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类培养环境与本科生党建工作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inang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入推进、高校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发展,大学生党建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本文以浙江大学求是学院为例,分析大类培养环境中本科生党建工作的难点,开展针对性的实践与探索,在此基础上对下一阶段工作进行思考与展望,为大类培养模式下做好本科生党建提出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大类培养 本科生 党建工作
  时代的发展推动着高考招生制度和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浙江大学于2008年开始实行“一横多纵”的大类招生、大类培养、通识教育模式,“一横”指的是成立求是学院,下设丹阳青溪学园、紫云碧峰学园和蓝田学园,“多纵”指的是各专业院系。学生通过大类招生进入浙江大学后进行属地管理,在求是学院确认主修专业,经过一年学园的大类培养后再转入专业院系接受三到四年的专业培养。求是学院教育引导学生完成从高中到大学的思想、学业和生活上的转变与适应,肩负着为浙江大学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领导者打好基础的使命和责任。
  随着浙江大学本科生管理模式的改变,学生党建面临着新的挑战,对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党支部要担负好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引导广大党员发挥先进模范作用”[1]。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加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体制机制,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党的基层组织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同时做好在高校教师和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加强党员队伍教育管理,使每个师生党员都做到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为党。”[2]党中央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度重视,对坚持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求是学院党委在校党委的领导下,总结分析新形势下低年级本科生党建的难点,梳理总结并加以实践探索,提出下一阶段的思路与展望,以进一步夯实大类培养下的学生党建基础。
  一、工作难点
  1.学生入党动机的端正
  入党动机指一个人要求入党的内在原因和真实目的。有关资料表明,申请加入党组织以实现更高的政治追求和组织归宿,是多数在校大学生的强烈意愿和内在需要[3]。大学生入党动机的主流是端正的,以信仰动机和贡献动机为主。但是部分学生由于对党的发展历史、理论知识、方针政策缺乏系统全面的认识,同时受到社会功利化思维的影响,入党动机较为复杂,例如“实用主义型”:有的认为党员身份能帮助自己在评奖评优或者就业中更有竞争力而申请入党;“顺从听话型”:有的完全遵从老师或父母的意见而申请入党;“随波逐流型”:有的单纯因为周围同学申请入党而递交入党申请书。大一是大学生塑造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阶段,是政治信仰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于申请入党的学生,基层党组织要通过组织学习培训、联系人谈话和考察进行引导教育,入党动机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培养和发展;对于学生党员,入党动机需要不断被审视、澄清和端正。高校党组织应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党建工作中确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同时,引导他们在追求组织归宿和政治信仰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升华。
  2.基层党建工作力量的增强
  求是学院目前有学生党支部九个,由学园专职辅导员担任党支部书记,党支部副书记由从学校机关选拔年轻教师担任兼职辅导员。
  在党建骨干队伍建设上,专职辅导员担任党支部书记有自身优势:长期从事学生工作,掌握开展学生工作的规律和方式方法,有激情、有活力、亲和力强,但也存在不足之处:学园辅导员普遍较为年轻,从事党务工作时间相对较短,开展党建工作缺乏经验。
  在党员发展工作上,根据要求,党员发展过程需要支部党员负责一系列党务工作,包括与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学生谈话,作为培养联系人与入党积极分子谈话并对其进行考察,作为入党介绍人对党员继续进行教育和考察等,这些工作需要支部党员积极参与、全力投入,从而顺利完成,是保证党员发展质量的重要条件。相比专业招生、专业培养模式,大类招生、大类培养模式下的学生党支部普遍存在党员人数难以适应党建工作开展需要的情况。新生党员人数明显减少,新发展党员需要至少为期一年的培养考察期,这就意味着支部党员人数普遍较少;与此同时,学园学生人数多,党支部每位党员联系的團支部数量多,相应的谈话考察的入党积极分子比较多,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培养联系人与入党积极分子之间交流的时间,降低了谈话的质量,会出现因为“谈不深、谈不透”的情况,不利于帮助入党积极分子进一步端正动机、认清问题、提高觉悟,也不利于党员发展的高标准严要求。
  二、实践与探索
  1.党建制度的完善
  制度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在全面依法治国、依规治党的新形势下,加强求是学院党建工作制度化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基础,严格落实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民主评议制度、党支部联系群众的制度等。为了更加规范党务工作,求是学院邀请拥有丰富学生党建经验的老师共同指导,编写《求是学院党务工作手册》,保证严肃性和严谨性。注重学生党建档案的完整性和规范性,做好与专业院系党组织的全面衔接。学园制定《专职辅导员工作手册》和《机关兼职辅导员工作实施细则》等定期召开党建工作研讨会,交流经验,反思不足,推进党建工作扎实开展。
  2.骨干队伍的培养
  骨干队伍是党建工作的有力保障。教师党建骨干以担任支部书记或支部委员的专兼职辅导员为主体,求是学院重视其理论储备和政治素质的提高,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加强对党章党规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营造争做优秀党员的良好氛围。完善“学院带领学,学园全面学,支部深入学”的三级联动学习教育体系。求是学院层面,集中参加学院党委组织的系列党课,并对学习记录进行检查;学园层面,统筹部署实施方案,学园领导面向全体党员作主题报告;党支部层面,开展“支部书记上党课”,支部书记授课前认真学习、精心准备,授课时创新教学形式,三级联动学习教育体系促使党建骨干深刻领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将学习成果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以作为自身的行动准则。   同时注重其业务能力的提升。每年针对新一届支委进行上岗培训,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以保证党支部工作质量。定期召开支部书记例会,听取支部对主题学习教育、党员发展和支部建设等的汇报并给予指导。年终召开支部书记总结述职会,并将工作情况纳入党内评奖评优中考虑。邀请资深兼职组织员、兼职辅导员和学生党员等谈想法、提建议,进一步打开师生齐心、共谋发展的积极局面。
  学生党建骨干以学生党员素质发展中心为主体,它是以低年级本科生党建骨干培养和入党积极分子素质发展为主的学生团队,扩大学生党建在学生群体中的先锋性、示范性和影响力。中心下设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和素质拓展部,围绕学园中心工作,协助做好党员发展和志愿服务岗的组织实施等。举办“最宏大脑”党史时政知识竞赛,为学生了解党史党情提供平台。
  3.教育基地的培育
  思想政治教育基地是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途径。求是学院以“党员之家”为教育平台,依托浙江大学新四军教育基地(以下简称“教育基地”)开展对广大学生特别是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理想信念教育。教育基地成立于2004年,由浙江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浙江大学求是学院和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求是宣讲团共同创办,经过14年的发展,一批批新四军老同志及其后代、老学者和老教授走进学院,每学期以“相约星期五”为主要载体,宣讲党的革命传统,党的主张、路线、方针和政策[4]。近年来,教育基地邀请老党员开展“践行中国梦·弘扬核心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做合格党员”“缅怀先烈,不忘初心,再长征”“聚焦十九大,展望新时代”等报告会,加强了大学生的革命传统教育。
  教育基地还牵线搭桥,安排党支部、党章学习小组与老党员结对,相继开展“‘90后’党支部与90周岁老党员结对”“不忘老前辈谆谆教导,红色接力棒代代传递”等为主题的结对活动,让學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教育、访谈教育等方式,深化思想、坚定信念,在美好的心灵交流和多方面的思维碰撞中得到思想和情操的提升。教育基地结合寒暑期社会实践,组建以学生党建骨干为核心的社会实践团队,奔赴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更深层次的学习,让广大青年学子在亲身实践中体验成长。教育基地的活动内容既有传统,又有现代;既讲以往,又讲当今;既有传递,又有交流;既讲融合,又求碰撞。活动由点及面,向纵深发展,范围不断拓展,从求是学院辐射至全校。
  三、思考与展望
  1.党建工作队伍的充实
  随着大类培养下“1 3”本科生管理模式的实施,求是学院主要教育管理对象为一年级本科生,这意味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与考察是学生党建重点。应进一步充实和增加党建工作队伍,形成专兼职辅导员共同参与、求是学院和专业院系协同开展的工作模式。获得专业院系支持,通过选拔优秀的研究生党员担任兼职辅导员并将组织关系转入求是学院,发挥“传帮带”作用。探索形成以专职辅导员、机关兼职辅导员和研究生兼职辅导员为主体的党建工作队伍。强化对从事党务工作者的业务能力培训,确保党员发展程序的严谨性和规范性,坚持以一流的标准发展学生党员。
  2.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
  求是学院应从理想信念教育和学业职业指导两方面着手,进一步端正入党申请人的入党动机,使其坚定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信念。关心入党积极分子的学业,做好对其主修专业确认和生涯规划指导,加强第一课堂与第二、三、四课堂教育的融通,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目标,将个人前途和国家利益相统一,献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中。
  3.红色文化的弘扬
  与互联网同步成长起来的“00后”即将成为高校学生的主要力量,对于这一代年轻人来说,网络就像空气和水一样重要,推进在“两微一端”弘扬红色文化、讲好红色故事迫在眉睫,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党的历史传统、方针政策和执政理念,主动引导学生关注讨论、进而学习理解,最后内化为认同支持,提高高校党建工作实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
  四、结语
  随着全国高考改革的推进,高校本科生招生和培养将相应的发生显著的变化,大类招生、大类培养、通识教育的本科生教育管理模式将在越来越多的高校实施,在此背景下如何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党建工作需要深入思考,应积极发挥全员育人功能,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听党话、跟党走。
  参考文献: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习近平同志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的报告摘登[N].人民日报,2017-10-19(2).
  [2]张烁.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9(1).
  [3]张鹏,李阳.以育人为中心是高校党建工作的必然要求[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1):24-25.
  [4]费兰兰.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践探索——以浙江大学“相约星期五”模式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13(2):105-107.
  本文为浙江大学第八期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研究课题“大学养成教育与新生适应性成长的互动机制研究”部分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首先对12家高职院校和24家企业进行调研,分析当前高职经管类专业校企合作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其次,构建以学校、企业、教师和学生为双主体,以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与共营的利益诉求为纽带的双主体实践平台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最后,提出以双方需求为导向的校企互利双赢合作和构建资源共享的参与的保障机制。  关键词: 双主体实践平台 校企合作 高职经管类专业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
摘 要: 作文教学是实行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的民族高中的薄弱环节,也是提升缓慢的一个环节。《囚绿记》的诗意语言和表现手法,对记叙文写作很有指导意义。本文从指导学生写作出发,发掘学生记叙文写作的有效做法,以期引领学生回归课本,研究经典美文,提高写作水平。  关键词: 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 《囚绿记》 文本解读  语文教学中作文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语文考试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尤
摘 要: 当前,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义务教育教科书 语文》正陆续在全国推广使用。作为语文教材中综合性最强的学习板块,综合性学习的内涵、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都应该更新。本文以部编本二年级上册(以下简称“部二上”)教材为例,分析说明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新思路。  关键词: 小学语文 综合性学习 部编本  一、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语文综合
摘 要: 本文基于翻译目的论角度,以目的论三原则为指导,以南梁红色旅游景点为例,结合中国景点介绍词英译研究现状,分析适用于提高红色旅游景点介绍词英译水平的技巧与方法,旨在提高中国红色旅游景点介绍词的英译质量,吸引更多外国游客,促进红色旅游业蓬勃发展,加深世界对中华红色文化和历史的了解,促进国际文化交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  关键词: 目的论 红色景点 翻译策略  作为中国旅游产业的
摘 要: 红色经典影视是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历史为题材的影视作品。它承载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和重要内容。本文以江西服装学院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法,调查服装艺术类大学生对“红色经典影视”的认知情况,分析红色经典影视在高校传播的现状。本文着重从以下几个问题展开调查与分析:第一,“红色经典影视”在高校传播现状、传播特点、传播效果;第二,制约“红色经典影视”在高校传播的因素有哪
摘 要: 国内高校课程教学模式大多以老师授课为主,学习模式单一,未充分实现教学的语境化、交际化和生活化,在学科竞赛能力提升上也未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潜力。本研究对宁波财经学院学生的英语读写能力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后认为多模态读写策略的有效实行,使学生读写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关键词: 多模态 应用型高校 读写能力  1.引言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多模态话语的意义构建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在现代交
摘 要: 70年来,新中国广播语言研究大致可分为“十七年”“十年”及“新时期”三个时期,经历了初现生机、相对停滞、日趋繁荣三个阶段。新中国广播语言研究承前启后,在广播语言要素及应用诸方面,取得了丰硕研究成果。  关键词: 新中国 广播语言研究 分期 特征 承前启后  中国广播语言研究百年历程的大部分时间处于新中国成立至今70多年内。新中国广播语言研究大致处于百年中国广播语言研究的“发展后期”[1]
摘 要: 知识性与教育性交融是重构现代教师专业发展的逻辑起点。教师是知识群体,毫无疑问,知识增长是其专业发展的本体属性。立德树人是学校工作的根本任务,学校要把立德树人贯穿学校的一切工作中。立德树人的关键在教师,能否教好书育好人,是判断一个教师工作成绩好坏的最核心的依据。无论是教育主管部门、学校还是教师,都要充分认识教师工作的重要性,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创造条件满足教育性与知识
摘 要: 校园文化在研究生培养中具有独特的育人功能。通过调研发现,目前高校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总体向好,但仍有部分研究生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满意度不高、对校园文化活动关注度不高、对社团组织的作用认可度不高,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任重道远。为此,需提升高度以优化建设整体规划、创新载体以优化建设平台、拓展深度以优化建设内涵、多元参与以优化建设主体结构,进一步强化高校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  关键词: 研究生
摘 要: 本文引入“形而上的反抗”这一概念,对葛水平小说集《我望灯》中的代表作进行分析,解读葛水平小说创作的精神性内质,以及这一内质本身传达的哲学内蕴和文学内蕴。  关键词: 形而上 反抗 葛水平  一、“形而上的反抗”及其本土化  加缪在《反抗者》一书中指出:反抗诞生于无理性的场景与不公正的难以理解的生活状况[1]。它之所以是形而上的,是因为它否认人与创造的目的。诚然,加缪提出此概念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