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微合金化对18CrNiMo7-6钢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影响

来源 :金属热处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good1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比研究了含Nb和不含Nb的18CrNiMo7-6试验钢在加热温度(900~1100℃)和保温时间(1~8 h)下的奥氏体晶粒长大行为,建立了两种试验钢的奥氏体晶粒长大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试验钢的奥氏体晶粒逐渐长大,相同加热条件下18CrNiMo7-6-Nb钢的奥氏体晶粒尺寸要小于18CrNiMo7-6钢.将试验钢的晶粒长大过程分为抑制长大阶段(900~1000℃)和自由长大阶段(1000~1100℃),分别建立了适用于含Nb和不含Nb的两种18CrNiMo7-6试验钢的晶粒长大数学模型.
其他文献
矿用车辆中减震器支座和活塞杆的刚性连接方式使得减震器的可靠性容易发生失效破坏。为分析矿用车辆减震器支座的可靠性,首先采用我国自主品牌的CMT96型矿用卡车在不同的标准道路进行测试,收集得到减震器部位的震动位移数据,处理为可用于台架试验的载荷谱;然后建立力学模型,对处理后的载荷谱进行理论分析,并采用蒙特卡洛方法对基于路谱载荷的应力—强度干涉模型进行数值模拟;最后选取了200个道路谱样本进行台架耐久性试验,并进行了对比验证和分析。研究表明:矿用车辆的减震器可靠性值在1.6万km以内为1,1个完整的路谱周期过后
传统人工河道漂浮垃圾巡检耗时耗力,无人机、无人船河道巡检成为主要方式,目前尚局限于河道漂浮垃圾图像人工判读或简单计算机目标检测,缺乏对漂浮垃圾的自动分类检测。基于无人机航拍影像构建了研究区河道漂浮垃圾数据集,使用深度学习方法对垃圾进行分类识别。顾及河道漂浮垃圾类别不均衡以及在无人机影像中占比较小等情况,在多尺度检测以及数据增强等方面对YOLOv5s目标检测算法进行了针对性改进,经试验验证,改进后算
尾矿作为矿山开采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固体废弃物,其渗透(淋滤)特性是诱发环境污染的关键因素之一。以某铜矿山尾矿为例,采用自主设计的渗透(淋滤)装置,探讨了化学因素作用下不同干密度尾矿砂的渗透及淋滤特性,揭示了不同pH溶液环境下尾矿砂的渗透系数变化规律;针对尾矿淋滤对环境的污染现象,采用Visual MODFLOW数值软件,模拟了Cu2+在尾矿库内的迁移规律;并基于工程屏障阻滞理念,建立了污染物迁移模型,探讨了重金属污染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1)随着溶液pH值降低,尾矿渗透系数逐渐增大,最大可增至1~2个数量
以黄金尾砂制备发泡陶瓷应用前景广阔,但存在烧结温度过高等问题,烧结助剂的添加可以有效降低发泡陶瓷的烧结温度。以氟硅酸钠和钠长石的混合物为烧结助剂,采用无压粉体烧结法制备黄金尾砂发泡陶瓷,研究了氟硅酸钠和钠长石添加比例对黄金尾砂发泡陶瓷微观形貌、抗压强度、体积密度及显气孔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氟硅酸钠所占比例的增加,样品的抗压强度和体积密度均先上升后下降,显气孔率先减小后增大,孔径尺寸和分布的均匀性变好;当氟硅酸钠与钠长石添加比例为5∶3、烧结温度为1 050℃时,可以成功制备出体积密度455 kg/m3
为充分利用尾矿资源,以多元固废(钒钛铁尾矿、金尾矿、页岩和水库底泥)为原料制备高强烧结透水砖,采用XRF、XRD及SEM研究了原料的物化特性,通过钒钛铁尾矿烧结产品的指标分析了其烧结特性,讨论了钒钛铁尾矿级配及粘结剂配比对透水砖性能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透水砖制备工艺参数。结果表明:(1)钒钛铁尾矿主要化学组成为SiO2、CaO、MgO,有利于形成辉石体系,促进结构的致密性,应用于烧结材料较为理想。颗粒表面粗糙,用作透水砖骨料时能够形成骨架结构,并在颗粒间形成一定孔隙,有利于砖体的透水性。(2)钒钛铁尾矿在
在汽车轻量化这一战略课题下,以铝代钢被认为是减轻汽车质量的有效手段.随着铝合金等轻质材料在汽车车身中应用场景增多,导致铝合金/钢异种材料的连接不可避免.而点连接技术在汽车生产领域应用十分广泛.因此本文对国内外研究人员近些年来在铝/钢点连接技术上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各种常见的连接方法的技术特点,对技术的应用性进行了评述和分析.同时对各种点连接技术未来发展进行了探讨.
对中锰钢中原奥氏体晶粒尺寸对马氏体相变动力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利用SEM、XRD、热膨胀相变仪和EBSD等检测手段,研究了不同原奥氏体晶粒尺寸下马氏体相变速率和马氏体板条组织的变化.通过不同温度的奥氏体化处理,分别得到了尺寸为(190±15)、(36±2)、(11±2)和(4.8±2)μm的原奥氏体晶粒.结果表明:随着原奥氏体晶粒尺寸的降低,马氏体相变开始温度由289℃降低到250℃,而马氏体的相变速率先升高后降低.分析表明,马氏体的相变速率与马氏体的形核点数量直接相关,而马氏体的形核点数量受原奥氏体晶粒
采用Gleeble-3810热模拟试验机进行高温热拉伸试验,研究了不同Cr含量的Cu-Cr-Zr合金在变形温度350~500℃,应变速率0.01~1 s-1范围内的流变行为.发现随着应变速率和Cr含量的升高以及变形温度的降低,Cu-Cr-Zr合金的流变应力呈现上升规律.对断口组织的分析发现,应变速率、变形温度以及Cr含量通过影响热拉伸过程中韧窝等结构的生成及形态变化改变材料的性能.Cr含量的增加引发了固溶强化和时效析出强化,提升了材料的热拉伸峰值应力.利用热拉伸数据建立了改进的Johnson-Cook本构
对比研究了Zr添加(0.05,0.15和0.25wt%)对Al-Zr合金固溶态和固溶轧制态时效析出行为、硬度和导电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固溶态Al-Zr合金的晶粒尺寸随Zr含量的增加而减小,但是固溶轧制态Al-Zr合金的晶粒尺寸对Zr添加量不敏感.固溶态Al-Zr合金在350℃时效过程中,由于Al3 Zr沉淀相的析出,合金硬度随Zr含量增大而增大,但是更强的点阵畸变场则导致导电率降低.而在固溶轧制态合金的时效中,大量变形位错的存在促进了Al3 Zr相的析出,Al-Zr合金在250℃下时效具有比350℃时效更
介绍了电化学沉积制备镍铁合金镀层中镍铁异常共沉积的发生机理,综述了电化学沉积的相关工艺参数,包括电流密度、主盐类型与浓度、添加剂分子和其它因素对镍铁合金镀层微观形貌、合金成分、晶体结构和应用性能的影响,重点介绍了镍铁合金镀层在耐磨损、防腐蚀、析氢电极材料和磁学性能方面的应用,揭示了目前镍铁合金镀层制备与应用方面的问题,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