯道跑的特点是什么?两者的不同点是什么?两者相比较下,让学生总结出弯道跑的动作要领。这时,在教师点拨、诱导下,让学生学会探究、合作。教师根据学生探究的结果,组织学生共同进行评价,这时教师适时讲述弯道跑的动作要领。学生胸有成竹的进行练习一次。强调学生自主自我感觉体验式练习。通过这样教学使学生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中进行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促进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新课程要求,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角色是由被动接受者转为主动建构者;学生的活动,是由动眼、动身体转变为动脑、动情、动眼、动身体。并且要把“自主、合作、探究”作为主要学习方式,这样才能够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承认学生个体差异,给每位学生成功的机会;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由此可见,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体育课传统教学中的精华应继续发扬
  
  体育课中的严格管理常常被很多人认为约束了学生的发展,不符和新课程理念,我们应该采用“放羊式”教学,即不用组织统一的队伍、不用组织统一的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给学生很多自由支配的时间等等。新课程在理念上很多是借鉴了西方的教学思想,西方的教学是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可是,我们应该看到,西方教学主要是针对小班教学,而且在设备齐全、有室内场所的条件下进行的,但是我们国家现在基本上都是大班,设备不足,又是在室外,几个班同时上课,受外界干扰较大。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管理之下,结合教材,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大的改革,由教师去引导、点拨、组织学生有秩序的进行参与,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大班体育教学“活”而“不乱”。这就像放风筝一样,该放就放,该收就收,风筝线拉的太紧就会断,拉的太松风筝就会掉下来。因此风筝要放的好,只能是根据实际情况时紧时松,松紧相结合。
  总的来说,新课程改革的脚步刚刚开始,在教育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有待在今后的教学中去完善提高。教师在体育课改中要善于激励、鼓舞学生,更要严格要求自己,具有超前意识,善于创新,精通业务技巧,这样才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使课改教学落到实处。我坚信,只要我们体育教师都能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就一定会使我国学校体育教学质量上一个新台阶。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汉承秦制,建立了十分严密的户籍制度,早在汉朝建立前,出身刀笔文吏,深知户籍重要性的箫何,在刘邦入关后,诸将纷纷争取金帛则物之时,萧何却独收秦的律令图书,“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臧之。沛公具知天下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得秦图书也。”使刘邦掌握了当时的户口状况,为后来汉代建立后户口统计奠定了基础。刘邦击败项羽,统一天下后,首先做的事情之一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信息几何递增,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各种观念纷至沓来,教师处于社会大环境中。其职业道德,应有哪些内涵?可用三重境界予以解读:望尽天涯——社会人的道德内涵;为伊憔悴——既为人师的道德内涵;  蓦然回首——超越教师的道德内涵 。    道德,在中国始于《荀子·劝学篇》,在西方源于拉丁文的morse,现代英语称之为morality。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调整人们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给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近年来教育改革的主要课题之一。本文结合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教学整合的背景,阐述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教学整合的理论基础,讨论和分析现代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整合的应用,并指出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整合的优势和应注意的问题。    现代信息技术在学科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
地理教学现状令人担忧。实际情况是,因为高考指挥棒的存在和用人标准的相对稳定,社会评价一所学校仍然只看重其教学质量的高低,即只看升学率。所以,不少学校把义务教育搞成了升学教育,只重视升学考试的学科教学;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情况也基本类同,进而导致师范院校的一些院系、学科也被迫改头换面。  在农村,大多数的地理课由兼课教师担任,教学效果很少过问,导致大多数兼课教师随意把地理课作为自己所教“主科”的复习课或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要在学生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  然而,我们不难发现:本应成为儿童健康成长摇篮的语文课堂却仍然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闪耀其应有的光彩,存在着误区。  误区一:教学脱离生活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除非是上观摩课、研究课,平时很少有教师采用开放而富有活力的手段进行教学,往往都是采取“教生字——讲课文——作小
新课改实施的这几年,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使教师们有了更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学生的个性有了张扬,更多了思考和实践的机会。但课改在实施中也碰撞出了一些新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下面就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的“淡化”和“偏颇”说说自己的思考。    在理论上,教师应认识到接受学习的重要性     对学习的分类是复杂而多样的,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①有许多人认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中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因此,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着力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从而扎实地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运用兴趣策略,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    著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在谈到课外阅读的作用时曾经说过:学习过程中,得之于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