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朗读与朗诵、诵读的联系与区别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k2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朗读、朗诵、诵读是语文学科的相关概念,教师要对这些概念有深入的解读,以便更 好地进行教学设计。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强化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综合学科能 力,已经成为学科教学的核心追求。教师要有细化意识,对朗读、朗诵、诵读等概念做深度解析,以 达到提升语文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朗读 诵读 朗诵 联系与区别
  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常提及朗读、朗诵、诵读等概念, 如何厘清这些概念之间的细微差别呢?这是语文教师需 要正视的现实问题。不管是朗读还是诵读,都与学生语 文学科素养的培养有直接关联,教师要注意区分朗读和 诵读、朗诵的区别,从具体教学实践中作出科学应对,以 有效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o朗读、诵读、朗诵有不同内涵, 语文教学中不能混为一谈,特别是语文教师,需要建立清 晰的概念认知,并加以针对性施教,以有效提升教学的适 配性,为学生学科能力成长创造良好条件。
  一、朗读、朗诵、诵读的概念解读
  朗读、朗诵、诵读有不同概念范畴,教师需要借助专 业工具书展开解读,要给学生传递更为清晰的信息,以便 对学科学习形成重要支持。
  1.定义解读
  《现代汉语词典》对朗读的定义是“清晰响亮地把文 章念出来”;对朗诵的定义是“大声诵读诗或者散文,把 作品的感情表达出来”;而诵读中的“诵”字,《现代汉语 词典》给出的解释是念、背诵。但笔者认为,朗读是“清 晰响亮地念出来”,这似乎有些不妥,因为一个“念“字太 过机械,应该突出“读”字;关于朗诵的定义,文本内容 众多,不能只限于诗歌和散文,其他作品也是需要用感情 表达的;关于诵读,也不能限于念和背诵,需要有情感地 投入。
  2.定义运用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正确处理朗读、诵读、朗诵 三个概念的应用问题。如果不需要投入更多感情的文本, 可以让学生朗读学习,也就是大声清晰有条理地读出来。 如果是有感情表达的内容,就要运用诵读和朗诵的方式 展开学习和体验,而朗诵还带有表演意味,需要在公共场 合对他人进行展示。教师教学中合理运用这些概念,不 仅能体现用词的严谨性,还能为学生传递更清晰的信息, 语文学习也需要关注概念解读和运用0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与朗诵、诵读的联系与 区别
  朗读与诵读、朗诵有诸多联系,也有更多的区别,教 师在具体数学中要注意区分和解读,以便为学科教学提 供更多明确的数学方案。
  1.整合文本资源,展开匹配设计
  教材文本内容丰富多样,哪些内容适合朗读,哪些内 容适合诵读和朗诵,教师需要作出整合处理,以便为学生 提供更多学习操作的机会。学生对这些概念还不是很清 楚,教师对此需要有科学的应对,不仅要给学生作出详细 的介绍,还需要进行示范操作,让学生明晰朗读和诵读之 间的联系和区别。
  在教学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花的学校》这篇课 文时,教师先要求学生学习生字,然后是尝试朗读课文, 等学生熟悉课文内容后,教师对文本进行必要的解读: 课文中的花朵都有了人的情感,好像是我们的同学一样, 在快乐地读书学习,在这花的学校里健康成长。这样的 画面美不美呢?如何运用有感情的语气来诵读课文呢? 学生根据教师提示,开始了课堂讨论:诵读课文内容时, 要读出欢乐的气氛,还要表达出内心的喜爱之情。为了 让学生有更直观的感知和体验,教师先为学生做示范诵 读,学生小声跟读,很快就找到了诵读的感觉。教师在 学生熟悉课文之后推出诵读学习内容,这样的设计是比 较合理的。学生刚刚接触课文时,对文本内容和作者情 感不是很清楚,难以读出感情来,教师适时作出引导和解 读,让学生逐渐找到了感觉,确保诵读训练顺利进行。诵 读还需要讲究技巧和方法的运用,教师需要对学生诵读 情况作出必要的评价,这样才能给出正确的引导,让学生 顺利进入诵读环节。
  2.进行方法解读,提升操作品质
  朗读和诵读、朗诵都需要方法支持,教师要分别作出 示范引导,让学生能够顺利建立不同的概念认知。朗读 和诵读、朗诵的最大区别就在情感赋予,朗读时,情绪特 征不明显,而诵读和朗诵,则对情感有特定要求,如何才 能准确表达这些情感,教师要在方法运用方面作出一些 探索,讓学生自然进入诵读环节,并在反复体验中形成 认知。
  在教学《在牛肚子里旅行》时,教师先引导学生自主 阅读课文,然后给学生设计了朗诵演绎任务:这是一篇 童话故事,里面有两个人物,同桌两个人合作,做好分角 色诵读的准备,展开对应训练,准备参与班级朗诵演绎活 动。学生听说要举行演绎活动,都表现出极高的参与热 情。在学生自主合作朗诵训练时,教师深入到学生群体 之中,对朗诵表现进行指导,要求学生注意分析人物性格 特点,要对对话描写内容进行重点研究,读出不同角色的 语气和语调,要创设特定的场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展 开具体训练,课堂学习气氛渐浓。教师从语气语调角度 展开引导,给学生朗诵训练带来更多启示。小学生喜欢 演绎活动,但朗诵水平参差不齐,教师从朗诵技巧方法角 度展开引导,给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帮助,确保朗诵活动的 顺利展开。朗诵带有表演意味,教师从角色塑造角度展 开指导,学生接受起来更为直接,助学效果显著。
  3.推出实践活动,强化学习体验
  朗读和诵读都是学生的主动性学习行为,教师要针 对学生学习实际需要作出设计和组织,及时推出更多实 践活动,以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朗读比赛、诵读比赛、 角色诵读、课堂演绎等,都属于朗读和诵读的活动形式, 教师要针对学生学习实际需要作出匹配性设计,让学生 能够在活动互动中建立学习认知。
  朗读和诵读、朗诵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当读不出文 本情感时,这样的读就是朗读,一旦赋予了更多情绪在语 气中,朗读就自然演变成诵读。诵读活动设计时,教师要 考虑学生的诵读基础,这样才能顺利激发学生学习主动 性。在教学《大自然的声音》这篇课文时,教师为学生准 备了诵读比赛任务:这是一篇描写大自然声音的文本, 里面有很多象声词,要注意生动形象地诵读这些内容。 先在学习小组内进行展示型诵读,小组成员集体评价,评 选出小组诵读代表,准备和其他小组代表进行诵读比赛, 看谁能够拿到我们班级的“诵读大王”称号。学生听说 有比赛活动,自然有浓厚的参与兴趣,纷纷行动起来,主 动参与到诵读训练环节。教师深入到学习小组中,对学 生诵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纠偏处理,学生诵读训练效果 逐渐呈现出来。教师推出诵读比赛活动,其目的是比较 明确的,就是要给学生创造诵读展示的机会,以提高学生 诵读能力。小组内展示,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有展示的 机会,教师教学设计具有更强覆盖性。教师根据学生学 习诉求展开教学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延伸训练设计,形成综合能力
  朗读和诵读训练设计时,教师要注意拓展设计维度, 综合考量学生学习实际需要,为学生布置更多实践训练 任务,让学生在生活化训练中成长学科能力。特别是信 息技术的运用,给语文学科教学提供更多便利条件,教师 不妨给学生设计一些诵读、朗读的电子作业,要求学生以 视频、音频形式呈现朗读和诵读实况,这对学生来说是一 种全新的学习体验。
  《海滨小城》是一篇写景散文,其中的描写非常精彩, 非常适合做诵读训练材料。教师在诵读训练设计时,给 学生准备的任务是:这篇课文描写非常出彩,展开课文 阅读搜索,找到类似的文本,与《海滨小城》这篇课文进 行对比诵读,要体现出不同的情绪,自行录制成诵读视 频,上传到网络平台,我们要进行评选活动。学生对自行 录制视频任务有特殊情感,都能够兴致勃勃地参与其中。 教师继续指导:在录制视频时,可以选择一些背景音乐 加入其中,以提升诵读体验水平,如果有需要,还可以邀 请家长的协助。学生接受任务后,都会积极行动起来。 教师通过家校网络交互平台,对家长进行通报,邀请家长 加入,给学生诵读学习提供必要的帮助。经过一段时间 的准备,学生陆续上传自己的诵读视频到网络交互平台, 教师作出筛选和剪辑处理,并在课堂上做集中播放。教 师设计一个电子作业,成功调动了学生诵读学习的主动 性。小学生对网络运用更为积极,教师要抓住学生这一 心理展开教学设计,其效果会更为突出。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展开朗读、朗诵、诵 读学习,这是最为常见的学法运用。而很多人对此存在 一些模糊认识,甚至将朗读、诵读、朗诵等概念混为一谈, 认为它们之间是相通的,这当然是不科学的认知。其实, 朗读、诵读、朗诵虽然都有大声读文本的意思,但其运用 带有更多个性特点,教师要从技术层面展开解读和应用, 让学生能够顺利建立起相关概念,并在具体学习实践中 形成学科认知。
其他文献
教师流失其实是教师流动在质上的一种表现,和教师流动相比,教师流失是一种更加严重的资源流失行为。本文通过对样本县农村中小学师资流失特点的分析,及教师流失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出在宏观上,中央政府要发挥政府职能,切实提高教师待遇;在执行上,地方政府要履好教育职责,切实保障政策落地;在操作上,主管部门要结合当地实际,切实保障可持续性等措施。
“聊课”是师生平等对话最直接的展现,而有效提问则是“聊课”精彩的保证。本文尝试去寻求“聊课”及“提问”两者之间的联系点,从抓住兴趣问,让学生“想聊”;换个方式问,让学生“乐聊”;提问有创新,让学生“善聊”三方面进行阐述,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综合素养的有效提升。
【摘要】随着3D打印技术的兴起,我们可以利用3D建模软件,设计制作出三维模型,实现 自己的创意;也可以利用3D打印机打印出实物,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本文以五年级的信息 课《初识3D建模》为切入点,与学校的创客教育相结合,以此探究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 精神。  【关键词】3D打印 创客教育 校本课程  黄色线材的吞、吐,电脑中三维模型的构建,苏教版 小学五年级信息技术教材中《初识3D建模》,
土地是生命的家园,生命是哲学的最高认知价值,因此有了“土地哲学”这一概念。在农耕文明的传统中,土地是实在的,是“命根”。这是哲学中对生命理解、体验的至高境界。在我国,“理”从“田”,与“礼”有着剪不断的关系;“理”之“礼”包含着饮食之道。中华文明“社稷”家国的道理皆寓于田地中,是不折不扣的乡土智慧。
统编版语文教材以“语文要素”与“人文主题”双线并进的方式编排文本,因此,面对教材单元中的精读类文本,教师要积极从文本内容入手,感知文本表达的构思、聚焦作者的语言描写,通过资料的拓展和对比,构建精读类文本语文要素落实的整体性框架。本文提出以内容为基、构思为经、描写为纬、对比为领,构建该框架。
被洗衣机吵醒的时候,查查以为日上三竿了。打开手机,其实才刚刚七点钟。微信消息有几百条,都是在抢新年红包。往日那些沉寂的同学群纷纷活跃起来,为了几块钱抢得不可开交。走进卫生间,发现是妈在洗东西。灯光惨白一片,加上供暖不足的暖气片,让她觉得寒意从头上和脚下爬遍全身。  “昨天不都洗过一遍了吗?”  “晾的时候沾上灰了,这才几日,那个三楼就开始烧纸了。”  她知道,可能就是一个枕头上沾了一星灰尘。只是因
期刊
【摘要】阅读素养是指向儿童终身受益的语文素养,阶梯思维对提升学生阅读素养起着支架 作用。教师需要从知识的前后联系和内在逻辑入手,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能力提升方面搭建“阶 梯”,渐次推进,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力、思考力、表达力,发展学生思维。  【关键词】阶梯思维 阅读素养 知识条理化 思维层次化  学生思维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阅读教 学根据不同学段的目标与内容,发展“阶梯思维”,引导 学
文迪最近怀疑她老公王石磊出轨,但一直没有证据。  文迪是省医院的一名护士,上学时虽成绩不好,但长得漂亮。毕业的时候,学校分配实习,就因为文迪长得好看,直接留院了,几年后又升到护士长,这一直是她引以为傲的事情。其实,文迪还有另一个特别值得骄傲的事儿,那就是和王石磊結婚。王石磊可是她们圈子里公认的好男人、好老公。在文迪的朋友圈有那么一句话:三条腿的蛤蟆好找,两条腿的王石磊可真难求。就因为这么一句话,让
期刊
黄鹤楼  暮色沿着烟波逐渐抹去了铁桥  河汉无声,晚风饱蘸寒气  侵入你的内部。此时,你若不春望  那就别望了:蛇山蛰藏,万古愁  早已隐去,我们悬挂着同样空荡的金头颅  嬉笑着,沿江水向上走一走  风景比你我更执迷于  隐秘的攀登,台阶陌生如同琴键  这时代的情调啊,我们是不是已苦练太久?  当重生带来新的怅寥廓,春望  仿佛一番诗意的触摸  而更多的触摸来自江上——劳绩属于我们  但走失的远不
期刊
所谓改写新闻,就是“把某一新闻线索或一则现成的稿件,加以修改或补充而另成一则新鲜的新闻”.①它是新闻采写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美英等国的一些新闻机构甚至将改写制度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