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音乐听觉实践相关联的基本乐理概念探索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rmLo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根据音乐听觉实践的实际需求对基本乐理概念“乐音的属性”及其相关知识点进行梳理与综合,并尝试将音乐听觉实践按难易程度分为初阶、中阶、高阶三个层级,达到理论指导聆听、聆听巩固理论记忆的目的,将乐理知识内化为内心听觉结构的一部分。
  关键词:音乐听觉实践;音的属性;基本乐理
  依据音的物理属性,乐音有四种特性:音高、音长、音量、音色。[1]能够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捕捉到这四种特征并认识到他们在音乐中的作用,能为深度理解音乐与诠释音乐打下良好的基础。笔者根据《基本乐科教程》(乐理卷);[2]《基本乐理教程》(童忠良著);[3]《基本乐理教程》(赵小平著)[1]这三本乐理教材中“乐音的物理属性”概念及其相关联的基础概念进行梳理,以具体的音乐作品为聆听对象,初步探索基本乐理教学强调的读、写、换算、记忆等概念性的知识与音乐听觉实践的关联性。
  1 音的高低
  1.1 初阶听觉实践
  (1)相关知识点。第一,五线谱。第二,音列的上行与下行。(2)聆听练习的重点。第一,能在实际音乐作品听辨中识别出音“高”与“低”的对比,以及“由低到高”与“由高到低”的区别。第二,以表达聆听后的感受为主,如联想到什么样的词汇与场景等。(3)题型设计与音乐推荐。第一,听辨拜厄钢琴基本教程第62课,感受右手旋律声部的高与低(每2小节一组),左手与右手声部的高与低(第7小节与第8小节)。第二,聆听车尔尼599第56课,识别出半音阶的上行与下行。第三,听辨。圣桑《动物狂欢节》中的“长耳朵的家伙”片段,感受乐音高与低的对比,以及音乐所表达的动物形象。
  1.2 中阶听觉实践
  (1)相关知识点。第一,G谱号、C谱号、F谱号;大谱表与联合谱表。第二,人声、乐器的音区与音域。(2)聆听练习的重点。第一,音乐作品中不同音区的对比与呼应。第二,音高与谱号的对应。(3)题型设计与音乐推荐。第一,作品主题分别在哪个音区进行了呈现,该乐曲用哪种谱表记谱?钢琴曲《水草舞》旋律声部的音区变化。第二,海顿的弦乐四重奏《云雀》大提琴声部与小提琴声部的呼应。第三,噪音类乐器能发出乐音吗?艾伦·科普兰《为平凡人的号角声》,乐曲约32秒处,定音鼓演奏出的上行的纯四度与纯五度。卡尔·奥尔夫的《布兰诗歌》第一乐章,在乐曲开头约15秒处,定音鼓演奏出的高与低的对比。
  1.3 高阶听觉实践
  (1)相关知识点。第一,音名唱名。第二,音列分组。第三,旋律音程。(2)聆听练习的重点。对音乐作品中的最高(或最低)音的识别能力的练习,以及针对旋律线条中的特征音程的识别。(3)题型设计与音乐推荐。第一,歌曲《刚好遇见你》中“因为我刚好遇见你”这句歌词中出现的复音程的名称是什么?音程跨越了哪两个组别?小十度音程;小字一组与小字二组第二,艾伦·科普兰《为平凡人的号角声》,开头的小号独奏声部,主要在哪些音程上进行?大二度音程;大三度、小三度音程;纯四度、纯五度音程
  2 音的长短
  2.1 初阶听觉实践
  (1)相关知识点。第一,单纯音符与单纯休止符。第二,常用的附点音符与附点休止符。(2)聆听练习的重点。第一,音乐中音符时值的比较。第二,音乐中休止符时值的比较。(3)题型设计与音乐推荐。第一,识别音乐中音值长短的对比。鲍罗丁《中亚细亚草原》小提琴的持续泛音E的背景,与拨弦低音声部的时值对比。第二,体验乐音的长短变化对乐曲速度与风格的影响。聆听奥芬巴赫的《康康舞曲》与圣桑《动物狂欢节》中“乌龟”选段,比较同一音乐主题,由于乐音长短的变化导致的速度与听觉感受上的变化。
  2.2 中阶听觉实践
  (1)相关知识点。第一,附点节奏型长与短的对比。第二,延长记号。(2)聆听练习的重点。第一,能在音乐中準确识别出使用了延长记号的音。第二,出现在小节线上的延长记号。(3)题型设计与音乐推荐。第一,聆听德沃夏克《幽默曲》,曲例中多次使用了延长记号的音是乐曲的主音该音的实际音高是bG。第二,德沃夏克《幽默曲》,曲例中频繁出现了哪种节奏型?该节奏型体现了时值长短的对比小附点节奏型。
  2.3 高阶听觉实践
  (1)相关知识点。第一,切分音节奏型,长与短的对比。第二,连音线。(2)聆听练习的重点。第一,在聆听中找到明显重复的,有特性的节奏型。第二,能判断音乐中是否存在跨小节的延音线。(3)题型设计与音乐推荐。第一,聆听德彪西的钢琴作品《黑娃娃步态舞》,识别旋律中反复出现的节奏型是哪种?小切分节奏型。第二,聆听古诺《圣母颂》,寻找作品中出现的小节内部的连音线,以及跨小节的连音线(结尾主音),进而写出旋律声部的乐谱。
  3 音的强弱
  3.1 初阶听觉实践
  (1)相关知识点——常用力度记号(见表1)。(2)聆听练习的重点。第一,能辨别音乐中强与弱的对比,并找到与之相对应的力度记号。第二,聆听并识别乐曲中渐强、渐弱的起始点与变化频率。(3)题型设计与音乐推荐。第一,聆听歌剧《费加罗的婚礼》选曲“不要再做情郎”,找到渐强的乐句。第二,听辨卡尔·奥尔夫的《布兰诗歌》第一乐章,为强弱对比处填写适当的力度记号。该首作品中ff与pp的对比部分很多,适合作为音量对比听辨的示例使用。
  3.2 中阶听觉实践
  (1)相关知识点。第一,单拍子与复拍子。第二,强拍与弱拍。(2)聆听练习的重点。第一,通过聆听歌曲的前奏,迅速找到歌曲的强弱拍循环规律。第二,根据乐曲强弱拍的循环规律,区分单拍子和复拍子。(3)题型设计与音乐推荐。第一,聆听艺术歌曲,找到强弱拍的循环规律,并说出歌曲是否是弱拍起。萧友梅《问》。第二,听音乐里姆斯基-科萨科夫《舍赫拉查达》第三乐章选段,判断乐曲的拍子类型为单拍子还是复拍子。
  3.3 高阶听觉实践   (1)相关知识点。第一,混合拍子。第二,变拍子。第三,散拍子(散板)。(2)聆听练习的重点。根据强拍、弱拍的组合方式,准确判断乐曲的拍号。(3)题型设计与音乐推荐。第一,聆听歌曲《小白菜》混合拍子  四五拍  循环规律:强弱弱+强弱。第二,智取威虎山选段“穿林海跨雪原”属于哪种拍子?散拍子。
  4 音色
  4.1 初阶听觉实践
  (1)相关知识点。第一,音色。第二,现代分类法把乐器归纳为——体鸣乐器(如云锣、沙锤);气鸣乐器(吹孔、震簧、唇震);膜鸣乐器(如鼓);弦鸣乐器(擦弦、拨弦、击弦);和电鸣乐器五大类。[4](2)聆听练习的重点。第一,通过聆听音乐,分辨主奏乐器的类别与演奏方式。第二,同一音乐主题,用不同音色的乐器演奏,带给我们的感受有何不同。(3)题型设计与音乐推荐。第一,聆听《平湖秋月》的洞箫演奏版本与古筝演奏版本,分辨出乐器类型,探索乐器的演奏方式(橫吹、竖吹、擦弦还是弹拨)。第二,通过聆听音色,分辨不同的声乐演唱形式(男声独唱、女声独唱、童声合唱、混声合唱等)《铁砧合唱》(混声合唱),《放牛班的春天》(童声合唱)等。
  4.2 中阶听觉实践
  (1)相关知识点。第一,常见的中国民乐与西洋乐器。第二,乐器音色与演奏特点。(2)聆听练习的重点。根据音色判断乐器名称。(3)题型设计与音乐推荐。普罗科菲耶夫《彼得与狼》。第一,弦乐代表的形象是谁?彼得。第二,大灰狼、鸭子的形象分别是由哪种乐器演奏的?圆号、双簧管。
  4.3 高阶听觉实践
  (1)相关知识点。第一,常用乐器的英文名称。第二,常用曲体的英文名称。(2)聆听练习的重点。第一,依据音色特征判断乐曲的音乐演奏形式(弦乐四重奏、木管四重奏、小提琴协奏曲、钢琴与小提琴奏鸣曲等等)。第二,依据经典音乐作品的总谱读谱练习与听写练习。(3)题型设计与音乐推荐。布里顿《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第一,第一乐章,音乐主题共出现了几次?6次。第二,演奏主题旋律的乐器组,按照怎样的顺序出现的?将主题旋律记下来。木管组-铜管组-弦乐组-打击乐组。第三,第二乐章主题的变奏,依次由哪些乐器进行展开的?依次由长笛;短笛;双簧管;单簧管;大管;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竖琴;法国号;小号;长号;打击乐器演奏。
  以上是笔者对于“音乐听觉实践”与“乐音的属性”之间的关联性进行的探索,在具体听觉实践操作时,也可以将同一首经典音乐作品梳理出难度不同的知识点,在各层级聆听练习中重复使用,这样更有助于经典音乐作品的记忆与理解。
  音乐听觉实践活动中的理性思维进程,体现了普通欣赏者与专业音乐工作者在音乐听觉发达程度上的差异,将“聆听音乐”与“梳理乐理概念”相关联,更有利于内心听觉思维逻辑的巩固与建立。
  参考文献:
  [1] 赵小平.基本乐理教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1.
  [2] 孙从音,马东风.基本乐科教程(乐理卷)[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6.
  [3] 晏成佺,童忠良.基本乐理教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
  [4]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
其他文献
摘 要:在科技飞速发展,多媒体广泛应用,碎片化信息繁密的今天,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和传承尤为重要。在苗绣的纹样中可以看到非常多象征性的造型,其中大部分的纹样都是古人对神灵崇拜、吉祥祝福、谐音寓意祈福的体现。本文将通过挖掘施洞式飞鸟纹样的图案和文化内涵,探讨如何将苗族服饰中的传统文化核心创新应用,发扬光大。  关键词:苗绣纹样;传承;地域文化  1 苗绣图案纹样解读  苗族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传
期刊
摘 要:京剧《手镜》以真实历史人物事件为原型,将手镜“古为今用”,以人为镜,从而可知人之得失,人物性格鲜明,剧情起承转合,由夜宴迟归引入,展开了秋娘逃难、求助王府、正邪交战、内心挣扎、爹娘入夢、皇上驾到、证呈朝堂、编修家书、圣旨旌表这一系列的情节。王世祯不畏强权、坚守道义的精神深刻地留在观众的心中。  关键词:京剧;手镜;清朝  1 一景即多景的舞台布景  整部剧主要的舞台背景是由横向的几块牌匾和
期刊
摘 要:亲临艺术家本人作品展览现场的感受是画册上无法体现的认知维度,此篇漫谈将是围绕当下著名艺术家赵培智的个人作品展“精神游牧”进行阐述,本文将从作品的技法和作品中夸张的色彩及艺术家对人物形象的高度概括做出重要解读,当然也体现了艺术家对艺术至理的理解做出相应的猜想与个人见解。从而也体现笔者对艺术家作品的理解层面以及自己在艺海中的追求方向和目前所向往的画理目标。  关键词:油画艺术;意味形式;笔触 
期刊
摘 要:形成本土风格是中国动画电影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中国古代传说、故事和元素可以为中国动画电影探索本土风格提供丰富的内容和题材,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国动画电影在利用中国传统故事、元素等创作具有民族风格的动画作品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关键词:中国传统元素;动画电影;本土风格  20世纪以来上映的动画电影中,欧美3D动画吸引了大部分的眼球,日本唯美动画也以独特的风格在世
期刊
摘 要:套版作为油印套色木刻创作中的一个必经环节,在创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通过对自身探索的分割式套版方式的阐述,从而揭示油印套色木刻中不同套版方式的使用,对作品最终呈现的视觉形态有着重大的影响。  关键词:套色木刻;套版方式;实验性  1 分割式套版对画面的分解与重组  使用主版套色方式的作品中重色主版对于画面的主导使得作品呈现出了一个共性,那就是主版对于画面形象和内容呈现的统领作用。而
期刊
摘 要:中国是版画的发源国,木刻是版画的原点,《梵文陀罗经咒图》是已发现的现存最古老的木版画,距今已有两千余年。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木刻版画经历了复制版画、创作版画、观念性版画这几个阶段,在这几个阶段中版画的本体艺术语言一直在更新,但是可以确定的是版画的媒介材料以及语言的拓展始终是从事版画创作的艺术家所关注的点,在这三个阶段中媒介材料的独特语言的呈现对木刻版画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那媒介材料的独特语
期刊
摘 要:席勒根据世界不平等的传播体系进行研究发现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文化产品也逐渐带有西方特征,并提出“次帝国主义”,文化帝国主义通过文化的反向流动具有从内部消解文化民族性和独立性的威胁,因而表现出对这些国家文化更大的破坏性。为了更好地防止文化帝国主义的持续恶化,保护我国民族的文化独立与安全,深化扩展席勒“次帝国主义”理论,笔者以中国电影为对象,采用案例分析和文本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得出中国电
期刊
摘 要:本文重点研究了民间色彩艺术——农民画对幼儿生活环境的影响。中国民间艺人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色彩体系,将民间色彩艺术的表现手法运用于幼儿园主题墙的创设中,所以在幼儿园开展民间艺术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农民画的色彩特点,在装饰设计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站在儿童的视角上,设计出儿童所需要的环境。民间艺术教育能够促进和发展幼儿的情感,民族精神,审美体验和良好的个性品质。  
期刊
摘 要:闽西“采茶灯”是闽西精神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地具有鲜明特色的民间文化艺术。在其百年的历史进程中经过不断的发展演变,形成独具一格的表演风格。闽西“采茶灯”承载了闽西劳动人民持续不断的精神血脉,通过不同的角度分析闽西传统文化重要表现之一的“采茶灯”所面临的现实境遇,进而认识创新的重要性。  关键词:闽西;“采茶灯”;传承  闽西“采茶灯”是闽西当地非常富有特色的一种民间文化艺术,被列
期刊
摘 要:高校校园作为知识经济的重要载体和核心力量,兼具传播知识、培养人才、从事研究等功能。良好的校园环境,对于引导大学生提升思想道德素质、促进知识文化交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有深远的意义。在注重校园景观建设的同时,夜景照明的规划与设计容易被忽略,但它对于提高校园景观小品利用率及校园安全性、改善和美化环境等方面均起着积极的作用。优良的夜景照明设计能够完美地体现校园环境,同时能促进交流,增添校园活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