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与开腹行子宫广泛性切除术治疗Ⅰa2~Ⅱb期子宫颈癌安全性及有效性的比较

来源 :中华妇产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jf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开腹行子宫广泛性切除术治疗Ⅰa2~Ⅱb期子宫颈癌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

收集2000年至2015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及贵州省人民医院收治的确诊为Ⅰa2~Ⅱb期子宫颈癌的1 529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 052例患者接受腹腔镜下行子宫广泛性切除术(LRH)+盆腔淋巴清扫术(腹腔镜组),477例接受开腹行子宫广泛性切除术(ARH)+盆腔淋巴清扫术(开腹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中和术后并发症、预后的差异。

结果

(1)临床病理指标:腹腔镜组、开腹组患者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宫旁浸润、新辅助化疗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因资料不均衡,进一步按临床分期进行分层,分为Ⅰa2~Ⅰb1期861例,包括663例腹腔镜组、198例开腹组;Ⅰb2~Ⅱb期668例,包括389例腹腔镜组、279例开腹组。按临床分期分层后,分别在Ⅰa2~Ⅰb1期和Ⅰb2~Ⅱb期子宫颈癌中,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理类型、病理分化程度、宫旁浸润、淋巴脉管间隙受累(LVSI)及新辅助化疗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手术相关指标:按临床分期分层后,分别在Ⅰa2~Ⅰb1期和Ⅰb2~Ⅱb期患者中,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中位数均为240 min)明显长于开腹组(中位数均为220 min;P=0.027,P=0.000),术中出血量(中位数分别为200、300 ml)显著少于开腹组(中位数均为500 ml;P值均为0.000),术中输血率(分别为14.3%、22.6%)显著低于开腹组(分别为53.5%、48.4%;P值均为0.000)。(3)术中、术后并发症:按临床分期分层后,分别在Ⅰa2~Ⅰb1期和Ⅰb2~Ⅱb期中,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术中并发症、术后并发症(除外尿潴留)及尿潴留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复发和生存情况:中位随访时间为24个月(1~ 177个月),随访期内腹腔镜组、开腹组患者的复发率分别为3.6%(38/1 052)、3.1%(15/47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开腹组的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2.4%和91.8%,3年无瘤生存率均为91.5%,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738,P=0.990)。按临床分期分层后,分别在Ⅰa2~Ⅰb1期和Ⅰb2~Ⅱb期子宫颈癌患者中,腹腔镜组和开腹组的3年总生存率及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LRH+盆腔淋巴清扫术治疗Ⅰa2~Ⅱb期子宫颈癌是安全、有效的,可以作为常规治疗手段之一。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脊髓单磷酸腺苷激活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在右美托咪定减轻大鼠神经病理性痛中的作用。方法清洁级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120只,体重180~22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30):假手术组(S组)仅分离坐骨神经但不结扎;神经病理性痛组(NP组)采用结扎坐骨神经的方法制备大鼠神经病理性痛模型;右美托咪定组(Dex组)于结扎坐骨神经后每天腹腔注射右美托咪定50 μg/kg;AMPK抑
目的评价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诱发肺损伤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6~8周龄,体重220~28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20):假手术组(S组)、肝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组(E组)。I/R组和E组制备70%大部分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E组于造模前24 h时腹腔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4 000 U/kg,S组和I/R组腹腔注射等容量生理
目的评价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GM-1)对体外循环(CPB)大鼠海马蛋白激酶B(Akt)/糖原合酶激酶-3β(GSK-3β)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18只,6月龄,体重400~5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6):对照组(C组)、CPB组和GM-1组。GM-1组在预充液中加入GM-1 20 mg/kg;CPB组在预充液中加入等容量生理盐水。CPB组和GM-1组于CPB停止后3
目的探讨异丙酚和七氟醚对阿霉素化疗诱发大鼠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24只,3月龄,体重212~27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6),对照组(C组)腹腔注射等容量的生理盐水;阿霉素组(ADM组)腹腔注射阿霉素2.5 mg/kg,隔日1次,共6次(共11 d);阿霉素-异丙酚组(ADM-Pro组)阿霉素给药方法同ADM组,最后一次给药后3 d,实施异丙酚麻醉:腹腔注射异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反应元件(ARE)通路在饱和氢盐水减轻自体肝移植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SPF级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32只,8~10周龄,体重200~2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8):假手术组(S组)、自体肝移植组(T组)、饱和氢盐水组(H组)和Nrf2抑制剂全反式维甲酸+饱和氢盐水组(A组)。A组腹腔注射全反式维甲酸7 mg/kg,1次/d,
目的评价帕瑞昔布钠对Ⅲ度烧伤早期小鼠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雄性ICR小鼠90只,6~8周龄,体重20~25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n=30):烧伤组(B组)、低剂量帕瑞昔布钠组(LP组)和高剂量帕瑞昔布钠组(HP组)。LP组和HP组分别于烧伤后4 h腹腔注射帕瑞昔布钠0.75、7.50 mg/kg,每间隔24 h再给予1次,共给药3次,B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0.5 ml。每次给药后24
目的评价脊髓组蛋白甲基化在大鼠神经病理性痛维持中的作用。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60只,体重200~250 g,6~8周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n=12):对照组(C组)、假手术组(S组)、神经病理性痛组(NP组)、毛壳素组(CH组)和二甲基亚砜组(DMSO组)。NP组、CH组和DMSO组采用慢性压迫性损伤(CCI)法制备神经病理性痛模型,S组仅暴露出坐骨神经,不予结扎。CCI后第2天,
目的评价脂联素对小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C57BL/6小鼠32只,8周龄,体重20~25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n=8):假手术组(S组)、肾脏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脂联素+肾脏缺血再灌注组(A+I/R组)。采用阻断双侧肾蒂30 min再灌注的方法制备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A+I/R组在缺血前15 min、再灌注24 h时分别腹腔注射重组小鼠脂联素球状结构域5
目的观察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2(MTHFD2)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HCC患者癌及非癌组织中MTHFD2的表达情况,并分析MTHFD2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HCC癌组织中的MTHFD2 mRNA水平高于其对应的非癌组织(31/47), 31例患者癌组织的MTHFD2 mRNA水平高于其对应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