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科技与大连理工专题营:韶华,船舶梦

来源 :中国科技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angxisi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活动概述


  在为期3天的活动中,从“观、悟、感、行、言”5个维度带领营员走进大船集团,感受造船文化,学习船舶从设计到建造的知识,参观船舶建造的全过程,接触造船现场的艰苦环境,体验大国工匠的艰辛历程,引领营员共筑船舶梦,深刻理解科技梦、青春梦、中国梦的内涵。

活动实施


  观——远洋巨轮的建造之路
  开营之初,为营员安排了一场大船集团企业文化介绍讲座,并参观企业文化长廊,历数大船集团从成立到如今,历经沙俄、日本等统治,最终回归祖国怀抱的长达120多年的艰辛历程。随后,带领营员参观大船集团设计院。大船集团设计院被列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船舶设计大师领衔的1 100多人研发设计团队组成,是国内研发能力最强的设计研发部门之一。营员先后来到船体、机装、电装、舾装、居装、电算等船舶设计科室,学习设计流程,操作设计软件,观看设计图纸,与现代船舶设计工程师面对面交流。
  活动还特别策划了船舶科普和船舶建造流程讲座,结合青少年感兴趣的话题,集科普性与趣味性于一体,让营员在兴趣盎然中学到了丰富的船舶科学知识,培养了营员热爱科学的情感。
  悟——大国工匠的人生历程
  为营员播放大船集团设计大师李新鑫和全国技术能手、中船重工高级技能专家朱先波等名家大师的视频短片,让营员了解大师的事迹,使营员对名家大师产生敬仰之情。然后,通过李新鑫、朱先波两位大师现场为营员作讲座,让营员一睹大师风采,激励营员学习科学,了解科学,培养营员作为未来船舶工程师所应具有的科学精神,同时使营员感受大师科学、严谨、求实、奉献的精神。讲座结束后,两位大师还与营员进行了互动交流,解答营员在科学探索中的困惑,并寄语勉励营员勇担时代责任,做科技强国使命的践行者。

  为了使营员感受船舶建造全流程,按照船舶建造生产的顺序,首先带领营员参观大船集团钢加配送中心。钢加配送中心是船舶开工建造第一道作业工序的地方,通过现场科技人员的讲解,营员了解到钢板是如何进行抛丸、除锈、划线,再到冷、热加工,最终形成总装部门所需要的初级产品零部件的。随后,组织营员参观船坞总装现场。船坞是大型船舶建造必备的生产地点,新中国第一条超大型油轮等多个船型均诞生于此,这里曾被称为“神舟第一坞”。营员到现场的时候,恰好赶上第2条30万吨大型智能原油船正在坞内建造,由制造部副部长亲自为营员讲解船舶是如何进坞、合拢、出坞的,使营员学习了解大船是如何制造出来的。
  带领营员感受大船安全体验中心,让营员亲身感受船舶建造现场的环境与氛围,体验一线工人的艰辛与不易。大船安全体验中心成立于2018年,里面模拟造船现场的实景与各种设备,工人施工前需到这里进行安全培训,对现场存在的各种安全风险进行提前教育并进行实践指导。在这里,营员亲身体验了高空作业、高空坠落、触电感受、急救、灭火、船舱行走等多个项目,使他们体会了安全理论和实际情况的差距,从而明白了船舶生产中存在的安全风险。
  行——团队建设的友情之花
  专题营最后一天下午,特别为营员策划了团队拓展训练,培养营员的团队协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全体营员被分成3支队伍——北辰队、书阳队和弘远队。拓展共5项内容,分别为安全着装、躲避堡垒、穿越呼啦圈、同声传译和步调一致。组织3队营员逐项进行比拼,场上参赛的营员挥汗如雨,场下的队友高声呐喊,赢得比赛的队友振臂高呼,失败的队员不气不馁,队员们齐心协力,拼搏争先,完美诠释了集体荣誉高于一切的含义。
  言——舞动青春的科学之梦
  为了让科学营越办越好,我们在活动中采访了一些营员代表,对他们参加活动的满意度及此行的心得体会进行了解。大部分营员认为,船舶行业是他们以前从未深入了解过的领域,这次科学营活动填补了他们对这个领域认知的空白。营员表示,大船集团为祖国发展贡献出的伟大力量,坚定了他们为祖国贡献个人力量的信心,促使他们奋力实现自己的科技梦、青春梦和中国梦。

活动特色


  以“韶华,船舶梦”为主题的船舶科技专题营活动,充分借助大船集团独特的船舶科普资源优势,将科学性与趣味性融为一体,将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融为一体,将科学知识与动手实践融为一体,将个人能力与团队协作融为一体。活动以培养营员的科学素养为主要任务,通过“观、悟、感、行、言”5个维度,共圆船舶梦,全面、系统、生动地为营员进行了多方位培訓,引导青年胸怀祖国,心系海洋,激励他们将来成长为真正担负起科技强国使命的祖国栋梁人才。

活动效果


  通过3天5维度12项活动的组织实施,使营员在感受船舶科技魅力的同时,培养科学兴趣、科学精神,增长科学知识,锻炼动手操作能力,增强团队协作意识。营员在学习过程中,处处能感受到有着浓厚军工文化氛围的百年船厂独特的魅力,增强了他们科技强国、固我国防的崇高志向。虽然活动只有短短3天,但营员收获满满,不仅掌握了船舶工程师应具有的知识架构,而且培养了他们的科学精神,提升了科学素养,完成了此次船舶圆梦活动的最初设定目标。相信营员定能在未来的日子里不负韶华,共筑科技梦、青春梦、中国梦。
  “我们进入实验室,探索各种精密仪器的功能和用途,还认真倾听了工程师讲解船舶制造的步骤,初步认识了造船的过程,感受了船舶制造的困难,了解了船舶制造的发展历程,学习了船舶的分类和判断方法。我们不仅学习了造船有关的知识,还了解了许多急救方法,比如人工呼吸、紧急抢救、灭火器选择等,这些贴近生活的知识让我们更加懂得生命的珍贵。最让我感到兴奋的还是参观轮船,我见到了国产的超大型油轮。自主建造超大型油轮标志着我国造船能力和造船水平居于世界前列,这是中国的骄傲。光阴似箭,我们在欢笑声与不舍的告别声中结束了这充满快乐、幸福与科学的旅途。”
  ——浙江省东阳市外国语学校 袁炜澎■
其他文献
摘要:介绍了基于Web3D技术的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  关键词:Web3D 建构主义 虚拟教育环境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422(2008)04-0031-02    1 Web3D技术应用于教育中的理论基础    基于Web3D的学习环境是建构主义思想的体现。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人作为认知主体对知识的获取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加工建构的,即
[编者按]  张大千是蜚声海内外的艺术名家,他天赋异禀、学养深厚,一生画风几变、风格多样,其作品传统功力深厚,雅俗共赏;一生创作作品4万余件而精品众多。  在张大千浩如烟海的作品中遴选出张大千最具代表性的经典作品,无疑是对《张大千精品集》编纂团队的一次考验。2011年,《张大千精品集》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为出版此书,《张大千精品集》编委会搜集了张大千的5000多件作品,最终从2000多件真品中精
甲午正月,石城细雨;虽是早春,却泛着冬的凉意。前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缅怀当年遇难同胞的人络绎不绝,如同清明;默默地缓缓地向前行进的观者在与纪念馆群雕《逃难》的相遇中,神情尤显凝重。  2014年2月2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以每年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从此,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承载的纪念意义更为突出。回忆几年前,我接受了为纪念
[内容摘要] 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创立的儒家思想,在中国思想史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儒学作为文化遗产,为寻求当代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现实出路提供了文化养分。本文在客观扬弃儒学的基础上,从分析儒学的核心思想如“有为”、“仁爱”、“中和”、“无为”等四个方面层层递进,解读儒学对现代包装设计其文化根源上的启示。  [关键词] 儒学 有为 仁爱 中和 无为 包装设计  由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作为中国
摘 要:描述了文件删除的原理。“文件粉碎机”的原理及其应用,并介绍了以VB程序实现“文件粉碎机”的整个过程。  关键词:文件粉碎机 VB API函数 Dir函数    “文件粉碎机”能够将文件彻底的销毁的一种程序。其原理就是将需要销毁的文件所占用的空间使用无意义的符号重新填充一遍,然后再将文件删除,从而达到完全删除文件的目的。    1 界面的设计    (1)启动VB,新建一个标准EXEDia
[编者按]  邵宇,一位有着传奇般经历的共产党人。皖南事变中他被囚于上饶集中营,后越狱回到革命根据地,并根据亲身经历创作了《上饶集中营》《千山万水》等优秀作品。  邵宇,一位优秀的画家。徐悲鸿先生称赞他的连环画画风“用来描写中国社会非常适合。可称简约、紧凑、扼要,而极具力量”。从早期控诉日本侵略者罪行和反动派滔天罪行的木刻,到抗美援朝前线的一系列战地素描,再到改革开放后的水彩和国画作品,那流畅的速
【摘要】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基于已有的专业经验和知识,借由时代发展而构建系统的知识结构和教育观念。本文从美术教育发展的国际视角、文化特色、教育重点等方面对中国美术教育的目标进行了宏观层面的探讨,对未来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构想。  【关键词】美术教育 比较 国际 文化  中国的美术教育是一个有关自身传统的特定命题,源于数千年绘画的发展与文化理念的演变,其美术教育亦几乎与实践平行,从而建立了自己特有
艺术与时代紧密相连,是时代精神的反映。法国批评家丹纳认为,“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这是艺术品最后的解释,也是决定一切的基本原因”,作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这是艺术品产生的规律所在。每一个历史时期的艺术都负载着这一时代的精神、理念和审美情趣,艺术从产生之日起就从未离开过时代精神,时代精神涵盖着一个时代的社会政治、文化思想
2015年04月25日,由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油画学会主办的“大美至朴——罗尔纯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将完整呈现罗尔纯生生多年来所创作的油画、水墨画作品近三百件,是其艺术生涯的一次集中回顾。展览通过何处不乡土、知其正得其变、生命回响、蕴藉传统四部分,诠释了罗尔纯生生大美至朴的色彩激情与意味隽永的艺术人生。  20世纪中国美术受到西方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的影响,在
为庆祝中国和西班牙建交40周年,增进两国的友谊,由西班牙官方信贷局基金会、西班牙文化行动、西班牙驻华大使馆以及中国美术馆共同主办的“从毕加索到巴塞罗——20世纪西班牙雕塑艺术展”于2013年4月21日在中国美术馆举行,展期至6月30日。  本次展览的展品来自于西班牙官方信贷局的藏品,包括高迪、毕加索、达利、米罗、巴塞罗、胡安·格利斯、齐伊达、帕拉苏埃洛、达比埃斯、布林萨、穆尼斯和索拉诺等31位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