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个体”与“国家”之间

来源 :人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69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萨特以“个体”作为原点,将“群体”、“国家”纳入个体实践之整体化演进历程中,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三者的循环结构。其政治哲学在某种意义上超越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的简单对立,具有反对本质主义的深远意义。作为核心范畴的“个体”本质上是抽象的设定,在三者之间构建的三元结构最终成为一个无限循环,实质上是抽象的政治构图。
  【关键词】个体 群体 国家 政治构图
  “个体”、“社群”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是市场社会中人们政治生活的基本关系。自罗尔斯的《正义论》发表以来,“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之间的纷争涉及个体与群体之间的边界设定及其互动空间的问题,至今仍是学界热议的话题。
  “个体”的内涵演变
  在萨特的整个哲学历程中,“个体”自始至终都是其致思的原点。在《存在与虚无》一书中我们可以发现,萨特在自在与自为的对立框架内,将一个全新“个体”的主体性发挥到了极至。这个“个体”冲破了自近代以来附加于主体概念之上的任何思想束缚,打开了主体伦理学的一个缺口①,在哲学史上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与海德格尔、雅斯贝尔斯等存在主义者不同,萨特甚至试图从存在主义出发展开另一种伦理学的建构话语。②
  二战的惨烈、战后意识形态的斗争以及自己的政治实践,使得萨特最终放弃《存在与虚无》中的伦理学建构企图。经过一段时间的困惑与思想流变后,他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时代不可超越的哲学,并试图在这种哲学的边缘处发展自己的存在主义。当萨特在《辩证理性批判》中逐步展开其历史辩证法的理论话语时,他首先规定:作为历史辩证法起点的“个体实践”是受制于“物”,并且正是在“人”与“物”的辩证循环中才得以展开的。相对于“人的需要”,“物”总是匮乏的,这种“物”的否定性规定就构成了“人”的实践活动的永恒张力。而这种“匮乏”的否定性也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而传递给“人们”,于是“人”与“人”之间的否定性关系就永远驱之不去。正是由于“物”的牵扯才使得“人”异化为“物”,而“人”透过各种形式构成的“群体”又使“异化”的扬弃得以可能。“人”与“物”的互相否定、互相依赖的关系充斥于实践的整体化演进过程中,而“个体”通过整体化的演进也能不断获得新的内容。这就是萨特历史辩证法的展开过程。
  对于萨特哲学中“个体”内涵的演化历程,正如他早年的朋友阿隆所说:“无论萨特在何种角度展开,他从来没有超越自笛卡尔延续到胡塞尔的二元论窠臼,萨特所谓的意识是孤单的,并与物相缠绕。因此之故,人与人都是相互敌视的。”③
  “群体”的形式跃迁
  但纯粹独立的“个体”只是一个理想的设定,因为“个体”总是处于一定的相互关系中,个体的共同“在世”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从这个意义上说,“个体”实际上总是以某种“准群体”或“群体”的形式而存在。萨特在《辩证理性批判》一书中区分了并合群体、誓愿群体、组织群体与制度群体等群体形式,这实际上是1789年法国大革命时巴黎人民组织形式的“截面”与当时苏联官僚主义政治架构的组合。
  并合群体是在一定的共同目标或外部敌对势力的驱动下集合起来的,是对“系列”的离散性的否定。但这个“并合群体”还没有一定的结构,并不是完全定型的;誓愿群体是并合群体逐渐解体之后形成的“幸存群体”。“危险的持久性却没有消失,依然在现实活动的契机之间持续下去。”④但由于迫切性的消失,群体行为也会四分五裂,而维护这种地位的方式就是“誓言”。正是通过誓言,才使得幸存群体中的第三者从别人那里得到他永远不会成为他人的保证;与誓愿群体相比,组织群体的内部出现分化,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确立了某种“功能关系”。正是分工确定了成员们的“功能”。于是,这种共性个体就在组织内部成为某种“有机个体”。“功能被同时确定为一个需要完成的任务(一个根据超验性客体确定的行动)以及每个共性个体同所有他人之间的一种关系。”⑤
  但是对于机器(或工具)的各个部分含义的相互连接的关系,不是一种同机器的惰性人类有联系的一种人的惰性工具性,即同质性,而是围绕一个具体的目标的“共同对象化的运动”⑥。在这种运动中,组织群体会从流动的同质性过渡到被调整的异质性。这种分化的外在性根源是危险的情势,而内在性的根源则是由于宣誓群体中的“誓言”的矛盾性,导致组织群体中功能的变异性。于是,“博爱-恐怖”的原始关系就可能重新出现。正因为这种组织化群体依然存在“惰性化”与“无机化”的可能性,因此,“组织群体”被强化并固定为“制度群体”。
  萨特区分了两种“制度”的变形形式:一是作为无机力量被承受的惰性构架,二是“分化”的形态。前者是相对于每个个体的预制惰性,后者则是由于分化而出现的“权威”。正是在权威的基础上,出现了所谓的“国家”。萨特从群体与系列的互动关系出发,认为国家“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被视为社会中的个体的产物或表现,因为这些个体大多数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系列的”⑦。国家承担着某种中介人的角色:“国家是统治阶级的一种规定,这个规定受到阶级斗争的制约,但是国家作为对阶级斗争的深刻否定而显示出来,它的合法性必须由它自己来维护,各种系列只能接受这种合法性而且它们非接受不可,况且国家必须以保障被统治阶级利益的面目而出现。”⑧很明显,萨特援引了列宁的某些观点,其理论参照系也由法国革命转移到苏联式社会主义之上。
  “个体”、“群体”与“国家”的循环
  在萨特所展开的个体实践整体化的演进历程中,“国家”是制度群体的稳定形式,但结构已僵化,其成员虽感到归属感,但又存在疏离感。按照其观点,这种形式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在个体的离散性(集合体的系列形式)与群体的多样性(从并合群体到制度群体)之间循环互动。萨特区分了两种具体的循环方式:一种是静止的,即群体会逐渐复归到个体的系列层次。另一种是群体之间的永恒运动。詹姆逊总结道:“群体总是产生于系列性的废墟之上,而且历史既可以视为真正的群体生存时刻和系列性分散的漫长时代之间的一种永恒的摆动,也可以视为在任何特定的时刻,处于种种发展阶段的群体和它们周围众多的系列性个人之间的一种复杂的共处。”⑨   通过揭示国家、群体与个体之间的循环运动,萨特得出关于“历史”的基本看法:历史没有最终方向,通过群体活动消除集合体的系列性是一种永久的可能;而以建立真正的社会主义共同体来最终消除异化也是决无保证的,因为国家必然成为一个官僚机构,并可能会重新复归到个体的离散性状态。
  但是我们不能忽视萨特所强调的“战斗群体”可能带来的革命性意义。在萨特看来,要想真正动摇社会的躯干并使之崩溃,需要一群真正联合起来的人:“我们的历史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它是辩证的;它之所以是辩证的,是因为阶级斗争把我们造就为朝着辩证的战斗群体而超越集合体的惰性。”⑩这一群真正联合起来的人,正是萨特的革命期望所在,也是走向一不起整体化作用的整体化的可能性所在。正基于此,詹姆逊认为,萨特关于国家与阶级斗争的整个分析是中肯的。他认为至少有两个例子可以证明此点:一是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在那个社会动荡的年代,不是通过复活党的机构,而是召唤群体形成的革命内聚力的新浪潮,以替代旧有僵化的制度群体;“这是一种将永久革命的观念付诸实践的尝试。”二是萨特理论略接近其本土的另一确证,见于法国1968年的五月风暴。
  结语
  萨特政治哲学的三元结构还存在一些问题,即群体与国家都是基于“个体实践”的先行设定之上,而与我们在前面所批评的政治哲学研究中二元区分的研究模式一样,萨特关于“个体”内涵与矛盾的设定本身依然是一种抽象。具体表现在:当萨特将“匮乏”作为一种既定的基础而把“个人实践”导入时,就出现了“异化”。为了克服异化,人们联合起来形成制度,产生阶级、国家、政党等形式,但是这种组织形式的扩大,是以个体实践的自由丧失为代价的,人们虽然可以推翻这个制度寻求新的制度可能,但异化始终不能被克服。因此,在萨特那里,“历史”就是一出“西西弗神话”般的剧本,而阶级斗争与政治活动说到底还是一种“无望的激情”。因此,萨特政治哲学的三元互动结构是一种意识哲学的政治构图,他对于人们政治生活的批判性把握还是存在根本性的缺失。
  (作者为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公共课部讲师)
  【注释】
  ①万俊人:《萨特伦理思想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46页。
  ②王时中:“在个体‘实存’与角色‘共在’之间”,《伦理学研究》,2006年第4期。
  ③Mark Poster.Existential Marxism in Postwar France,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7, P11.
  ④⑤⑥⑦⑧⑩萨特:《辩证理性批判》,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578页,第615页,第633页,第635页,第817页,第821页。
  ⑨[美]詹姆逊:《马克思主义与形式》,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年,第211页,第231页。
  责编/边文锋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最佳时期已经来临,在更高层面上实现国家的文化崛起。文章在国际贸易视野下,以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问题为研究对象,集中探讨三个方面的问题: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文化产业的输出战略;文化产业与国家身份的构建。  【关键词】文化产业 文化输出 国家身份  2010年由财政部、中宣部等部门联合推出《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以
期刊
【摘要】刑法所追求的核心价值在于实质的正义,而刑事诉讼法所向往的却是程序的正义。当面临犯罪时,现实的存在一再地映射出双方之间的矛盾,不同的选择彰显着不同的理念。笔者认为:实质的正义与国家权力的行使紧密相联,而程序的正义却与公民人权的保障密切相关,相比较而言,程序的正义更加契合现代法治的要义。  【关键词】程序 正义 规范性 法治  伴随着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的谢幕,刑事诉讼法最终修正
期刊
【摘要】微博是网络社会环境中新出现的一种信息传播形式,它具有即时性、便捷性、交互性强等优势。微博给信息传播和新闻报道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微博中也存在信息失真等问题,需要完善微博信息审核制度,实行微博用户注册实名制,创新微博信息内容呈现机制,引入更多优质的信息资源等策略进一步推进微博的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网络 体育 微博 信息传播  信息时代,传统媒体的传播效能在不断下降,新闻话语权也在不断
期刊
【摘要】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亟待进一步完善。文章对前来广元市委党校参加学习的226名乡镇党委书记提交的社会管理创新经典案例进行了抽样,借此系统地梳理了基层社会管理的内衍性现实要素,着力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因应性动力机制,探索乡镇善治与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变革与重构路径。  【关键词】基层社会 管理创新 变革 重构 善治  社会管理,特别是基层社会管理,正日益成为当今社会转型时
期刊
【摘要】当前,深圳市土地管理制度建设面临的最为棘手的问题是,在完成全域城市化进程后,城市农转非土地中存在的政府组织的“名义产权”与原农村集体及村民“实际占有”之间的尖锐矛盾。盘活存量土地必须化解这一矛盾,可行的出路是通过协调“实际占有”土地的增值收益分配,实现对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  【关键词】农转非 土地 增值收益 分配  前言  2013年初,深圳可用建设用地约33平方公里,至2020年,平均
期刊
【摘要】文章从对文化产业和文化产业人才定义的界定入手,探究京津冀地区独立学院文化产业人才一体化培养模式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实施对策,并将其归纳为政府主导实现一体化发展的整体规划,整合高等教育资源实现区域发展成本最小化,通过人才培养互补模式实现教育质量最优化,紧贴社会要求实现产业人才需求最大化等四个方面。  【关键词】文化产业人才 区域经济 京津冀 独立学院  文化产业及文化产业人才内涵  根据国家发
期刊
【摘要】“汶川大地震”和“八·八水灾”都是由于自然原因导致的危机事件,都在执政当局主导下进行了抗灾和重建活动,反映出的政府危机处理效能和民意支持度却差异甚大。通过对“汶川大地震”和“八·八水灾”的处置和效果分析,一方面强调危机处理中的效能,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执政当局在政治社会化方面的运作,以夯实执政基础。  【关键词】汶川大地震 “八·八水灾” 危机处理 政治社会化  2008年5月在中国大陆发生
期刊
【摘要】近30年来,中国民航业在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阻碍了民航业进一步发展。文章对西方发达国家自然垄断行业规制变迁进行简单介绍,并结合国内自然垄断行业规制变迁及企业竞争战略选择的实际情况,试图寻找出在现有政府规制制度下,适合我国民航业企业发展之路。  【关键词】自然垄断 微观规制 价格规制 进入规制 竞争战略  2002年三大航空集团的重组、成立标志着我国民航业改革进入一个全新阶
期刊
【摘要】城镇化过程中产生的失地农民必须做出城市适应性行为选择,但在这一过程中,失地农民往往存在着难以实现职业期待、难以安居乐业、没有归属感等适应性障碍。我们应从失地农民的利益出发,制定符合失地农民实际需要的社会制度和社会政策,消除失地农民的城市适应性障碍,帮助他们实现自身的城镇化。  【关键词】城镇化 失地农民 城市适应性 障碍 途径  城镇化使失地农民必须作出城市适应性行为选择  我国在大规模推
期刊
【摘要】20世纪以来,政治参与成为人们解释并衡量政治现代化水平的一个关键因素,中外理论界对政治参与的价值一直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其背后是两种对立的民主理论。文章认为,它们之间的对立不是绝对的,适宜的民主应是多种民主因时因地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政治参与 价值 论争 民主  公民政治参与的价值争论  政治参与是指普通公民及其组成的团体为影响政府决策而采取的各种行动,通常包括政府投票、政府选举、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