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荧光偏振检测技术联合直接测序法,建立一种针对21-羟化酶缺陷症进行基因诊断的新方法,并用新建立的检测体系对中国人群中21-羟化酶缺陷症最常见的2种基因缺失和8种基因点突变进行检测,验证该体系的准确性及临床可实施性,并对检测到的基因突变进行分析,探讨基因型与临床表型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40例正常人及3例21-羟化酶缺陷症患者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设计通用引物,同时扩增CYP21A2和CYP21A1P等位基因片段,然后用扩增产物与特异的TAMRA荧光标记探针分别进行杂交,利用荧光偏振仪检测杂交产物的荧光偏振值(FP),从而确定是否存在该基因的缺失,同时用直接测序法验证检测结果;对Exon3 Del 8bp(GAGACTAC)缺失进行检测时,为确保引物特异性,将缺失的8个碱基设计在引物上,同时根据CYP21A2基因与其假基因CYP21A1P部分序列之间的差异,设计5对特异性引物用于扩增CYP21A2基因,PCR后直接测序检测中国人群中21-羟化酶缺陷症最常见的8种基因点突变,即P30L、i2g、I172N、E6Cluster、V281L、920-921ins T、Q218X、R356W突变。结果:荧光偏振法未检测到CYP21A2基因大片段缺失,检测结果与直接测序法一致率达100%。40例正常人均无点突变,21-羟化酶缺陷症患者中1例检测出G56R、c.920-921Ins T杂合突变,2例检测出I172N、Q318X杂合突变。结论:本研究初步建立了基于荧光偏振技术联合直接测序法的检测体系,为21-羟化酶缺陷症患者的基因诊断提供了新的方法,不仅能对患者基因突变类型进行分析,并且能指导遗传咨询,为产前诊断提供依据。本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费用低廉,有比较乐观的临床应用前景,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