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庆祝中国和西班牙建交40周年,增进两国的友谊,由西班牙官方信贷局基金会、西班牙文化行动、西班牙驻华大使馆以及中国美术馆共同主办的“从毕加索到巴塞罗——20世纪西班牙雕塑艺术展”于2013年4月21日在中国美术馆举行,展期至6月30日。
本次展览的展品来自于西班牙官方信贷局的藏品,包括高迪、毕加索、达利、米罗、巴塞罗、胡安·格利斯、齐伊达、帕拉苏埃洛、达比埃斯、布林萨、穆尼斯和索拉诺等31位代表性艺术家的79件雕塑及绘画作品。这些藏品是20世纪西班牙艺术最重要的收藏之一。该展览曾在华沙、布宜诺斯艾利斯、罗马和哈瓦那等地展出,现在来到了北京。这些作品呈现了西班牙雕塑艺术从20世纪初先锋派的萌芽一直发展到今天的演变历程。每件雕塑作品都配有同一位艺术家的一幅或几幅画作,我们可把画作看作雕塑作品的创作源泉,也可以清晰地了解艺术家三维造型的构思过程。不过,在任何情况下,画作并不是雕塑作品的草稿,而是已完成的作品,两者之间没有直接联系。
西班牙现代雕塑艺术以高迪的现代主义为起点,紧随其后的是加泰罗尼亚新中心主义,乌盖的作品体现这一流派的时间最长。最激进的先锋派成员加尔加约、胡里奥·冈萨雷斯和毕加索对推动20世纪二三十年代铁质雕塑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他们影响了后来好几代艺术家,其中不仅有西班牙艺术家,也有其他国家的。
超现实主义的两位主要代表人物是萨尔瓦多·达利和胡安·米罗。艺术家安赫尔·弗兰特介于超现实主义和构建派之间,主要原因是西班牙内战结束后,弗兰特自我划入“国内流亡”群体中。佛朗哥政权时期,该群体被完全边缘化,尽管留守在西班牙,却陷入了隔绝状态。弗兰特和其他一些艺术家共同拉起了与内战前的先锋派运动相连接的生命线。自20世纪50年代起,特别是六七十年代,这些艺术家促成了西班牙艺术重新与国际潮流接轨。豪尔赫·奥戴伊萨、爱德华多·齐伊达、安东尼·达比埃斯、巴勃罗·帕拉苏埃洛、马丁·奇里诺和安德埃乌·阿尔法洛让先锋之火在西班牙保持不灭,部分艺术家加入了有标志意义的艺术团体,如骰子的第七面(Dau al Set,加泰罗尼亚语)、步伐(El Paso)、帕尔帕约(Parpalló)和57小组。
60年代以后由于大批游客的到来,西班牙旅游业得到蓬勃发展,西班牙结束了与欧洲其他地区的隔离状态。虽然世界主义在西班牙蔓延,但一些有鲜明地域特点的流派强有力地散发勃勃生机,比如“马德里现实主义”,在这批藏品里的代表艺术家是胡里奥·洛佩斯·埃尔南德斯。旅游业在60年代得到强劲发展。60年代末,欧洲其他国家的一些艺术家被闲适恬淡而又多姿多彩的西班牙所吸引,奥地利艺术家阿道夫·施洛瑟和艾娃·洛茨等最终在西班牙定居。
最后要提及的是苏珊娜·索拉诺、胡安·穆尼斯和哈伊梅·布林萨,他们尽管年龄差距悬殊,但代表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班牙雕塑艺术的三个主要流派:构成派、表现派和概念派。米盖尔·巴塞罗以三维绘画作品为大家熟知,本次雕塑艺术展是以巴塞罗的一个铜雕作品和一幅带有动物寓意的绘画作品收尾。
20世纪的西班牙艺术被极其高产的马拉加艺术家毕加索烙上了深深的印记,能与之在国际上比肩的只有米罗、达比埃斯、齐伊达和达利。观众们在“从毕加索到巴塞罗——20世纪西班牙雕塑艺术展”中能领略到整个20世纪西班牙艺术创作中那些举足轻重和特立独行的声音。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和西班牙是友好的合作伙伴。以纪念中西建交40周年为契机,本次艺术展可以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进一步强化联系的纽带。
本次展览的展品来自于西班牙官方信贷局的藏品,包括高迪、毕加索、达利、米罗、巴塞罗、胡安·格利斯、齐伊达、帕拉苏埃洛、达比埃斯、布林萨、穆尼斯和索拉诺等31位代表性艺术家的79件雕塑及绘画作品。这些藏品是20世纪西班牙艺术最重要的收藏之一。该展览曾在华沙、布宜诺斯艾利斯、罗马和哈瓦那等地展出,现在来到了北京。这些作品呈现了西班牙雕塑艺术从20世纪初先锋派的萌芽一直发展到今天的演变历程。每件雕塑作品都配有同一位艺术家的一幅或几幅画作,我们可把画作看作雕塑作品的创作源泉,也可以清晰地了解艺术家三维造型的构思过程。不过,在任何情况下,画作并不是雕塑作品的草稿,而是已完成的作品,两者之间没有直接联系。
西班牙现代雕塑艺术以高迪的现代主义为起点,紧随其后的是加泰罗尼亚新中心主义,乌盖的作品体现这一流派的时间最长。最激进的先锋派成员加尔加约、胡里奥·冈萨雷斯和毕加索对推动20世纪二三十年代铁质雕塑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他们影响了后来好几代艺术家,其中不仅有西班牙艺术家,也有其他国家的。
超现实主义的两位主要代表人物是萨尔瓦多·达利和胡安·米罗。艺术家安赫尔·弗兰特介于超现实主义和构建派之间,主要原因是西班牙内战结束后,弗兰特自我划入“国内流亡”群体中。佛朗哥政权时期,该群体被完全边缘化,尽管留守在西班牙,却陷入了隔绝状态。弗兰特和其他一些艺术家共同拉起了与内战前的先锋派运动相连接的生命线。自20世纪50年代起,特别是六七十年代,这些艺术家促成了西班牙艺术重新与国际潮流接轨。豪尔赫·奥戴伊萨、爱德华多·齐伊达、安东尼·达比埃斯、巴勃罗·帕拉苏埃洛、马丁·奇里诺和安德埃乌·阿尔法洛让先锋之火在西班牙保持不灭,部分艺术家加入了有标志意义的艺术团体,如骰子的第七面(Dau al Set,加泰罗尼亚语)、步伐(El Paso)、帕尔帕约(Parpalló)和57小组。
60年代以后由于大批游客的到来,西班牙旅游业得到蓬勃发展,西班牙结束了与欧洲其他地区的隔离状态。虽然世界主义在西班牙蔓延,但一些有鲜明地域特点的流派强有力地散发勃勃生机,比如“马德里现实主义”,在这批藏品里的代表艺术家是胡里奥·洛佩斯·埃尔南德斯。旅游业在60年代得到强劲发展。60年代末,欧洲其他国家的一些艺术家被闲适恬淡而又多姿多彩的西班牙所吸引,奥地利艺术家阿道夫·施洛瑟和艾娃·洛茨等最终在西班牙定居。
最后要提及的是苏珊娜·索拉诺、胡安·穆尼斯和哈伊梅·布林萨,他们尽管年龄差距悬殊,但代表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班牙雕塑艺术的三个主要流派:构成派、表现派和概念派。米盖尔·巴塞罗以三维绘画作品为大家熟知,本次雕塑艺术展是以巴塞罗的一个铜雕作品和一幅带有动物寓意的绘画作品收尾。
20世纪的西班牙艺术被极其高产的马拉加艺术家毕加索烙上了深深的印记,能与之在国际上比肩的只有米罗、达比埃斯、齐伊达和达利。观众们在“从毕加索到巴塞罗——20世纪西班牙雕塑艺术展”中能领略到整个20世纪西班牙艺术创作中那些举足轻重和特立独行的声音。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和西班牙是友好的合作伙伴。以纪念中西建交40周年为契机,本次艺术展可以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进一步强化联系的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