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开会”记

来源 :幼儿教育·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ben00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餐后,我带着孩子们在幼儿园散步。经过会议室时,我不经意地瞥了一眼,里面空荡荡的,四十多张办公椅和一张宽宽大大的会议桌正安静地等候着下一次会议的到来。突然,我的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如果请孩子们坐在这个会议室里,给他们开个会。把一些平时需要注意的事情跟他们讲一讲,不知道效果会怎样?想到这里,我问孩子们:“这里是老师开会的地方,你们想不想进去看看?”“想!”于是,孩子们迅速进入会议室并坐了下来。虽然椅子显得高了一点,孩子们坐在上面,两只小脚挂下来不停地晃荡着,脸上却绽开了花。
  一时间,会议室里热闹极了!我摇了下铃鼓说:“保持安静!现在我们开始开会了!”
  大家相继讨论了关于“建筑工地”的“房子”总是遭人破坏以及“银行”取钱不排队的现象,大家纷纷表示,谁不好好工作,故意捣乱,就请他“下岗”。接着,大家还为如何让“理发店”顾客盈门以及接下来如何迎接客人老师来参观角色游戏等出了许多点子,现场气氛非常好。真没想到,孩子们居然一本正经地在会议室里开了一个会,并且个个都表现得很好,听得那么认真,效果出奇的棒。
  打那以后,每隔一段时间,我都会组织孩子们到会议室“开会”,他们总能讨论得很热烈,仿佛小大人一般。其实,希望大人尊重他们,把他们当大人看待,是幼儿的心理特点。“开会”正好满足了孩子的这一需求,使他们获得了丰富的情感和社会性体验。由此,我体会到,教师平时应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灵活安排一日生活环节,将教育渗透到一日生活中,使他们在快乐的幼儿园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其他文献
国画《梦里葵园》  王奇志  王奇志,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书法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委员,湖南省中国画学会理事,齐白石纪念馆副馆长,三社美术馆副馆长,专业书画家。1972年出生,湖南湘潭人,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自幼喜好书画篆刻,15岁起在全国各大专业报刊发表大量书画篆刻作品,《中国书法》《东方艺术》《艺术中国》《文艺生活》《中国书画报》《湖南收藏家》《收藏天地》《湖南书画》《艺术村》《诗潮
期刊
养成按时起居的生活习惯对即将入小学的大班孩子来说特别有意义,因此原方案的关注点是有价值的。但我觉得活动的核心价值可以定位在增强孩子的时间观念、关注孩子守时意识的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通过对普遍流行的外在教育论的疑问,提出真正的教育应该建立在正确的人性论的基础上,它应该是一种内在教育论,这种教育的基本目的是丰满人性基础
早期教育领域一直存在两种不同的游戏取向,一种是文化传播或文化定位取向,一种是生成式或响应式取向.在早期教育领域,儿童自由与教师掌控之间的矛盾一直难以解决.教师可以采
3~6岁是对幼儿进行养成教育的关键时期,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使幼儿终身受益。  原方案针对幼儿迟到、精神欠佳的现象设计教育活动,很有价值。它通过帮助幼儿自己制定、执行作息时间表,引导幼儿学习管理自己的行为,值得借鉴。但原方案在联系幼儿已有经验、尊重教育的科学性方面还可以进一步完善。  养成教育与“知”“情”“意”“行”密不可分,只有从“知”“情”“意”“行”入手,才能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生活即教育”
设计意图:  离开爸爸妈妈,面对陌生的环境,初入园的孩子往往会无所适从。频繁的说教和安慰往往效果不大,而贴近孩子生活的故事则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只小猪上幼儿园》正是一个反映初入园孩子心理和行为的阅读材料,它容易引發孩子的共鸣,从而帮助孩子渡过入园难关。  目标:  1.学习有序地翻阅图书。  2.学习跟别人打招呼,会使用礼貌用语“你早”“再见”。  3.感受上幼儿园的快乐。  准备:  1.
幼儿园公共危机是指严重影响幼儿园的正常运作,且具有较大公众影响力的偶然事件,如各类纠纷、安全事故、公众投诉等。加强公共危机管理是幼儿园树立和维护形象的有效措施。  一、树立公共危机意识,有效建立危机预警机制    幼儿园要将危机管理作为经常性、长期性的工作,树立公共危机意识,加强日常管理,建立预警管理系统,定期检查幼儿园管理的不足,找出潜在的问题,并且设计出防范危机的最佳方案。  1.幼儿园要经常
【摘要】课程理论是课程计划的依据、课程实施的向导、课程反思的标杆、课程审议的参照、课程知识的积累、课程信念的支撑,从这个意义上讲,幼儿园教师需要课程理论。不同层次的课程理论与实践有或长或短的距离,对实践的影响各不相同。不同层次的幼儿园教师可以学习不同层次、相对个人而言更具价值与意义的课程理论。我们可以通过组织读书沙龙、让教师参加各类培训等形式,促进教师掌握并运用课程理论。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
在研究幼儿社会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尝试提出“一脑三育”的理念,用以指导幼儿的社会教育实践。所谓“一脑”是指“社会脑假设”理论,“三育”是指社会交往中的礼仪教育、社会生存中的安全教育、社会情绪中的情绪管理教育。  “社会脑假设”(Social brainhypothesis)理论是由布拉舍(Brothers.L)于1990年提出的一种脑认知进化理论。布拉舍等人研究发现,包括人类在内的灵长类动物存在一个
随着实验的深入,我班的角色游戏逐渐丰富起来,娃娃家、理发店、小医院、公共汽车站等主题相继出现。孩子们已不满足于单纯地摆弄玩具,部分孩子会主动地将日常生活引入游戏之中。這时,我也开始进一步思考起来,是将角色游戏主题所涉及的环境、材料一下子全都呈现出来,对推动游戏发展有利呢,还是只呈现最基本的游戏环境和材料:然后在幼儿游戏过程中不断捕捉契机,再适时提供游戏材料更能推动游戏的发展?通过观察与实践,我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