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开放性课堂的打造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yunlc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活动要以课堂为主战场,但又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我们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就必须打造开放性的课堂。为此,我们要秉持全新的教学理念,潜心教学研究,拓展教学新途径。
  关键词:初中物理;开放课堂;打造策略
  物理这门学科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方面,发挥着其他学科所不能起到的重要作用。这一点,从国家以及社会对其重视的程度可见一斑。为此,作为物理教师的我们,一定要摒弃学科本位的观念,以开放的心态开展教学。这样,才能真正凸显物理学科的价值功用,培养学生的思维,提升他们的学科素养。
  一、 发展性的界定师生地位,多样化设计教学活动
  教学过程,是多种关系相互作用的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作为最为重要的一组双边关系——师生关系,如何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效果。教学实践表明,要想给师生关系一个科学的定位,首先就要科学界定师生各自的地位。作为教师的地位界定,我们已经有了一定的共识。但是,对于学生,我们却都不能拿出一个统一的标准。但是,在笔者看来,如果从促进学生的发展来说,我们不妨可以说,学生是课堂实践活动的合作者。
  为此,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给他们的学习自主权和主动权。要做到这些方面,我们就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目标设定,让他们按照各自的选择倾向开展学习。为了更好地教好《声现象》这一章内容,笔者就设计和安排了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和学习环节。比如,实验探究、定性观察、小制作以及交流活动等等。在这些活动中,有很多活动安排是定性的。这些活动看起来非常简单,但在学生看来却充满着很多的趣味。所以说,在课堂教学实践当中,我们要从这些方面入手,努力激发他们的活力,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二、 创造性的设计主题活动,动态性体验知识过程
  一节课要实现预想的效果,离不开可行性目标的制定。当然,目标制定得再好,如果我们不能将其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安排恰当的教学活动,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这些教学目标也只会成为一种虚无。为此,教学时,我们要为学生搭建一种可行性的开放性平台,将学生引入到具体的学习情境当中。这样,学生才能够在经历中探究知识,在探究中产生体验,在体验中实现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从这一方面来说,这也就是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突出他们在学习过程当中的自行感悟。而这就需要我们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境。
  关于“珍贵的水资源”和“节约用水与水资源保护”的教学,在教学活动具体展开之前,笔者安排学生对有关资料或信息进行查找。为此,笔者安排学生以主题的形式进行安排:(1)水,对于我们来说,很常见,但凭什么它却显得那么珍贵?(2)水给我们人类带来了什么?(3)破坏水资源的行为带给我们的危害有哪些?对此我们该怎样办?而在具体活动中,笔者引导学生展开自由的交流和讨论甚至是争论。这样,学生们就在动态而不是呆板的交互活动中,形成了各自的独特见解。
  三、 灵活性的开展探究学习,充分提高探究能力
  操作性强,这是物理学科的一个突出的特点。而这一特点又集中的体现为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上面,这就是它可以将一节课的各个层面的目标要求有机的统一于探究活动当中来。为此,我们要强化目标的实现。这样做,既是培养学生物理学科素养的需要,又是我们必须要树立的一种价值取向,必须要具备的一种现代课程意识。为此,在我们平时开展教学活动时,一定要强化探究活动的设计和开展。
  《光现象——在明媚的阳光下》这一章的教学,就离不开高效的探究活动的安排。笔者在教学相关知识点时,就非常注重对探究活动这一块的设计。特别是,笔者注意对相关活动彼此之间存在的关联进行充分的挖掘。这样,就能够做到以一个探究活动引触一个全新的探究活动。于是,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就会发现,正是这样的操作,把课堂中所涉及的各个探究活动有力的串并起来,让其形成一个彼此呼应的有机链条。而学生也正是在这样的环环相扣的活动中求得了对问题的较为深刻和更高层面的认识。显然,这样的探究活动,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功用是不可小觑的。
  以上所谈主要是基于课堂。因为,我们的活动主要发生于课堂。我们知道,传统的教学观点强调和看重的是课堂四十五分钟。当然,这样做有其可取性一面。但是,就学习知识而言,单靠课堂解决问题是远远不够的。很多时候,这还需要我们开放课堂教学的时空,把问题引向课堂之外和生活之中。比如,教学“平面镜成像的应用”时,考虑到生活中平面镜的应用比较常见,所以在教学时,我们除了要引导好学生对教材中所给出的事例进行研究外,我们还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让他们再举出一些应用的实例,并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相关实验验证。当然,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后搜集相关的资料,了解平面鏡发展的历史,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热爱生活方面教育的渗透。这里笔者还要说明一点,这就是课堂上我们对于平面镜成像多是从正面层面进行认识,而对于其负面影响,我们也有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寻找并加以科学的分析。
  综上所述,要打造开放性的物理课堂,除了上文所谈及的四点之外,我们还要结合其他方面进行综合的考虑。比如,开放性的课堂还需要我们对于学生进行不单一而应多元的评价。而这也是我们开放的课堂所需要的。
  参考文献:
  [1]倪正涛.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J].新课改教育研究,2007(04):22.
  [2]陈立登.重视情境创生,充盈科学素养[J].实践新课程,2009(11):24.
  作者简介:
  杨威,江苏省新沂市,新沂市高塘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新的教育环境下,高中生物教学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通过实验创新,培养高中生的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成了实验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其生物核心素养具有积极意义。本文重点探究了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验创新,希望为高中生物教学发展贡献一分力量。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实验创新  高中实验教学是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质量的高低不仅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浓厚,还和他们的实验操作
高校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使命.推进高校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是进一步加强党对高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举措,是进一步
期刊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发病的相关因素,前置胎盘的诊断时机,不同类型前置胎盘的治疗方案,结束妊娠的时机及母儿的预后。 方法: 将2001年1月-2006年4月我院发生前置胎盘产妇196例
目的:STAT6是一个转录因子,主要由细胞因子IL-4、IL-13激活并导致Th2细胞分化,而Th2细胞在哮喘等变应性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建立小鼠变态反应气道炎
摘 要:反应物的量影响着化学反应的程度和生成物的纯度。高考化学的实验设计、工艺流程题的题干以及问题设置中往往与反应物的量联系。因此,在高考化学复习教学中,要强化控制“反应物的量”的意识,体现化学的真实性、实用性。  关键词:反应物的量;实验设计;工艺流程  “反应物的量”不单是化学计算涉及的问题,化学实验和化工生产中物质的制备过程也会涉及反应物的量。因此,在高考化学的实验、工艺流程题中的化学反应过
目的:通过荧光偏振检测技术联合直接测序法,建立一种针对21-羟化酶缺陷症进行基因诊断的新方法,并用新建立的检测体系对中国人群中21-羟化酶缺陷症最常见的2种基因缺失和8种
摘 要:《生物信息学》课程标准化试卷库的建设,对推进考教分离、提高教学质量和工作效率、促进课程建设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对相似课程的考试管理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生物信息学;试卷库建设;教育教学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时代,也是信息时代。从1987年国际上诞生生物信息学这门学科以来,发展极其迅速。广义地说,生物信息学是用数理和信息科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去研究生命现象、组织和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