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策略探析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iao9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言和文化有着紧密的关联性,语言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文化则蕴含着语言。在英语教学中融入跨文化意识对于语言的学习是极为重要的。文章概述了中职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意识的积极意义,分析了中职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融入课堂教学中的难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英语教学;中职学生;跨文化意識;培养
  【作者简介】李洪媛(1981.08-),女,汉族,吉林人,吉林经济贸易学校,讲师,本科,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一、培养英语跨文化意识的积极意义
  1.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意识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尤其在世界高度融合发展的背景下,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对于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提升有着极大的帮助,这种能力涵盖了认知能力、情感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等等。由于文化与语言之间的密切联系性,在教学中加强跨文化意识可以进一步促进语言知识的学习。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可以进一步促进语言学习与文化认知的补充性作用,调动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对目标文化以及原文化进一步认知。
  2.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效果。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形式与内容,丰富了英语学习的方式,提升了英语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而对于学生而言,在这种以文化为基础上的发散性学习,增进了学生对于目的语言文化和社会生活的认知,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可以说,一门语言的学习是建立在熟知文化的基础上的。只有充分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和语言表达,才能够准确地把英语作为一种有效的交流工具。同时,在语言的学习中能够提升学生对语言文化的理解和吸收。
  二、中职英语教学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难题
  1.学生基础薄弱。中职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虽然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是对于中职院校而言却面临着一定的困难。相比较而言,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是比较薄弱的。一般情况下,中职学生与普通高中学生相比,他们在接受高等教育中缺乏竞争性。这主要是因为大多中专生学习能力薄弱,学习基础差,导致英语的学习中也是比较困难的。这种情况往往会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对英语的学习往往不够重视,使得教学难以达到预期目的。
  2.教学观念落后。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往往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观念相对落后。一般情况下,中职学校的教师往往是大专或者本科院校的毕业生,其中大多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师工作,缺乏一定的教学经验,这也导致教师缺乏跨文化交际能力。而对于参加工作时间较长的教师来说,很少有机会接触不同文化的人群,导致教师对跨文化意识以及跨文化交际作用认知不足。在英语教学中,多是按照教材内容进行“按部就班”的备课,在课堂上缺少对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3.教材内容局限。中职英语教材内容在跨文化意识培养中存在着局限性,虽然教学改革在不断的发展,进行了系列的课程改革,教材内容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加入了口语以及交际对话的内容,注重了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但是,大部分跨文化意识只是强调了英语国家文化,这样会导致教师与学生进入一个误区,一味地重视英语文化。而《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中教学目标中提出要了解文化差异,增强世界意识。为此,在中职英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应把汉语文化与英语文化进行结合性教学。
  三、中职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途径
  1.提升教师自身文化素质。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教师的自身文化素质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为此,对于中职学校而言,应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自身文化素质,加强英语教师的学习交流。当然,一方面可以引进高层次人才,丰富教师队伍;一方面,加强对现有教师队伍的培训,可以与高校进行交流学习,搭建学习平台。同时,教师也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教师也应该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内容,增强自身对双重文化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增强学习积极性。
  2.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课堂上教师处于主体地位,学生往往只能是被动的学习。这会导致学生在课堂中产生厌学的情绪,从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创先教学方法和理念。尤其在融媒体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媒体教学,借助网络优势,丰富教学内容。比如,在英语学习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视频或者音频教学,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英语国家的文化信息,这样较好的提升了学生的感性认知。当然,也可以利用微信平台进行教学,“微助教”的应用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学生有着更多的交流。
  3.丰富教材内容延伸性。中职英语教材每个单元都有“Around the World”模块,这个模块可以让学生对西方文化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掘并拓展该模块的文化知识点。比如,在有关节日的单元提到多个外国节日,节日展现了一个国家的信仰、习惯、生活方式等,每个节日都有它的文化。同时,教师在发掘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要加强中西方文化的比较,进行关联性教学,把相关的知识融入、渗透到英语教学中去。比如,“dog”是“狗”的意思,“狗”在中文有着的贬义意思,如“走狗”“丧家犬”,而在西方国家却不是这样理解的,“爱屋及乌”的英文翻译是“Love me,love my dog”。为此,教师在遇到这种文化类型特别丰富的词汇教学中应介绍相应的文化背景,让学生在掌握词汇意义的同时也能够了解到相关文化信息。
  参考文献:
  [1]车霞.中职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09):90 92.
其他文献
【摘要】欣赏型教学主要侧重鉴赏和珍视,强调我们对于学生潜在积极因素的探究和赏识。英语学困生也有自己的优势和潜力,但他们因为学习习惯、学习意志、学习策略等因素导致学习障碍。重视对英语学困生进行赏识教育,少一些鄙视、冷落或嘲讽的教育冷暴力,可以激发出他们的学习潜力,提高英语学习成效。  【关键词】赏识教育;学困生;学习潜力  欣赏型探究是一种强调对积极因素的鉴赏、珍视,对优势资源的整合、设计及其价值的
【摘要】在大学课堂中,尤其是在大学英语的教育上,越来越多的高校把大学英语拓展课程作为了一个大学英语的重点进行改革发展,而如何做到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拓展课程能够有效进行,落实大学英语拓展教育体系则对高校来说是一次挑战。我们的地方高校要结合自身情况合理进行大学英语拓展课程的改革发展,以摸索出适合自己本学校的大学英语拓展教育体系。  【关键词】大学英语;拓展课程;课程设置  【作者简介】唐姗姗(1981.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教育人才,对现代的创新型人才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严格。现如今的高职英语教学进行了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如今的高职英语教育结合了计算机与多媒体的信息化教育,完美的契合了互联网 这个时代的特性。在互联网 的教育模式下,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教育关联越来越密切,培育互联网 的创新型人才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互联网 型的创新型人才,让高职英语教育顺应时代发展的总体趋势。本文
兰州五十八中  【摘要】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它能以丰富的内涵陶冶学生高尚情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本单元是学生在高中英语必修阶段接触的第一个剧本,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启发学生理解故事的思想内涵,还要引导学生通过戏剧情节的发展,了解英语戏剧的特点和要素。然而,作为一名一线英语教师,本人发现在对高中英语戏剧教学的过程中,大部分教师仍然关注的是文章中的生词和短语,注重戏剧
【摘要】大学生的培养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能力的培养。能力是大学生将来走向社会的基础,是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核心。英语能力已然成为大学生就业的必需能力。但是,目前高校的英语教学仍然存在教育理念落后,教学模式僵化等问题,导致学生的英语能力欠缺。本文主要是针对基于能力培养的高校大学英语课堂改革进行研究,旨在提高大学英语能力,提高高校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能力培养;高校英语;课程改革  【作
【摘要】大多数学生第一次全面而深入地学习英语应该是在初中。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但对于很多初中学习者来说,因为刚开始对英语进行深入的了解,还没有掌握到比较好的学习方法去学习英语,同时加上英语学习的难度逐渐增大,学习英语就成了学生惧怕的一件事。当然,对英语也就没有什么兴趣。再加上英语老师教学模式的模式化影响了教学氛围,也导致了许多学生兴趣的丧失。另外,加上老师的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固化,也使得许多学生丧失
红楼梦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鸿篇巨作,陪伴着万家中国人成长,经历了数代春秋,根植于其中的中国传统观念也深深地影响着华夏儿女。就它在中国文坛的地位而言,唯有《傲慢与偏见》这样一部生动反映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乡镇生活,风土人情以及当时社会的婚恋观的小说可以与之稍作比较。作为《红楼梦》和《傲慢与偏见》的忠实读者,在老师启发之前,从未想过将二者放在一起比较。经过老师的提示,突然发现,这不就是之前自己隐
【摘要】本文主要以文秋芳教授团队的“产出导向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方面进行尝试。以“产出导向法”为基础,对大学英语课堂实践进行研究实验。研究方法较多,此处,主要采纳了课堂实验法。在此次实验中始终坚持学以致用,有目的性、选择性的学习所需知识,从而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对这一教学方法进行验证能够更好的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中国大学英语课堂学习的高效率提供了可行性。  【关
【摘要】思维导图作为一种重要的思维工具,将其应用到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降低了学习难度,提升了学习效率,同时在学习中也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本论文以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为研究切入点,对思维导图在其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英语;教学;应用  【作者简介】张云虎,武山县山丹初级中学。  在初中英语的课堂教学中,受到英语这一学科特点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摘要】就目前高职英语教学而言,其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尤其是“哑巴英语”“高分低能”的现象十分明显,英语口语能力低下,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无法培养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实用性专业人才,因此,创新教学模式,促进高职英语口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而混合式学习模式,是建立在互联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教学方法,对于高职英语口语教学有着十分积极的帮助。对此,本文针对混合模式下高职英语口语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