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和人们教育观点的转变,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已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提出的多种要求,教师必须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与创新,从而培养一批具有综合素质的专业人才。其中深度学习是在数学教学中具有广泛应用性的教学方法之一,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借助数形结合、重视说理应用等方法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层理解,形成学生自身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文章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小学数学在小学阶段人才培养中的教学效果,并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与数学教学要求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深度学习教学方法,以期提高小学阶段数学的教学水平,推动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增强。
关键词:深度学习;小学数学;方法探究
一、 引言
小学阶段是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初始阶段也是关键时期,通过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进行数学教育的引导能够建立学生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念,树立良好的终身学习观,以科学合理的学习习惯进行知识的学习,发散自身的数学学习思维,进行多方面的综合思考,从而强化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但是由于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长期有应试教学的观点,目前部分小学数学教师仍存在教学观念传统落后的现象,导致数学课堂的教学方式死板单一,数学教学内容设置尚未完善,难以将深度学习的思维融入学生的数学教学模式中,阻碍了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必须对当前数学教学模式进行探索与分析,找到其中的不足进行改革,并结合当前社会对人才提出的多种要求补充与完善数学教学内容,使数学教学与小学阶段的人才培养更加具有贴合性,深度学习的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深度融入数学学习,强化主动学习意识,开拓自身的数学学习思维,从多种思维角度进行问题的分析,从数学知識的深层价值理念进行把握,将知识内化为自身的体系,实现学生数学思维方式的拓展与学习能力的提高,加强学生的数学核心素质,实现学生的长期稳定发展。
二、 深度学习在小学阶段数学教学中的现实意义
(一)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通过观察当今大部分的数学教学方式,教师在进行小学阶段数学重点知识点的讲解时大多采用传统的语言教学,在整体上使数学知识点的抽象性过于突出,难以引导学生以具象的方法对数学问题进行理解与思考,因此导致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进行数学知识学习时会存在较大的困难,只能在表层知识上进行数学问题的思考,使学生过于被动地接受数学教学观点,形成消极的学习意识,导致学生的进步往往存在短时性,阻碍了学生数学能力的长期发展与进步。
小学阶段数学教学中的深度学习能够突出数学学习的个性化、深层化以及综合性,是一种发挥学生主动学习意识的有效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结合自身生活实际,从自身特点出发理解数学的核心内容,建立学生全面的数学学习知识库。通过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开展深度学习能够使学生更好地融入教学环境中,在对数学教学知识有深刻感知的情况下进行问题的多种思路分析,集中精力进行数学学习,以举一反三的效果理解数学知识。同时在深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积极展开小组合作,加强群体间的交流与合作,并通过讨论加深对数学知识点的理解,培养数学合作思维,使数学学习方法能够更具有针对性的优化效果。
此外,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引入深度学习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更加具有可视性,使学生从已有的学习与生活经验思考具体的数学知识,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有更明显的提高。深度学习的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将学习到的数学知识点有效地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从数学的思维角度进行问题的分析,从而发挥理性思维解决一类生活问题,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目前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过程中仍然体现出传统方法的特点,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学生知识点的学习主要通过死记硬背获得,导致学生的数学思维固化,学生按照既定的思考方式进行问题的分析与解答,导致学生的思维方式只存在于教师的教学维度中,降低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深度学习的教学方法能够引导学生脱离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固定的知识,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强化学生的发散思维,从长期发展的角度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进步。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的教学时不能简单关注数学知识点的教学,而应该树立全局的数学教学意识,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入手分析数学问题,发挥思维的开拓性,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度掌握和在实际问题中的有效应用,形成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正确认识和有机掌握,形成个性化的数学学习方式。
(三)降低区域教育影响
虽然当今社会已经形成了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广泛重视,但是由于我国的区域教育水平影响,导致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差距较大,使部分地区学生的数学能力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落后于社会数学学习的平均水平,导致该部分学生在今后的发展中难以迅速融入社会工作环境,因此必须通过多种教学方式缩小地区间的数学学习差距,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推动数学的全域发展提供了可行性。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尤其在教学领域内,通过互联网技术能够使教师在课堂上应用丰富教学资源,拓宽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学习网络平台中的数学授课视频,优化学生的数学知识接受情况。同时对于大量的网络教学资源,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使学生能够根据其中的重点教学内容进行分类,选择感兴趣与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知识学习,从而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数学分析和自我监督能力,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提高数学教学水平,使学生在深度学习的方式中主动进行知识的摄入,以较强的学习兴趣分析数学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三、 基于深度学习思想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探究
(一)搭好思维“脚手架”之一:创设有效情境,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意识
要发挥深度学习的数学教学方法对小学数学教学的优势,教师首先要保证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正确掌握学习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思考方式和认知能力,从而有针对性的创设数学教学情境,使学生融入课堂教学中。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发育尚未成熟,有较大的好奇心和好动性,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借助图片和视频等方式,将待学习和研究的数学问题以生动直观的方式呈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有效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使深度学习。 (二)搭好思维“脚手架”之二:借助数形结合,建立强关联性的数学课堂
“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可见数与形是紧密联系的。数形结合思想是帮助学生深度学习、理解本质的重要数学思想方法之一。学生在小学阶段逻辑思维发展水平还不够成熟,理解抽象、复杂的内容难度较大,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直观的图象结合起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因此,教师要善于借助数形结合,引导学生去观察分析、对比发现、更好地理清本质,有助于拓展学生数学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形成自身的学习体系,提高数学学习和应用能力。
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为例。
在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时,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因此要迁移出算法对于学生来说比较容易,但当教师追问“为什么这么算”,要学生说清其中的算理时,显然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
教学时教师创设生活情境,出示以下表格:
师:李叔叔旅行目的地距离龙岩有多远呢?我们可以怎样算出准确的答案(列竖式计算)?
生:笔算竖式后汇报,我是先算2×145再算10×145,最后再相加。
师:老师看到有个别同学把5写在了个位上,这样对吗?请看大屏幕,我们让小火车动起来。刚刚我们是把2拆成了2和10,先用个位上的2×145這一步表示的其实就是火车行驶几小时的路程?2个小时的路程,火车开起来了,也就是有几个145?(2个)然后我们又用十位上的10×145其实就是火车行驶?10个小时的路程,让火车继续开,也就是有几个几(10个145),所以5要写在哪一位上?最后把这两部分相加,就是什么?12个小时行驶的路程。
教师借助数形结合,精心设计强关联性的数学课堂,让学生的思维和小火车一起动起来,通过线段图和几个几一一对应,沟通线段图和竖式的联系,较好地帮助学生理清算理,让数学学习走向深刻。
(三)搭好思维“脚手架”之三:重视说理应用,促进核心本质的真理解
深度学习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可视化,使学生能从已有的学习与生活经验出发,学会从数学的思维角度进行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因此,重视说理应用能有效促使学生从敢说到会说,并说得有道理,较好地凸显学生对知识核心本质的真思考和真理解,实现深度学习对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完“乘法分配律”例题后,教师设计了一道说理题:小明同学不理解为什么(4 2)×25=4×25 2×25,你能通过画图或举例来说理验证一下等式是成立的吗?
生1:借助点子图观察比较发现这两种算法的结果一定相等,因为最后都是求这个整体。
生2:结合长方形面积(如图所示)的两种不同的求法进行说理,无论是分开求两部分是面积再相加还是先把宽求出来再求总面积,最后都是求这个大长方形的面积,所以两个算式相等。
生3:用举例的方法说理验证,老师去文具店买了单价为4元/本的大练习本25本,单价为2元/本的小练习本25本,求一共花了多少钱?
可以先分别求出大、小练习本的总价,再求一共花的钱数,也就是4×25 2×25。也可以先求大、小练习本的单价和,再求一共花的钱数丽丽也就是(4 2)×25。
显而易见,说理应用有助于教师审视学生对知识本质的理解程度,让理解应用走向深刻。
四、 结语
在当前教育形势发生转变的大环境下,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这就要求教师要正确把握数学的学科特点与学生的学习特征,改革创新教学模式,开展深度学习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从而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
参考文献:
[1]肖莉.浅谈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实现深度学习[J].读与写,2021,18(5):175.
[2]魏菲.“高阶思维”与学生数学“深度学习”的研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1(2):166,177.
[3]李小红.关注学生思维:数学深度学习的应然视角[J].小学教学参考,2021(6):34-35.
[4]黄爱勤.融通数学与生活促进学生深度思维:苏教版一下《小小商店》一课的教学设计与思考[J].江苏教育:小学教学版,2021(2):66-68.
[5]王钦敏,余明芳.数学思维素养深度涵育:教学的进路与方略[J].数学教育学报,2020,29(6):56-60.
[6]韩龙淑,刘凯,陈锦楠.促进深度思维的数学概念教学研究[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20(12):95-97.
[7]朱国军,彭亮.开展数学深度教学助力学生思维进阶[J].江苏教育:小学教学版,2020(5):25-28.
[8]张民.注重数学思维进阶促进学生深度学习[J].成才之路,2020(29):130-131.
作者简介:林珍云,福建省龙岩市,福建省龙岩北城小学。
关键词:深度学习;小学数学;方法探究
一、 引言
小学阶段是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初始阶段也是关键时期,通过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进行数学教育的引导能够建立学生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念,树立良好的终身学习观,以科学合理的学习习惯进行知识的学习,发散自身的数学学习思维,进行多方面的综合思考,从而强化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但是由于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长期有应试教学的观点,目前部分小学数学教师仍存在教学观念传统落后的现象,导致数学课堂的教学方式死板单一,数学教学内容设置尚未完善,难以将深度学习的思维融入学生的数学教学模式中,阻碍了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必须对当前数学教学模式进行探索与分析,找到其中的不足进行改革,并结合当前社会对人才提出的多种要求补充与完善数学教学内容,使数学教学与小学阶段的人才培养更加具有贴合性,深度学习的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深度融入数学学习,强化主动学习意识,开拓自身的数学学习思维,从多种思维角度进行问题的分析,从数学知識的深层价值理念进行把握,将知识内化为自身的体系,实现学生数学思维方式的拓展与学习能力的提高,加强学生的数学核心素质,实现学生的长期稳定发展。
二、 深度学习在小学阶段数学教学中的现实意义
(一)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通过观察当今大部分的数学教学方式,教师在进行小学阶段数学重点知识点的讲解时大多采用传统的语言教学,在整体上使数学知识点的抽象性过于突出,难以引导学生以具象的方法对数学问题进行理解与思考,因此导致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进行数学知识学习时会存在较大的困难,只能在表层知识上进行数学问题的思考,使学生过于被动地接受数学教学观点,形成消极的学习意识,导致学生的进步往往存在短时性,阻碍了学生数学能力的长期发展与进步。
小学阶段数学教学中的深度学习能够突出数学学习的个性化、深层化以及综合性,是一种发挥学生主动学习意识的有效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结合自身生活实际,从自身特点出发理解数学的核心内容,建立学生全面的数学学习知识库。通过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开展深度学习能够使学生更好地融入教学环境中,在对数学教学知识有深刻感知的情况下进行问题的多种思路分析,集中精力进行数学学习,以举一反三的效果理解数学知识。同时在深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积极展开小组合作,加强群体间的交流与合作,并通过讨论加深对数学知识点的理解,培养数学合作思维,使数学学习方法能够更具有针对性的优化效果。
此外,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引入深度学习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更加具有可视性,使学生从已有的学习与生活经验思考具体的数学知识,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有更明显的提高。深度学习的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将学习到的数学知识点有效地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从数学的思维角度进行问题的分析,从而发挥理性思维解决一类生活问题,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目前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过程中仍然体现出传统方法的特点,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学生知识点的学习主要通过死记硬背获得,导致学生的数学思维固化,学生按照既定的思考方式进行问题的分析与解答,导致学生的思维方式只存在于教师的教学维度中,降低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深度学习的教学方法能够引导学生脱离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固定的知识,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强化学生的发散思维,从长期发展的角度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进步。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的教学时不能简单关注数学知识点的教学,而应该树立全局的数学教学意识,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入手分析数学问题,发挥思维的开拓性,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度掌握和在实际问题中的有效应用,形成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正确认识和有机掌握,形成个性化的数学学习方式。
(三)降低区域教育影响
虽然当今社会已经形成了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广泛重视,但是由于我国的区域教育水平影响,导致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差距较大,使部分地区学生的数学能力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落后于社会数学学习的平均水平,导致该部分学生在今后的发展中难以迅速融入社会工作环境,因此必须通过多种教学方式缩小地区间的数学学习差距,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推动数学的全域发展提供了可行性。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尤其在教学领域内,通过互联网技术能够使教师在课堂上应用丰富教学资源,拓宽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学习网络平台中的数学授课视频,优化学生的数学知识接受情况。同时对于大量的网络教学资源,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使学生能够根据其中的重点教学内容进行分类,选择感兴趣与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知识学习,从而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数学分析和自我监督能力,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提高数学教学水平,使学生在深度学习的方式中主动进行知识的摄入,以较强的学习兴趣分析数学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三、 基于深度学习思想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探究
(一)搭好思维“脚手架”之一:创设有效情境,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意识
要发挥深度学习的数学教学方法对小学数学教学的优势,教师首先要保证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正确掌握学习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思考方式和认知能力,从而有针对性的创设数学教学情境,使学生融入课堂教学中。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发育尚未成熟,有较大的好奇心和好动性,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借助图片和视频等方式,将待学习和研究的数学问题以生动直观的方式呈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有效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使深度学习。 (二)搭好思维“脚手架”之二:借助数形结合,建立强关联性的数学课堂
“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可见数与形是紧密联系的。数形结合思想是帮助学生深度学习、理解本质的重要数学思想方法之一。学生在小学阶段逻辑思维发展水平还不够成熟,理解抽象、复杂的内容难度较大,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直观的图象结合起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因此,教师要善于借助数形结合,引导学生去观察分析、对比发现、更好地理清本质,有助于拓展学生数学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形成自身的学习体系,提高数学学习和应用能力。
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为例。
在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时,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因此要迁移出算法对于学生来说比较容易,但当教师追问“为什么这么算”,要学生说清其中的算理时,显然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
教学时教师创设生活情境,出示以下表格:
师:李叔叔旅行目的地距离龙岩有多远呢?我们可以怎样算出准确的答案(列竖式计算)?
生:笔算竖式后汇报,我是先算2×145再算10×145,最后再相加。
师:老师看到有个别同学把5写在了个位上,这样对吗?请看大屏幕,我们让小火车动起来。刚刚我们是把2拆成了2和10,先用个位上的2×145這一步表示的其实就是火车行驶几小时的路程?2个小时的路程,火车开起来了,也就是有几个145?(2个)然后我们又用十位上的10×145其实就是火车行驶?10个小时的路程,让火车继续开,也就是有几个几(10个145),所以5要写在哪一位上?最后把这两部分相加,就是什么?12个小时行驶的路程。
教师借助数形结合,精心设计强关联性的数学课堂,让学生的思维和小火车一起动起来,通过线段图和几个几一一对应,沟通线段图和竖式的联系,较好地帮助学生理清算理,让数学学习走向深刻。
(三)搭好思维“脚手架”之三:重视说理应用,促进核心本质的真理解
深度学习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可视化,使学生能从已有的学习与生活经验出发,学会从数学的思维角度进行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因此,重视说理应用能有效促使学生从敢说到会说,并说得有道理,较好地凸显学生对知识核心本质的真思考和真理解,实现深度学习对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完“乘法分配律”例题后,教师设计了一道说理题:小明同学不理解为什么(4 2)×25=4×25 2×25,你能通过画图或举例来说理验证一下等式是成立的吗?
生1:借助点子图观察比较发现这两种算法的结果一定相等,因为最后都是求这个整体。
生2:结合长方形面积(如图所示)的两种不同的求法进行说理,无论是分开求两部分是面积再相加还是先把宽求出来再求总面积,最后都是求这个大长方形的面积,所以两个算式相等。
生3:用举例的方法说理验证,老师去文具店买了单价为4元/本的大练习本25本,单价为2元/本的小练习本25本,求一共花了多少钱?
可以先分别求出大、小练习本的总价,再求一共花的钱数,也就是4×25 2×25。也可以先求大、小练习本的单价和,再求一共花的钱数丽丽也就是(4 2)×25。
显而易见,说理应用有助于教师审视学生对知识本质的理解程度,让理解应用走向深刻。
四、 结语
在当前教育形势发生转变的大环境下,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这就要求教师要正确把握数学的学科特点与学生的学习特征,改革创新教学模式,开展深度学习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从而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
参考文献:
[1]肖莉.浅谈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实现深度学习[J].读与写,2021,18(5):175.
[2]魏菲.“高阶思维”与学生数学“深度学习”的研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1(2):166,177.
[3]李小红.关注学生思维:数学深度学习的应然视角[J].小学教学参考,2021(6):34-35.
[4]黄爱勤.融通数学与生活促进学生深度思维:苏教版一下《小小商店》一课的教学设计与思考[J].江苏教育:小学教学版,2021(2):66-68.
[5]王钦敏,余明芳.数学思维素养深度涵育:教学的进路与方略[J].数学教育学报,2020,29(6):56-60.
[6]韩龙淑,刘凯,陈锦楠.促进深度思维的数学概念教学研究[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20(12):95-97.
[7]朱国军,彭亮.开展数学深度教学助力学生思维进阶[J].江苏教育:小学教学版,2020(5):25-28.
[8]张民.注重数学思维进阶促进学生深度学习[J].成才之路,2020(29):130-131.
作者简介:林珍云,福建省龙岩市,福建省龙岩北城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