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国际交流合作质量提升途径研究

来源 :读书文摘(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tang1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高职院校结合自身发展现状积极开拓国际交流与合作以顺应教育国际化大趋势。本文结合高校高职院校实际,分析国际交流合作办学现状及存在问题,进一步探索高职院校国际交流合作质量提升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国际交流合作;途径
  为主动适应教育国际化大趋势,提升学院教育教学国际化水平。近年来,高职院校结合国内外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和自身发展现状,积极开拓国际交流与合作渠道,以各种合作项目為依托,不断提高教师国际化教学能力,拓宽学生国际化视野,扩大学院国际影响力,坚持内涵发展和品质提升齐头并进,不断提升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质量和水平。本文结合高职院校实际,分析了中外合作办学交流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索高职院校国际交流合作质量提升途径。
  一、高职院校国际交流合作现状分析
  1.以教师境外研习交流为依托,提高教师国际化教学能力
  近年来,高职院校不断加强教师研修学习的投入,选派教师赴境外研修、交流学习,并注重境外学习成果的分享,及时组织开展教师境外学习成果交流会,达到“一人学习、多人收益”的效果,提高教师的国际化教学意识,助推学院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学院的国际竞争力。
  2.以学生境外研修游学为依托,拓宽学生国际化视野
  高职院校积极寻求与境外高校的合作,扩大教师、学生学习交流的专业和范围,积极探索学分互认、教学资源共享等途径,为学生提供更为宽广的境外学习平台。
  3.以各类国际交流活动为依托,扩大学院国际影响力
  高职院校积极举办或承办各类国际交流活动,通过各项国际交流活动不断彰显学院的特色,拓展其知名度,同时也增加教师、学生国际交流的机会。
  二、国际交流合作中存在问题
  1.国际化意识淡薄
  教育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和出路,但目前很多高校对教育国际化仍处于初级的认识之上,缺乏国际视域,学院国际交流合作工作缺乏前瞻性及重要性,其工作也未重视,以至于错失很多国际交流与合作机遇。
  2.预期与实际存在一定差距
  高职院校对国际交流合作持有积极乐观的态度,且对此有较大期待,但实际开展过程中,在合作对象、合作方式、合作资源等方面都存在有较大的偏差。与境外高校合作的数量较少且分布较为局限,高职院校举办或承办各类国际性活动的次数较少且机会少。
  3.国际交流合作竞争优势不足
  高职院校近几年虽然不断加大教学设备投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致力于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积极培育特色专业,但是和本科院校办学水平和规模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在拓展国际交流合作方面缺乏竞争力。
  4.国际化水平差异大
  教师赴海外学习的经历较少且时间较短,与此同时,赴外交流学习的人数占比少且各校差异较大,大部分教师都为参加国际会议或参观学习,参与国际合作研究的教师数量偏少。另外获得国家、省资助或组织的境外交流学习的教师人数较少。学生交流比例低,双向交流处于初级阶段,学生赴境外学习的人数不多;交换生或出国攻读学位的学生比例更是少之又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较少,持续性差,目前高职院校与国外高等教育机构开展的合作办学项目较少,且持续性差。
  5.硬软件设施需求不足
  高职院校对高等教育国际化投入明显不足,高校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的外语水平和交流能力不高,外教缺乏,课程中外语或双语课程占比小,跨文化课程基本没有。接纳外教和留学生的校舍和设施也相对缺乏,不利于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与研究。
  三、国际交流合作质量提升途径
  1.以优势专业为依托,开展跨国校际联合人才培养
  拓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实现跨国联合培养人才。面对教育国际化改革的要求,高职院校应充分加强与境外高校的交流与合作,发挥其自身特色专业优势,积极与境外院校交流与合作,选择境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寻求与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的院校和科研机构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着力于专业培养方案、培养标准进行研究,对接课程标准、课程名称,进行学分互认,联合开展“3 1”跨国培养人才合作项目,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学生的国际竞争力。
  发挥优势专业辐射作用,共同开发中外合作新项目。采取以点带面的方式,以高职院校优势专业为先,联合一些专业相似的境外优质高校,利用双方教学资源和实训条件,围绕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和开发、教学内容创新等方面进行研究,共同合作开发新项目、新课程。同时注重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加快推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通过教育教学创新,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开辟对外交流渠道,为学院发展提供更广的发展空间。
  以加强与海外友城交流为保障,扩大学院国际影响力。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的沟通,发挥政府的协调作用。充分利用政府搭建完善的海外交流平台,积极开展与海外友城高校进行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建立教师海外研修交流基地,拓展学生海外实习、就业与升学渠道。
  2.以“一带一路”战略为契机,实现“走出去、引进来”办学模式
  以“一带一路”战略为契机,紧跟国家关于“一带一路”国际战略布局,发挥文化教育的桥梁和引领作用,以人文交流为纽带,以共建共享为原则,以互利合作、互学互鉴为目标,利用政府交流、校际交流、校际互访、师生交换和国际教育展等多种渠道,充分发挥“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范围内的资源、平台和机制,积极探索“走出去、引进来”并举的办学模式。
  打造品牌项目。服务“一带一路”重大战略和开放型经济体制改革,加强与国内知名本科院校沟通协作,共同探索与国外学校、企业联合办学等多种形式境外办学。以推广中华文化和高等职业教育为目标,突出高职院校优势,打造学院品牌,办出学院特色,使特色专业成为高职教育境外服务品牌项目。   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探索和创新办学模式,为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发展需求,携手优质企业实施产业“走出去”战略,注重以企业走出去对人才和技能需求为导向,有针对性地实施“走出去”,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指导,解决技术难题等。
  招收来华留学生。充分挖掘和整合高职院校优势及特色专业的潜力,深入调研“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发展需求,利用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优势,主动出击,扩大对外宣传力度,吸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生来高职院校学习。了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市场需求,针对不同国家的生源结构和专业需求,设置适合国外学生需要的专业,扩大专业和课程的可选择性,扩大留学生规模,提高留学生质量。
  3.以引入国际专业标准为目标,提高专业的国际认可度
  通过深入的对外交流,学习引进国际先进成熟适用的职业标准、专业课程和教育资源等,加快中外课程融合,提升教学内容的国际化、职业化水平,使学生不出国门共享国际先進教学资源,着力培养一批具有本土文化特质和国际视野、了解国际规则、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国际化人才,为毕业生国际化打下基础,不断开拓学生国际化视野,提升学生的综合竞争力。加强与境外高校、教育机构、行业企业协会等的沟通洽谈,积极开展课程开发、学生交换、学分互认、国际通用职业资格标准培训认证等工作,至少引进一门工程类、一门商贸类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课程。
  4.以扩大学生双向交流为宗旨,实施学生交流项目
  完善中外学生交流学习制度。积极鼓励学生赴境外校际交流、研修学习、游学实习,开拓国际视野,提升国际交流能力、跨文化交流和团队合作能力。同时将高职院校优势专业、特色成果转化为系列课程推向国际,吸引国外师生来高职院校进行短期学习交流,提高学院的国际知名度。
  探索交换生培养机制。积极开辟境外交流渠道,扩大境外交流合作院校数量,提升交流合作质量,创新交流合作模式,加大与境外高校的学生互派互访力度。积极推进在校生的交流和派出,加强学生境外交流互访,增强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服务能力。
  5.以选派教师境外研修学习为手段,提高教师国际化教学水平
  推广教师海外留学计划。高职院校应不断完善教师海外访学、研修制度,鼓励教师通过国家、省等各类项目赴海外留学访问,让更多教师拥有海外留学经历,不断提高教师海外留学质量,充分发挥教师海外留学的综合效益,提升学院的综合竞争力。
  完善教师公派境外学习机制。高职院校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师国际化培训工作,选拔专业理论基础扎实、教学管理水平高、教育科研和实践能力强的教师赴境外研修学习,提升师资队伍的国际化视野和国际竞争意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国际合作能力。在实践教学上为学生提供国际化语言、课程和知识体系,开创双语教学模式。在学术研究上鼓励有条件的教师参与国际性的课题研究,交流研究成果,提高业务水平。
  6.依托特色专业的国际性活动和平台,扩大学院国际影响力
  发挥高职院校品牌专业优势,依托专业的国际性组织,积极举办、承办各类国际性活动或国际学术会议、讲座和论坛等,促进国际学术交流,逐步形成国际学术活动品牌,进一步扩大高职院校在国内外的影响,提升其国际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宋梅梅,高雪松.高职院校基于专业改革和发展的国际交流合作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3).
  [2]蒋文婷.对高职院校国际交流合作的探究[J].科技展望,2017(10).
  [3]陈一凡,刘俊琦.高职院校国际化现状与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4(27).
  作者简介:
  许蕴文(1982—),女,硕士,研究方向:国际交流与合作。
  本文为2016年度江苏省高校助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学生跨文化交际研究(项目编号:2016SJD880067,项目负责人:许蕴文)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2016年5月24日,新京报一则题为《悬崖上的村庄》的新闻,报道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支尔莫乡阿土勒尔村,通向外界需要顺着悬崖断续攀爬17条藤梯一事,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很难相信,在如今仍然有孩子冒着生命危险爬着藤梯去上学。而在与“悬崖村”同属昭觉县辖区的利姆乡,除了贫困,还有毒品和艾滋在這里纠缠和蔓延着。  台湾“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研究人员、人类学家刘绍华,在历经10年、长达20个月的
摘 要:新时代新政策给了职业学校一个非常好的发展契机,而抓住这个契机最好的方式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本文从六个方面描述了学生学习动机不足的表现,并在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四个方面进行了原因阐述,最后提出了六个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激发;学习动机;提高;教学质量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2014》中对现代职业教育有非常明晰的总体要求,指明了现代职业教育
摘 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化的今天,还需要不断结合国学教学在其中。国学教育要走出僵化、片面和狭义的误区,将国学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原则,打通国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达到充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内涵、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内容、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际影响力、并增强国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信力。本文对国学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教育教学领域也几被全面覆盖,信息化教学的呼声愈来愈高,信息化教学大赛亦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市学校展开。一时间,学校的教学考核甚至以有没有使用电脑授课为基本要求,大有“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之势。作为语文教师,我认为适当使用信息化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但过犹不及。  一、备课脱离教材,流于形式  备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它是教学能力
摘 要:近些年来,互联网 陷入高速、高效发展的浪潮,高校教学也乘着这股发展浪潮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美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等许多发达国家政府都在进行传统教育教学的改革,大力实施推行互联网信息技术。而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一直大量投入,据相关数据统计,截止至2003年,投入已经超过1000亿元,但是就目前来说与其他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在网络教学资源的管理与建设方面
摘 要:在我国不断的对现有教育制度深化改革的背景下,高职教育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在社会现代化的建设过程中,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模式逐渐发生改变,现代化的班级管理模式被应用到高职院校的日常管理工作中,一方面对高职学生的综合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另一方面,对高职院校的现代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鉴于此,本文结合笔者多年从事高职院校管理工作相关经验,简单的从高职院校班级管理模式现存的问题出发,对班级管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内容,而新闻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将对新闻舆论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价值的体现展开论述,并对如何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做好新闻舆论工作,统筹好两个舆论场进行探讨,为在新时代下做好新闻舆论工作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新闻舆论工作;传播正能量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通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进而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而新闻舆论
摘 要:本文依据当前中职的实际教学情况,针对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学科特点,分析并探讨了实际教学中翻转教学的应用,并且深入的挖掘了在当前教育教学的大背景下翻转教学的优势,为今后更好的在实际教学中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翻转课堂;会计电算化;应用价值;研究  会计电算化作为一门融合了管理学、会计学、信息科学等多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其教学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出既有出色的电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图书馆必须与时俱进,开展信息化服务,这不仅是教育改革的要求,而且也是学生发展的需求。为了高校的发展,地方经济的建设,高校图书馆必须积极的进行改革,实行知识化服务。本文重点研究高校图书馆在信息服务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使高校图书馆做好信息化服务的工作。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信息化服务;研究  21世纪的今天是信息化、
摘 要:信息技術的发展日渐蓬勃,各行业对互联网的依赖也愈发明显,尤其是教育行业。随着知识文化的日新月异,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当今的教学需求,借助多媒体技术发展起来的微课成为多数教师的选择。小学数学学科需要培养学生完备的逻辑体系和抽象的思维观念,因此,越来越多的小学数学教师选择利用微课这一新型模式。  关键词:小学数学;微课;情景;应用  微课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