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师生交往问题是教育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如能顺利解决必将对教育教学产生重要影响。以下几招我觉得是很有效的:1.以情动人2.以心育人3.以智服人4.以巧助人5.以谐化人6.以理喻人
关键词:师生交往 情感 技巧 方法
作为班主任,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复杂多变的,而可能出现的问题也是千奇百怪的。有的老师信奉严师高徒的说法,而有的老师却感慨好心没好报。怎样化解师生交往中的问题,这也是一件很有技巧的事情。要想使学生在其个性、智力、社交等方面的理解力和处世技巧上臻于完善,无疑是个极大的挑战,班主任必须要有一定的招数。以下几招是我在教育过程中经常用到的。
一、以情动人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人是感情的动物,感情是思想的纽带,是心灵沟通的桥梁。感情接受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浓郁的感情具有潜移默化的感召力和非同寻常的艺术魅力。教师对学生怀有真诚的感情,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自觉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心理需要相互映照的过程,是师生心理交流的过程。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只有心心相印、情感交融的教育,才会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反之,在师生心理需要相抵触,心理交流受阻碍的情况下实施教育,会引起学生在接受上的对抗性。
一个教師的情应是公正的。一个班品学兼优者有之,教师不应偏信偏爱;品学均差者有之,教师不能冷淡不管。否则很容易使受冷淡的学生自暴自弃,甚至产生逆反心理,从而拒绝接受教育。寓情于理,动之以情,晓之以行,情能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能滋润学生的心田,能感化学生的心灵。
二、以心育人
急性子做不好班主任工作,因为教书育人是细活,需要的是耐心。我们应该看到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世界,每一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志趣。作为班主任就要因材施教,按照不同学生的思想认识,循序渐进,因势利导,说明道理。人的思想形成,具有渐进性和曲折性,认识过程是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的。这就要求班主任老师要学会运用循循善诱,渐进说理的技巧,因势利导地解决学生思想认识上的问题。遇到学生心扉紧闭,不愿交心或情绪抵触难以打通时,显然不能采取“强攻”或“硬导”,而应避其锋芒,循序渐进,晓之以理,使其醒悟。“攻心为上”是要诀。
三、以智服人
学生的思想工作贵在随风潜入,润物无声。有的班主任老师恨铁不成钢,对学生“极尽挖苦,恶语相讥”,弄得师生关系很僵。而善解人意的批评,化“冷”为“热”的良言,不仅能沟通师生感情,而且常常有出人意料的功效!俗话说得好,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语一句六月寒。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学会含蓄说理,就是用婉转含蓄的话语来暗示其中的道理。遇到一些问题只可意会,而不能言传时,就得运用含蓄说理,让学生思而得之,而且越揣摩越觉得有道理。比如本来要学生知晓的事情,但由于所处场合、对方心理不便直言,就可以改用含蓄的语言暗示;或者是在特殊情况下,运用含蓄的语言批评学生的不良行为;或者本来可以直陈,却改用含蓄的语言来间接表达,以达到暗示和启发的目的。含蓄说理还应注意控制感情,真诚体贴对方,让学生感受到你在关心他、爱护他。这样,容易产生心理相融,并能引发其自我思考,从而达到思想工作的理想效果。
四、以巧助人
解决学生的问题最好能刚柔相济。刚是指态度严肃、措辞锋利、要求明确,批评有力度;柔是指语言温和平缓,晓之以情。陶行知先生说:“教师热爱儿童的高尚品德在于像园丁一样,首先要认识他们,发现他们的特点,而予以适当之肥料、水分、太阳光,必须除害虫,这样,他们才能欣欣向荣,否则不能免于枯萎。”我们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施以不同的教育。有的学生个性比较强,一味地温柔教育只会适得其反,一味地批评指责,其情绪会更加对立。这时,作为班主任就要刚柔并济,巧妙地运用刚性或柔性言辞说明道理,或先刚后柔,或先柔后刚,针对其思想实际及心理特性,以“刚”击中思想要害,使其认识自己的问题之严重,必须改正;以“柔”给予温情关爱,使其化解对立情绪、舒心接受批评意见,如此才能相得益彰。
五、以谐化人
幽默是人的情感的自然的流露,它像润滑油一样滋润心田。幽默是一种高层次的说理艺术,它能使思想工作的对象在轻松愉快的笑声中受到教育,达到解开思想疙瘩,或者化解矛盾、消除隔阂的目的。素质教育倡导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博爱精神便是构建新时期学校师生关系的情感基础。在班主任工作中,用谈笑的方式说明道理,在与学生的思想交流中有时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是因为幽默的语言技巧包含着智慧和哲理,它能激起学生在愉悦的情绪中思考,而人在愉悦的情绪中往往最容易发现自己的问题,也最乐意接受别人的批评。幽默说理在思想工作中是比较容易获得成功的技法之一。
六、以理喻人
学生之为学生,就是因为他们蒙昧无知,不懂事。许多在我们看来很浅显的道理,他们却不一定明白,往往教师费了许多口舌,学生还茫然无知。而恰当地运用比喻来说明道理,常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喻,是语言艺术中的艺术,是说理艺术中的花朵。班主任运用比喻说理,可以把学生感到陌生的东西变为熟悉的东西;把深奥抽象的道理表达得浅显具体;把平淡无奇的事物描绘得生动形象。
俄国教育学家托尔斯泰曾说过:“如果一个教师仅仅热爱教育,那么他只能是一个好教师,如果一个教师虽然读过许多书,但是却不热爱事业,也不热爱学生,也就不算是好教师,如果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集合,他就是一个完善的教师。”只有关爱、尊重、平等对待学生,才能真正体现教育对于他们的作用,才能使学生得以健康成长。作为一名班主任,教育学生要讲究策略与方法,做一名智慧型班主任,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我们必须不断地完善自我,只有当你不断致力于自我教育的时候,你才能教育别人。
参考文献:
1.《我的班主任工作》任小艾著
2.《班主任一定要面对的九个问题》英 麦克
关键词:师生交往 情感 技巧 方法
作为班主任,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复杂多变的,而可能出现的问题也是千奇百怪的。有的老师信奉严师高徒的说法,而有的老师却感慨好心没好报。怎样化解师生交往中的问题,这也是一件很有技巧的事情。要想使学生在其个性、智力、社交等方面的理解力和处世技巧上臻于完善,无疑是个极大的挑战,班主任必须要有一定的招数。以下几招是我在教育过程中经常用到的。
一、以情动人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人是感情的动物,感情是思想的纽带,是心灵沟通的桥梁。感情接受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浓郁的感情具有潜移默化的感召力和非同寻常的艺术魅力。教师对学生怀有真诚的感情,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自觉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心理需要相互映照的过程,是师生心理交流的过程。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只有心心相印、情感交融的教育,才会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反之,在师生心理需要相抵触,心理交流受阻碍的情况下实施教育,会引起学生在接受上的对抗性。
一个教師的情应是公正的。一个班品学兼优者有之,教师不应偏信偏爱;品学均差者有之,教师不能冷淡不管。否则很容易使受冷淡的学生自暴自弃,甚至产生逆反心理,从而拒绝接受教育。寓情于理,动之以情,晓之以行,情能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能滋润学生的心田,能感化学生的心灵。
二、以心育人
急性子做不好班主任工作,因为教书育人是细活,需要的是耐心。我们应该看到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世界,每一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志趣。作为班主任就要因材施教,按照不同学生的思想认识,循序渐进,因势利导,说明道理。人的思想形成,具有渐进性和曲折性,认识过程是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的。这就要求班主任老师要学会运用循循善诱,渐进说理的技巧,因势利导地解决学生思想认识上的问题。遇到学生心扉紧闭,不愿交心或情绪抵触难以打通时,显然不能采取“强攻”或“硬导”,而应避其锋芒,循序渐进,晓之以理,使其醒悟。“攻心为上”是要诀。
三、以智服人
学生的思想工作贵在随风潜入,润物无声。有的班主任老师恨铁不成钢,对学生“极尽挖苦,恶语相讥”,弄得师生关系很僵。而善解人意的批评,化“冷”为“热”的良言,不仅能沟通师生感情,而且常常有出人意料的功效!俗话说得好,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语一句六月寒。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学会含蓄说理,就是用婉转含蓄的话语来暗示其中的道理。遇到一些问题只可意会,而不能言传时,就得运用含蓄说理,让学生思而得之,而且越揣摩越觉得有道理。比如本来要学生知晓的事情,但由于所处场合、对方心理不便直言,就可以改用含蓄的语言暗示;或者是在特殊情况下,运用含蓄的语言批评学生的不良行为;或者本来可以直陈,却改用含蓄的语言来间接表达,以达到暗示和启发的目的。含蓄说理还应注意控制感情,真诚体贴对方,让学生感受到你在关心他、爱护他。这样,容易产生心理相融,并能引发其自我思考,从而达到思想工作的理想效果。
四、以巧助人
解决学生的问题最好能刚柔相济。刚是指态度严肃、措辞锋利、要求明确,批评有力度;柔是指语言温和平缓,晓之以情。陶行知先生说:“教师热爱儿童的高尚品德在于像园丁一样,首先要认识他们,发现他们的特点,而予以适当之肥料、水分、太阳光,必须除害虫,这样,他们才能欣欣向荣,否则不能免于枯萎。”我们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施以不同的教育。有的学生个性比较强,一味地温柔教育只会适得其反,一味地批评指责,其情绪会更加对立。这时,作为班主任就要刚柔并济,巧妙地运用刚性或柔性言辞说明道理,或先刚后柔,或先柔后刚,针对其思想实际及心理特性,以“刚”击中思想要害,使其认识自己的问题之严重,必须改正;以“柔”给予温情关爱,使其化解对立情绪、舒心接受批评意见,如此才能相得益彰。
五、以谐化人
幽默是人的情感的自然的流露,它像润滑油一样滋润心田。幽默是一种高层次的说理艺术,它能使思想工作的对象在轻松愉快的笑声中受到教育,达到解开思想疙瘩,或者化解矛盾、消除隔阂的目的。素质教育倡导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博爱精神便是构建新时期学校师生关系的情感基础。在班主任工作中,用谈笑的方式说明道理,在与学生的思想交流中有时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是因为幽默的语言技巧包含着智慧和哲理,它能激起学生在愉悦的情绪中思考,而人在愉悦的情绪中往往最容易发现自己的问题,也最乐意接受别人的批评。幽默说理在思想工作中是比较容易获得成功的技法之一。
六、以理喻人
学生之为学生,就是因为他们蒙昧无知,不懂事。许多在我们看来很浅显的道理,他们却不一定明白,往往教师费了许多口舌,学生还茫然无知。而恰当地运用比喻来说明道理,常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喻,是语言艺术中的艺术,是说理艺术中的花朵。班主任运用比喻说理,可以把学生感到陌生的东西变为熟悉的东西;把深奥抽象的道理表达得浅显具体;把平淡无奇的事物描绘得生动形象。
俄国教育学家托尔斯泰曾说过:“如果一个教师仅仅热爱教育,那么他只能是一个好教师,如果一个教师虽然读过许多书,但是却不热爱事业,也不热爱学生,也就不算是好教师,如果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集合,他就是一个完善的教师。”只有关爱、尊重、平等对待学生,才能真正体现教育对于他们的作用,才能使学生得以健康成长。作为一名班主任,教育学生要讲究策略与方法,做一名智慧型班主任,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我们必须不断地完善自我,只有当你不断致力于自我教育的时候,你才能教育别人。
参考文献:
1.《我的班主任工作》任小艾著
2.《班主任一定要面对的九个问题》英 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