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歌剧唱段在高师声乐教学中的作用

来源 :参花(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jiawei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民族歌剧是在西洋歌剧演出形式上继承传统戏曲文化并在借鉴现代话剧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鲜明中国民族特色的歌剧形式。中国的民族歌剧艺术是现代民族声乐艺术诞生和发展的开端,将其应用于高师声乐教学中,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表演能力及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将从民族歌剧唱段入手,探究其在高师声乐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民族歌剧唱段 声乐教学 舞台实践
  高等师范院校的主要培养目标是为中小学输送合格的教师,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中,高等师范教育曾为我国中小学培养高素质的合格教师做出过重要的贡献。但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对用人的要求产生了变化,中小学的教学目标也随之进行了改革。随着国家对创新型人才、应用型人才需求的与日俱增,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学目标也应随之进行调整。在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专业中,声乐是音乐师范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也是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高等师范声乐教材的多样性,培养高等师范声乐专业学生的舞台实践能力和准确传达作品情感的舞台表现力,是高等师范院校声乐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此举也有利于推进音乐教师专业化的发展,以及实现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的教育目标。歌剧唱段作为具有戏剧性形态的声乐作品,在培养学生舞台表演能力、声乐演唱能力、人物角色的演绎能力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也很适合培养声乐专业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将歌剧唱段运用于高等师范院校的声乐课堂中,成为越来越多声乐教师的选择,下面笔者将就此具体分析。
  纵观中国民族歌剧艺术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从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民族歌剧《白毛女》,到近年来广受好评的民族歌剧《运河谣》《长征》《沂蒙山》等,无不推动着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在中国民族歌剧的发展历程中诞生了很多旋律优美、情感丰满的歌剧唱段,这些唱段也经常出现在各级各类院校的声乐课教学中。长期以来,高师声乐专业的教学形式和课程设置与专业音乐院校没有太大的区别,大多按照学生的个体嗓音和音乐素养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只注重学生“会唱”,忽略了师范性的“会教”,也没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舞台实践能力和把控能力。在声乐作品的选择上一般都以提高学生演唱能力为出发点选择合适的声乐作品,这些声乐作品大多以艺术歌曲和创作歌曲为主,偶尔也会演唱一些中国民族歌剧的选段。但是在实际的声乐教学中,并没有根据歌剧选段的丰富内涵挖掘其在声乐教学中的独特价值,在教学目的上与艺术歌曲和创作歌曲并没有本质的不同。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挖掘中国民族歌剧唱段的独特内涵和声乐教学价值,将经典民族歌剧唱段有针对性地运用于高等师范院校的声乐教学中,对培养创新型、应用型的高师声乐人才有很重要的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有利于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纵观中国民族歌剧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民族歌剧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其取材大都以不同时期的革命历史题材为主。将中国民族歌剧的这些优秀的民族唱段,纳入到高等师范院校的声乐教学范畴,对树立学生正确的意识形态,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也为传承红色文化提供了坚实的阵地。
  如中国民族歌剧《洪湖赤卫队》中的女主人公韩英的唱段《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充分展現韩英书记在刑场面对敌人的屠刀,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高尚革命气节。该唱段首先用叙事的手法将韩英从一个备受欺凌的渔民成长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历程进行了描述。“娘说过那二十六年前,数九寒冬北风狂……”短短的几句歌词将韩英的出生背景交代得比较清楚,也将备受地主欺凌的旧社会劳苦大众的形象刻画了出来。“从此后,一条破船一张网,风里来,雨里往……爹爹棍下把命丧,我娘带儿去逃荒……”,形象地刻画了善良淳朴的中国劳动人民被一步步逼到了无法生存的绝境,所以才有了后来“自从来了共产党,洪湖的人民见了太阳”,是共产党带领广大劳苦人民走出了黑暗的深渊。歌曲最后,韩英充满向往地告诉自己的母亲:“你要把儿埋在那大路旁,将儿的坟墓向东方,让儿看红军凯旋归,儿要看,天下的劳苦人民都解放!”表达了革命先烈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这样一部声乐作品的学习过程,也带领学生重温了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劳动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冲出重重黑暗、走向胜利的艰苦历程,进一步坚定了学生的共产主义信念,使他们坚持用正确的意识形态来指导平时的学习和生活。
  二、有利于培养师范生良好的师德师风,坚定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不同时期的中国民族歌剧有着鲜明的时代导向,惩恶扬善的主旋律一直贯穿其中。如歌剧《小二黑结婚》讲述了抗战时期解放区的一对青年男女为追求婚姻自由,冲破封建的枷锁和父母的阻挠,最终结为夫妻的故事。歌剧《悲怆的黎明》描述了一群生活在东北解放区的青年学生,面对即将到来的胜利曙光,畅想着一起建设新家园的美好蓝图。然而,面对祖国的需要他们毅然奔赴前线,最终长眠在黎明时刻。国家大剧院的第一部现实主义题材歌剧《山村女教师》,则讲述了一名投身于祖国西部山区教育事业的乡村女教师杨彩虹的故事,最终她因为抢救落水的学生而被洪水吞没。
  《山村女教师》中杨彩虹的唱段《五年前你说你爱我》,用时间的顺序向观众讲述了她与爱人的感情发展过程,面对爱人的背叛,她毅然选择继续留在伤心地执教,继续着山村女教师的艰辛生活。这首咏叹调用讲述的形式来推动剧情的发展,对学生演唱中的咬字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样一个声乐演唱的咬字训练过程,也同时加深了学生对作品内涵的理解,在观众同情杨彩虹不幸遭遇的同时也会更加为杨彩虹坚持在山区执教的高尚品德所感染。这些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扬善惩恶的歌剧作品和唱段,为即将走上讲台的高校师范生树立了坚定的爱国主义情怀,也为其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打下了基础。
  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舞台实践能力和表演创新能力
  歌剧中的唱段都是具有戏剧性的声乐形态,通过这些唱段的演唱来推动剧情的发展。这些唱段都是在具体的戏剧情节和特定的环境中展开的,剧中角色通过这些唱段来讲述剧情并抒发人物当时所要传递给观众的情感。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主动引导学生去了解整部歌剧所处的时代背景,剧情的主要发展脉络,所演唱唱段在歌剧中所处的位置、承担的戏剧性功能以及角色在歌剧中情感基调和演唱本唱段时的心理变化等等。在保证声音质量的同时,尽量将学生的情绪带入到特定的历史环境和人物角色中去,运用音色的对比和情绪的变化来传递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情感变化。   如在教学中选用歌剧唱段《万里春色满家园》,首先就要让学生了解歌剧《党的女儿》讲述了红军长征北上后,留在江西苏区坚持斗争的共产党员田玉梅勇斗叛徒,坚持为游击队筹盐并英勇牺牲的故事。使学生了解到田玉梅在白色恐怖的笼罩下,面对敌人的屠刀不怕死的革命英雄气概。这样学生在演唱的过程中会自觉地带入人物的情感基调,用自己的声音去诠释心中的田玉梅。在演唱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随着作品的深入而产生情感变化,巧妙地运用音色对比来呈现开始面对敌人屠刀不惧生死的坚定信念到后来对美好生活的无限畅想。
  由此可见,民族歌剧唱段的演唱对于培养师范生准确把握人物角色、运用情感表达作品思想内涵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舞台实践能力和表演创新能力。
  四、有利于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由于民族歌剧从诞生之日起就与中国传统戏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民族歌剧在表演形式上注重歌剧艺术写实性的同时,也遵循着中国传统戏曲“写意”的美学原则。借鉴中国传统戏曲表演艺术所遵循的“抽象化”表演手段,传统戏曲“手、眼、身、步、法”等舞台表演艺术原则也经常出现在民族歌剧表演艺术家的身上和民族歌剧的舞台上。所以在演唱这些唱段时,对学生的舞台形体动作和肢体语言有着较高的要求,对传承中国戏曲独特的舞台表演艺术和肢体形态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中国戏曲中的“板腔体”也广泛地应用于民族歌剧的唱段中,这种中国戏曲特有的旋律模式结合现代声乐演唱技术赋予了民族歌剧唱段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鲜明的中国民族特色。所以在演唱民族歌剧唱段时,既能提升学生的声乐演唱能力也能提高学生对戏曲风格作品的把控能力,对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传承中国戏曲文化的美学原则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中国民族歌剧既有着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美学原则,也有着戏剧艺术的“现实性”“戏剧性”要求。主旋律的故事情节、革命英雄人物的塑造、传统戏曲元素的融入都赋予了中国民族歌剧鲜明的特点。将优秀的民族歌剧唱段运用于高等师范院校的声乐教学中,对树立学生良好的意识形态和爱国情怀,传承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具有舞台实践能力的創新型、应用型的复合人才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春良.歌剧排演对于高师声乐教学的积极意义——基于校园版民族歌剧《党的女儿》的排演思考[J].中国音乐,2012(04).
  [2]张前.20世纪中国声乐表演艺术的发展及三种唱法的探讨[J].音乐研究,2004(04).
  [3]李国庆.论声乐和歌剧表演艺术[J].人民音乐,2003(11).
  [4]王颖.中国民族歌剧实践在高校民族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3(09).[5]石尧尧.我国原创民族歌剧对高等民族声乐教育的价值与意义[J].教学研究,2015(06).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度贵州省重点支持学科“音乐学”黔学位合字ZDXK[2016]15号项目资助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苏丹,男,硕士研究生,凯里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声乐教学与研究)(责任编辑 葛星星)
其他文献
前言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确切发病机理仍不清楚,且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已成为新世纪心脏病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和亟待
摘要: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是世界四大音乐教学体系之一,于20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如何将其发展成为适于我国幼儿园的音乐教学活动,是当今幼儿教师研究的重要选题。因此,本文将主要分析奧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本土化”应用。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本土化 幼儿园 文化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现状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当下较为行之有效的音乐教学法之一,许多的幼儿教育机构也以
摘要:对中学生来说,中学阶段是一个人书面语言发展的黄金时期。是语言个性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1]如何使学生的文章写作更具文采,更具有鲜明的个性且充满感情,是对中学生写作能力的要求,也是广大语文工作者应深思和探究的问题。本文将通过对语文课堂的实践探究,提出以下语文写作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 写作教学 策略  目前,语文写作教学的现状是学生不会写,害怕写。语文教师对写作教学缺乏一定的方法策略,
目的了解乙酸注射对正常兔肝肾组织破坏作用的大小,比较乙酸和无水乙醇的灭活效果.结论肝实质注射乙酸和肾动脉灌注乙酸均可导致凝固性坏死改变.相同剂量的50﹪乙酸破坏作用超
摘要:体育课程作为中职课程教学体系中的基础性内容,主要侧重于对学生体育运动知识、技能和情感的培养,使学生在课程参与过程中逐步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在当前深化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情况下,科学把握影响职业教育中职体育课程开展的因素,并借助积极的创新来优化体育课程的开展,进而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逐渐成为教师课程教学过程中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在明确影响职业教育中职体育课程开展因素的基础上,对提高体育课
摘要:小学语文是整个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识字、写字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小学语文的识字写字教学课程对于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汉字是一门十分复杂的传统文化,其中象形字、象声字、同音字、多音字,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比较难学的。本文基于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试谈几点体会。  关键词:小学 识字写字 教学问题 对策  新课改对小学生的识字量有了增加。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从小
瘢痕疙瘩是一种常见的皮肤良性肿瘤,系皮肤结缔组织对创伤的反应超过正常范围的表现,具体机制目前尚不清楚.近年来有关瘢痕疙瘩发病机理的研究有相当多的文献报道,但端粒酶在
摘要:全媒体时代的发展给播音主持行业提供了较大的动力,在进行这项专业的教学时,需要推陈出新,不断提高教学环节的适配性。特别是在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逐渐广泛的前提下,播音主持办学力度在逐渐提升,但是部分教学环节工作的开展还是不符合实际需求。全媒体播音主持教学相对于其他教学形式来说更加多元化,在加强教学环节的适配性时就需要综合考量,体现职业优势。  关键词:全媒体趋势 播音主持 教学适配性  传统媒体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