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治疗的心理护理

来源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患者心理健康状态,为做好患者心理疏导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我院100例腰椎微创手术患者进行观察。结果:微创手术患者普遍存在负性心理。结论:适当的心理护理心理支持,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微创手术 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3-0145-02
  腰椎微创概念的形成是整个医学模式的进步,是在“整体”治疗观带动下产生的。腰椎微创手术更注重病人的心理、社会、生理(疼痛)、精神风貌、生活质量的改善与康复,最大程度体贴病人,减轻病人的痛苦。由于腰椎微创手术的出现及在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是最近十几年的事,患者对微创手术缺乏正确的认知。产生一系列的心理负担,从而使患者的心理,生理产生变化进而影响微创手术效果。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作为现代护理模式的重要组成,已得到普遍认可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1]。我科通过对100患者进行观察,并对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给予适当的心理疏导,取得满意效果。
  1临床资料 观察10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
  2存在主要心理问题
  2.1紧张、焦虑 80例,占80%,紧张和焦虑是患者最初的情绪变化,产生紧张和焦虑的原因主要有[2]:(1)对微创手术的不了解或期望过高,由于微创手术最近十几年才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大部分患者对其缺乏认知;(2)对病室的环境的恐惧心理,由于自身病痛的折磨以及对医院环境的陌生使患者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3)对医护人员的信任不足,有些患者反复多次就诊无法彻底消除疾病,使患者对医护人员缺乏信心。过度紧张,焦虑可使交感神经兴奋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身体免疫功能下降从而降低手术的耐受力[3]。
  2.2疼痛 64例,64%,微创手术出血少,创面小,但也属于开放性治疗手段[4],部分患者会出现轻微疼痛,尤其对疼痛较敏感的患者,希望术中注射大剂量的麻药以减轻疼痛。
  2.3抑郁20例,20%,产生忧郁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还是患者担心术后愈后不好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如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由于手术在脊椎患者担心手术过程中损害血管,神经造成肢体活动受限,生活能力受到影响;经济问题,因病致贫,主要表现为忧愁、多虑情绪极不稳定。
  护理措施:
  微创手术患者心理护理措施越早实施越好。患者入院接诊护士态度和蔼,热情,向患者介绍院内环境,帮助患者减轻寂寞焦虑心理,良好的护患沟通可以增强患者对义务人员的信任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腰椎微创手术患者介绍微创手术的必要性,可靠性,术前注意事项及需要患者的配合[5]。对情绪过分紧张的患者,建议医生给镇静剂;对于担心经济的患者,应向患者说明:您的担心我们会认真考虑,会根据您的经济状况,控制高费用物品的使用,请您放心。送患者进入手术室后,与手术室护士做好交接工作,解答患者的疑问;担心疼痛的患者,向患者解释手术是在充分麻醉、安全、无痛的情况下进行的。微创手术出血少,创面小,手术时间短,麻醉师会根据手术需要辅助用镇静药。同时,手术过程中,与手术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手术间内,医护人员的言行要严谨有礼,术中术后不谈与手术无关且引起患者猜忌的话题。情绪过度紧张患者应嘱手术室护士应密切观察病人反应,做到安慰和细心相结合,尊重、理解、体谅他们,尽量避免不良情绪的产生[6]。
  结论:心理护理是现代护理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腰椎微创手术患者的心理疏导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适当的心理疏导不仅能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消除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对促进患者康复的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闫柏令 心里护理在整体护理中的重要性[期刊论文]-《中华中西医杂志》2008年(7)
  [2]刘贤英 择期手术病人术前护理研究[期刊论文]-《中华中西医杂志》2008年(7)
  [3]纪之花 心理干预用于外科手术患者术前护理效果观察[期刊论文]-《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3年第2期
  [4]刘宪义 微创TLIF手术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期刊论文]-《中国骨肿瘤骨病》2011年1期
  [5]董慧珍 手外伤术后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期刊论文]-《疾病监测与控制》2009年7期
  [6]陈雪美手术室开展整体护理的思考[期刊论文]-《福建医药杂志》2001年01期
其他文献
【摘要】在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血管通路是不可缺少的条件。经皮深静脉留置双腔导管作为一大主要方法,可将血液净化血管通路很好地建立起来。该技术方便操作,实用快捷,产生的创伤比较小,所以应用的十分广泛。文章针对这方面的治疗进行了详细的临床病例分析。  【关键词】血液净化;临床病例;深静脉置管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3-0126-01  患者患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过程中心理干预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焦虑及抑郁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两年间我院接治的高血压患者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与患者心理干预。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焦虑和抑郁的改善情况,并调查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和抑郁的改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脊髓炎施行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给予循证护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给予循证护理的治疗组住院时间短(P<0.01)、并发症发生率低(P<0.01)、护理满意率高(P<0.05),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对急性脊髓炎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可有效预防各种并发症,疗效好,护理满意率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减少干预降低剖宫产率的临床分析,以此提高母婴结局。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50例剖宫产产妇设定为对照组,另外50例自然分娩产妇设定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产妇分娩后新生儿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并发症2%,对照组新生儿并发症14%,观察组新生儿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颅底骨折并发脑脊液漏的有效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40例颅底骨折合并脑脊液漏病人进行精心护理,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 例患者全部治愈,无继发颅内感染情况。结论:对颅底骨折合并脑脊液漏患者密切观察病情,给予正确、有效的护理,可以促进漏口尽早闭合,减少并发症。  【关键词】颅底骨折;脑脊液漏;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
期刊
【摘要】目的:探析冠心病病人心脏冠状动脉造影与支架术后实施规范化全程干预护理的效果。方法 对实施支架术后及心脏冠状动脉造影的30 例冠心病患者术前、术后实施规范化全程干预护理。结果30例患者治愈14例,好转16例,治疗有效率100%,出现低血压2例、尿潴留1例、无脑出血等并发症出现。结论 冠状动脉造影术是目前诊断冠心病最准确的方法,术前进行精心准备,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及护理,可明显降低心脏冠状动脉造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150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效116例、有效2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4.7%.结论: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药物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的综合护理方法,有利于治愈、控制冠心病病患。  【关键词】冠心病;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3-0130-02  冠心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应用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对肺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接诊的老年慢阻肺患者60例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而研究组实施综合康复护理,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效果及肺功能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及FEV1/FVC均明显高于对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甲硝唑联合克林霉素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4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48例细菌性阴道炎的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甲硝唑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甲硝唑联合克林霉素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复发率、药物不良反应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5.83%,复发率为20.00%,不良反应发生率是26.7%;对照组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重症胸外伤患者ICU的呼吸道护理体会。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我院在2012年2月-2015年2月间收治的88例重症胸外伤ICU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本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程序化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16.3±3.2)天,对照组住院时间(24.8±5.7)天,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均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