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翻转课堂教学就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学生可以借助网络及时与同学、老师交流自己的收获和困惑。这样学生可以通过一对一甚至多对一的形式来获得帮助。老师也就有了与所有学生进行一对一交流沟通的可能,这样有利于老师掌握所有学生的学习情况,关注到所有的学生。本文探讨应用翻转课堂要根据适合的教学内容、可化解教学中的困境、可改变教学方式、可深化教学的内容。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是近几年来比较热议的话题,它的提出本身就是教学中比较大的一次改革、进步。传统的教学中都是以老师为主体,学生整堂课都是在被动地吸收知识,这样的课堂既让教师教得费劲,也让学生学习的十分被动,而且教学效果往往达不到理想的状态。而翻转课堂提倡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视频、手机多种设备将要讲的重点知识以视频的形式(通常10分钟以内)录下来而后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回家学习并完成相应的练习,第二天课堂上進行反馈和知识的提升,这种课堂其实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了学生自学,思考的能力。只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才能正真的去接受、吸收知识。
一、应用翻转课堂要根据适合的教学内容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理念确实很先进,但翻转课堂有其限制条件,也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用翻转课堂教学。从翻转课堂的理论及初中数学教学实践研究中,我发现:在不同阶段有所重复的内容教学时适合采用翻转课堂,这是因为学生可以在已有的学习经验的基础上学习这些内容,这使得学生能在课外自主学习时学得更好。
例如,初中数学的函数学习中,《一次函数》的学习不适合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因为这里面有太多新的图式需要学生去建构,而建构图式这过程需要老师课堂上的监督与肯定;而《反比例函数》就适合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学,因为在《一次函数》学习时,学生已经掌握了函数学习的基本方法,包括函数的解析式、图像及其性质、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等。
二、应用翻转课堂可化解教学中的困境
在传统课堂中,有几个常见的教学困境。首先是预习与讲授之间的知识重叠,学生们预习后掌握程度各有不同,教师不能根据学生们的预习状况调节讲授的快慢,造成经过预习已经学会的学生对老师的讲授缺乏兴趣;其次是在课后作业中遇到困难不能及时解决,课后作业在传统课堂教学中起着巩固知识的作用,作业中的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就会影响知识的内化及进一步的学习。
在翻转课堂模式下,这些问题得到很好地解决。在课前,教师将课程内容录制成视频供学生学习,抛开课堂管理等各个因素的影响,学生更能集中注意力学习,并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自我调控学习的快慢.在课堂上,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针对性地解决自主学习、知识应用时所遇到的问题,还可以有时间对学困生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内化。
例如,在教学《三元一次方程组解法》时,我就应用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因为在教学《三元一次方程组解法》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具备了自学解方程组的基本能力。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与二元的解法在解题思想上的相同处,如果按照传统课堂再教学一次就会造理解能力强的学生感到枯燥无聊,但如果不再教学一次另一部分基础不好的同学就难以适应。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我就可以将基础知识做成视频让学生在课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掌握学习进度,而在课堂上则可以解决更多的问题,以照顾到各个层次学生的需要。
三、应用翻转课堂可改变教学方式
在传统课堂中,学生的课外预习难以收到时效。我对学校七年级学生的数学预习情况进行调查统计,结果发现:仅有18%的学生经常预习,有25.6%的学生偶尔预习;对自己预习效果较满意的只有10%;40%的学生称课后作业花费时间多,根本没有时间预习;26%的学生称自己想要预习,但又想要玩一玩。在传统课堂中的数学教学是以学生接受性学习为主,教师常常是讲练结合,没有时间再给学生预习,因为再预习的话就没有时间按照教师所授知识、模仿所教例题展开练习。另外在传统课堂中的数学教学,也因为时间关系,导致课后作业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和纠正,让学生易形成错误的认知结构。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们既有必要又有时间进行课前学习,如果他们不进行课前学习,就会在课堂上表现不好;而且在课堂上通过问题解决已经促进了学生的知识内化,学生可以熟练地完成课后作业,这样也就留出时间来进行课前学习。在课堂上,学生们通过交流、合作、讨论、探索等方式学习,不再是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在课后,学生的作业较少且富有创造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认识,提高了学习的兴趣,不再因为对课堂所讲的内容不理解而苦恼。
四、应用翻转课堂可深化教学的内容
在传统数学课堂中,为保全体学生理解相关的定理和公式,教师需花大量时间讲授新知及举例示范,所教内容围绕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紧贴课程标准,难以达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而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在课前对基础知识及其应用达到一定程度的理解,教师在课堂上则可将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由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推向“可能发展区”。
例如,在《三元一次方程组》一课的教学中,因为应用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已经掌握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所以我在教学“代入法”和“加减法”的基础上,还可以继续教学“换元法”或“整体代入法”等,丰富了学生关于三元一次方程组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总之,翻转课堂就是一种相比较传统课堂而言更有效的一种教学模式。通过我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摸索应用,我感觉这种模式不管对于学生还是家长、教师都具有吸引力,也确实提高了学生的数学能力。因此,在实践中,初中数学老师必须从学生感兴趣的方面着手,通过视频制作与设计,帮助学生提高学习乐趣,在主动学习中,促进教学发展。
(徐闻县新寮中学 广东 湛江 524134)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是近几年来比较热议的话题,它的提出本身就是教学中比较大的一次改革、进步。传统的教学中都是以老师为主体,学生整堂课都是在被动地吸收知识,这样的课堂既让教师教得费劲,也让学生学习的十分被动,而且教学效果往往达不到理想的状态。而翻转课堂提倡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视频、手机多种设备将要讲的重点知识以视频的形式(通常10分钟以内)录下来而后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回家学习并完成相应的练习,第二天课堂上進行反馈和知识的提升,这种课堂其实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了学生自学,思考的能力。只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才能正真的去接受、吸收知识。
一、应用翻转课堂要根据适合的教学内容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理念确实很先进,但翻转课堂有其限制条件,也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用翻转课堂教学。从翻转课堂的理论及初中数学教学实践研究中,我发现:在不同阶段有所重复的内容教学时适合采用翻转课堂,这是因为学生可以在已有的学习经验的基础上学习这些内容,这使得学生能在课外自主学习时学得更好。
例如,初中数学的函数学习中,《一次函数》的学习不适合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因为这里面有太多新的图式需要学生去建构,而建构图式这过程需要老师课堂上的监督与肯定;而《反比例函数》就适合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学,因为在《一次函数》学习时,学生已经掌握了函数学习的基本方法,包括函数的解析式、图像及其性质、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等。
二、应用翻转课堂可化解教学中的困境
在传统课堂中,有几个常见的教学困境。首先是预习与讲授之间的知识重叠,学生们预习后掌握程度各有不同,教师不能根据学生们的预习状况调节讲授的快慢,造成经过预习已经学会的学生对老师的讲授缺乏兴趣;其次是在课后作业中遇到困难不能及时解决,课后作业在传统课堂教学中起着巩固知识的作用,作业中的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就会影响知识的内化及进一步的学习。
在翻转课堂模式下,这些问题得到很好地解决。在课前,教师将课程内容录制成视频供学生学习,抛开课堂管理等各个因素的影响,学生更能集中注意力学习,并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自我调控学习的快慢.在课堂上,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针对性地解决自主学习、知识应用时所遇到的问题,还可以有时间对学困生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内化。
例如,在教学《三元一次方程组解法》时,我就应用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因为在教学《三元一次方程组解法》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具备了自学解方程组的基本能力。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与二元的解法在解题思想上的相同处,如果按照传统课堂再教学一次就会造理解能力强的学生感到枯燥无聊,但如果不再教学一次另一部分基础不好的同学就难以适应。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我就可以将基础知识做成视频让学生在课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掌握学习进度,而在课堂上则可以解决更多的问题,以照顾到各个层次学生的需要。
三、应用翻转课堂可改变教学方式
在传统课堂中,学生的课外预习难以收到时效。我对学校七年级学生的数学预习情况进行调查统计,结果发现:仅有18%的学生经常预习,有25.6%的学生偶尔预习;对自己预习效果较满意的只有10%;40%的学生称课后作业花费时间多,根本没有时间预习;26%的学生称自己想要预习,但又想要玩一玩。在传统课堂中的数学教学是以学生接受性学习为主,教师常常是讲练结合,没有时间再给学生预习,因为再预习的话就没有时间按照教师所授知识、模仿所教例题展开练习。另外在传统课堂中的数学教学,也因为时间关系,导致课后作业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和纠正,让学生易形成错误的认知结构。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们既有必要又有时间进行课前学习,如果他们不进行课前学习,就会在课堂上表现不好;而且在课堂上通过问题解决已经促进了学生的知识内化,学生可以熟练地完成课后作业,这样也就留出时间来进行课前学习。在课堂上,学生们通过交流、合作、讨论、探索等方式学习,不再是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在课后,学生的作业较少且富有创造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认识,提高了学习的兴趣,不再因为对课堂所讲的内容不理解而苦恼。
四、应用翻转课堂可深化教学的内容
在传统数学课堂中,为保全体学生理解相关的定理和公式,教师需花大量时间讲授新知及举例示范,所教内容围绕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紧贴课程标准,难以达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而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在课前对基础知识及其应用达到一定程度的理解,教师在课堂上则可将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由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推向“可能发展区”。
例如,在《三元一次方程组》一课的教学中,因为应用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已经掌握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所以我在教学“代入法”和“加减法”的基础上,还可以继续教学“换元法”或“整体代入法”等,丰富了学生关于三元一次方程组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总之,翻转课堂就是一种相比较传统课堂而言更有效的一种教学模式。通过我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摸索应用,我感觉这种模式不管对于学生还是家长、教师都具有吸引力,也确实提高了学生的数学能力。因此,在实践中,初中数学老师必须从学生感兴趣的方面着手,通过视频制作与设计,帮助学生提高学习乐趣,在主动学习中,促进教学发展。
(徐闻县新寮中学 广东 湛江 524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