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徽标设计的环境教育研究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630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势头较好的区域,但同时也面临着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破坏。研究长三角地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利于实现区域内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环境的保护。本文以行政边界划分的长三角城市群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徽标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保护区徽标设计的图案组合,探寻蕴含在徽标里自然、生命以及社会维度的生态价值以及对环境教育的意义,从而达到环境教育的目的,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关键词:长三角地区;自然保护区;徽标;环境教育
  0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改造自然的水平越来越高,但同时对自然环境产生的危害也与日俱增,地球珍稀物种的灭绝、大气环境的恶化,人类的生存受到威胁。因此,人们逐渐认识到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1872年,美国建立了第一个国家公园,标志着世界上最早的自然保护区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范围内建立了许多自然资源保护机构,中国也在1956年建立了国家自然保护区,1980年以后,中国保护区事业迅速发展起来。
  与保护区资源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度有关的就是对于公众的环境教育。最初的环境教育是将自然和社会科学综合起来的一种教育方法,而后演变成以意识引导为目标,改变人类行为为核心的教育方法。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自然保护区的认识不足,环境保护的意识欠缺,许多保护区珍贵的植物资源遭到砍伐偷盗,动物资源遭到恶意猎杀,保护区生态系统严重失衡。因此,加强人们对于自然保护区的认识和改变人们保护自然的行为便显得尤为重要。
  1 长三角地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1 长三角地区概述
  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中国长江中下游平原,是由长江及钱塘江的泥沙入海淤积所形成的滨海平原。三角洲的顶点在江苏镇江附近,东抵海滨,南达杭州湾,北通扬州运河,地势平坦,占地面积约为21.17万平方千米,是中国最大的内陆三角洲。受亚热带季风影响和沿海的因素,降雨充沛,气候温和,土壤肥沃,植被密布,河网纵横,这是天然的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和繁衍发育的良好居所。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以上海为主要城市,由浙江、江苏、安徽三省26个主要城市组成的城市群,被誉为中国的“黄金三角洲”。根据《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1]浙江省包括浙江东南沿海山区、浙江中部山区和浙江西部内陆地区,主要城市为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金华、舟山、台州。江苏省主要是苏南和苏中地区,这些地区主要围绕太湖流域,主要城市为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盐城、扬州、镇江、泰州。安徽省包括安徽中部和南部地区,主要城市为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长三角城市群的快速发展为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和开发提供了经济上的保障。
  1.2 长三角地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述
  长三角地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别分布在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和安徽省的主要城市的部分地区。按照长三角城市群的行政区域划分来分类一共可分为1个主要直辖市和3个主要省份共1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中,上海市有2个,江苏省有2个,浙江省有5个,安徽省有6个。自然保护区分布在长江流域,保护区内的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据统计,江苏省重点保护动植物有584种,其中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有丹顶鹤、中华鲟、白鹤等100多种。浙江省重点保护物种达153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植物有20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植物133种。[2]安徽省重点保护物种达140种,国家一级保护物种31种,国家二级保护物种109种。[3]
  按照保护区保护特性可以分为4类,分别是以保护湿地及湿地珍稀野生动物为主的保护区、保护自然山水资源类型的保护区、保护特有的地质剖面及特殊地貌类型的保护区。其中,保护特种珍稀动物类保护区6个,保护珍贵山水资源类保护区7个,保護地质地貌类保护区1个,保护沿海自然环境及资源类的自然保护区1个(表1)。
  2 长三角地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徽标设计特色研究
  视觉标识在人们的思维活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4]自然保护区的徽标能在第一时间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随着人们对自然保护区的关注和重视,越来越多的保护区开始注重对自身形象的塑造。但也不是全部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都有自身的徽标,部分保护区仍沿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徽标。
  地球以及湿地是这些保护区生物生存的生态本底,在这个基础上孕育出生命,从而创造出这些野生动物聚居地。随着人类文明进步、居住空间的扩张、生存环境遭到污染,威胁到这些动植物的生命,这才有了保护区这个具有社会属性的保护机构。
  2.1 保护湿地及湿地珍稀野生动物类
  上海九段沙湿地是长江口地区唯一基本保持原生状态的河口湿地,是长三角地区生态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保护对象为珍稀动植物,包括鸟类、鱼类和底栖动物以及它们所生存的湿地生态系统。鸟类主要有鹭类、白头鹤、遗鸥、小天鹅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保护区徽标突出的是以鹭类形象为主体,鹭脚下蓝色明暗水波纹形状的线条组合则代表湿地,背景是地球的经纬线轮廓,整体徽标呈蓝色,给人以安静和谐的感觉。地球和湿地是这些生物生存的自然本底,徽标直观地将保护区的主体传递给公众。
  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以鸻鹬类、雁鸭类、鹭类、鸥类、鹤类”5类鸟类类群以及河口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区徽标也以鹭类形象为主体,鹭类脚下则是与其息息相关的东滩湿地,整个徽标的色调以绿色为主。在这个图案中,湿地是东滩生命的自然本底,在本底上繁衍出东滩生态系统这个生命集体,最终形成具有社会性质的保护区群落结构。图案简洁生动,给人以温暖和谐的感觉。
  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丹顶鹤等珍稀野生动物及其赖以生存的滩涂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区徽标主要以丹顶鹤形象为主,整体颜色上以蓝、白、绿三色为基调,衬托出蓝天、丹顶鹤与其生存的湿地。图案中并没有用特殊的形象构成蓝天和湿地,而是以构成丹顶鹤形象的图案的剩余部分,以丹顶鹤的形象为边界,将天空、生命和湿地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简洁而富有生命力。   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是野生麋鹿等珍稀动物和其生存的湿地生态系统。其徽标以麋鹿真实形象为主,与其他几类剪影类为主题的徽标大不相同。麋鹿背后则是其生存环境,碧水、树林和蓝天,在比例上以麋鹿的形象为主,生存环境为辅,主次分明。视觉上给人以清爽和谐的感受,主题突出,形象鲜明。
  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以滩涂湿地为主的内陆湿地,保护区的工作主要是负责白鳍豚和长江江豚等珍稀动物的保护工作。保护区徽标的形象以江豚的形象为主,两个白鳍豚相对相反呈跳跃状,活泼且充满生机。
  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工作是恢复和改善扬子鳄的栖息地,主要保护对象是野生扬子鳄。扬子鳄的别称有“中华鼍”“中华鳄”或“猪婆龙”,所以保护区的徽标以“鼍”字变形为扬子鳄的形状,左边一个“鼍”字,右边一个“龙”字,都是代表着扬子鳄,“鼍”字下的两个椭圆代表着扬子鳄的生境,既有陆上栖息地也有水域栖息地。
  2.2 保护山水资源类
  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要的保护对象是保护区范围内的森林生态系统以及珍稀野生动植物。保护区徽标以三座山峰的形象为主体,分别代表怀玉山脉北端,部分黄山山系和主峰清凉峰,地形从东南向西北升高,所以徽标的形象对应着从左到右升高。保护区层峦叠嶂,群峰争奇,沟谷纵横,这恰如徽标上所画的一样,沟谷与山峰交相辉映。徽标图案将保护区形象直观地传递给公众,肌理分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大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目前我国唯一的野生药用生物种质资源类型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珍稀濒危野生药用植物和道地中药材种质资源及原生地生态系统,是当地重要的药用植物物种资源库。保护区徽标的形象以祥云和药材的叶片形象构成,药材的叶片托起祥云,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和和谐,以绿色为基调,象征着蓬勃的生命力,把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凸显出来。绿色和黄色的徽标图案颜色鲜明,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是我国东部为数不多保存完好的亚热原生森林生态体系“本底”资源信息库,华东地区生物多样性的自然集中地和保存地。主要保护对象是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区徽标是以古篆字“牛”变形而来,通过手绘把牛变成上部分是“山”,下部分是“水”,构成了保护区的生态本底,并且用绿色代表牯牛降丰富的自然植物群落和山水资源,增强了视觉传达和画面美感。另外,以牯牛降三个字作为右下角的图形,分担了画面的重量感。
  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批列入国家名录的保护区。据记载,天目山的形象是两个突出的山峰,峰顶各一池,像在仰望苍穹,所以得名为“天目”。保护区内自然资源丰富,森林树木资源以高、大、古、美著称,被称作“生物基因宝库”,经历了千百年的演变,仍然保持良好的生态平衡,对于科学探索和環境保护都有巨大的生态价值。保护区徽标与山体的形象相呼应,“M”型的徽标图形既反映了天目山的形象,同时也和“目”的发音相同,使人看到徽标就能和天目山联想在一起,直观形象。
  3 对于环境教育的意义
  3.1 保护特种珍稀动物保护区徽标的环境教育意义
  综合以上的自然保护区徽标的设计来看,保护特种珍稀动物的保护区的徽标图案主要以保护对象的形象为徽标图案的主体,背景大部分是保护对象所生存的栖息地生态系统,总体的图案颜色也是绿色和蓝色这两种大自然的代表色。这一类的徽标能够直观地把保护对象呈现出来,对于公众来说有很高的辨识度,能够给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加强公众对于保护区的认知和对保护区的保护意识,进而达到对公众的环境教育目的。
  3.2 保护自然山水资源保护区徽标的环境教育意义
  保护山水资源类的保护区徽标,一般以山体和河流的形象为徽标图案的主体。这类保护区的自然环境生态系统一般承载着保护区的保护对象,如森林资源、山水资源以及野生动物资源。徽标形象也是以自然生态为主。其次结合保护区名称的读音以英文字母或者文字变形的图案作为独特的具有代表性的徽标特色。图案的颜色也是以自然的绿色和蓝色为主,彰显生命的魅力。对公众来说也具有很强的辨识性,利于培养公众的环保意识。
  4 结语
  环境教育对于我国国民来说,上到老年人下到青少年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青少年来说,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及时给予教育引导可以让他们形成正确的自然观和人生观;对于青年人来说,除了日常工作和生活外,接触自然可以是一种放松的方式;对于老年人来说,环境教育可以使他们拥有一个健康的晚年生活。对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来说,除了进行珍稀动植物资源保护、培育等科研工作外,还进行旅游观光、科普教育等活动。因此,自然保护区成为人们回归自然,生态旅游的好去处。在公众回归自然的过程中,加强他们对于保护区的认识显得尤为重要。保护区的徽标作为外在的可以直观反映保护区形象的标志性存在,在人们旅游活动中很容易被忽略。因此,在加强保护区建设的同时一定不能忽略保护区徽标的科普教育性,以增强对公众的环境教育。
  参考文献:
  [1] 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的通知[Z].
  [2] 韩明春,葛成冉,赵兴征.浙江省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现状分析[J].生物技术世界,2014(08):3-6.
  [3] 王猛,孙世群,王晓辉.安徽省自然保护区网络体系建设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7408-7410.
  [4] 唐晓岚,魏蕴然,张碧.苏州胥王山农业生态旅游景区标识设计[J].中国城市林业,2010,8(01):21-23.
  作者简介:王赫煊(1994—),女,江苏徐州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风景资源与保护地。
  王奕文(1995—),女,江苏南京人,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风景资源与保护地。
  通讯作者:唐晓岚(1968—),女,湖南辰溪人,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风景资源与保护地。
其他文献
摘 要:闽西“采茶灯”是闽西精神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地具有鲜明特色的民间文化艺术。在其百年的历史进程中经过不断的发展演变,形成独具一格的表演风格。闽西“采茶灯”承载了闽西劳动人民持续不断的精神血脉,通过不同的角度分析闽西传统文化重要表现之一的“采茶灯”所面临的现实境遇,进而认识创新的重要性。  关键词:闽西;“采茶灯”;传承  闽西“采茶灯”是闽西当地非常富有特色的一种民间文化艺术,被列
期刊
摘 要:高校校园作为知识经济的重要载体和核心力量,兼具传播知识、培养人才、从事研究等功能。良好的校园环境,对于引导大学生提升思想道德素质、促进知识文化交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有深远的意义。在注重校园景观建设的同时,夜景照明的规划与设计容易被忽略,但它对于提高校园景观小品利用率及校园安全性、改善和美化环境等方面均起着积极的作用。优良的夜景照明设计能够完美地体现校园环境,同时能促进交流,增添校园活力。
期刊
摘 要:本文根据音乐听觉实践的实际需求对基本乐理概念“乐音的属性”及其相关知识点进行梳理与综合,并尝试将音乐听觉实践按难易程度分为初阶、中阶、高阶三个层级,达到理论指导聆听、聆听巩固理论记忆的目的,将乐理知识内化为内心听觉结构的一部分。  关键词:音乐听觉实践;音的属性;基本乐理  依据音的物理属性,乐音有四种特性:音高、音长、音量、音色。[1]能够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捕捉到这四种特征并认识到他们在
期刊
摘 要:茶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有着广阔的市场,利用包装设计提升茶叶的品牌形象,使其有更稳定的市场,这对于茶叶销售来讲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就目前的茶叶包装来看,材料、理念以及设计方法等均会影响到具体的茶叶包装设计,因此在包装设计的过程中做好相应的选择十分的必要。就现阶段的黑茶包装设计来看,很多时候会采用竹制包装,这种包装对具体的茶叶包装设计行为产生的显著的影响,为了更好地界定这种包装的价值和意义,本
期刊
摘 要:20世纪80年代,有这样几个女性闯入了人们的视线,在男权制度的统治下,她们忍辱负重,敢爱敢恨,具有反抗精神的鲜活形象不禁在读者心中烙下印记,她们就是莫言作品中悲情但又坚强的女主角,她们是“丑陋国民性”下独特的女性存在。  关键词:莫言;女性形象;悲剧;国民性  典型环境塑造典型人物,环境对人物的塑造影响极大。莫言通过典型的环境塑造了一批典型的女性形象,他的作品触及了中国乡土人文中人性最困苦
期刊
摘 要:伴随着东西方绘画艺术的深入交汇与融合,西方艺术为中国艺术的发展注入新的血液,中国画便是在这个大环境下突破了过去传统审美模式化、思路局限化、技法单一化的困境。刘继卣先生便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代表人物。  关键词:刘继卣;中西结合;中国画  作为“当代画圣”,刘继卣先生没有留下什么可供参考的理论观点,主要是其绘画形式供后人学习,他的代表作主要以工笔、写意相结合,以动物、人物画为长,其中最著名的便是
期刊
摘 要:中国白酒源远流长,其广告多以表现文化底蕴和窖藏品质为主要传播点,但随着现代社会生活的改变,单一的白酒品牌文化传播已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消费者需求。本文通过研究改革开放后的社会发展、消费者心理变化和白酒广告创意嬗变的相互关系,旨在厘清中国白酒广告创意的发展脉络,为白酒广告的发展提供参照。  关键词:创意嬗变;消费者心理;文化传播;白酒广告  白酒自诞生起就处于国家监管之下。酒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对饮食的消费理念也从单纯追求吃饱转变为追求更高品质的享受。新兴酒品从历史中走来,在新时代中蜕变。新兴酒产品品牌如何在激烈的红海竞争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是其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本文以南京农业大学创业团队生产的青梅预调鸡尾酒为例,以品牌策划和包装设计为切入点,结合前人的市场经验,深入研究新兴酒产品的品牌策划,寻找其正确的发展道路,将青梅酒再次带回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东西方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西方节日被中國人接受,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中国的传统节日逐渐被人们淡忘,导致许多传统节日无法得到延续与发展,甚至消失。本文以中国七夕节餐具设计为例,通过对传统七夕节的研究,对其习俗文化进行解析与归纳,并对现有相关产品进行调查研究,再引入文化创意,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产品及设计方法进行分析,以此来实现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传承。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以格诺·特伯梅为代表的气氛美学学派将主体客体的交互性作为理论前提,构建了自然美学、环境美学的理论框架,突破了古典主义的主客二元论,建立了德国“新美学”的开端。本文将从气氛语词概念的提出与最终界定、气氛美学理论的两个前提入手简述,梳理、解释该学派的理论逻辑,并在梳理过程中融合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气氛;气氛美学;身体哲学  1 气氛  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学理论研究获得了巨大的进展,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