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人才一体化培养模式探究

来源 :人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b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从对文化产业和文化产业人才定义的界定入手,探究京津冀地区独立学院文化产业人才一体化培养模式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实施对策,并将其归纳为政府主导实现一体化发展的整体规划,整合高等教育资源实现区域发展成本最小化,通过人才培养互补模式实现教育质量最优化,紧贴社会要求实现产业人才需求最大化等四个方面。
  【关键词】文化产业人才 区域经济 京津冀 独立学院
  文化产业及文化产业人才内涵
  根据国家发展政策和行业规范方面的要求,我国首次正式提出文化产业是在2000年提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指出“要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推动有关文化产业发展的任务和要求”。
  随后2004年中共中央宣传部下发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标准》将我国文化产业定义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具体分为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
  现阶段,伴随着我国十二五规划的提出,以及社会各界对“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重要目标的深入关切,在新时期对于文化产业和文化产业人才的界定,以及三次产业间的必然联系的研究愈加系统、全面和多样化。其中,对于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方式、办法、模式、体制层面的研究日益活跃,特别是作为人才培养、管理和交流的最主要的输出主体高等院校而言,已经成为理论界、学术界甚至政界研究的主要对象。
  根据文化部相关文件,本文认为广义的文化产业人才是指与文化系统相关的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从文化部门和非文化部门来看,文化产业人才与其他产业的人才存在高度的相关性和交叉性特征。从相对狭义的角度来划分,即在图书馆业、文艺科研、群众文化服务人员、艺术业和文物业等行业从事工作或服务的主体人群,即文化产业人才。
  目前,国内研究学者普遍使用的现代管理学中的区分方法,依据社会分工的差别以及职能岗位的差异,本文将文化产业人才划分为两大类:文化产业技术型人才和文化产业经营管理型人才,上述两类人才之间存在高度的相关性,即相互包含与影响。其中,文化产业技术型人才主要指的是通过对工作内容进行创意、加工、制作或设计的人才,以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为基础,通过创造性的工作将理论转化为产业生产力的人才,该类人才也是文化产业不断提升和快速发展的核心人才,是支撑文化产业存在的基础,将抽象的理念转化为具有高度经济价值的文化产品的人才,即利用文化产业相关资源和个人智力能力创造产值的生产过程的人才;文化产业经营管理型人才是通过自身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在文化产业中辅助抽象符号转化为实物和价值的人力资本。例如,其需要对社会环境进行评估和计算,从而制定出文化产业组织发展和文化产品销售的战略,并且选拔文化产业技术型人才,对文化产品的策划、设计、生产、包装、销售等一系列环节进行规划、统筹和运营,并能站在行业的角度审视本组织发展方向,及时调整经营策略的管理型人才。
  京津冀地区独立学院教育资源布局及文化产业人才一体化培养模式探究
  京津冀地区独立学院教育资源空间布局概述。独立学院从出现至今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分别渡过了1999年~2002年依附母校办学阶段、2003年~2011年自主办学独立阶段,目前已经进入自身深化发展时期,其一体化发展模式是最主要的发展形式之一。
  在全国四个直辖市的独立学院分布中,北京市和天津市独立学院数量所占比例为53%,集中度较高,并且由于其地理位置与河北省十分接近,形成了区域内教育资源优势突出的特点,京津冀地区占全国独立学院9.83%(见表1),具备较强的生源吸引力和对投资的整合力。河北省独立学院同样具有区域内相对集中的特点,其主要分布在石家庄、保定和廊坊三个城市,在地理位置上与两大直辖市的独立学院分布形成了紧密的联系,呈现矩形的空间布局模式,从区位优势的角度降低了院校之间协作的成本,同时在文化理念方面也比较容易达成共识,客观来讲为形成独立学院文化产业人才一体化培养模式奠定了文化基础。京津冀地区进入全国100强的学校有9个(见表2),表明京津冀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集中于北京市、天津市,覆盖石家庄市、保定市和秦皇岛市的网络格局,提升了独立学院之间的互动性,为一体化提供了现实依据和集中的优势特色。
  表1 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独立学院数量占全国百分比
  本资料来源于:《高等教育发展纲要》、《中国教育年鉴(2008)》、《中国教育年鉴(2009)》、《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21世界人才报》以及京津冀地区各独立学院官网主页,经笔者整理。
  表 2 河北省进入全国100强排名(截止2010年)
  京津冀地区独立学院文化产业人才一体化培养模式及其对区域经济的作用机理。随着我国“十二五”规划以及大力发展渤海湾经济圈战略的提出,对该区域内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和挑战。京津冀地区相对教育比较发达的珠三角、长三角等沿海地带,高等教育的发展仍存在差距。例如,高校毕业生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效应有限、流动性不高,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不明显、与相关单位之间的产学研关系不突出等问题。对于文化产业而言,特别是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优化方式脱节,尤其是产业结构调整切合度较低。其关键原因在于京津冀地区缺乏从区域发展等社会需求角度培育文化产业人才的理念,缺少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培养人才的一体化机制和战略目标。
  作为一个体系,京津冀地区的独立学院是一个需要整合的系统,这一系统与外部环境特别是经济发展状况与产业结构情况是密不可分的。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通过独立学院对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进而快速优化产业结构的目标,需要区域内独立学院的联合、均衡和协调发展,其中一体化发展模式是核心与关键。
  从本质上讲,一体化就是研究如何协作共同均衡发展。从合作角度看,首先独立学院要在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下相互协调、错位发展,消除恶性竞争的隐患;第二,独立学院人才培养一体化模式的关键点在于创新办学机制和办学理念,明确办学方向、加强体系内部成员间合作,明晰各自需求。因此,京津冀地区独立学院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一体化模式即:协调该区域内独立本科三批院校的各个要素合理配置。主要体现在区域高等教育体制一体化:如行政管理体制、财政拨款体制等;学科建设一体化和招生录取一体化:如招生制度、就业制度和高校人事制度等;教师评聘一体化:包括教学体制改革,如课程改革、教材改革等,也包括教师聘任、职称评定等改革;授课机制一体化、考研就业一体化等,让区域内的社会和用人单位对每一所独立学院培养的文化产业人才都采取相同的标准来衡量和评价,对于任一院校授课人才的质量水平都能够放在同一平台进行考量,互相任课、相互促进。   具体目标:其一,通过独立学院对人才的一体化培养模式,加速辅助京津冀地区高等教育的普及化程度的扩大。依托北京市和天津市两个城市增长极的辐射能力,将河北省作为教育腹地,增加人力资本的数量,提升人力资本的能力水平,完善人力资本的培养制度,进一步适应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需要,特别是文化产业的相关行业的发展需要。
  其二,打造科学的京津冀地区高等教育平台,将京津冀地区独立学院的区域分布、院校类别布局和学科建设层次实现进一步优化和完善。
  其三,实现京津冀地区区域高等教育综合实力的显著提升,不断满足区域对文化产业人才的需求。
  京津冀地区独立学院文化产业人才一体化培养模式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教育作为人力资本输出的主要端口,从教育相关产业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考量,亦或从人力资源对区域产业提升的作用角度来分析,作为一个区域整体,京津冀地区高等教育的协同、均衡提升对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所起到的作用都是不可或缺的。学术界普遍认为区域的竞争是人力资本的竞争,人力资本的竞争就是教育的竞争,教育的竞争即是资源的竞争,如何在资源既定的前提下快速实现利益最大化,体现了一体化发展模式的核心本质;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通过资源的整合与再分配实现均衡协调的发展与协作是长期发展的要义,以上两者体现了个体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显示了长期与短期的联系。
  作为高等教育发展新时期的产物:独立学院,在京津冀地区的教育发展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而且其存在特殊性。文化产业人才一体化培养模式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政府主导实现一体化发展的整体规划;第二,整合高等教育资源实现区域发展成本最小化;第三,实现人才培养互补模式实现教育质量最优化;第四,紧贴社会要求实现产业人才需求最大化。
  政府主导实现一体化发展的整体规划。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主导者,政府需要充分运用“看得见的手”,即财政方面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从区域协调发展、产业均衡提升的角度,对区域内高等教育进行总体规划,并且需要各级政府本着协作互助的理念,宏观管理区域内高等教育。
  以经济发展为根本目标,去行政化,将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视为基础。从调控手段来看应该突出间接调控,突出独立学院的自主发展权利,支持独立学院一体化发展的模式,合理并高效运用各类优惠政策,将独立学院拥有的资源最大限度进行整合。设立专门机构对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协调,特别需要实现外部环境与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方式的高度统一吻合。逐步发挥市场竞争机制在京津冀独立学院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提升一体化模式运作的效率和质量,提高文化产业人才质量;促进社会各界对独立学院教育事业的支持,保障独立学院一体化培养模式的健康稳定发展。逐步加大对独立学院发展的激励措施、健全激励机制,加快独立学院创品牌、创特色的步伐,形成具有京津冀地区特色的独立学院人才的培养路径。
  整合高等教育资源实现区域发展成本最小化。同母体院校之间的联系是独立学院赖以生存的基础,同时也是与其他民办高校相比较的最根本区别。依托母校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并加以充分利用,以及母校在师资力量和硬件设施方面的优势资源,是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和措施。区域内独立学院之间需要在多个领域加强合作,进而实现办学资源的有效共享,实现区域发展成本最小化,同时节省人才培养的相关成本。
  通过科研纵向的联合以及人才横向的共享,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在科技、高等教育、独立学院管理方式、产业结构、区域经济发展之间产生较强的联动效应。将竞争为主的区域人才培养模式逐渐转变为以合作为基础的一体化培养模式。例如在特色专业和课程方面,独立学院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主体间配合与协调,凸显专业特色,最终实现区域内人才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建立人才培养互补模式实现教育质量最优化。建立、健全独立学院对人才培养统一的考评机制、原则和标准。将京津冀地区的独立学院与其他区域(如长三角、珠三角)进行比较,,明确自身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及人才培养在服务当地经济中的地位。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立足服务京津冀经济发展,按大类、按行业、按职能、按人才分类等标准突出特色,着力培养技术应用型和经营管理型人才。
  其中,京津冀独立学院应根据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和自身发展的实际状态,设计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实现人才培养互补以提升教育质量和人才水平;制定科学、规范、可操作的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加强独立学院改进自身办学效益的紧迫感,提升相互配合的协调力与能动性。
  紧贴社会要求实现产业人才需求最大化。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最根本的就是解决就业问题。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也是提升人力资源的个人素质与能力来促进就业,实现产业人才需求的最大化。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下独立学院之间应该建立人才流动、学术交流的平台,在共赢的前提下进行专业交叉设置。当前,京津冀地区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率相对一本、二本的学生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就业单位的水平也参差不齐,特别是文化产业人才需求的满意度较低,很多文化产业相关企业和单位宁愿选择南方高校毕业生进行培养,也不愿意选择本地生源,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人才的适应性和综合素质的差距。
  从倒推法来考虑,独立学院对于文化产业人才培养,首先需要根据市场导向和京津冀经济圈形成后的就业新趋势主动将专业结构调整的更加合理,例如设置社会急需的空白或短缺专业、社会急需的技能专业、社会急需的热门专业等。将学生就业率、职业适应能力、用人单位满意率、学生对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满意率等指标纳入到人才培养模式的整体考评中,逐步建议、逐步完善。积极引导独立学院与用人单位实现横纵联系,切实体现社会经济发展与人才培养的实际联系,拉近独立学院科研人员、教师、学生与用人单位和社会的距离,实现产业人才需求最大化。
  (作者单位:河北科技大学;本文系河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京津冀地区独立学院人才培养一体化战略研究—基于区域产业发展角度”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2457201D-39)
  责编/王坤娜
其他文献
【摘要】公务员聘任制的实施对改变公务员的官本位意识、提高责任意识和公共管理水平起到了促进作用,但从各地试点的实际情况看,其还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反应出在聘任制制度设计中还存在不足。因此,公务员聘任制的进一步发展还应完善相关立法,加强配套制度的建设。  【关键词】公务员 聘任制 公务员法  根据2006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以下简称《公务员法》),公务员聘任制是指:“
期刊
【摘要】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动员和教育群众,提高乡村社会思想政治觉悟,一些省区举办了土改展览会。土改展览会以直观的形式、对照展示的方式,不仅使广大群众受到了反封建教育,并且为新政权的巩固与乡村的生产合作化运动奠定了基础。这些举措起到了鼓舞人民群众,稳定社会生产,推动新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初期 思想政治 土改展览会 群众教育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提高乡村思想政治觉悟,不
期刊
【摘要】文章以海南省为例,通过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现状、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海南省当前在应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宣传教育力度、灾后疾病防治与心理救助工作、政府与媒体合作等方面还存在不足,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和建议,以期全面提升海南省政府处置自然灾害的危机公关能力。  【关键词】自然灾害 突发事件 危机公关  我国是世界上属于自然灾害发生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党和国家对处理自然灾害突发事件极为关注与重视
期刊
【摘要】在20世纪前期剧烈的社会变迁进程中,华北地区的地主阶层发生了结构性变动,不在地主群体异军突起成为地主阶层的主体,该群体对乡村经济的影响方式不同于传统时代的地主阶层,加速了乡村经济危机的来临。文章从村费和摊派两个方面,呈现了这一时期的地主阶层对当时乡村经济的影响。  【关键词】华北 不在地主 乡村经济  关于中国近代农村经济,学界观点各异,有“衰退论”、“增长论”、“停滞论”、“内卷论”、“
期刊
【摘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正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农民的基本医疗服务得到一定保障。然而,新农合基金被贪污、挪用的现象时有发生,其安全问题值得重视。以云南省广南县新农合犯罪窝案为例,通过分析新农合领域职务犯罪问题,提出防治措施,以期为我国新农合保险制度的逐步完善提供理论帮助。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职务犯罪 预防对策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采取个人缴费、
期刊
【摘要】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最佳时期已经来临,在更高层面上实现国家的文化崛起。文章在国际贸易视野下,以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问题为研究对象,集中探讨三个方面的问题: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文化产业的输出战略;文化产业与国家身份的构建。  【关键词】文化产业 文化输出 国家身份  2010年由财政部、中宣部等部门联合推出《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以
期刊
【摘要】刑法所追求的核心价值在于实质的正义,而刑事诉讼法所向往的却是程序的正义。当面临犯罪时,现实的存在一再地映射出双方之间的矛盾,不同的选择彰显着不同的理念。笔者认为:实质的正义与国家权力的行使紧密相联,而程序的正义却与公民人权的保障密切相关,相比较而言,程序的正义更加契合现代法治的要义。  【关键词】程序 正义 规范性 法治  伴随着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的谢幕,刑事诉讼法最终修正
期刊
【摘要】微博是网络社会环境中新出现的一种信息传播形式,它具有即时性、便捷性、交互性强等优势。微博给信息传播和新闻报道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微博中也存在信息失真等问题,需要完善微博信息审核制度,实行微博用户注册实名制,创新微博信息内容呈现机制,引入更多优质的信息资源等策略进一步推进微博的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网络 体育 微博 信息传播  信息时代,传统媒体的传播效能在不断下降,新闻话语权也在不断
期刊
【摘要】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亟待进一步完善。文章对前来广元市委党校参加学习的226名乡镇党委书记提交的社会管理创新经典案例进行了抽样,借此系统地梳理了基层社会管理的内衍性现实要素,着力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因应性动力机制,探索乡镇善治与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变革与重构路径。  【关键词】基层社会 管理创新 变革 重构 善治  社会管理,特别是基层社会管理,正日益成为当今社会转型时
期刊
【摘要】当前,深圳市土地管理制度建设面临的最为棘手的问题是,在完成全域城市化进程后,城市农转非土地中存在的政府组织的“名义产权”与原农村集体及村民“实际占有”之间的尖锐矛盾。盘活存量土地必须化解这一矛盾,可行的出路是通过协调“实际占有”土地的增值收益分配,实现对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  【关键词】农转非 土地 增值收益 分配  前言  2013年初,深圳可用建设用地约33平方公里,至2020年,平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