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四﹑六级翻译新题型及其教学研究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chaoguo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结合最新大学英语四、六级翻译题型的特点和要求,分别从语言模因生命周期的四个阶段——同化、记忆、表达、传播来探讨大学英语四、六级翻译的教学策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模因复制、传播的特点来引导学生,遵循语言模因生命周期的特点,加强语言中强势模因的输入,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
  【关键词】模因论 大学英语四六级 翻译新题型 教学
  一、引言
  翻译作为语言的基本技能之一,它不仅考察学习者的英语综合水平,还考察学习者对母语的综合运用能力。这一直都是大多数英语学习者的薄弱环节。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翻译部分经历过几次改革。1996 年,第一次增加了翻译题的测试,要求考生在15分钟内完成短句英译汉题目,这些短句来自于同一份试卷阅读理解篇章中的某些内容。2007 年1 月,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把翻译题作为考试的一部分固定下来。这部分共有5个句子,每句已给出其中一部分英文,要求考生在5分钟内根据汉语的提示把剩下的部分译成英文,使之成为一句意义完整的句子。
  自2013年12月起,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试卷结构和测试题型进行了局部调整。其中翻译题型的难度提升最大。翻译部分由原单句汉译英改为段落汉译英,大学英语四级长度为140—160个汉字,大学英语六级长度为180—200个汉字,翻译内容涉及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题材一般为说明文或介绍类的文章。段落汉译英不仅仅考察学生对母语和英语的理解能力,还考察学生是否正确把握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由于翻译题考察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灵活性强,难度大,让不少学生望而生畏,得分甚少。
  从大学英语四﹑六级翻译新题型的要求可见,更加注重考察学生的翻译水平。这就要求教师也应该对教学策略做出调整和转变,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翻译能力的训练。本文结合大学英语四、六级翻译新题型,分别从语言模因生命周期的四个阶段——同化、记忆、表达、传播,来研究大学英语四、六级翻译试题及其教学策略。
  二、模因论
  模因论(memetics)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理论(何自然 2005)。模因是模因论的核心概念,Dawkins认为模因是文化模仿单位,后来又将模因看作是大脑里的信息单位,是存在于大脑中的一个复制因子(Dawkins 1976)。复制是模因的存在方式,任何一个信息,只要它能够通过模仿而被复制,它就可以被称为模因(陈琳霞,何自然 2006)。语言的习得始于模仿,从模仿发音,到模仿构词造句,最后到熟练使用一种语言,这就是一个模因传播的过程。
  Heylighen把模因的生命周期分为四个阶段:同化(assimilation)、记忆(retention)、表达expression)、传输(transmission)(Heylighen 1998)。同化是指模因能引起宿主的关注,并被其纳入自己的认知系统。记忆指模因在记忆中保留的时长。模因在记忆中保留的时长取决于某个观点或事物的重要性、关联性和重复频率等。其保留的时间越长,变成强势模因的机率就越大,感染其他宿主使自己得到传播的可能性就越大。表达指模因被宿主从抽象的记忆模式转化为具体的有形体。最常见的表达就是话语﹑图片、文字、行为举止等。传输指模因从一个宿主成功传输到另一个或多个的潜在宿主,传输的过程就是模因的复制过程。这四个阶段中,每个阶段都有一些弱势模因被淘汰,剩下的能被宿主成功传播的模因就是强势模因。把模因论和翻译教学有效的结合起来,按照语言模因生命周期的四个阶段特点,使强势模因复制传播的速度和效果最大化,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掌握翻译策略,提高翻译水平。
  三、模因论与大学英语四﹑六级翻译教学
  学生掌握翻译技巧的过程实际上是语言输入和输出的过程。模因论指导的翻译教学通过内化翻译理论知识,循序渐进地掌握翻译技巧和方法,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从词、句、段落乃至语篇都经过同化、记忆、表达、传播的过程。通过有计划按步骤地反复进行翻译训练,最终输出能够自主应用的翻译策略,实现有效的目的语言传输。
  1.同化。在同化阶段,教师可以通过介绍大学英语四﹑六级翻译新题型的要求﹑翻译题中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识﹑基本的翻译技巧等,让学生全面接触到这些教学模因并理解接受,纳入到自己的认知体系。
  教师在介绍大学英语四﹑六级翻译新题型的要求时,可以重点突出“新”的内容:由原单句汉译英改为段落汉译英,大学英语四级长度为140—160个汉字,大学英语六级长度为180—200个汉字,翻译内容涉及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简言之,即形式的变化﹑字数的变化﹑内容的变化。学生只有清楚准确地了解大学英语四﹑六级翻译新题型的变化和要求,才能有针对性的去备考。另外,在教学和训练过程中,大学英语四﹑六级翻译题干的指令也会变成强势模因,被学生所同化。
  大学英语四﹑六级翻译题涉及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这就要求学生必须积累一定的背景知识,否则无法准确理解原文,译文也只会词不达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材料,分门别类的训练,在反复的练习过程中,学生自然会接受一些强势模因,转换成自己的认知。
  除了学生自身接受理解一些强势模因之外,教师作为引导者,要结合具体实例教授学生一些基本的翻译技巧,如顺序法﹑逆序法﹑增译法﹑减译法﹑词性转换法﹑分句法﹑合句法等。让学生在大量的练习中掌握这些翻译技巧,强化学生同化这些模因的过程。
  2.记忆。学生通过同化题目要求﹑背景知识﹑翻译技巧等模因进入学生的认知体系,但这些模因在学生大脑中能储存多久则取决于记忆。因此,记忆是至关重要的一个阶段,会直接影响到被同化的模因能否成功的表达和传播。
  改革后的大学英语四﹑六级翻译考试内容涉及文化﹑经济﹑历史﹑社会话题等,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扩大词汇量,积累一些常用的表达方式。   例如:“用于改善农村地区教育设施和中强中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这些资金用于改善教学设施、购买书籍……”(2014年6月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真题)
  2014年6月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真题中的段落翻译就出现了两次“改善设施”的表达。“改善农村地区教育设施”的译文为:“ to improve educational facilities in rural areas ”“改善教学设施”的译文为:“to improve teaching facilities”。如果学生的记忆里储存了“to improve facilities”这个短语的话,那么在翻译上述两句话时就能翻译得准确无误了。
  由此可见,加强常用单词和短语的记忆对翻译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讲解单词的时候可以通过词性变换﹑同音异形词﹑近义词﹑反义词等方法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此外,学生还需学会如何使用积累的词汇去表达完整的句子,这就要求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的句型,例如: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宾语从句,强调句,独立主格结构等。教师可以通过要求学生做句型的专项练习来加强和巩固学生的理解,使之转换成强势模因。这些强势模因在学生的记忆中占据的时间越长,越有利于其表达传播。形成强势模因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之上反复背诵记忆。
  3.表达。表达是学生运用积累的语言知识进行语言输出的过程。正是有了同化和记忆阶段的语言知识输入,才会有语言的输出。在表达阶段,教师应该为学生选择难度适宜﹑内容广泛的翻译材料进行训练。在翻译的过程中,学生难免会犯一些语法错误或单词拼写错误,教师可以选取某个学生做的翻译段落,让全班学生找出其中的错误,然后找出错误的原因并改之。在这个过程中,既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又可以加深学生对正确的语言强势模因的认知,还能检验学生是否真正掌握语言输入阶段的词汇﹑句型和翻译技巧等。教师也应该根据学生在表达阶段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性的引导学生吸收强势模因。
  学生做翻译题的过程就是一个表达的过程。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模仿能力。模仿不仅仅在英语口语﹑写作教学中很重要,在翻译教学中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学生在做翻译题的时候可以模仿记忆中储备的固定短语﹑句型﹑翻译技巧。例如:
  “取得巨大成效”的译文是:achieve great effects,模仿这个短语的翻译,可以很轻松地翻译出“取得初步成效”:achieve initial effects。
  “他们有可能在选举中获胜。”
  译文:There is a possibility that they will win the election。
  “土豪和大妈可能会被收入新版牛津英语词典。”(2014年6月大学英语六级考试真题)
  译文:There is a possibility that tuhao and dama could be adopted in new edition Oxford.
  学生可以通过模仿句子中“There is a possibility that…”的句型翻译句子。
  由此可见,在表达阶段,模仿记忆中已有的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需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重视。
  4.传播。传播是表达阶段的一个延续。语言强势模因通过广泛复制传播让它的生命期延长。在传播阶段,教师和学生都是传播模因的宿主。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讨论﹑互相检查错误等方式来加强强势模因的传播,让强势模因可以在学生之间快速复制传播开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补充讲解一些翻译策略和注意事项,把教师宿主的模因传播给学生宿主,增强学生对强势模因的吸纳。
  四、结语
  听说读写译是对语言学习者的基本技能要求,翻译一直都是大多数学习者难以突破的语言学习障碍。从最新的大学英语四﹑六考试翻译题型的改革可见,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加强了对学生翻译水平的考察。本文结合最新的大学英语四﹑六考试翻译题型,从模因论视角探讨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策略。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模因复制、传播的特点来引导学生,加强语言中强势模因的输入,提高其语言输出能力和水平。这对提高学生的英语翻译水平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此外,也有利于模因论在英语听力、口语、阅读、写作教学甚至其他学科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何自然.语言中的模因[J].语言科学,2005,(6).
  [2]DAWKINS, R.The Extended Phenotype[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3]陈琳霞,何自然.语言模因现象探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6,(2).
  [5]HEYLIGHEN F.What Makes a Meme Successful? Selection criteria for cultural evolution[C].In Proc.16th Int.Congress on cybernetics.namur: association internat.de cybernetique,1998.
  【基金项目】2014年长江大学文理学院院级科研项目。项目名称:大学英语四﹑六级翻译试题及其教学研究——以模因论为视角。
其他文献
【摘要】教师应根据自身课堂的需求,找到最合适的拓展途径,横向延伸,拓展话题;纵向挖掘,拓展思维;整合教材,拓展阅读;形式多变,拓展练习;寻根逐源,拓展文化。利用拓展教学,激活英语课堂,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关键词】拓展 话题 思维 练习 文化  纵观大多数小学英语教师的常态课,基本上就是教授新单词,朗读并表演对话,学唱英语歌,做小游戏,讲解课堂练习等步骤。虽然课堂气氛活跃,但课堂效率并不高
摘 要:叙事学自20世纪80年代末传入我国以来,在人文社科领域获得了广泛而深入的发展,并与其它在诸多学科产生了交叉与融合。翻译研究的叙事取向就是其中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在翻译和叙事学结合研究的前10年期间(1997-2006),并未引起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旨在通过梳理两者融合研究的发展脉络和某些具体方面,指出了早起研究的一些特点,归纳出了一些不足。  关键词:翻译;叙事;取向  [中图分类号]
不少学生学习英语时最大的困惑就是“记不住”和“记不牢”。确实,英语的知识点非常零碎,单词、词组、句型、对话、情景用语、习惯用语、语法知识等,如果没有时间来巩固,哪里能学得透彻?于是学生只能挤时间识记,这样不但没有减负,倒是增压了。教育心理学者们研究的“痕迹理论”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凡是已经识记的事物都在大脑组织中以某种形式留下痕迹。”根据此结论,结合课堂教学实践,我总结了一套“瞬间记忆法”,不但能
【摘要】在高校英语专业二外日语的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很好地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效果不容乐观。本文以笔者的二外日语教学实践为基础,以湖南城市学院为例,调查、研究、分析了目前高校二外日语的教学现状,提出了分层教学的改革方案。旨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校英语专业 二外日语 分层教学  在目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下,外语人才就业竞争激烈,要求也越来越高,当前“双语”、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Yuan Weiwei  Love is always an eternal theme and so are love songs.In the history of English poetry, love is really a big theme all the times.In R
Eveline, a brilliant tale in the short-story collection Dubliners by James Joyce, unfolds that Eveline, the 19-year-old protagonist, conflicts, struggles and tragically becomes paralyzed in her inner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he need for the exchange in this field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frequent and urgent. We need to explore more in the field of English fo
亡灵意志  轮椅、消瘦的四肢、看起来弱不禁风的身体;比赛时需要在胸前垫一个垫子;表情总是有些痛苦;当有人在身后叫space时,他只能微微笑一下,但是不能扭动自己脖子,只能试图通过转动自己的眼睛来看到更多的东西……我想无论是谁,只要像笔者这样用一天的时间一直看着space比赛和生活都会随时有落泪的冲动,因为眼前的一幕幕总是冲击着做为一个正常人的心灵,但不可否认的时,space身上又同时能让你感受到一
【摘要】遵循小学生的语言发展规律、心理和认知特点,尊重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点,认清小学英语教学对培养学生的英语素养的基础作用,本文从在快乐的游戏中获得知识,多媒体技术引入小学英语教学两个方面探讨了新课标下小学英语的有效教学问题。  【关键词】英语 游戏 有效 多媒体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英语课程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参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自
【摘要】朱诺·迪亚斯(Junot Diaz,1968—) 是多米尼加裔美国作家,2007年凭借首部长篇小说《奥斯卡·瓦奥短暂而奇妙的一生》(The Brief Wondrous Life of Oscar Wao)勇夺美国全国书评家协会奖和普利策小说奖。本文旨在阐述“流放”、“创伤”、“回归”这三个概念如何在小说中体现以构建家园。“家园”的涵义对于多米尼加裔美国人来说是复杂的,家园是美国?他们从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