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图导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901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地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取以图导学的模式,帮助学生对地理环境知识的认知更加直观,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地理教师要善于合理利用地图,通过对地理位置及地形外貌的准确分析,让学生更加有效地掌握地理知识,提高初中地理的教学效果,进而全力推进初中地理的教学进程。本文对以图导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做进一步的探讨分析。
  关键词:以图导学;初中地理;应用
  一、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以图导学的必要性
  1. 地理学科特点的需要
  初中地理新课标要求:“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而地理环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及人类智慧圈等圈层所构成,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现象、人文现象有机组合而成的复杂系统。地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地球,这必定要求研究过程中要将地球按一定比例制成地图来研究,所以学地理必先学好地图,用好地图。“以图导学”模式是符合新课程地理教学标准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它主要引导学生地理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快速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激发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效率和质量,达到新课标对当前课堂教学的要求。
  2. 學生思维特点的需要
  研究发现,初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处于初级的逻辑抽象思维阶段,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初一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小学生有类似之处,处于形象抽象思维初级水平;初二与初三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属于经验型的抽象逻辑思维,是逻辑抽象思维的新的起步,是中学阶段运算思维的质变时期,是这个阶段的关键时期。所以抽象的地理事物转化为形象的、直观的内容,才便于学生接受。“以图导学”的教学模式就起了引导和转化的作用,“以图导学”模式下的地理教学,更多强调地是对学生地理地形外貌的直观认知。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利用地图或地球仪进行辅助教学,拓展地理教学空间。
  3. 社会发展特点的需求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地理素养和地理思维能力,让学生可以把所学的地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学会通过地理思维进行理性准确的判断,有效处理实际的问题。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以图导学”模式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地理思维和创新意识,学会从地图上获取更多有用的知识和信息,顺应新时代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更好地达到新课标对当前课堂教学的要求。
  二、 以图导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1. 以趣味激发学习的动力
  初中学生处于接受教育的初级阶段,学生对有趣味性的游戏教学活动很感兴趣。因此,地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认知规律,开设趣味性的实践性课堂教学活动,“以图导学”提升地理教学课堂效率。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要体现出地理知识体系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比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填图游戏,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而且还有效培养了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空间感的形成。
  2. 以科学体现学科的魅力
  地理学科有它独特的科学魅力,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是其魅力的体现。地理教师可以采取以图导学的方式,拓宽学生地理知识的领域,让他们领悟到地理学科的真正内涵,从而提升他们的个人品质,形成良好的地理素养。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地理知识进行深入的思考,使他们主动去探索地理知识体系,将地理知识转化为自身的一种技能,体现地理科学的独特魅力。使学生领悟到地理的科学性和真正的价值,并将地理逻辑思维运用到处理实际生活问题中。
  3. 以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
  “以图导学”模式下的地理教学,更多强调地是对学生地理地形外貌的直观认知与体现自我价值能力的培养。在初中地理教材上有很多地理插图,教师可以利用有效的教学资源进行辅助教学,与教学内容有效地结合,拓宽知识领域,制定科学有效的教学计划,将通过图片研究出的地理问题放在地理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形成地理思维,提升学生地理学习的能力和实际的运用能力。
  三、 以图导学在教学中应改进的地方
  1. 应充分运用信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生活在网络遍及的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进入了教育领域并迅速普及到全国各所教育院校。在教育改革的今天,信息化的网络教学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一种发展趋势,并广泛地运用在中小学的地理教学中。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这样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来,使教学课堂更加直观有感染力,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效率。
  2. 与时俱进运用“互联网 ”
  利用“互联网 ”进行教学是顺应时代的发展的一种新颖教学方式,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互联网 ”进行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互联网 ”教学方式是利用信息化的网络技术进行教学信息的传递,使教学资源不断丰富,紧随时代发展的步伐,地理教师也可以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不断提升自身的地理素养,促进地理教学的发展。“互联网 ”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实践中已经得到了推广,并和地理教学逐渐地整合在一起。在信息化时代下的教育发展,初中地理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校应加强地理教师“互联网 ”方面的教学指导,帮助地理老师建立正确有效的
  “互联网 ”使用模式。并且在两者结合应用中,我们要充分尊重地理教学的教学规律,做到循序渐进有效发挥“互联网 ”教学的优势。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实施后,初中地理教学目标应该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培养。初中阶段教师在进行地理教学时,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顺应新课程改革的步伐。采取“以图导学”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最大可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着重培养学生地理思维的能力和地理素养,引导学生形成一定的地理思维和空间感,提高学生地理学习效率和智慧地理教学。努力实现教学目标,把初中地理教学改革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黄何.以图导学模式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10):43.
  [2]陈亚伟.初中地理导学案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
  [3]王翠芳.以图导学的教学模式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4,(12):65.
  [4]赵华.初中地理以图导学教学模式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作者简介:胡惠彬,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岩峰中学。
其他文献
经济法是公法对私法的介入,以国家之手对市场失灵的干预中产生的新型法律.而公平是经济法追求的基本价值,这是社会本位的要求.在市场竞争中公平原则表现为机会公平、过程公平
一直以来,探寻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始终是每一位教师努力的方向。随着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翻转课堂不仅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搭建了全新的平台,还为教师提升课堂教学
2015年来,城厢区文广局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工作中心和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各项任务,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幸福家园试点村文体设施建设,着力
电子档案的规划管理需要符合实际的应用发展特点,根据电子档案的规划发展特点,确定电子档案的可识别性、多样性、共享性、可分离性等发展特点,结合实际的电子档案管理对策方
十五大以来,我国社会音乐教育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而粤西地区作为发展中城市,响应国家的号召,掀起了社会音乐学习的热潮,促使粤西地区的社会音乐培训机构更加规模
步入互联网时代,网络虚拟空间不知不觉间已成为了人类社会活动空间的一种位移与延伸,逐步演化为一种全新的公共领域.它以瞬息万变、多元互动的表现形式影响了当今社会空间结
摘 要:21世纪是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微课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形式异军突起,并开始受到了教师的青睐,而且还逐渐在各个阶段的教学中占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与此同时,也为整个高职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从当前教学现状看,微课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还不够成熟,并且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这些都无法影响到微课对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
摘 要:从新课程改革后,高考地理试题中有的不仅仅是对地理知识的考核,更多的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测试。从题型上来看,选择题无疑是对知识的掌握测评,那么非选择题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就是将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能力结合起来,考验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本文结合近年来高考地理的特点,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对地理核心素养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考试题;核心素养;地理试题;高考地理  一、 前言  高考地理命题中通常以考试大纲
大学生本是高素质群体,但日前大学生违法犯罪案件却层出不穷,引起社会的关注.本文从大学生违法犯罪的种类、特点进行分析,着力分析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动机,提出一些预防措施.
摘 要:当前,高中政治教学中应用时事政治,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政治知识,帮助学生奠定坚实的政治基礎。通过运用多媒体,播放丰富的时事政治素材,呈现出生动形象的时事政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便于学生深入理解政治知识,全面掌握国内外的时政要闻,从而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  关键词:高中;时事政治;应用;策略  一、 前言  当前,高中政治课堂上教师运用时事政治渗透政治知识,创新了以往的教学方法,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