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研究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bingxing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小学数学肩负着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问题分析能力的重要责任。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和教育改革的进行,当下的小学数学教育更加明确地要求培养学生灵活多样的分析问题方式。本文通过分析多样化解决问题的重要性,进一步研究了培养学生多样化思维的策略,为多样化解决小学数学问题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多样化;解决问题
  小学数学问题多样化解决方法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要求。通过老师的不断引导,激发学生多样化的思维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逆向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在不断地尝试、探究中提高自身的能力,对数学学习充满兴趣,同时也可以有效的提升数学教师的教育水平,对数学教育工作意义重大。
  1重要作用
  小学数学问题多样化解决方法最小学时期的学生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多样化的解决问题方法就是要求学生对同一道题有多种不同的解题思路,在学生不断探究新颖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许多不同的知识点,这无形中就会帮助学生不断地熟悉各类知识,并且把各知识点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更加牢固的掌握知识。另外,学生通过不断的思考新的解决问题思路,也会提高其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每一个新的解题思路的形成必然会伴随着学生思维能力的不断提高。同时,这也会给学生带来成就感,从而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良性的循环必然会使学生的综合能力不断提升。不难想象,我们很多一线的小学数学教育人员拥有非常丰富的经验,也能对小学数学的重点深入浅出的剖析,但是也难免部分教育工作人员的思维比较受限,往往难以提供新颖多样的解决问题方法,因此,多样化解题思路的培养同样也会使教师们获益匪浅,使小学数学的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2实现多样化的策略
  2.1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数学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也就是说,数学源于自然,源于生活,需要与实际相结合,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随着学生年龄和年级的不断增长其多样化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断提升。人类一切的思维都是以其掌握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所以,在帮助学生进行多样化解决问题方法时,要不断的为学生提供新鲜实用的基础知识,并诱导学生构建明确有效的知识网络。如此以来学生就可以不断提高其知识储备,并通过不断地使用穿插得到提升。以一道简单的比例运算题来说:
  为适应新能源的推广,改善环境污染,我市改革使用新能源混合动力公交车,该车每100km可以节约20L汽油,试问其行驶1000km可以节油多少?
  不难看出,这道题首先可是使用比例关系运算:20*(1000/100);其次,可以先算出单位距离的节油量再乘以行驶距离:20/100*1000;除此之外,因为单位距离的节油量为定值,可通过其构建未知数关系,设1000km节油量为X,则20/100=X/1000。由此可见,综合能力的培养对解题思路多样性的培养非常重要。
  2.2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多样化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材内容的不断更新也对多样化解决问题的方法要求更高,新的教材把珠心算、估算等内容纳入其中,这无疑是在告诉我们以往死板单调的竖式计算法已经与素质教育的要求严重脱节。多样化的算术方法也是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的有效策略,笔者注意到新教材中提出了多种新颖的计算方法。以口算方法为例,在计算32+49时,可以是30+40+(2+9);也可以是30+50-1等等,类似如此的方法,老师可以列举一例,引导学生主动开发不同的计算方法。通过不断的诱导和鼓励,提倡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这样以来学生就会不断尝试,不断提高,更加积极主动。
  2.3巧妙设置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样数学也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诞生,因此,巧妙地设置情境同日常生活相结合。通过学生对生活的认知,促进学生思多样化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设置情境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以一道排列组合题为例:
  现有A、B、C三地,A到B有两条路,B到C有三条路,且A不能直接到C,试问甲从发A到C共有多少种路径?
  由此题可以设置简单的情景,假設周末小明要跟李华去小红家玩,小明到李华家有两条路,李华到小红家有三条路,使用一共有多少不同的路?
  以来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去尝试体验,最终通过多样性的解决问题方式得到答案。
  3总结
  小学数学教育要紧跟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改革,多样性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全面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必然要求,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多样化的思维方式不但可以使学生全面提高数学学习能力,激发数学学习兴趣,还能使相关教育工作人员的教学水平得以提升,是新时期数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刘权.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研究[J].新课程学习(上),2014(05):103.
  [2]罗秀华.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研究[J].吉林教育,2016(17):70.
  [3]林春.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研究[J].科学中国人,2016(06):229.
其他文献
摘 要:通过重视学情分析,运用历史故事激发兴趣,培养职高生的自信心,创设历史感的文本意境,营造适宜的客观物境来促进职高中国历史文化教学效果。  关键词:职高;中国历史文化;教学;效果;策略  职业高中和普通高中学生相比较,普遍存在人文化课基础较差,加上相当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悲观厌学又造成了一部分学生思想不稳定,学习态度不端正,最终导致了教学工作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而历史学科通常又是学生觉
摘 要: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多年,领悟不少,教师注重以最快的时间将教学任务完成,而不注重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导致学生不能及时深刻的领悟所学习知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够确保学生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识,领悟较为丰富的知识内容。此外,创设情境,不仅可以最大程度的将教学內容进行优化,同时也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手段。然而,在情境创设的过程中,要注意合理的运用现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这一新的理念的确立,引导我们走出语文教学死啃书本的误区,走进学生生活,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语文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的身边就有语文。  一、打开思维的套子,让语文走进学生生活  以往莘莘学子一个个像嗷嗷待哺的小鸟,张大嘴巴等着教师喂食。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为了所谓的课堂秩序,为了灌输
本人从教近10年,我认为高中教师是一个异常“辛苦”的职业,因为作为老师不仅担负着正常的教学工作,更担负着把学生教育成才的重担。遂将自己多年来对高中数学的教学心得作如下分享。  一、做好充分课前备课,促进课堂高效  要想课堂高效,课前准备必须充分做好。我认为:首先要花功夫钻研好教材、理解透教材,仔细琢磨好教学的重点,更要掌握好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做到合理
摘 要:小学数学学困生是最令数学教师头疼的一类学生群体,他们的数学基础较差,学习能力不强,故数学学习成绩较他人落后。现阶段,转变数学学困生,重燃其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与信心,循序渐进提升其数学学习成绩成为小学数学教师面临的重大挑战。本文对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心理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干预措施,以飨读者。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困生;心理特点;干预措施  小学生不同的身心发展特征使其在数学学习中的理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新教材为师生的发展提供了平台,教材不再是教育的目的和结果,而是把教材作为可以利用的工具和手段,以媒介搭建起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师生平等相待的情境中,师生共同面对的不仅是知识和教材,而是更为广泛的现实生活。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是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来实行的,教学中教师的激发作用、启迪作用、组织作用和熏陶作用是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前提,因此教师的角色转换是关键。简言之,在新教
摘 要: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差生的数量严重超过了优秀生或中等生的数量,这就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不正常现象。故以为,转化数学差生的工作应该成为或至少成为当前小学教学改革的工作重中之重。  关键词:形成原因;增强兴趣;重视辅导;消除自卑  一个班级,差生与优秀生是绝对存在的,但如果差生的数量严重超过了优秀生或中等生,这就不正常了,需要我们教师下大力气去找寻原因。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差生的数量严重超过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提倡自主学习,学生的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而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由此可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我认为每个学生在获得作为一个现代公民所必需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应该在情感、态度、价值等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我觉得作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教学中应该积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实践应用等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