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过程中心理干预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焦虑及抑郁的作用

来源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mai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过程中心理干预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焦虑及抑郁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两年间我院接治的高血压患者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与患者心理干预。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焦虑和抑郁的改善情况,并调查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和抑郁的改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的护理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能有效的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水平,获得理想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心理干预;高血压患者;焦虑及抑郁;作用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3-0127-01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必须进行长期的服药治疗【1】。高血压发病的原因比较复杂,包括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环境中缺乏负离子是引起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原因【2】。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压发病的概率也随之提高【3】。本文选取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两年间我院接治的高血压患者200例,作为探讨护理过程中心理干预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焦虑及抑郁的作用的研究对象,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其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两年间我院接治的高血压患者200例,作为探讨护理过程中心理干预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焦虑及抑郁作用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100例,男性54例,女性46例,年龄44-83岁,平均年龄(62.4.8±11.2)岁;观察组患者100例,男性58例,女性42例,年龄43-81岁,平均年龄(61.3.7±10.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上对比无显著差异,可进行观察比较。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护理。
  观察组患者在给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心理干预。首先,应该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医护人员应该有耐心且认真的给高血压患者讲解相关的高血压知识,让患者正确的认识预防高血压的重要性。其次,医护人员应该对高血压患者表示充分的同情和理解,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给与患者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提高与患者之间的信任。并竭尽全力安慰患者,尽可能满足患者的需求,消除患者心中的疑虑,指导患者放松身体,减轻患者的精神痛苦和心理压力,从而稳定患者的情绪。
  1.3 观察指标
  统计并记录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根据全国常模的评分标准,评分越低,与全国常模的差异越小。并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满意度分为满意(90以上)、一般(70-90)、较差(70以下),总满意度为满意和一般的总值。
  1.4 统计学方法
  对以上两组研究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高血压患者干预前后的SAS及SDS评分比较如表1。经过统计学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SAS及SDS评分对照组,其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高血压患者干预前后的SAS及SDS评分比较
  组别 例数 干预前SAS 干预后SAS 干预前SDS 干预后SDS
  对照组 100 15.6±3.2 15.0±2.9 16.8±2.8 15.7±2.4
  观察组 100 15.5±3.1 10.2±1.6 16.5±2.9 13.4±2.1
  X2值 -- 4.76 0.002 4.56 0.003
  P值 -- >0.05 <0.05 >0.05 <0.05
  两组高血压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的满意度对比如表2。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高血压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的满意度对比
  组别 例数(n) 满意 一般 较差 总满意度(%)
  对照组 100 46 24 30 70(70.0)
  观察组 100 76 16 8 92(92.0)
  X2 -- -- -- -- 4.52
  P -- -- -- -- <0.05
  3 讨论
  高血压疾病在中老年群体中发病率较高,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也逐渐提高。【4】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很容易出现焦虑及抑郁等不良的情绪,严重的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5】。因此,改善高血压患者焦虑和抑郁的情绪具有重大的作用。统计学指出,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针对性给与患者心理干预,能有效的减少患者的情绪变化,并且降低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研究主要探讨护理过程中心理干预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焦虑及抑郁的作用。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焦虑和抑郁的改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知,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提高患者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朱翔.护理过程中心理干预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焦虑及抑郁的作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1,12(08):153-154.
  [2]吕启圆,李春玉.心理干预对高血压病人焦虑和抑郁影响的Meta分析[J].护理研究,2011,12(19):1776-1779.
  [3]罗春玲.高血压患者焦虑心理及护理对策[J].内蒙古中医药,2010,12(04):149-150.
  [4]冯建莉.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2(03):296-297.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针对宫外孕患者,从手术时间、疗效及疗程方面,对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就诊的宫外孕患者36例,并对2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术后住院日和术后妊娠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腹腔镜手术组低于剖腹手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动脉栓塞手术治疗产后大出血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20例产后出血的患者进行动脉栓塞治疗。结果:全组病例患者均采用双侧骼内动脉栓塞术(IIAE), 栓塞后即刻止血。结论:动脉栓塞手术治疗产后大出血,疗效快, 无严重并发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产后出血 动脉栓塞 治疗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Ⅲ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Ⅲ期DN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实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3个月后复查FBG、PBG、MAP、mAlb,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血糖、血压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别,P>0.05。实验组mAlb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140/90mmHg,平均动脉压(MAP=1/3收缩压+2/3舒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有甲状腺结节的患者,术前分别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及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检查,术后不同超声类型检查结果相互比较,最后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常规超声检查:灵敏性达到73%,特异性达到75%,准确性达到74%;彩色多普勒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灵敏性达到93%,特异性达到85%,准确性达到90%。(P<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甲状腺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腹部超声常规扫查法在子宫肌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通过采用超声常规扫查法检查子宫肌瘤的5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早期在我院接诊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子宫肌瘤诊断的50例患者,将对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子宫肌瘤的大小、形态等进行观察。结果:通过接受超声常规扫查方法诊断的观察组患者诊断的正确率为94.23 %,明显高于常规检查的对照组患者(68.00 %),本组数据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即时检验在临床的应用效果情况。方法 选取本院健康检验者和糖尿病检验者各60例,设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两组FPG,GCT,HbAlc三类检验项目进行检验,分析检验结果。结果 糖化血红蛋白检验在敏感性、特异性以及准确性上均比空腹血糖检测、口服葡萄糖检测具有更好的检验效果。结论 采用即时检验手段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可以有效确定患者体内血糖情况,可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中。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腹部手术患者静脉镇痛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行腹部手术患者108例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患者均36例,给予A组患者0.5μg/ml的舒芬太尼,给予B组患者0.75μg/ml的舒芬太尼,给予C组患者1.0μg/ml的舒芬太尼,比较三组患者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手术后24h,比较三组患者的疼痛,C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明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措施及其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慢性胃炎患者100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对二组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经胃肠道症状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
期刊
【摘要】他达拉非是新型的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糖尿病患者中ED发生率较高且是临床治疗的难点,他达拉非对伴有糖尿病的ED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在糖尿病ED患者的治疗中可作为一线药物使用。  【关键词】他达拉非;糖尿病ED患者;疗效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3-0118-01  全世界范围内男性勃起功能障碍(ED)患
期刊
【摘要】在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血管通路是不可缺少的条件。经皮深静脉留置双腔导管作为一大主要方法,可将血液净化血管通路很好地建立起来。该技术方便操作,实用快捷,产生的创伤比较小,所以应用的十分广泛。文章针对这方面的治疗进行了详细的临床病例分析。  【关键词】血液净化;临床病例;深静脉置管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3-0126-01  患者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