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至朴

来源 :中国美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BLLFB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04月25日,由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油画学会主办的“大美至朴——罗尔纯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将完整呈现罗尔纯生生多年来所创作的油画、水墨画作品近三百件,是其艺术生涯的一次集中回顾。展览通过何处不乡土、知其正得其变、生命回响、蕴藉传统四部分,诠释了罗尔纯生生大美至朴的色彩激情与意味隽永的艺术人生。
  20世纪中国美术受到西方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的影响,在中西方价值观和方法论的碰撞与交融中,催生出新的艺术形态。传统的造型和色彩造就了一批写实主义画家,而自印象派之后纷繁的现代主义诸流派则从艺术观、自然观、表现理念、表现手法方面改变了艺术家的认识。重主观、重表现、重生命本体的情感表达,重绘画形式语言的表现。这种表现同化了外部世界和心灵空间,融汇了不同流派在绘画本体的探索,重构了一个夸张的、变形的、热烈的、意象的艺术世界。
  罗尔纯先生的油画当属这类具有强烈表现性的意象艺术,并以其真实的生活体验,真切的情感体悟去实践色彩、笔触等绘画语言的真义。纵览西方视觉艺术革命的历程,罗尔纯先生感受着大气蒸腾的“印象日出”;触摸激情涌动的“火烧云树”;追寻那形错体异的“亚维隆少女”……这种仰望星空般的诗性抒怀和夸父逐日般的不懈求素,使得他的艺术笼罩在一片灿烂的辉光之中,天真、坦然,以鲜明的风格超乎世俗、独立画坛。
  罗尔纯先生20世纪50年代初从颜文梁先生的苏州美专走出来,颜先生单纯而丰富的色彩、朴素而坚实的素描传承着欧洲学院派之风。在这所中国现代美术的摇篮,罗先生以虔诚和勤奋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这也促使他在理性上逐步接近西洋美术。然而,超越理性的升华则是罗尔纯艺术生命的本性,或日本质。他从印象主义光色颤动的微妙变化中看到了瞬间的永恒,从纳比画派斑驳的色块分布和光影的构成中找到形式的生成,从野兽派炽热的狂放的线条和单纯的色彩中悟得图像的精神意义,从立体派的空间错位中更坚信解构与重构的价值。当然,楚汉浪漫及盛唐诗韵所展示出的豪放与率真,简约与激情以及先民们的造型智慧都油然融入罗尔纯先生的艺术文脉而不息环循。
  简单地说,罗先生所苦心经营的是自己独特的艺术世界。在这世界中的所有存在皆为自己所“造”,他作品中的色彩充盈着生命的力量!红得令人心醉的土地,在凝重、淳厚的饱和色浆中翻动着富有激情的笔触,层层复加而又层层留底;扭曲升腾的大树直入翻卷的云天,放牧的农家女消融于红土地,而灿烂一片,同样默默向着天方归去的耕牛在这红调子中更显得自在。这是罗尔纯先生画中的艺术乐土。诗性的本质,积极而乐观的人生态度使得他所造之境都洋溢着梦幻般的色调,如《地中海的宁静》《云南民居》《树》《红土》……
  在他造形的世界里,恍惚着莫迪利亚尼(Amedeo Mo-digliani)与汉代木俑的神韵,雷诺阿(Auguste Renoir)与乡野泥娃娃的纯厚,蒙德里安( Piet Mondrian)与江南小镇的抽象……天空、大地、建筑与人构成了一个律动的整体。人与环境的关系非生活事理的情节和叙事,而是形的契合与恒久的造型逻辑,这些均组成他视觉艺术的版图。
  他所刻画的人物个性一目了然,尤为难得的是个性中所折射的温润的人性。如《母子》《几度夕阳》《山坳》《西班牙画家》《司徒安像》《藏族女孩》《女演员》……呼之欲出的画中人倾注了作者敏锐的观察、精准的捕捉、高妙的表现。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知识分子均刻划得入木三分。从作品的艺术理路可以看出罗尔纯先生对西方肖像画从古典主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到现代主义表现广博的研究,对中国传神论精深的把握。肖像画,首先要表现对象,因此对客观的尊重尤显重要。而罗先生无论表现东方人或是西方人,或是男女老少都能将他们纳入自己的风格而又神形毕肖,真可谓出神入化。太肖似客观对象,往往无风格可言;反之,太强调风格,则往往千篇一律而缺乏个性。罗尔纯先生的独到与成功,是他不自觉地将自己观察世界、表现世界的方式融入风格之中,他是以“真”而神会客观对象,他的风格饱含着对客观世界的尊重。
  我20世纪80年代开始关注罗尔纯先生艺术,但至今未曾与他谋面,可算是“神交”。我为他艺术中心灵的纯真与表现的纯粹所感动,也为他作品中所蕴涵的土地情节、人民的情怀所动情。他是湖南人,那火辣辣的炽热不仅在他的作品中烙着深厚的民族情感,更使他以赤子之情将39幅代表作品捐赠给国家,以丰富中国美术馆的宝藏。
  期待我们之间的见面,我将深情地凝视!
其他文献
针对小学5—6年级科学课程标准中“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主要概念,以“火山大爆发”为主题,围绕内蒙古科技馆“地球四圈层”展品,利用岩石标本、实验器材等场馆资源和内蒙古本地区火山群教学资源,以基于实物的体验式学习、基于实践的探究式学习为教学理念,以探究式教学、基于项目的探究、野外研学为主要教学模式,以体验式学习、多感官学习、情境教学和做中学为主要教学方法,达成了课程标准中“描述地球内部有地壳、地幔和
摘 要:介绍了实时判断和点击判断的两种实现方法。从而实现了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决定是否马上显示反馈信息。   关键词:课件 实时判断 点击判断    开发多媒体课件需要一些习题作为互动,而判断正误的形式有实时判断和点击判断两种。    1 实时判断    实时判断就是指操作者在做出选择后,系统会马上反馈答案信息。其制作过程如下:  第一步:素材准备。准备一些反馈信息,这里的反馈信息是文字和声音,
摘要:介绍了基于Web3D技术的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  关键词:Web3D 建构主义 虚拟教育环境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422(2008)04-0031-02    1 Web3D技术应用于教育中的理论基础    基于Web3D的学习环境是建构主义思想的体现。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人作为认知主体对知识的获取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加工建构的,即
[编者按]  张大千是蜚声海内外的艺术名家,他天赋异禀、学养深厚,一生画风几变、风格多样,其作品传统功力深厚,雅俗共赏;一生创作作品4万余件而精品众多。  在张大千浩如烟海的作品中遴选出张大千最具代表性的经典作品,无疑是对《张大千精品集》编纂团队的一次考验。2011年,《张大千精品集》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为出版此书,《张大千精品集》编委会搜集了张大千的5000多件作品,最终从2000多件真品中精
甲午正月,石城细雨;虽是早春,却泛着冬的凉意。前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缅怀当年遇难同胞的人络绎不绝,如同清明;默默地缓缓地向前行进的观者在与纪念馆群雕《逃难》的相遇中,神情尤显凝重。  2014年2月2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以每年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从此,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承载的纪念意义更为突出。回忆几年前,我接受了为纪念
[内容摘要] 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创立的儒家思想,在中国思想史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儒学作为文化遗产,为寻求当代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现实出路提供了文化养分。本文在客观扬弃儒学的基础上,从分析儒学的核心思想如“有为”、“仁爱”、“中和”、“无为”等四个方面层层递进,解读儒学对现代包装设计其文化根源上的启示。  [关键词] 儒学 有为 仁爱 中和 无为 包装设计  由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作为中国
摘 要:描述了文件删除的原理。“文件粉碎机”的原理及其应用,并介绍了以VB程序实现“文件粉碎机”的整个过程。  关键词:文件粉碎机 VB API函数 Dir函数    “文件粉碎机”能够将文件彻底的销毁的一种程序。其原理就是将需要销毁的文件所占用的空间使用无意义的符号重新填充一遍,然后再将文件删除,从而达到完全删除文件的目的。    1 界面的设计    (1)启动VB,新建一个标准EXEDia
[编者按]  邵宇,一位有着传奇般经历的共产党人。皖南事变中他被囚于上饶集中营,后越狱回到革命根据地,并根据亲身经历创作了《上饶集中营》《千山万水》等优秀作品。  邵宇,一位优秀的画家。徐悲鸿先生称赞他的连环画画风“用来描写中国社会非常适合。可称简约、紧凑、扼要,而极具力量”。从早期控诉日本侵略者罪行和反动派滔天罪行的木刻,到抗美援朝前线的一系列战地素描,再到改革开放后的水彩和国画作品,那流畅的速
【摘要】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基于已有的专业经验和知识,借由时代发展而构建系统的知识结构和教育观念。本文从美术教育发展的国际视角、文化特色、教育重点等方面对中国美术教育的目标进行了宏观层面的探讨,对未来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构想。  【关键词】美术教育 比较 国际 文化  中国的美术教育是一个有关自身传统的特定命题,源于数千年绘画的发展与文化理念的演变,其美术教育亦几乎与实践平行,从而建立了自己特有
艺术与时代紧密相连,是时代精神的反映。法国批评家丹纳认为,“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这是艺术品最后的解释,也是决定一切的基本原因”,作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这是艺术品产生的规律所在。每一个历史时期的艺术都负载着这一时代的精神、理念和审美情趣,艺术从产生之日起就从未离开过时代精神,时代精神涵盖着一个时代的社会政治、文化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