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自主学习 促进和谐发展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bell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指出:21世纪的合格公民应具有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四项能力,其中“学会求知”是最基本的要求。将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懂得学习的人。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作为老师,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块主要阵地,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会学”,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一、树立科学的学生观,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自主地学习。如《教学植物妈妈有办法》时,在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和生活体验,自主的说说植物还有哪些传播种子的办法后,接着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读,同桌互读,然后让想读的同学示范读,这样课堂气氛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学生在民主的教学中体验到自主学习的快乐。
  二、创设情境,实施愉快教学,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条件
  学习兴趣是孩子从内心对学习活动的爱好和追求。只有兒童对学习内容,学习的具体过程和学习结果感兴趣时,才能有主动、积极的学习,因此,教师应该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努力激发儿童学习兴趣,让每个同学都能踊跃参与,并能在参与中表现自我,提高自己。
  1.设计导语,巧妙调动参与兴趣
  俗语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语文教师若能设计出精彩的序幕,通过简洁、生动或幽默诙谐的导语,就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把学生的学习热情调控到最佳状况,为下面的教学扎下基础。如教学《小猫种鱼》一文时,导入新课的谈话即着手调动学生探求新知的好奇心:“同学们看了这个课题后,你有什么想法吗?”“小猫为什么想种鱼?”“小猫怎么样种鱼?”“结果会是什么样呢?”通过问题的揭示,巧妙把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起来,让学生以满腔的求知热情去学习,从而获得真知。
  2.诱动思维,适时引发参与兴趣
  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一经挑起,既会产生强大的动力,乐于学习,感到学习的快乐。因此,教学中必须适时诱发学生思维的闸门,根据教材特点,让学生的思维状态保持在浓郁的兴趣之中,尽情地在知识海洋中猎取。比如《乌鸦喝水》教学中,在学生知道乌鸦为什么找水喝,在什么地方找到水这些知识后,注意诱导,开启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观察插图,适时引导,“你们看看乌鸦喝不着瓶子里的水,它表现怎么样?”“你们是怎么知道很着急的呢?”“乌鸦除了扔下小石子,水慢慢升高才喝着水这个办法外,你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这时,学生学习热情高,议论纷纷,争先发言,连平时胆小的学生也不甘寂寞,跃跃欲试,参与唇枪舌战,气氛活跃,这样学生既学会课文,又在兴趣中思维,在思维中获趣。
  3.组织游戏,合理增强参与兴趣
  好玩好动是学生的个性,有机地组织游戏活动,能恰当好处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课件把“找朋友,夺红旗”等新颖有趣的游戏活动引入课堂,使学生的注意力持久、稳定、学习兴趣高涨,让学生在玩中巩固学到的知识,发展能力,挖掘智力。
  三、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注重培养能力,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途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由此可见,在教学课堂中,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服务,教的目的就在于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标新立异,敢为人先的勇气。
  1.教学生学会质疑问难
  “学贵有疑”引导学生读书生疑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方法。凡是善于质疑问难的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学习劲头足;而提不出问题的学生,只是被动地等待教师提问,并依赖别人的解答,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将思维触角伸向课文的重、难点。教师每教一篇课文,都应该有目的的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便在学习中主动地去释疑解惑。教学中,在要求学生质疑的同时,还要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从课题发现问题,从字、词、句的用法,课文内容的含义以及标点的使用等方面,提出疑问。例如教学《奇妙的眼睛》一课,为什么把望远镜、显微镜、潜望镜等物称作“眼睛”。课堂上我让学生观看望远镜、显微镜、潜望镜,并与人的眼睛比较,学生就很快了解到这些光学仪器是用来帮助人们观察那些肉眼无法看到的事物。
  2.教学生学会释疑解惑
  在教学中,教师除了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教师要注意提供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机会,为了让学生学会完整地回答问题,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边读、边想、边圈”的学习方法。有些问题是根据课文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的,在文中不能直接找答案,需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语境才能得出答案,教学中可采用朗读,同桌或小组讨论等方法,让全体学生参与到解决问题中来。如《狐狸与乌鸦》一课中,学生提出“馋得直流口水”是什么意思?我并不急于告诉其书面解释,而是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想想,谁馋得直流口水?狐狸为什么馋得直流口水?通过读一读,说一说,学生知道是狐狸想吃乌鸦嘴里的那片肉,那么对这个词、句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3.运用语言表情,激活创新思维
  在教与学双边活动中,应尽量控制教师讲解的时间,让学生多一些练习的机会,用体态语言、表情代替个别回答和齐声回答。如理解《小猴子下山》一文描写小猴子动作的词语,“掰、抱、捧、摘、打”等动词的用法,可以让学生集体做动作演示,在演示过程中加深对词意的理解。
  四、运用评价,坚定信心,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在教学中,教师和同学恰到好处的赞赏评价语言不仅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坚定学习自信心。如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要采用肯定、鼓励、引导、赞赏。在学生回答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时,可采用“敢于积极发表意见,但思路可换一换。”“这个问题答对了一半,也是好的,另一半,再想想,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想出来的。”教师的评价还要特别注意鼓励学困生主动发言,在发言的质量上不要提太高的要求,这样的评价会让学生感到态度诚恳,进而以良好的心态主动学习。
  总之,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方式,善于启发、引导,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进步,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通过分析沉默法的定义和理论基础,设计沉默法的课程教学过程,发现沉默法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 沉默法 课程教学过程 创造性 主动性  沉默法是由Caleb Gattegno提出的一种语言教学方法。  沉默法的使用讲求这样一个前提,就是老师尽量保持沉默,鼓励学习者多说。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沉默法,我们不能主观上从字面意义推断其为教师
摘 要:体育教学改革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打破旧的教育模式建立新评价体系;以学生健康发展为中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重视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个性开发;合理优化课程结构;注重学生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使教学改革不流于形式。  关键词:教学改革;评价体系;心理;社会适应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全国的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指导思想,同时也为每一位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的
摘要:新课程实施以来,我校教师在思想上对如何改善教与学的方法,如何科学评价学生,如何处理师生关系等问题的理解有了质的飞跃。而这样的新课程理念也的确影响着多数教师的教学实践。因此,在课堂上我们更多地看到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师生和谐互动等动人的画面,但通过反思,我也越来越认识到我校的数学课堂教学还存在不少问题,而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新课程改革已经
随着我国加入WTO时间的逐步演进,目前我国市场运作模式也在日趋规范。因此,社会需要越来越多的受过正规教育,有着踏实理论基础,别且能够快速融入社会的高层次人才。这就要求高校
摘 要:在我国,智能手机发展及其迅速,而对智能手机的管理相关研究相对滞后。青少年,尤其是学业任务极重的高中生使用智能手机,一方面消耗大量时间,另一方面造成手机依赖。本文从智能手机的使用时间分配和手机依赖的关系入手,提出管理建议。  关键词:智能手机;手机依赖;管理  当前,信息技术蓬勃发展,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便携智能系统正快速进入我们的生活。按照国家网信办的数据,2015年我国智能手机的拥有量达到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纳入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三种方式有机结合才真正的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到了一个新的认识水平上。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课堂;教学方法  新课程改革形势下,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质就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因材施教,
摘 要: 教师言语中积极的心理暗示对学生学习信心的激发是不言而喻的,本文从教师积极的语言暗示对良好课堂环境的构建和增强学生学习英语自信心的方法两个方面谈论如何给学生创设积极的心理暗示和教学情境。  关键词: 积极心理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学习信心 学习效果  英语这门学科,由于它教学方式的多变、学生知识储备量大、课堂输出要求高等特点在高中阶段成为学生最难学的课程之一。特别是理科生,调动他们在课堂上的
柯西不等式 :设ai,bi ∈R+,i=1 ,2 ,… ,n .则∑ni=1a2 i ∑ni=1b2 i ≥ ∑ni=1aibi2 (1 )证明 记A =∑ni=1a2 i,B =∑ni=1b2 i,C =∑ni=1aibi.ABC2 +1 =∑ni=1a2 iBC2 +∑ni=1b2 iB=∑ni =1a2 iBC2 +b2 iB≥ Cauchy inequality: Let ai,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出:“义务教育初级英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显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