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校园景观规划设计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lis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校园作为知识经济的重要载体和核心力量,兼具传播知识、培养人才、从事研究等功能。良好的校园环境,对于引导大学生提升思想道德素质、促进知识文化交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有深远的意义。在注重校园景观建设的同时,夜景照明的规划与设计容易被忽略,但它对于提高校园景观小品利用率及校园安全性、改善和美化环境等方面均起着积极的作用。优良的夜景照明设计能够完美地体现校园环境,同时能促进交流,增添校园活力。本文对高校校园的夜景照明进行研究,拟探究夜景照明规划的意义和潜在价值,提出目前存在主要问题,最后分析得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及建议。
  关键词:高校校园;夜景照明;规划设计;建议
  1 夜景照明规划设计的意义及潜在价值
  随着经济进步、社会发展,“美意识”不断增强,对空间的体验感要求越来越高。大学校园的夜景塑造更是衡量一个校园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准。大学校园夜景照明规划设计除了满足校园内行人、车辆夜间通行安全的基本需求外,还作为校园景观环境和人文氛围的调味品,为校园整体氛围增加趣味。夜景设计可以从人文美学的角度营造具有学术氛围的夜景空间,为学者提供多元化的学习和交流空间。众所周知,大学校园的文化环境需要体现熏陶和培育学子的重要功能,而夜景照明规划对于大学校园就具有展示校园人文、创造校园审美文化的积极效果,它不仅能对校园景观的视觉形象进行再塑造,还能激发人的情感共鸣与美的联想,提升人的审美意境。
  2 夜景照明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
  2.1 混淆照明与夜景照明的概念
  照明是利用不同光源照亮工作和生活场所或个别物体的措施。照明的首要目的是创造良好的可见度和舒适愉快的环境,主要强调的是其基本的功能。而夜景照明泛指除功能性之外,针对性美化夜间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的照明。照明的对象有建筑、广场、水面、广告标志等。其目的是利用燈光将照明对象加以塑造,并有机地组合成一个和谐统一、优美壮观和极具特色的夜景图景。
  2.2 校园夜景与城市夜景雷同,缺乏创新性
  大学校园夜景规划设计步调滞后,没有系统性的规划或没有按照规划进行夜景建设,导致校园夜景缺乏整体性。在后期建设中,零散的设计缺乏主题与理念,盲目模仿城市夜景,出现校园夜景与城市夜景雷同的现象。校园中的夜景常与周围环境不协调,亦没有体现出校园特色和文化,不能达到营造具有学术氛围的夜景空间的目标。
  2.3 夜景照明设施忽略日间观赏性
  夜景照明是校园设计空间被再次表现的方法。优美的夜景通过夜景照明设施即可大放光彩,但夜景照明设施的使用时间相对特殊,大多夜景照明设施能在夜间起到极大的美化作用,但在白天不发光时,这些设施既不美观又与周边环境不协调,显得极为突兀。其根本原因是在设计和运用这些设施时,几乎没有考虑到不同时间段的不同装饰作用。
  2.4 夜景照明对象太广,造成污染和浪费
  校园景观中的夜景照明灯常出现“主客不分”的现象,散点式的布置了大量的灯光,导致夜景没有主题也缺乏观赏性。虽然照明涉及的内容甚广,需要考虑的因素很琐碎,但是校园夜景照明应当形成清晰的设计主题和设计理念,发挥其功能性和观赏性。另外,这些大量的散点光源在校园中整夜开放,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问题,在后续的设计中可以考虑与“智慧照明”系统结合,创造既节能又美观的校园夜景。
  3 夜景照明规划设计要点
  3.1 整体性规划
  大学校园景观应是基于学术与实践氛围的整体营造,是从宏观到微观尺度上空间环境的整体考虑,体现的是综合性以及专业化的发展方向。校园夜景照明规划也应遵循这样的整体性原则,把握好宏观与微观的艺术联系,同时注重整体性与秩序性的统一。在设计初期,应进行夜景照明的整体规划设计,根据校园定位与文化底蕴确定适宜的主题及重点表现对象,提出可行性方案。再从氛围、色彩、昼夜观赏性等方面进行详细设计。最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加入“智慧照明”的理念,创造现代化校园夜景。
  3.2 结合艺术,注重形式美
  夜景照明设计中光影设计是实现艺术性与形式美的重要方法,它是以人造光源为媒介的综合性艺术形式。校园夜景照明规划设计是一项艺术作品,设计时要根据环境的不同去设计,合理设计的光影变化是夜景艺术的表现媒介。在设计时要注意的是按区域的不同功能需要采用不同的照度,如道路、重要出入口、校门等区域应加上高照度的照明,达到醒目的效果;广场等开放空间,应使用中等照度的设备;各类景观小品处应采用不同照度的灯光营造相应的氛围。照明的光色尽量以冷色为主,暖色为辅,不要出现强烈的彩色炫光的刺激。
  3.3 遵从“反规划”理论,增添环境活力
  “反规划”是以维护自然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为前提而进行的设计手法,在进行校园夜景规划设计时,我们也应尽量做到以自然为主,装饰为辅的原则,将夜景照明设施与校园环境有机结合。在不破坏原有景观的前提下对景观进行深化思考与夜景创新。
  4 结语
  高校校园的夜景照明规划设计是近年来才开始受到人们关注的城市夜景照明中的一个新类别。有关它的设计研究,特别是从规划设计的角度进行研究,还只是刚刚开始。总的来说,校园夜景照明规划设计存在诸多的不足,要想打造出良好的校园夜景环境,就要分析出问题所在以及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亦可把问题作为导向去解决问题,处理好规划、艺术、环保之间的关系,夜景规划设计问题将得到有效的改善。
  参考文献:
  [1] 邱双赫.浅谈城市夜景照明设计的方式、方法[J].科技致富向导,2013(12):169.
  [2] 陈强.浅谈城市夜景规划[J].科技信息,2012(9):361.
  [3] 肖轶群.大学校园夜景照明设计研究兼论燕山大学校园夜景照明[D].河北师范大学,2011.
  作者简介:谢小林(1988—),女,四川绵阳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景观设计,室内设计。
其他文献
摘 要:新时期教育改革的人本回归要求班级德育工作要以幸福为终极目标。幸福并不是肤浅的快乐和简单的热闹,从“智慧”走向“幸福”才是艺术高职校幸福班级建设的一条正途。在幸福班级的建设中要坚持以下几个关键词:坚守梦想、求同存异、特色立班,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宽容与严格的关系、学习与活动的关系、文化与专业的关系。  关键词:智慧;幸福班级;艺术高职校  1 从“智慧”走向“幸福”是艺术高职校幸福班级建设的
期刊
摘 要:在科技飞速发展,多媒体广泛应用,碎片化信息繁密的今天,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和传承尤为重要。在苗绣的纹样中可以看到非常多象征性的造型,其中大部分的纹样都是古人对神灵崇拜、吉祥祝福、谐音寓意祈福的体现。本文将通过挖掘施洞式飞鸟纹样的图案和文化内涵,探讨如何将苗族服饰中的传统文化核心创新应用,发扬光大。  关键词:苗绣纹样;传承;地域文化  1 苗绣图案纹样解读  苗族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传
期刊
摘 要:京剧《手镜》以真实历史人物事件为原型,将手镜“古为今用”,以人为镜,从而可知人之得失,人物性格鲜明,剧情起承转合,由夜宴迟归引入,展开了秋娘逃难、求助王府、正邪交战、内心挣扎、爹娘入夢、皇上驾到、证呈朝堂、编修家书、圣旨旌表这一系列的情节。王世祯不畏强权、坚守道义的精神深刻地留在观众的心中。  关键词:京剧;手镜;清朝  1 一景即多景的舞台布景  整部剧主要的舞台背景是由横向的几块牌匾和
期刊
摘 要:亲临艺术家本人作品展览现场的感受是画册上无法体现的认知维度,此篇漫谈将是围绕当下著名艺术家赵培智的个人作品展“精神游牧”进行阐述,本文将从作品的技法和作品中夸张的色彩及艺术家对人物形象的高度概括做出重要解读,当然也体现了艺术家对艺术至理的理解做出相应的猜想与个人见解。从而也体现笔者对艺术家作品的理解层面以及自己在艺海中的追求方向和目前所向往的画理目标。  关键词:油画艺术;意味形式;笔触 
期刊
摘 要:形成本土风格是中国动画电影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中国古代传说、故事和元素可以为中国动画电影探索本土风格提供丰富的内容和题材,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国动画电影在利用中国传统故事、元素等创作具有民族风格的动画作品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关键词:中国传统元素;动画电影;本土风格  20世纪以来上映的动画电影中,欧美3D动画吸引了大部分的眼球,日本唯美动画也以独特的风格在世
期刊
摘 要:套版作为油印套色木刻创作中的一个必经环节,在创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通过对自身探索的分割式套版方式的阐述,从而揭示油印套色木刻中不同套版方式的使用,对作品最终呈现的视觉形态有着重大的影响。  关键词:套色木刻;套版方式;实验性  1 分割式套版对画面的分解与重组  使用主版套色方式的作品中重色主版对于画面的主导使得作品呈现出了一个共性,那就是主版对于画面形象和内容呈现的统领作用。而
期刊
摘 要:中国是版画的发源国,木刻是版画的原点,《梵文陀罗经咒图》是已发现的现存最古老的木版画,距今已有两千余年。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木刻版画经历了复制版画、创作版画、观念性版画这几个阶段,在这几个阶段中版画的本体艺术语言一直在更新,但是可以确定的是版画的媒介材料以及语言的拓展始终是从事版画创作的艺术家所关注的点,在这三个阶段中媒介材料的独特语言的呈现对木刻版画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那媒介材料的独特语
期刊
摘 要:席勒根据世界不平等的传播体系进行研究发现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文化产品也逐渐带有西方特征,并提出“次帝国主义”,文化帝国主义通过文化的反向流动具有从内部消解文化民族性和独立性的威胁,因而表现出对这些国家文化更大的破坏性。为了更好地防止文化帝国主义的持续恶化,保护我国民族的文化独立与安全,深化扩展席勒“次帝国主义”理论,笔者以中国电影为对象,采用案例分析和文本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得出中国电
期刊
摘 要:本文重点研究了民间色彩艺术——农民画对幼儿生活环境的影响。中国民间艺人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色彩体系,将民间色彩艺术的表现手法运用于幼儿园主题墙的创设中,所以在幼儿园开展民间艺术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农民画的色彩特点,在装饰设计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站在儿童的视角上,设计出儿童所需要的环境。民间艺术教育能够促进和发展幼儿的情感,民族精神,审美体验和良好的个性品质。  
期刊
摘 要:闽西“采茶灯”是闽西精神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地具有鲜明特色的民间文化艺术。在其百年的历史进程中经过不断的发展演变,形成独具一格的表演风格。闽西“采茶灯”承载了闽西劳动人民持续不断的精神血脉,通过不同的角度分析闽西传统文化重要表现之一的“采茶灯”所面临的现实境遇,进而认识创新的重要性。  关键词:闽西;“采茶灯”;传承  闽西“采茶灯”是闽西当地非常富有特色的一种民间文化艺术,被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