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趣味学习预防学困生形成的策略研究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gererer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帮助学困生克服学习化学的困难,培养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和能力是每一位高中化学老师的责任。学好化学对每一位高中学子也具有重大的意义。趣味化学学习能有效地预防学困生的形成。
   关键词:高中化学;学困生;趣味教学
   高中化学教学不仅仅是要求学生学会课本上的原理,各种反应式也要认真学习并掌握,要让学生知道这些化学知识的来源和应用,会运用所学习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本文针对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和通过趣味教学有效改善学困生学习困难的情况进行研究。
   一、学困生的形成
   学困生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很吃力、成绩比较不好的学生。学困生在学习高中化学知识时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觉得化学枯燥无趣或因为化学学习中很多烦琐反应式、化学元素等对化学产生惧怕,化学成绩不理想,这时许多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就会想要放弃化学的学习,这是一种非常不正确的选择,教师要及时防止学生产生这种可怕的心理。
   二、制订针对学困生的教学计划
   在教学刚开始进行时,教师应该对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了解课程难点、学困生的化学基础和容易对课程中哪些知识点产生不理解。在教授课程时,要注重因材施教,根据学困生的化学基础,制订针对学困生的教学计划。高中化学比初中化学知识点更多,学困生因初中化学基础就没有打好,面对高中化学就会望而却步,知识点的掌握不清,处理化学问题就会思路混乱,学好化学的信心就会越来越低。教师在教学时要及时为学生梳理知识点,让学生较好地掌握及運用所学的知识点到学习中去。多开展趣味化学的实验课程,促使学困生对化学学习产生兴趣,鼓励每一位学生积极动手在化学实验中实践,在趣味的化学学习中获得成就感,从而也使学困生不会因为跟不上学习进度而彻底放弃化学的学习。
   三、趣味化学实验的重要性
   在化学的教学中,实验是不可缺少的一项,它使枯燥乏味的化学知识更加生动,使复杂的化学问题变得简单易懂。化学实验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度,多种多样的化学实验,让学生提高了对化学的兴趣。一些趣味实验,在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的同时也让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了化学知识。
   教师在给学生上课时,不要急于讲解课本上的知识,可先设计一场有趣的化学实验,例如“可乐”变“雪碧”,首先取一个可乐空瓶,倒入四分之三的蒸馏水,然后在烧杯中加入五十毫升的酒精,并加入适量的碘片,得到深褐色的溶液,将配好的深褐色溶液倒到可乐瓶中,摇匀变成可乐的颜色,一瓶“可乐”就做好了,在可乐瓶的瓶盖内放入硫代硫酸钠(即大苏打),用一张糯米纸盖住大苏打粉末,小心地盖好瓶盖,准备好后带入课堂,在学生的面前用力摇晃可乐瓶,“可乐”就变成了无色透明的“雪碧”了。学生们都会迫切地想知道产生这样有趣现象的原因,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对化学产生兴趣,学习化学的热情空前高涨。实验是探索知识重要的一部分。化学实验充满了无限的乐趣,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做这些趣味小实验也是提高对化学知识理解的一种有效方法。
   在基础授课的同时,带领学生做多种化学实验,也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高中化学的重点和难点,老师也可以通过趣味实验让学生去学习,不要只会死记硬背。通过趣味实验,让学生加深对化学知识点的理解,让知识难点也一下子变得不再那么难懂。学生在趣味实验的同时也提高了学习效率。趣味学习也可以有效地开阔学生的化学思维,更加全面地提高化学学习的效率,老师可以让学生在化学实验室亲手做实验,全面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在化学趣味实验中,老师也要观察学困生在化学实验中的表现,及时发现学困生的错误并指导和讲解,并对表现优异的学生给予表扬,树立榜样的形象,让学困生也能更好地融入课堂,使学困生不会感觉自我在化学实验课堂中存在感极低,消除学困生紧张焦虑的不良情绪,使学困生也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既学习了化学知识又培养了化学学习的兴趣。通过趣味实验教学,能很好地预防学困生的形成,可以改变学困生,让学困生也能热爱化学这门学科。趣味学习对于引导学困生由“困”到“不困”也有着重大的意义。
   总之,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要对学困生重点关注,不放弃每一个学生。通过趣味学习有效预防学困生的形成,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高中化学学习中找到乐趣。
   参考文献:
   韦慧洁.高中化学教学中趣味化学实验的应用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12):82-83.
其他文献
摘 要:积极响应现代教育发展需要,将研究重点放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上。高中历史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中应当把握核心素养组成,有针对性地找准教学着力点,通过变化教学方法、调整教学活动等多种方式实现学生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综合素养的有效培养,以期丰富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相关研究。   关键词:高中历史;核心素养;培养对策   一、高中历史核心素养概述   高中历史学
摘 要:信息技术融合于学校古琴文化艺术传承的实践活动是非常有意义的,无论是创设学校古琴艺术环境和氛围,还是古琴文化艺术传承的各种课内外活动,以及传承古琴文化艺术的课题研究等方面融入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立足古琴文化艺术本身的魅力,再借助视频、光线组合、背景投影等技术手段,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传统文化与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有机融合,让传统文化艺术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古琴
摘 要:随着经济水平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进步,人们对教育事业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核心素养成为教育行业中重点关注的名词之一,同时这一概念也给英语课堂教学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结合核心素养下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完善方式展开探究,以期能够帮助教师对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进行全面的优化和创新,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最终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课堂模式;核心素养   对当前的现实教学问
摘 要:当下,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高中数学教学已经得到了强化,基于核心素养角度下的数学教学模式的运用可以有效提高我国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全面提升综合素养。   关键词:高中数学;抽象思维能力;培养措施   众所周知,相比其他学科而言,高中数学的难度要高出许多,因为它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对课程衔接的适应能力。数学学科的学习较为枯燥,数学知识比较抽象,要求学生具备一
摘 要:从基于“互联网 ”完善教育沟通平台构建、在“互联网 ”基础上拓宽育人路径以及从“互联网 ”模式中丰富育人合作形式三个方面展开讨论,并对“互联网 ”背景下家校合作育人的措施与方法提出个人的见解。   关键词:“互联网 ”;家校合作;育人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现如今我国各阶段教育在传统教学的影响下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日后发展。因此,相关教育学者在
摘 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分别是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就是说既要拥有深厚的基础知识,又要具备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本领,除此以外还应该在社会实践方面做出一番成就,这才是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学生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应该逐渐适应这三个方面,以此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首先分析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分析在“核心素养”视角下“融学”的课堂探究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融
摘 要:英语作为一类实用性强的语言交流工具,为全世界人民的沟通与各国经济贸易往来架起坚实的桥梁。其应用性特征也决定了英语学科教学目标为学生“听得懂”“说出口”,即引导学生形成有效沟通所需的两大能力——听力能力与口语能力。素质教育背景下,英语素养的培养成为该学科教学任务的重中之重,教师应将重心从考试成绩转移到学生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的全面发展上。因此,高中英语教师应顺应全新教育理念的要求,积极引
摘 要:在高考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师生的应试意识都很强,对于不属于高考科目的学科,基本上都不会予以重视。但音乐教学对高中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和价值观的构建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针对高中音乐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几点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此加强核心素养背景下学校和教师对高中音乐的重视。   关键词:高中音乐教学;核心素养;问题;策略   核心素养是学生接受教育时逐渐形成的个人品质、价值观和综合能力。而在核心素养的
摘 要: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为未来培养信息技术方面的人才,高中课改对高中信息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高中信息技术教师需要改变传统教学思维和方式,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高中信息技术课的优势,重点培养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操作能力和探索能力,并提高他们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核心素养,从而很好地实现高中信息技术有效性教学的目标。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有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标准(2017年版)》将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概括为: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这些核心素养需要学生通过思政课的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现实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不少教师苦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方法匮乏,在不断地探索和总结中,笔者发现,实证性教学是高中思政课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力抓手。   何谓“实证性教学”,至今学术界尚无统一定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