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壁上的艺术与时代

来源 :中国美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lel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艺术与时代紧密相连,是时代精神的反映。法国批评家丹纳认为,“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这是艺术品最后的解释,也是决定一切的基本原因”,作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这是艺术品产生的规律所在。每一个历史时期的艺术都负载着这一时代的精神、理念和审美情趣,艺术从产生之日起就从未离开过时代精神,时代精神涵盖着一个时代的社会政治、文化思想、个人需求等方方面面。
  每一件国宝都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这其中,壁画是了解和复原古代社会面貌、认知古代社会生活的最直观的实物资料,所以被誉为“历史的画廊”。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国宝·壁画》一书正是以时间朝代为线索,上至原始社会,下迄明清,将壁画与历史时代结合起来,勾勒出中国古代壁画从产生、发展繁荣到逐渐衰落的全景。全书共收录近五百幅中国古代壁画作品,展现了两千多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考古重大发现中的经典壁画,独特中不失完整,不仅翔实地介绍了每幅作品的艺术特征和价值,还总结概括了每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对这一时期的壁画风格的影响。个性与共性,艺术与时代,传承与创新,凝结成这一中国古代壁画艺术的结晶,筑就了一座壁画艺术的“博物馆”。正如在本书前言中所评价的:“(《国宝·壁画》中所收录壁画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是博物馆收藏的各类绘画作品(包括卷轴画、扇面、画像石和器物上的绘画等)无法超越的,因此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意义。”这些中国古代壁画的经典之作也因为承载着时代精神而散发出永恒的艺术魅力。
  任何艺术形式的发展和变化都受时代精神和历史传统的影响,即艺术形式的演变往往是政治、思想引导和传统积累的共同作用。受当时的社会需求的制约,艺术在逐步世俗化的过程中,还会因统治阶级的需求而发生变化。艺术在某些特定历史时期的制约下,往往会承担起为政治、伦理或宗教宣传教化的功能。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艺术自身的规律性,当艺术创作者意识到个体存在的价值,更多地强调艺术的审美性、人文性时,时代精神会被赋予新的内涵,并指引艺术向更深层次发展。因此,中国古代壁画艺术与时代精神的结合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写意性与写实性、审美性与政治性的统一;二是鲜明的人文性,集中体现了那一时代的思想文化潮流和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中国古代壁画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原始时期的岩画艺术。这些神秘的岩画艺术反映了这一时期的人类活动,如狩猎、舞蹈、祭祀、战争等。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壁画出现在西周王宫中,据《孔子家语·观周》记载:“孔子观乎明堂,睹四门墉有尧舜之容,桀纣之象……又有周公相成王,抱之负斧,南面以朝诸侯之图焉。”壁画中所展示的图景也是当时社会人物的纪实性活动。春秋、战国时期所遗存的绘画遗迹少之又少,但庙堂壁画的创作情况被史书记载下来,楚国屈原的《天问》就是在观看了楚先王庙堂的壁画后有感而作的。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并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领域实行改革,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一时代特征也体现在当时的壁画创作中,表现秦始皇的丰功伟绩和王权至高无上是这一时期壁画创作的主要题材。汉代为了巩固集权地位,重视思想文化的教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鼓吹“天人感应”,这一时代精神在壁画上的体现,一是显示王权的宫廷壁画颇有建树,二是许多壁画内容体现了儒家思想。秦汉壁画艺术再现了封建社会初建时期的社会万象,将时代内容、精神与壁画艺术结合起来,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佛教的传入,为我国壁画艺术注入了新鲜血液。自魏晋始,寺庙、石窟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如敦煌莫高窟、榆林石窟、麦积山石窟以及云冈、龙门石窟等等。在唐代,壁画达到了中国古代壁画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无论在表现题材还是在绘画工艺上,都是我国历史上任何朝代无法比拟的。壁画的审美需求从王宫贵族开始转向民间信众,承载了佛教教化功能的壁画往往以信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来呈现。唐代壁画取材更加广泛,色彩更加丰富,描绘更加精美,结构更加复杂,技法更加纯熟,审美性也更加突出,是中国古代壁画艺术向更全面、更深层次发展过程中的杰作。
  随着时代的发展,壁画艺术也逐渐走向衰落。宋代“重文轻武”,文化艺术发达,但是文人画的兴起,尤其是卷轴画和扇面小品的流行对壁画造成了冲击,与唐代壁画艺术的繁荣局面相对照,宋代壁画进入了衰退期。此后,辽、金、元少数民族取得政权,使长期在汉文化滋养中产生并发展的壁画艺术呈现出不同民族、地域融合的特点。到了明清,随着“丝绸之路”的衰落,石窟壁画逐渐淡出,寺庙壁画仍是壁画的主要表现形式,融合汉藏两族艺术风格的佛寺壁画在这一时期堪称杰作,但也只是个例而已。
  《国宝·壁画》一书为我们全面了解不同时期中国古代壁画艺术的发展概貌及艺术成就打开了一扇大门。在这“历史的画廊”中,我们可以领略宫廷皇室的奢华盛世、士人君子的忠孝故事、宗教神灵的神秘传说、市井百姓的热闹生活以及宇宙星河、山川河流、花鸟鱼虫、飞禽走兽等等。翻开书本,这些远古的场景仿佛穿越几千年的时光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可以于书中感悟历史,体味中国古代壁画艺术的魅力。本书壁画种类多样,时代特征鲜明,学术价值极高,收录了一些填补时代空白的经典之作,为中国古代壁画艺术研究,乃至整个中国历史研究提供了全新的史料,堪称研究、鉴赏中国古代壁画艺术的权威之作。
  (沈健/山东美术出版社编辑)
其他文献
神秘的宇宙气泡在新的光线中被观察到。  科学家首次从费米气泡中观察到可见光,巨大的气体团将银河系平面夹在中间。最新发现的闪光是由气泡中带电或者被电离的氢气所释放。来自美国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的天文学家Dhanesh Krishnarao和他的同事在6月3日举行的美国天文协会最新的虚拟会议上对此进行了描述,他们的论文于5月29日发表于arXiv.org。  最初的观察发生在2010年,气泡喷射出高能量
针对小学5—6年级科学课程标准中“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主要概念,以“火山大爆发”为主题,围绕内蒙古科技馆“地球四圈层”展品,利用岩石标本、实验器材等场馆资源和内蒙古本地区火山群教学资源,以基于实物的体验式学习、基于实践的探究式学习为教学理念,以探究式教学、基于项目的探究、野外研学为主要教学模式,以体验式学习、多感官学习、情境教学和做中学为主要教学方法,达成了课程标准中“描述地球内部有地壳、地幔和
摘 要:介绍了实时判断和点击判断的两种实现方法。从而实现了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决定是否马上显示反馈信息。   关键词:课件 实时判断 点击判断    开发多媒体课件需要一些习题作为互动,而判断正误的形式有实时判断和点击判断两种。    1 实时判断    实时判断就是指操作者在做出选择后,系统会马上反馈答案信息。其制作过程如下:  第一步:素材准备。准备一些反馈信息,这里的反馈信息是文字和声音,
摘要:介绍了基于Web3D技术的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  关键词:Web3D 建构主义 虚拟教育环境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422(2008)04-0031-02    1 Web3D技术应用于教育中的理论基础    基于Web3D的学习环境是建构主义思想的体现。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人作为认知主体对知识的获取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加工建构的,即
[编者按]  张大千是蜚声海内外的艺术名家,他天赋异禀、学养深厚,一生画风几变、风格多样,其作品传统功力深厚,雅俗共赏;一生创作作品4万余件而精品众多。  在张大千浩如烟海的作品中遴选出张大千最具代表性的经典作品,无疑是对《张大千精品集》编纂团队的一次考验。2011年,《张大千精品集》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为出版此书,《张大千精品集》编委会搜集了张大千的5000多件作品,最终从2000多件真品中精
甲午正月,石城细雨;虽是早春,却泛着冬的凉意。前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缅怀当年遇难同胞的人络绎不绝,如同清明;默默地缓缓地向前行进的观者在与纪念馆群雕《逃难》的相遇中,神情尤显凝重。  2014年2月2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以每年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从此,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承载的纪念意义更为突出。回忆几年前,我接受了为纪念
[内容摘要] 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创立的儒家思想,在中国思想史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儒学作为文化遗产,为寻求当代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现实出路提供了文化养分。本文在客观扬弃儒学的基础上,从分析儒学的核心思想如“有为”、“仁爱”、“中和”、“无为”等四个方面层层递进,解读儒学对现代包装设计其文化根源上的启示。  [关键词] 儒学 有为 仁爱 中和 无为 包装设计  由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作为中国
摘 要:描述了文件删除的原理。“文件粉碎机”的原理及其应用,并介绍了以VB程序实现“文件粉碎机”的整个过程。  关键词:文件粉碎机 VB API函数 Dir函数    “文件粉碎机”能够将文件彻底的销毁的一种程序。其原理就是将需要销毁的文件所占用的空间使用无意义的符号重新填充一遍,然后再将文件删除,从而达到完全删除文件的目的。    1 界面的设计    (1)启动VB,新建一个标准EXEDia
[编者按]  邵宇,一位有着传奇般经历的共产党人。皖南事变中他被囚于上饶集中营,后越狱回到革命根据地,并根据亲身经历创作了《上饶集中营》《千山万水》等优秀作品。  邵宇,一位优秀的画家。徐悲鸿先生称赞他的连环画画风“用来描写中国社会非常适合。可称简约、紧凑、扼要,而极具力量”。从早期控诉日本侵略者罪行和反动派滔天罪行的木刻,到抗美援朝前线的一系列战地素描,再到改革开放后的水彩和国画作品,那流畅的速
【摘要】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基于已有的专业经验和知识,借由时代发展而构建系统的知识结构和教育观念。本文从美术教育发展的国际视角、文化特色、教育重点等方面对中国美术教育的目标进行了宏观层面的探讨,对未来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构想。  【关键词】美术教育 比较 国际 文化  中国的美术教育是一个有关自身传统的特定命题,源于数千年绘画的发展与文化理念的演变,其美术教育亦几乎与实践平行,从而建立了自己特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