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A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构建课堂,重点放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合作意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一、要充分挖掘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习起来就会乐此不疲,课堂教学就会发生可喜的变化,学生思维活跃,敢于质疑,愿意与同学、老师交流,勇于发表不同见解,乐于表现自己。一个体现师生交往互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就会逐步形成。
  二、要改变教学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在实践中体会到数学的奥秘,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独特体验,并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构建一个生动活泼的数学学习环境。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提供观察和实践的机会,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自主探索的欲望。
  小學生学习数学,有时还应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动手操作可促进思维,也是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一种体现。如教学“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时,我引导学生用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纸拼满一张大长方形纸,数出小正方形纸的个数,让学生说出大长方形纸的面积,引导学生总结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三、鼓励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
  小组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学时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合作交流的情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与同学互相交流。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一定要给学生留足独立思考的时间,学生必须对研究的问题形成初步的认识,然后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还要适时引导,提高合作学习的质量,因为教师始终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四、要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是为了应用,因此,教师应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后,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学习了圆的知识,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说明为什么车轮的形状是圆的,三角形的行不行?为什么?还可以让学生想办法找出面盆底、锅盖等的圆心在哪里。通过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广泛运用,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看问题,用数学头脑想问题,增强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通过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广泛运用,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看问题,用数学头脑想问题,增强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灵活运用教材,切实发挥教材的作用,真正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求知的科学精神,要让学生“领悟”出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能用数学眼光去观察生活实际,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他文献
本人从教近10年,我认为高中教师是一个异常“辛苦”的职业,因为作为老师不仅担负着正常的教学工作,更担负着把学生教育成才的重担。遂将自己多年来对高中数学的教学心得作如下分享。  一、做好充分课前备课,促进课堂高效  要想课堂高效,课前准备必须充分做好。我认为:首先要花功夫钻研好教材、理解透教材,仔细琢磨好教学的重点,更要掌握好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做到合理
摘 要:小学数学学困生是最令数学教师头疼的一类学生群体,他们的数学基础较差,学习能力不强,故数学学习成绩较他人落后。现阶段,转变数学学困生,重燃其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与信心,循序渐进提升其数学学习成绩成为小学数学教师面临的重大挑战。本文对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心理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干预措施,以飨读者。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困生;心理特点;干预措施  小学生不同的身心发展特征使其在数学学习中的理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新教材为师生的发展提供了平台,教材不再是教育的目的和结果,而是把教材作为可以利用的工具和手段,以媒介搭建起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师生平等相待的情境中,师生共同面对的不仅是知识和教材,而是更为广泛的现实生活。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是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来实行的,教学中教师的激发作用、启迪作用、组织作用和熏陶作用是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前提,因此教师的角色转换是关键。简言之,在新教
摘 要: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差生的数量严重超过了优秀生或中等生的数量,这就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不正常现象。故以为,转化数学差生的工作应该成为或至少成为当前小学教学改革的工作重中之重。  关键词:形成原因;增强兴趣;重视辅导;消除自卑  一个班级,差生与优秀生是绝对存在的,但如果差生的数量严重超过了优秀生或中等生,这就不正常了,需要我们教师下大力气去找寻原因。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差生的数量严重超过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提倡自主学习,学生的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而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由此可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我认为每个学生在获得作为一个现代公民所必需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应该在情感、态度、价值等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我觉得作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教学中应该积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实践应用等主
摘 要:数学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小学数学肩负着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问题分析能力的重要责任。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和教育改革的进行,当下的小学数学教育更加明确地要求培养学生灵活多样的分析问题方式。本文通过分析多样化解决问题的重要性,进一步研究了培养学生多样化思维的策略,为多样化解决小学数学问题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多样化;解决问题  小学数学问题多样化解决方法是素质教育
摘 要:既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意识还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并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数学的热情,这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观察能力。并使学生在学习数学中感到快乐,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求知欲,课堂内容还能给学生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从而加深所学知识的记忆进而达到教师们喜欢教学生们乐意学。  关键词:转变;热情;积极性;快
课程说明指出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自然科学,高中生物是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掌握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教师要发挥实验教学的特长,努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在新课标的积极推动下,高中生物课更应该把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作为出发点,积极促进学生手脑并用,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更高地要求学生发掘自身的潜能。经过几年的教学时间,笔者谈谈自己在生物教学上的收获。  一、生物教学始终不能
今天我十分荣幸能够站在这里讲述我当班主任的成长经历。在2009年之前,我所带的班级都是具有良好的班风学风,年年被学校评为文明班。连年捧着校优秀班主任奖状的自己不禁有些“知足常乐”。随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的学习,我不禁思索:孩子们纪律好,成绩优秀就足够了吗?我这个孩子王就称职了吗?我决定给自己一个新的挑战——立根基本,发展特长。  一、了解“米样”(分析班级学生情况)  机会来了。2010学年,学校让
创新,顾名思义,就是在平常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种新的事物,能给人们的生活中提供帮助。创新能够给社会提供发展,给社会带来益处。中学物理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物理基础知识及其应用,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学会学习,树立科学观点,科学精神以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首先要敢于提出问题,因为提出问题才是创新的源泉,只有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才会有利于未来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进步。我们在物理教学的课程中,应更加注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