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轻课业负担“支点”应在课堂效率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5678432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校时间减下来了,但学生的课业负担却以另一种形式转嫁到学生身上。那么,作为一所学校,一个教师,在教育教学行为“规范”之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支点”在哪里呢?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最终还应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起,实现由“时间型”向“效益型”的转变,才是根治“课上不足课下补”的良药。
  【关键词】减轻课业负担 ;高效课堂
  
  2009年4月24日,国家教育部发出《关于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各地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方案,不随意提高教学难度;不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违背教育规律的竞赛和不当竞争;不占用学生法定休息时间,不挤占体育课、艺术课、综合社会实践等教学时间;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切实把课内外过重的课业负担减下来;坚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保证学校开展团队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时间……目标: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回归教育原点,实施素质教育。一个时期以来,老师、学生、家长也确实感受到了“规范”带来的“新政”之风,人们开始习惯不上早晚自习,学会享受双休日,不再担心节假日还要到学校上课、补课等等。
  在校时间减下来了,那么,学生的课业负担真的轻了吗?笔者曾因工作关系走访过不少学校,看到中小学生“减负”工作明显存在“硬伤”:从学校层面看,不少学校提出了“三不一提高” (办学行为不违规、教学目标不降低、学生管理不放松、教学成绩要提高)的工作思路,一方面压缩音体美微机教学课时,为应试学科腾出更多的授课时间;另一方面降低对这些学科的教学要求和考查指标,甚至取消考试,而对应试学科则达到了“堂检周测月考”地步。从教师方面看,由于学生在校时间被压缩,许多教师把提高教学成绩的目光移向课外,大量布置家庭作业,甚至陷入了题海战术;社会层面看,在印刷技术空前提高的今天,大量印发习题的现象有增无减,许多家长为提高孩子的考试分数,还经常与学生一起到书店等购置了这样或那样辅助资料,这也是给学生带来了严重的课业负担。
  究其原因,当前,学生的学习成绩依然是评价一所学校,一个教师优劣的主要指标,学校、教师必然要迎合社会、家长的需要,对学生分数过分重视,这是根本原因。另外,部分教师没有端正思想,没有把提高教学成绩的着力点放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上,而是放在课下作业和在大量训练题上,同时,部分教师课堂授课水平不高,课前备课不精,课堂教学设计不合理等,课堂教学时间使用不合理,也导致学生应当当堂掌握的知识被推到家庭作业上。此外,重复性、机械性作业大量存在,也因造成学生书面作业负担加重而屡屡为人们所诟病。
  可见,在 “规范” 刚性的约束下,学生在校时间是短了,但课业负担却没能真正减下来,它以另一种更加隐蔽的形式重新转嫁到了学生身上。那么,作为一所学校,一个教师,在教育教学行为“规范”之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支点”在哪里呢?我从事中学教学工作和教育管理近20年,一直工作生活在教育教学第一线,以我对教学内部规律认识和教学实践,我认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最终还应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起,实现由“时间型”向“效益型”的转变,才是根治“课上不足课下补”的良药。
  近几年,江苏的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东庐中学“学案”教学法、山东的杜郎口中学“开放式”课堂,以及以“做好常规就是奇迹”的溧阳市后六初级中学等名校,他们成功的突破点都在放在优质高效课堂的打造,引领教师向课堂教学要质量,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了,学生的负担也减轻了,这些都是成功的例证。近几年,我校积极推广了潍坊市倡导的“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以“三讲三不讲”(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能自己学会的不讲,教师讲了学生仍不会的不讲;讲重点、难点、易错点,讲规律,讲方法。)为原则,以学生自主和小组合作学习为组织形式,以实施有效反馈为保障,很大程度上破解了当前课堂中普遍存在的焦点问题(如:教师讲授时间过多、假问题充斥课堂、讲练分离、当堂反馈不能落实等焦点问题),实现了85%的学生当堂学会85%的学习内容的目标,提高了教学质量,减轻了学生负担。
  其次,教师要备课上下功夫,这是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教师只有在课前对所讲内容做到了然于胸,才能做到课堂上实现“堂堂清”,不拖欠,课后能精心设计一些拓展性、巩固性作业。学生学习东西得到及时巩固,学习成绩得以提高,课业负担也就自然减轻。否则,难免会出现目标信手定、指导任意讲、练习随便设、讲评毫无目的的散漫随意现象。从去年开始,我校以“提高教师对學科命题的针对性”为活动目标开展了“三题一树”(三题:中考题、单元质量检测题、标练习题;一树:学科单元知识树)校本活动,就很有借鉴意义。我认为:如果说教师在备课时钻研好教材和课标要求是抓住教学的“本”,那么研究各科的“考试说明”及课改试题的命题导向就是抓住教学的“根”。教师抓住了教学内容的“根本”,学生课业负担不也就会自然地减下来了吗?
  再次,学校要树立正确育人观和质量观,这也是当务之急。在“开齐课程,上足课时”的前提下,学校可以根据实际,制定和完善音体美微机和实验教学等课程的的校本评价制度,遏制教育质量被简化为教学质量的不良趋势。同时,要定期举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给学生以闲暇时间,大家都知道,兴趣是学习前提,单调、重复的学校生活只会抹杀了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近读《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郭振有在《减轻负担学生才会有幸福感》一文中这样说:“我们至少要保证孩子有锻炼身体的时间和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参加自己喜爱的科学、文艺、体育和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使他们享受学校的幸福生活。”深以为然。
  另外,学校还应采取有效措施,杜绝简单、重复性作业。我认为,可以备课组或年级组为单位,在办公室设立各学科老师留作业的黑板或表格,说明学生作业内容及大体需要的时间,每天由备课组长或年级主任审查监督并进行相应统筹安排。这样做既强化了老师“减负”的意识,又给各学科老师落实减负措施留下相互自调的余地和空间。
  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我也认识到,要具备较高的课堂教学水平,教师应须练就扎实的基本功。练强内功的途径,一是学习,二是实践,三是反思。学教育教学理论,多听课,多评课、议课,学他人的成功经验,这种“短平快”式的学习,省时高效。教师素质高了,必然能在教学中自然、自觉渗透新教学理念,学生课业负担就一定能减下来。
其他文献
【摘要】重视数学实践活动课的作用,开拓多种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形式,开创多种数学实践活动课的方法,。  【关键词】重视数学实践活动课 开创多种形式和方法  数学实践活动课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美好情感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智能,促进学生意向心理与认识心理及其思想道德品质为目标,寓教于游戏活动之中,以实际操作或数学游戏为主要教学形式的一种数学课型。旨在拓宽学生进行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历次考试的重头戏。它能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关系着语文整体的教学质量。 在当前的作文教学中,学生感到作文难,“没意思”。每次作文不是草草了事,就是东拼西凑,作文水平总是提不高。如何写作文,往往令师生头疼,如何提高作文教学质量也成了我们关心的问题。  在我看来,学生作文不成功的原因除了学生自身的因素,如生活经验欠缺、家庭因素(农村家长多数文化水平不高)、知
【摘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已成为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重要责任。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创新教育,应当引起全体小学数学教师的充分重视。本文从小学数学教师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创新教育模式、通过加强自主与合作交流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积极培养学生突破常规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等三方面对小学数学创新教育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 创新 教育    创新能力直接关系到民族之兴衰,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之源,创新
对于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孩子们的眼球也被五花八门的新鲜东西紧紧地吸引着,大部分的空余时间在电视机前和网络上度过,再加上家长们给孩子报了他们许多不感兴趣的课外兴趣辅导小组,虽然老师要求课外多读书,但也无暇顾及。导致许多小学生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特别是作文能力低下,生活、学习没有目标方向,精神空虚、霸道自私、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关爱他人、体贴父母和长辈,心理上存在或多或少的疾病,行为上存在着许多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作文教学的工具性,体现在写作训练的方法、技巧上;作文教学的人文性,体现在写作过程的真情流露、自由表达上。二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是内与外、形与神的有机结合,这是实践作文教学新理念的有效途径。那么在实际作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呢?  一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学习物理最根本的方法是进行观察和实验。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实验既是教学手段,又是教学目的。通过实验学生学到了知识、解决了问题,懂得了基本的研究方法,训练了实验技能,形成了初步的科学素养。但是,实验是不是都很难做呢?器材是不是都很神秘呢?那我们就来看看吧,这些实验都用什么器材,怎么来完成的。   一、气球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可以达到一些意想不
【摘要】新课改后,创新教育已成为当下数学教学的热门话题,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技巧、实践能力、人文素养,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提高自身的认知能力和综合素质,努力促进教学相长。  【关键词】初中数学;情感教育;创新能力;提高效率    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优化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形式,引导学生与老师沟通、交流、对
爱——不过就一个普通的字,现在许多人都感叹爱的缺失,特别对于小孩子来说,更多的人觉得他们因为年龄小,再加上家人的呵护,并不懂得爱。但是,在我教学生涯中,几件事改变了我的看法。  记得初当母亲,喜悦总是伴随着忙碌,工作的忙碌及带宝宝的经常熬夜使我常常上火感冒,兴许是职业使然,每次感冒伴随的总是一阵的失声。学校人手紧缺,可以说一个萝卜一个坑,没声音也只能硬撑着上课。而这学期我所执教的是一年级的语文,孩
【摘要】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主要靠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结合实际,阐述了关于新课改下数学课堂创新教学的思考,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关键词】新课改;创新教学;创新意识    社会的发展靠科技进步,科技进步靠创新人才,创新人才培养的根本在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阵地之一,是实现科教战略伟大工
一、生物实验课堂“乱”的原因  1.学生方面的原因。  (1)不重视,欠准备。在应试教育体制的长期影响下,学生一直把“生物”当作副科,对生物学基本知识的学习不重视,更不用说重视并提高自己的实验操作技能了。在这种心态下,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把生物实验课当作放松自我的好机会,以松弛自己绷得太紧的神经。由于不重视,学生可能视实验课为儿戏,该带的材料、教材、实验册以及文具等都忘记带,该预习的实验内容不预习,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