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经典影视在高校的传播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19871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红色经典影视是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历史为题材的影视作品。它承载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和重要内容。本文以江西服装学院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法,调查服装艺术类大学生对“红色经典影视”的认知情况,分析红色经典影视在高校传播的现状。本文着重从以下几个问题展开调查与分析:第一,“红色经典影视”在高校传播现状、传播特点、传播效果;第二,制约“红色经典影视”在高校传播的因素有哪些。调查清楚以上问题,对于促进“红色经典”的传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红色经典影视 高校传播现状 调查与分析
  江西南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瑞金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所在地,江西红色资源丰富,众多影视剧取材、原型源于此。
  江西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结合地域特色,把取材于江西红色资源拍摄的红色影视作为其中一部分。
  一、调查实施
  (一)调查目的
  通过调查服装艺术类大学生对“红色经典影视”的认知情况,达到三个目的。
  1.准确了解大学生对“红色经典影视”的接受情况。
  2.弄清楚大学生对“红色经典影视”的主观态度。
  3.总结分析“红色经典影视”的传播特点、传播现状及其在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二)問卷的设计
  以“服装艺术类大学生对‘红色经典影视’的认知”为主题,采用纸质问卷,以选择题为主要形式。
  将问卷设计分为三个部分:
  1.调查对象的基本属性:性别、政治面貌、学历、专业等。这里的调查主要是把握个人基本属性与其对“红色经典影视”的认知情况,是否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
  2.大学生对“红色经典影视”的客观接受情况:了解程度、了解渠道、感兴趣的形式、关注的动因、关注时侧重的因素及参加学校举办的“红色经典影视”传播活动的频率等。
  3.“红色经典影视”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
  (三)调查对象的选择
  本次调查的对象主要是我校服装艺术类大学生。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大学生年轻、富于激情、接受能力强、思维活跃,是最有传播价值的对象之一。 “红色经典影视”在这个群体中的传播情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他们对红色影视所塑造的英雄人物的接受、认可,对社会主义主流价值的接受,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四)调查的实施
  本次调查采取不重复抽样的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调查阶段。2018年3月29日,将100份问卷在江西服装学院的服装艺术类本科生中随机发放,进行问卷设计的摸底调查,以此分析问卷设计的合理与否。根据问卷填写情况,进行SPSS分析,再根据被调查者对问卷设计提出的反馈意见,对问卷进行了恰当的调整与修改,如设计问题的逻辑排序,四个备选项的增删等,使问卷更加合理科学。
  第二阶段:正式调查阶段。从2018年5月10日开始,在江西服装学院的服装艺术类本科生中发放了1000份问卷。问卷以随机发放、不记名填写,并当场收回。
  (五)问卷的回收和数据统计
  本次调查总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1000份,回收率为100%。回收数据全部使用SPSS19.0进行分析。
  二、红色经典影视在高校传播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通过SPSS 的频数分析、相关性分析、可靠性分析等方式,对服装艺术类本科生接受“红色经典影视”的客观情况,对“红色经典影视”的主观态度和评价进行详细分析。具体如下:
  (一)大学生的基本属性分析
  1.性别分析。
  通过SPSS的频数分析显示,调查对象的男女性别比例基本上是4:6。
  2.政治面貌分析。
  政治面貌包含党员、团员、民主党派和群众,分别占总人数的10%、85%、3%和2%。
  (二)大学生接受“红色经典影视”的客观情况分析
  1.大学生对“红色经典影视”的了解情况。
  在调查中,有一点了解,占了总人数的70%,比较了解的有20.1%,非常了解的仅占3.5%,甚至还有6.4%表示完全不了解,从来没有听说或者是接触过。这表明大学生对“红色经典影视”的了解情况并不理想。
  2.大学生被“红色经典影视”吸引的情况。
  在调查中,有72%的学生认为能被吸引,48%的学生认为不能被吸引。这表明“红色经典影视”是能吸引大学生的。
  (1)大学生能被“红色经典影视”吸引的原因分析。
  “红色经典影视”真实再现历史、主题宏伟、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塑造了众多英雄人物,观看者为之动容、心灵受到洗涤和触动。
  (2)大学生不能被“红色经典影视”吸引的原因分析。
  不能吸引大学生的原因,从问卷调查数据看,主要有内容老套、形式单一、人物形象趋同化。被调查学生反映,有些影视拍摄,细节重视不够,甚至在某些片段违反客观逻辑,让观众啼笑皆非。比如,有一部以抗日为题材的影片,居然出现“同志们,八年抗战就要开始了”。试问,抗战尚未结束,他怎么知道是八年?由此可知,导演在脚本的设计上有欠考虑。
  3.大学生了解“红色经典影视”的渠道和媒介。
  在调查中,大部分学生通过电视、影院、“课堂红色影视片段播放和学校党团社会实践活动观看和了解“红色经典影视”,其中有60%的学生认为课堂学习是最主要的渠道。思政课堂、党课、团课,为辅助知识点教学,教师会剪辑某一些影片的重要片段进行播放。少数学生闲暇在学生宿舍会观看电视频道,了解感兴趣的影视。还有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会去影院。   4.大学生了解“红色经典影视”的动因分析。
  在调查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学习和回顾革命历史,占调查者总数的76%,其他动机的有消遣娱乐、陪家人或朋友看等。
  5.大学生参与“红色经典”活动的情况。
  在调查中经常参加的占20%,偶尔参加的占30%,几乎不参加的占40%,不参加的占10%。数据显示大学生的积极性不高。
  6.大学生传播“红色经典”的情况。
  在调查中,曾经向亲朋好友推荐过优秀红色影视的占68.4%,没有介绍过的占31.6%。从数据可以发现,大学生还是愿意主动传播自己比较喜欢的“红色经典”作品的。
  (三)“红色经典”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红色经典”在传播過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没有利用各种媒体,尤其是新媒体。
  目前,主要依靠大众媒体和课堂进行“红色经典影视”的传播。大多数学生在调查中,反馈偶尔会去影院观看红色影片,在寝室也会通过电视频道观看一些红色题材的电视剧。思政课堂,部分教师在讲授某些章节时,会播放一些红色影视片段辅助教学。
  21世纪,科技迅速发展、日新月异,新媒体尤其是自媒体的出现,给人民带来了很多便利。高校在传播红色经典影视时,要借助新媒体。例如各分院各年级可建立微信、微博公众号,把一些非常好的红色影片进行分类,放在微信、微博空间,学生可以闲暇时登陆观看,接受红色经典的熏陶。
  2.缺少反馈渠道,缺乏互动交流。
  调查问卷大学生们反馈,在党课团课、思政课堂引入播放的红色影片或片段,观看结束后,并没有要求写观看感、谈谈感想、提提问题,师生、生生之间缺乏交流互动。特别是有些影片人物形象刻画非常深刻,某些情节,需要历史知识的积累才能深刻理解,这更需要教师的引导、讲解。因此,为了更好地传播红色经典影视,让学生更好地接受红色经典的灵魂洗涤,在红色经典影视或片段学习环节,教师应设置问题环节,利用蓝墨云班课堂进行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让观看者参与讨论、发表观后感想,也可以随时登录蓝墨云班课堂了解学生的提问和困惑。
  3.传播活动间断化,缺乏连续性。
  在调查中,学生反馈更多的是在节假日,学校党团组织党员、团员同志观看红色影片;思政教师只是在一小部分章节,引入红色影片的某个片段辅助教学。这导致红色经典影视的传播断断续续,缺乏连续性。因此,高校应建立相关机制,通过学工、思政的协调,保证优秀红色影片在学生新媒体上持续更新,不间断。
  三、结语
  本文主要分析“红色经典影视”在高校传播现状、传播特点、传播效果、制约“红色经典影视”在高校传播的因素有哪些,通过调查弄清楚以上问题,对于促进“红色经典”的传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黎光容,田义贵.对当代大学生观看“红色经典”影视剧的调查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5(11).
  [2]张令振,胡远芳.青少年影视文化兴趣问卷调查报告[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4(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度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影视传媒视域下红色经典影视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其实现路径研究》(课题编号:MKS16201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针对“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对学生实践能力要求高、实践教学课时较少的情况,提出应用自主学习方法解决的途径。同时反思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计划通过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将现代信息技术用于教学和积极争取建设小型镜面墙教室这三个举措更好地应用自主学习。  关键词: 自主学习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 教学方法  一、问题的提出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小学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小学教育专业各
摘 要: 本文主要评述了《语料库语言学:方法,理论与实践》一书,首先介绍了语料库的基础知识:定义与分类、语料数据的获取与分析工具、相关法律道德问题,其次详述了语料库语言学的新发展,最后归纳总结了语料库语言学与心理语言学、功能语言学的相互融合趋势。  关键词: 语料库语言学 基础知识 新发展  语料库语言学在二十一世纪进入跨学科的多维发展时期,《语料库语言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的出版及时地将语料库语
摘 要: 高职院校如何围绕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是当前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所面临的重大课题。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应体现高职院校特点,突出“德”和“能”两个元素,以“德能”文化引领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本文以德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如何构建“德能”文化育人体系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和思考。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德能”文化 人才培养 实施路徑  随着“中国制造2025”国家
摘 要: 文言文教学过程中需要实词虚词并重。本文以《烛之武退秦师》为例,以文言虚词中的语气词为切入口,设置多组比较诵读任务项目,组成目标明确的小任务群,引导学生通过诵读体会人物形象,领略语气下潜藏的丰富内涵。将语气词欣赏与文本层次梳理相结合,体会语言的逻辑力量与情感魅力,从而深入理解人物形象,欣赏说理的艺术性,感受语言魅力。  关键词: 语气词教学 诵读法 任务群  一、《烛之武退秦师》语气
摘 要: 随着高等教育女性比例的提高,高校女教师的发展直接关系高校整体发展水平。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当前我国高校女教师存在职称总体水平低和职业倦怠、职业焦虑、职业期待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主体、客体、环体三个方面着手,缓解家庭与职业的冲突、提升家务劳动的价值,为高校女教师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高校女教师 发展现状  妇女占了世界人口总数的一半,世界的文明是男女
摘 要: 本文分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点、理工类学生特点及导师制搭建宣贯桥梁的优势,指出导师制切入宣传贯彻工作的契合点。结合“开发新阵地、丰富新学法”手段,以导师制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送进宿舍、走向实践、登上网络”,引导学生以“以知促行”为理念开展实践探索,探寻宣贯有效路径。  关键词: 理工类高校 导师制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十八大召开以来,
摘 要: 本文首先对12家高职院校和24家企业进行调研,分析当前高职经管类专业校企合作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其次,构建以学校、企业、教师和学生为双主体,以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与共营的利益诉求为纽带的双主体实践平台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最后,提出以双方需求为导向的校企互利双赢合作和构建资源共享的参与的保障机制。  关键词: 双主体实践平台 校企合作 高职经管类专业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
摘 要: 作文教学是实行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的民族高中的薄弱环节,也是提升缓慢的一个环节。《囚绿记》的诗意语言和表现手法,对记叙文写作很有指导意义。本文从指导学生写作出发,发掘学生记叙文写作的有效做法,以期引领学生回归课本,研究经典美文,提高写作水平。  关键词: 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 《囚绿记》 文本解读  语文教学中作文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语文考试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尤
摘 要: 当前,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义务教育教科书 语文》正陆续在全国推广使用。作为语文教材中综合性最强的学习板块,综合性学习的内涵、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都应该更新。本文以部编本二年级上册(以下简称“部二上”)教材为例,分析说明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新思路。  关键词: 小学语文 综合性学习 部编本  一、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语文综合
摘 要: 本文基于翻译目的论角度,以目的论三原则为指导,以南梁红色旅游景点为例,结合中国景点介绍词英译研究现状,分析适用于提高红色旅游景点介绍词英译水平的技巧与方法,旨在提高中国红色旅游景点介绍词的英译质量,吸引更多外国游客,促进红色旅游业蓬勃发展,加深世界对中华红色文化和历史的了解,促进国际文化交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  关键词: 目的论 红色景点 翻译策略  作为中国旅游产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