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小学生家庭教育代际互动的现状调查分析r——以成都市培华社区为例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家庭祖辈与父辈共同教养儿童的现象非常普遍,家庭教育中代际互动十分活跃.家庭教育代际互动主要包括代际亲密度、代际认同度、家庭教育分工、教养方式的代际传承及代际差异五个维度.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家庭结构影响家庭教育的代际互动,保持和构建合理的家庭结构有助于提高家庭教育实效;家庭教育方式存在显著的代际互动,家庭成员间需要重视内部交流与协作,特别是父辈要加强对祖辈家长的帮助与引导;家庭教育代际互动方式既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也影响着社会环境,家庭教育不仅是家庭内部事务,还应该有全社会的参与.
其他文献
从布迪厄场域理论视角探讨社区教育工作者在薪酬待遇、工作环境、专业支持、人际关系、专业发展内驱力和职业认同感等方面的生存状态.通过对宁波市社区教育工作者的调查研究
摘要福建省福州市茶园山中心小学面向核心素养培养,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以学习评价为突破口,构建“智勇少年五育并举”学习评价体系,带动学校课程教学改革,助力学生差异化、个性化成长。学习评价体系实施中需注意数据安全管理,保护学生隐私,关注生命成长,同时要注重信息管理层、教师的评价素养培训。  关键词 学习评价体系;综合素养评价;核心素养;大数据;智勇少年;五育并举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近年来,我国社会生活中一些个体公共精神缺失问题逐步显现,媒体上的相关报道屡见不鲜。公共精神是指孕育在公民社会生活之中的,以公共理性为核心,自觉融入社会公共生活,积极关怀和实践公共事务的态度和行为。[1]49教育的目的之一是让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成长为一个“完整的人”,加强公共精神培育就是要引导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处理好自己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与国家等之间的关系。  儿童处于价值观形成的“拔节孕穗期
期刊
UbD理论注重逆向设计课堂教学,核心在于先预期学习结果,再设计评估方案,最后给学生以体验式教学.语文学习任务群是以核心素养为指引和依据来确定教学内容的.对学生而言,着眼
“新工科”工程实践创新教育普遍存在着以知识教学为主,不了解企业真实项目,自主学习、探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不足,师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内蒙古师范大学计
本研究以主述位理论为指导框架,分析了广州某中学初三学生的30篇英语写作文本,主要探讨文本中的主位类型和主位推进模式的选用情况及其对写作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能够灵活使
难度控制是各类考试命题的关键和难点.试题的难度不仅影响教师对学生学业内容的诊断,也影响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本文以SOLO分类理论为基础,借助SOLO通过五个层级的描述
在“意识三态观”的理论分析框架下,本文从宏观意识形态、中观意识生态和微观意识心态三个层面对已有的家校合作研究及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从中发现了三种主要研究路径
对话语篇教学应基于对话文本,紧扣对话语篇特质,提升学生在同一主题的新情境下进行对话交际的能力.本文结合两则对话语篇的部分教学片段,探索了基于语篇分析的初中英语对话语
大学教师发展中心是大学教师发展的发动机.大学教师发展中心运行机制研究对提升大学教师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澳大利亚南澳大学在在线教学和教学模式改革等方面取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