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教厚学,小学英语课堂应给学生多一些空间

来源 :英语画刊(高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b60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新课改背景下英语教学的新方向.在这样的风向标下,博学厚教的教学理念得到了教师们的广泛关注.显然,滴水不漏的“填鸭式”教学已然不能满足时下的教学需求,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大力解放学生的主体价值,才是打开教学的正确方式.英语是一门工具性与实践性兼具的语言课程,在教学中,教师总有一种“说不尽”的焦虑情绪,总想着多教一些、多讲一些,一堂课下来,口干舌燥,但是效果却并不理想,这不由得引起我们的深思,教师说得多、讲得多,就真的有效吗?其实,在新的教学背景下,薄教厚学,更符合英语课堂的教学需求.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转化自己的教学观念,通过有效的导学、精炼的讲授浓缩教的精华,并积极拓展学用渠道,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的作用,实现学用合一,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水平.
其他文献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短篇小说《鬼屋》的结构似乎框架松散,而结尾处的告白“心灵之光”将其有力地构成一个整体。这一意义显著的“心灵之光”是叙述者在一段精神旅程后顿悟的
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指出,“教育即生活.”这对于我们的语言教学,是再适用不过的.语言教学的意义,就在于语言实践,而生活则是其实践的第一平台.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应该明确
期刊
采访体现着记者的业务水平的高低,如何让采访更趋于专业化,是每个记者应该积极思考和钻研的问题。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明确角色定位、分析采访对象营造采访场、明确采
夜已深,终于找到一段时间,剥离纷繁复杂的种种事情,说出部分往事,仅为追忆恩师的音容笑貌,梳理如麻的心情。
期刊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了解作者“心中的鹰”的形象;  2、突出重点,理解“战士”打鹰给作者心灵带来的震颤;  3、品味语言,领悟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  教学重点:  重点赏析“战士”打鹰的内容。  教学难点:  对“战士”打鹰是非的评价。  教学方法:  讨论式、探究式  教具准备:  自制课件(主要内容包括:老鹰带小鹰在蓝天搏击的画面;偷猎者捕猎藏羚羊的画面;市场上公开销售野生动物的火爆画
英国当代作家伊恩·麦克尤恩的《时间中的孩子》是一部唤醒成人麻木心灵的小说,从孩子的丢失写起,随之展开两个家庭的故事,成人世界的生活面貌一一浮现,在我们内心留下深沉的
追忆往事,犹历历在目,泪眼婆娑中,似乎又见他坐在低矮的小竹凳上低头看文献的身影;似乎又见他一步两台阶,匆忙地在地遥学院忙碌的身影;似乎又见他在科学网上,为他那挚爱的桃花岛博客笔耕不辍的身影……呜呼!苍天为何要如此仓促地带走这样一位仁慈之长者,遥感之伟人!  恩师仙逝,几次想执笔写点东西以悼念,千言万语竟不知从何处着手!  记得恩师临终遗言,大意为希望他的逝世,不要影响大家的正常工作与生活。因此,在
期刊
《圣经》作为西方文学的源泉,其主要内容之一就是人神关系的描述,而此关系的描述主要也是通过文学形式表现出来的,即人神关系从对立、冲突到融合的转变。 As a source of we
古诗鉴赏一直是高考必考内容,从赋分来看占有一定的分量,不能不引起重视。尤其是2002年《考试说明》明确指出诗的赏析由客观试题改为主观试题,对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根本上说鉴赏能力的提高,取决于平时的阅读与积累,但从应考的角度说,如果能好好地注意以下几个技巧性的问题,也能产生令人惊喜的效果。    一、注意诗歌题目    考生在鉴赏古诗时,最大的问题就是对作者的创作意图把握不准,对诗歌的意境和中心
在我从教的这几年里,一直在思考教学实践中到底有没有这样一条路子,那就是老师可以教的轻松,学生可以学到更多知识,学得更容易.通过自己的不断摸索,我发现情感教学对自己所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