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减负”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mi87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一些地方、一些学校,中小学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已成为困扰基础教育的顽症,引发不少恶性事故。针对这些问题,“减负”已成为校园内外、街头巷尾、茶余饭后的社会热门话题。“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努力构建‘轻负担、高效率、高质量’的育人新模式”,已成为教育系统的一项重要工作,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减负”,做到“减负”、“保质”两不误,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则是我们教改的侧重点。
   一、课堂教学中“减负”的实施和意义
   “減负”的全称是“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减掉那些妨碍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不必要的过重负担,并非把学生必要的学习负担也统统减掉。“减负”的实质是推行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从单一的书本教学走向更广阔的空间。在课堂教学中,“减负”实质就是“高效率”------教师用更少的时间换取更高的教学效率。要改革那些“注入式”、“填压式”、“多讲多练式”的课堂教学方法。要改变课堂教学“高消耗、低效率”,课内损失课外补的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现象。通过“减负”,把天真、活泼、快乐还给学生,变“苦学”为“乐学”,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自由、自主地学习,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二、课堂教学中“减负”的实施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减负”呢?我认为应做到如下几点:
   1.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课前,教师要先深入研究教材,吃透教材,备教材要从宏观上加以把握,也要从微观上加以深透。作为教师,我们要力求吃透课本编写者的编排意图,因为这是它的精华所在,可惜我们许多教师恰却在这方面忽视了。对于每篇教学内容,我们又应从微观上去吃透,然后选择教学的取舍,而不必面面俱到。
   2.教师应认真研究学生。教师充分钻研了教材,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能教好学生,还必须研究学生。不同年龄、不同阶段的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不同,知识基础也不尽一样。有的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甚至把自己所知的都“倒”了出来,但结果却收效甚微。原因就是学生的理解能力跟教师的不一样,教师能理解接受的,学生未必能理解,或者理解能力强的学生能理解的,理解能力差的或一般的学生也不能理解。课堂教学中,只有学生能明确教师的思路,能理解教师讲什么,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研究学生,是“减负”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3.教师应充分认识自己。教师应充分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当然教学不是打仗,但也有类似的特点。作为教师只有对自己、对学生的情况了如指掌并采取对应性的策略,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中,教师可结合自身的特点与专长,采取“扬长避短”的策略,发挥优势。当然,如果教师在某个方面有明显的缺憾而又会影响教学效果时,那作为教师也就只能老老实实地、想方设法去弥补,去提高。。
   三.教师应做到精讲、精练
   (1)“精讲”是把主要问题讲得精,不要把精华的主要地方减掉。要做到“精讲”,一定要抓住本节课的“纲”,这个“纲”,是凝聚教材和师生感情的纽带,它支配着课堂各种训练的安排,制约着教师的课堂设计。要达到“精讲”就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在达到“精讲”的同时,进行“精练”。练是为了巩固加深学到的知识,便于学生掌握规律,逐步具备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但在“减负”中如何进行“精练”呢?a.现在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课堂用书太多是一个重要原因。我认为学生的作业量应有一个合适的尺度,我们知道无所失,就无所得,课堂上的面面具到,反而收益不大,我们教每一课都要强化逐一落实课后作业题的意识,让学生能扎扎实实地完成课后作业题,也就是学习这节课之后最好的目标检测了。b.结合学生实际,针对学生薄弱环节,适量地补充一些作业题。减少无效或低效作业,一些重复性的作业要坚决取缔,对不同的学生应布置不同要求的作业,深入了解学生,在教学中抓住重点,把力量放在刀刃上,做到“精练”就能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抓纲务本,结合学生、教师的实际,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做到“精讲”“精练”使课堂得到“减负”又能达到质的要求。
  
其他文献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古代大家名师的精神积淀。一个民族之所以生生不息,主要是靠文化的传承来维系的,可那些情文并茂的文言文,对于现代中学生来说简直是“天书”,深奥难懂,佶屈聱牙,使许多学生望而生畏。但文言文教学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不能不教,学生不能不学。现行的初中语文课本文言文篇目占三分之一,课程标准虽然对文言文的要求较低,只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些篇目就行。但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教育的现代化在经济发达地区已悄然到来。运用多媒体教学已成为课堂教学的常见的模式。历史课教学也不例外,采用多媒体教学已成为学校教学的一道亮丽的风景。本文主要阐述了多媒体历史课教学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多媒体教学 历史课教学    一、引言    历史教学如何推陈出新,在课堂中给学生以发展空间,达到基础知识、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三位一体,是每个历史教师
【摘 要】片段教学是截取某节课的某个局部的教学内容,时间大致限定在十来分钟,主要以虚境情境为主。利用《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片段教学设计以及教学实录的展示与同行探讨。  【关键词】氧气的含量 流程图 教学实录 教学反思  笔者有幸参加2011年3月福建省教育厅委托福建师大组织的“福建省化学学科带头人”培训班,其中有一项活动是指导2011届福建师大本科生片段教学,听完感触很深,之后笔者对这方
寄快件丢失了有赔付,快件损坏了却不赔付?四川省成都市民李丽(化名)就遭遇了这样的情况。家人通过某快递公司寄来6罐奶粉,收货后她发现一罐奶粉的包装破损。可在跟快递公司协商时,她却被告知快件“保丢不保损”是行业规矩。因此,她没有得到任何赔偿。对此,快递行业人士表示,在没有投保的情况下,消费者的快件遇到損坏,由于责任划分困难、赔偿尚无统一标准等原因,消费者很难得到相应赔偿。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
课堂提问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桥梁,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产生情感共鸣的纽带。而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唤起学生的自主意识,既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和思维能力。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设计课堂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呢?  一、营造愉悦的问题情境,诱导学生参与学习。  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把学习引入一种与
摘要:师生交往问题是教育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如能顺利解决必将对教育教学产生重要影响。以下几招我觉得是很有效的:1.以情动人2.以心育人3.以智服人4.以巧助人5.以谐化人6.以理喻人   关键词:师生交往 情感 技巧 方法    作为班主任,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复杂多变的,而可能出现的问题也是千奇百怪的。有的老师信奉严师高徒的说法,而有的老师却感慨好心没好报。怎样化解师生交往中的问题,这也是
思维是人脑对事物本質和事物之间规律性关系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思维是认知的核心成分,思维的发展水平决定着整个知识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现代教育强调“知识结构”与“学习过程”,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而把知识作为思维过程的材料和媒介.思维品质的培养是数学教育的价值得以真正实现的理想途径.因此,开发高中学生的思维潜能,提高思维品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摘要】在初中数学中,方程与函数是很重要的内容,对各类方程和简单函数都作较为系统的学习研究。  【关键词】方程 函数 教学 应用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初中化学课程是学生的入门课程,学生由开始时学习热情高涨到后来兴趣减弱,直至普遍对化学的学习感到困难与吃力。原因是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能及时的解决,会对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造成很大的影响,甚至对他们多方面综合能力的培养与综合素质的提高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文章主要分析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几点方法。    化学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要使学生获得多么高的分数,而是要
色彩是人对光波的视觉反应。视觉反应的色彩光波来自于发光体和反光体两种形式,显示器屏幕上的荧光成像点(像素)是发光体的典型例子,印刷品的颜色是反光体的典型例子。在应用技术上对色彩模式,为发光(体)形式定义出RGB模式,为反光(体)形式定义出CMYK模式。 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