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导演为父结婚

来源 :北京纪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fall5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父亲死里逃生郑克洪结婚尽孝
  
  2009年8月,郑克洪80多高龄的父亲住进了北京朝阳医院的重护病房。“老先生病情很严重,有生命危险,你要作好心理准备。”连续三次转院,北京的好医院都跑了一个遍,可每次都是同样的答案,医生无奈地摇头,重重地叹息。郑克洪的心一次次飘起希望,又一次次坠入低谷。母亲体恤父亲的思乡之情,要求回湖北老家叶落归根,郑克洪只得照办。但只要父亲有一线希望,郑克洪就会尽百分之百的努力。几万块钱才十几粒的进口药丸,也从来不含糊。他翻阅了大量中外医学书籍,不仅参与会诊讨论病情,还设计出了一套早中晚的特别护理食谱,连医生都感叹,“郑导就是个医学专家。”
  精心的治疗和陪护,创造了生命的奇迹。从病魔前死里逃生的经历,让父亲对郑克洪更加依赖。虽然身边还有其他儿女,但老父亲却一刻都离不开他。郑克洪的影视公司筹备辛亥革命的献礼片《大汉口》已经一年多了,其间的很多事宜需要他回北京处理。因为父亲住院,这个事情只能一拖再拖。有一个投资商要去国外,如果临行前还不能见面洽谈,那投资的事情就泡汤了。郑克洪看到父亲病情好转,决定先回北京和投资商洽谈合作。他安排好父亲的饮食,又再三叮嘱弟妹一定要细心照顾。没想到,父亲一听郑克洪要回北京,还是慌了神。他拽着郑克洪的手不放,担心又眷恋的眼神让郑克洪心酸。郑克洪一遍遍地和父亲解释:“我就去两天,我马上就回来了。”但拉开门的一瞬间,他还是改变了主意。公司的事情虽然很急,但也只是损失一笔钱财。父亲年纪大了,而且现在这么需要他,都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郑克洪不想这样的悲剧发生在自己的身上,他决定放下公司的所有事情,继续留下来陪父亲。
  父亲的病情明显好转,身体也比住院的时候好了很多。可是因为肺部已经大片纤维化,他的所有运动都只是围着床边走几步,这让父亲很难接受。父亲年轻时是一名军人,他转战南北,多次立功,还参加了抗美援朝。他一生性格刚烈,现在走几步路就要气喘吁吁,特别心烦急躁。郑克洪了解父亲的脾气,他体谅父亲的失落。除了更加细心的照顾,一有空,他就跟父亲聊天,宽慰老人。
  因为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已过不惑之年的郑克洪一直未婚,这也成了父亲最大的心病。早些年,父亲就曾多次软硬兼施地劝郑克洪结婚。在他特别保守的观念里,一直认为儿子不结婚不生孩子的生活方式是完全不可理解的。有时候老人甚至觉得,儿子的不婚不娶是家庭里最大的丑闻。
  为了让儿子结婚,父亲没少费心思。他几乎用遍了所有的方法,唠叨、劝解、旁敲侧击、直接下令要求,还时不时地托人给他介绍女朋友。这些都曾让郑克洪苦不堪言。他理解父亲作为老一辈人的传统观念,也体谅父亲盼儿媳盼孙子的心切,可他更不想为了结婚而结婚,勉强自己的感情。2008年,经人介绍,郑克洪和京剧名伶谭晓令相识,两人迸发出爱情火花,感情发展很稳定。父亲知道此事后,又开始了一轮轮的游说,希望儿子和谭晓令能够赶快结婚。父亲生病后,此事就搁置了下来,没想到,病情一好转,父亲的软硬兼施又开始了。
  父亲出院后,就要求郑克洪提前为他置办墓地,而且墓碑也要提前刻好。当地有这样的一个为老人做“生纪碑”的习俗。郑克洪立刻照着父亲的要求办理。墓碑刻好后,父亲要求全家人都去看看。
  风景秀丽的墓地里,郑克洪推着父亲缓缓走向那块墓碑,忽然心里特别伤感。站在墓碑前,郑克洪果住了,父亲的墓碑上除了赫然刻着父亲的名字,旁边还有几行字,上面写着“长子郑克洪,媳妇谭晓令……”郑克洪的头“嗡”地一声,可怜天下父母心啊,父亲是在用一种无言的自欺欺人的方式给自己的人生画上句号。他太希望儿子结婚,以至于这样的期望已经无法用语言来表达了。
  从墓地回来后,父亲没有找郑克洪谈论此事,但郑克洪的心里却翻江倒海。古人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他不仅无后,而且还一直没结婚,这岂不是更加不孝。他意识到,自己在婚姻上的选择深深地伤害了父亲。
  郑克洪把此事和谭晓令一说,谭晓令的眼睛也红了,她说,“原来以为结婚就是我们自己感情上的事情,没想到给家人造成这么大的困扰。”郑克洪郑重地说:“我一直以为感情好不需要婚姻那张纸来约束,现在我才知道我错了。如果,我现在求婚,你愿意嫁给我吗?请相信我,这不是为了成全父亲,更不是我一时的冲动。”谭晓令看着郑克洪,重重地点了点头,甜蜜的眼泪滴了下来。
  2010年4月10日,郑克洪和谭晓令举行了盛大的婚礼。婚礼现场邀请了众多嘉宾,最高兴的还是老父亲。他穿着一袭新衣,坐在婚礼最显眼的位置,接受亲朋好友的祝福。婚礼开始后,新人走下台给父母鞠躬请安,谭晓令甜甜地一笑,“爸爸!妈妈!”老父亲舒了一口气,他看着儿子,又看看儿媳,满脸堆笑的眼睛里泪花点点。
  
  新戏一拖再拖
  拍电视剧献给亡父
  
  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2年前,郑克洪就筹备大型电视剧《大汉口》,希望赶在2011年初在电视台播放。可父亲病重后,筹备计划只能一拖再拖。眼看2010年过了好几个月了,开机的事情还未确定,郑克洪百般焦急。
  父亲了解儿子的焦躁,婚礼后,他告诉郑克洪:“你已经结婚了,我的心愿也就都完成了。别担心我,赶快回北京做你的事业吧。辛亥革命100周年是件大事,你一定要拍好《大汉口》,这也是咱们家为湖北作的贡献啊。”
  郑克洪回到北京后,立刻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中。但无论多忙,他每天都要打两次电话回家。他知道父亲起得早睡得早,中午常常还要睡一个小时,他总是避开这些时间,在上午10点和傍晚6点给父亲打电话。没过几天,就形成了一种习惯,到了那个时间,父亲就会坐在电话机旁等候。有时候10点郑克洪正在开会,想到等电话的老父亲,他会悄悄地离开会议室,在走廊里给父亲打个电话。
  4月27日凌晨三点,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把刚刚入睡的郑克洪惊醒。电话里,母亲气喘吁吁,“克洪,快,快回家,你爸爸他——”母亲哽咽了,电话里传来一阵哭声。郑克洪一下愣住了,父亲出事了!
  郑克洪赶回家的时候,父亲已经永远离开了他。母亲说:“你父亲走得快,没受多少罪。半夜他突然呼吸困难,送到医院的时候,人就不行了。”没能看到父亲最后一眼,郑克洪非常自责。他想,如果他能在家多陪陪父亲,父亲也许能活得更久些;如果他能更细心,也许能发现父亲平静的病情下潜藏的危机;如果……他自责地用双手捂住眼睛,眼泪从指缝里流下来。
  母亲看儿子这么痛苦,便安慰他说:“克洪,不要自责,你爸爸走得很安静,他走的那个白天精神特别好,他说盼着你的戏赶快拍好,他要当第一个观众。他还给你写了一封信。”母亲说着,从抽屉里拿出一个信封。
  “我的儿:我若走了,不要伤心。这个世上,我已无憾,去那边于我是一个解脱。我当兵多年,真希望能看到你拍的辛亥革命的电视剧啊……”看到父亲熟悉的字迹,郑克洪的眼泪抑制不住地往下滴。
  2010年6月,电视剧《大汉口》正式在武汉开机。发布会上,郑克洪感慨万千,他说:“一个多月前,我的父亲去世了。这部电视剧不仅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的献礼大片,更是献给父亲的礼物。”
  郑克洪的博客里有篇《写给父亲的感恩辞》,他写道:“父爱如天,虽有明暗冷暖,却是儿女心中的幸福之源。父爱是山,纵然沉默却是儿女心中的伟岸。……父亲永远离开了我们,但他的音容笑貌,满腔挚爱,将永远温暖着他的后人。父亲的人格精神作为家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将传至永远。安息吧,父亲!”
  
  编辑 任 涓
其他文献
时隔20年。汪国真带着两本诗集重新回来。书里却多夹了两张光盘,笑称自己早已不属于诗坛的汪国真,这次带来的新作是由他谱曲的二十多首古典诗词,也是他研习作益多年的成果,    用时间回应争议    全国掀起一股汪国真热的时候,整个诗坛正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诗歌正在成为只供少数人的自娱自乐的一种文学形式。正当诗人们为诗歌的边缘化而痛心疾首的时候,这个叫做汪国真的年轻人用惊人的销量打破了“诗歌巳死”的魔咒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等美术职业教育蓬勃发展,近几年来的实际情况是,绝大多数中等美术职业学校由于多种原因越来越重视高考应试教育而忽视面向市场的美术职业教育。 Since t
“高中状元”,“大魁天下”,是科举时代读书人的最高理想和目标。所谓“状元”,就是进士科的殿试一甲第一名。中国科举制度史上有许多选官取士的科目,主要有定期举行的常科和
期刊
九年一贯制是指小学、初中一体化办学,将小学和初中两个独立学段整合成为义务教育阶段的一个连续、整体系统的学制模式。它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统筹教育资源、调整教育结构的一项积极有效的改革。  2014年3月,按照东城区教委关于完成学区化到学区制转变,从办学模式到育人模式转变的要求,北京市广渠门中学与东城区花市小学整合成为九年一贯制学校。项目启动以来,广渠门中学以深厚的教育教学经验为基础,统筹考虑办学模式与育
让我们先说下这个故事的结局:你不可能消除电子邮箱这种通讯方式的.但试图使邮箱消失是科技行业一个数十年的传统.美国在线即时通讯公司(AOL Instant Messenger )曾试图使电
期刊
邂逅南口战役rn1994年,从单位下岗的杨国庆身患严重胸膜炎,此后一直在家养病.身体逐渐康复时,他在昌平开厂一家熟食店.店里生意稍好些,妻子就让他安心养病,一切都由她来打理.
实践表明,学生在消极、乏味无聊、沉闷、毫无生机的气氛中学习,是达不到应有的效果的;相反,学生在积极、开放、充满乐趣的环境中学习,会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性,促使学生遵守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