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与微课的有机结合思考

来源 :锦绣·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331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教育的改革,教师着眼于教学形式的创新。在数学教学中,主要方式是与微课结合开展教学活动。本文大体结构如下,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首先论述什么是微课,其次分析小学数学结合微课的利弊,包括引入微课的优势、引入微课的劣势。最后从三个方面论述小学数学教学与微课有机结合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微课;结合
  引言:
  信息时代的发展意味着传统的教学方式需要创新,平台上的应用功能越来越发达,给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了便捷的方式,更好的帮助学生学习小学数学。借助信息技术,教师可以突破小学数学抽象难以理解的数学难点,通过教学情境的设计和微课资源的使用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比以往的在教室里学更有趣,学生接触到的知识面更广阔。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和微课结合是必须的,对教师学生都有很大的帮助。
  一、微课的含义
  微课是信息时代有效的教学方法,主要是通过视频将课本上的知识点呈现在课堂上。它是在以往的教学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微课具有短小精炼的特点,俗话说浓缩是精华,形容的就是微课;其还有一特点,既在短时间内促进小学数学教学取得最大效果。在小学数学教学上使用微课对其教育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解决学生在根源上的问题。其重要的就是让学生注意力集中,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另一方面是,将教学中遇到的抽象化问题更加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它有效的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理论转化为生动的教学内容,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保证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使课堂质量大大提升。
  二、引入微课的优势与劣势
  1.优势
  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大部分学生受到自身影响和外界因素影响(自身影响:解不出题 外界因素:来自高年级学生的谣言,数学很难。)对数学产生畏惧心理,从心理上排斥对数学的学习。本质原因是学生缺少学习数学的兴趣与热情,还有心理上的不成熟与不自信。新课程标准的改革,提升了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地位,要求教师在组织学生参加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重点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进而学生综合素养。如果教师仍采用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思想观念与教学手段,则不能短时间内实现这一目标。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工作者应改变自身的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手段,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下,将微课带入到数学课堂中。这不仅实现了知识传授方式的新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欲望,还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还实现了教学内容的创新,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推动数学教学活动的高效进行。
  2.劣势
  微课内容主要以看视频为主,教师讲课为辅,在看微课期间,需要借助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整合和拓展教学资源,这无疑会增加家庭经济水平低下学生学习困难的问题,使家庭困难的学生无法及时接受到相关的学习信息,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微课的操作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小学生的操作学习能力需要考虑;另外,在小学阶段小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控能力不强,很容易在没有教师或者家长的看管下,利用学习时间玩游戏,这会影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也会养成说谎的不良习惯。
  三、有机结合的措施
  1.借助微课,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小学数学要借助微课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同时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数学教学活动。教师需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在选择微课资源的时候,选择学生容易感兴趣的东西,达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标。
  例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长方体》一课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对长方形更有印象,对其概念理解,教师给学生观看了关于生活中的长方体的微课资源。在微课中,给学生们展示了长方体的鞋盒、长方体的公交车、长方体的冰箱等生活中常见的长方体。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还让学生将长方体的概念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便于学生理解与接受长方体的知识点。
  2.借助微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会因为自己的兴趣、爱好、习惯而有所不同。因此,数学教师应该努力缩小学生们之间的学习能力差异,引导学生产生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思维。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潜移默化的改变学生的思维形式。此外,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充分利用业余时间,通过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找到自己需要的学习资源,在课堂上与其他学生分享在学习是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勤奋思考和动手学习的好习惯。
  在北师大版小學数学五年级《长方体》一课的教学中,长方体的构建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两个直角三角体可以组成一个长方体,两个正方体可以组成一个长方体,那么可以让学生思考一下,四个正方体可以组成一个长方体吗?如果能的话,怎么组成?课下留观察作业,课上进行提问,长方体有几个面,几条边等问题。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借助微课,明确教学内容难重点
  不同于在课上教学,微课在互联网上可以留下记录。在现实生活中,学生接受能力不同,老师往往很为难。教学速度快时,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就跟不上进程;教学速度慢时,接受能力好的学生容易不听课。利用微课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可以利用倍速观看教学视频,遇到听懂的地方,可以反复观看。最后靠自己没有解决问题,可以与同学们讨论,与老师进行交流。通过微课,教师可以知道课堂上那些问题是难点。
  小结:
  虽然微课有很多优势,但是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教学尺度,还是以教师线下教学为主,微课为辅。只有实现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与微课的有机结合,才能最大化发挥小学数学教学的教学优势,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太红.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与微课的有机结合研究[J].学周刊,2021(03):65-66.
  [1]靳晓婷.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与微课的有机结合探究[J].新课程,2020(21):135.
  [1]谢丹莹.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与微课的有机结合研究[J].试题与研究,2019(34):82.
  [4]李艳苹. 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与微课的有机结合研究[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0, 000(006):24.
  [5]成希国. 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与微课的有机结合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 2019(16).
  (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西河乡中心学校 山西 晋城 048106)
其他文献
摘要:在中小学的语文课本中,给人印象最深刻作者莫如鲁迅先生。鲁迅先生的资料人人皆知,这里就不再赘述了。鲁迅先生那“竖立的短发,严肃的眼神,浓浓的一字胡须”的形象深深地刻在我们的脑海里。但也不得不说鲁迅先生的文章是语文学习中的一道难关,要想全面了解鲁迅先生的深邃思想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鲁迅先生的精神又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精神粮食,我们不得不汲取。特别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们来说,如何学习鲁迅的课文,如
期刊
摘要:数学本身就是一门由数量关系与几何图形相互融合的学科,且与生活联系紧密,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能够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同时,严密的逻辑性特点,也决定了数学这门课程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因此,小学数学老师要学会创新,及时更新教学方法,真正提高小学生数学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数形结合;小学数学;重要性;解决问题;策略探索  引言:  数形结合是数学学习常用的一种方法,也本身业余数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受到了社会、学校和家长的高度重视,依据社会发展趋势,具有创新能力和思维的人才是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过程中重要时期,尤其是初中美术课程教学,对学生整体素质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美术教学中如何有效的发展学生个性化和创新能力成为了目前美术教育中的重要话题。本文主要以初中美术教学为研究对象,对目前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在美
期刊
摘要:“后进生”的问题一直存在于教学工作中,要让其进步,就必然需要分析其具体原因,只有分析到具体原因,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达到转化的效果。  关键词:后进生 原因 方式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老师劳神费力的是在进步慢的学生上。这些后进生在班级学习中,行为习惯不好、纪律不好、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兴趣差、理解能力低。我们老师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在他们身上,但是无好的效果。分析其原因有智力
期刊
摘要:数学思想方法渗透进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做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全面满足数学学科的教学所需。本文以此为背景,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数学思想方法;渗透  以新课改为背景,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已经不能只关注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而应当使学生通过学习过程,可以养成自主思考的优良学习习惯,并构建起一套健全的数学学习思维体系
期刊
摘要:从社会层次的角度来说,一个社会的未来是否能维持稳定发展的状态,除了国家目前拥有的人才外,更多的是寄托在下一代的成长上。从改革开放后,国家颁发的《关于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到近年来教育部宣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可以看出国家对于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正在一步步地提高。而这种以文字形式展示的材料,虽然确实可以改变原本落后的幼儿园制度的方方面面,但却不能有效的促进或改善原有课堂的效率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指导以帮助学生夯实学科知识和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作等作为主要教学目标。本研究重点分析小学语文高效阅读指导的策略,以期优化传统阅读教学模式。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阅读;指导方法  引言:  传统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教师受限于传统教学观念,在指导学生参与阅读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导致学生自主阅读的空间不足,缺少独立思考和创新阅读的机会,很多提问不具
期刊
摘要:有效渗透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断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质量,整体优化教学效果,帮助初中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学习发展观,同时加强他们的法律意识、道德修养等,对其身心的健康成长大有助益。具体实践过程中,教师摒弃传统观念,做好教学方法的创新,全方位、多角度渗透情感教育,充分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增强他们个性化发展的信心,随之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关系,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工作能够走向新的成功。
期刊
摘要:在小学教学阶段,学生比较喜欢一些寓言故事,因为寓言故事自身的特点,可以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不管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寓言故事都可以贯穿于学生的身边。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其中存在着非常过的寓言故事教学,如果教师通过寓言教学的方式给学生讲课,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并且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语文课堂中的知识点,所以,教师需要合理地采用寓言教学的方式,以此让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有效的提高,并且
期刊
摘要:在当前教育改革深入推进的过程中,德育教育受到了更多的重视,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既是受教育者也是教育者,幼儿素质教育也成为教育工作的新着力点,所以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也要具备良好的德育素质,这就需要中职教育中注重德育渗透方面的研究,提高学生的整体德育素质,培养优秀的幼儿教师人才。具体来说,中職教师可以从职业特点出发,以幼儿道德推进德育工作,可以从专业课程出发,注意德育的学科渗透,还可以从双向评价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