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压力与学校适应的关系:坚韧性人格的调节作用

来源 :心理学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30366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探讨大学生压力、坚韧性人格及其学校适应的关系,为大学生学校适应方面的指导工作提供相应的科学依据,采用整群抽样法,运用大学生学校适应量表(CCSAS)、大学生压力量表(CSS)和大学生坚韧人格评定量表对48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坚韧性人格能调节压力与学校适应的关系(Beta = 0.083, p <0.05),坚韧性人格的挑战维度调节压力的个人烦扰维度与学校适应的关系(Beta = 0.081, p <0.05)。这表明,大学生坚韧性人格是学校适应的保护因素,并对压力与大学生学
其他文献
视觉空间能力能够较好的预测学业能力水平,甚至有的研究者提出,视觉空间能力是智力的一项独立的组成成分。而心理折纸任务作为衡量视觉空间能力的一种重要指标,在以往关于视
风险决策过程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近年来,风险决策得到越来越多的心理学者们的高度重视,并进行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研究。本文从风险决策的理论模型、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总结
自我调控用以描述人们努力地、自愿地、有目的地将自己改变成需要的样子。本文对当代比较有影响的自我调理论进行了详细地梳理,并对最新的自我调控的机制研究进行了介绍。首
目的:探讨大学生行为激活在外向性和活力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252名大学生,采用行为抑制/激活系统量表中文版(BIS/BAS Scale)、中国大五人格问卷(CBF-PI-B)、主观活力量
采用2 (冗余文本:概括文本vs.全文文本) &#215;2 (材料特性:原理性vs.现象性)的混合设计,探讨两因素对多媒体学习中外部认知负荷和学习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原理性材料比现
该研究采取记忆探测任务与视觉搜索任务相结合的双任务实验范式,以彩色边框几何图形为材料,探究视觉工作记忆内容在形状凸显条件下对视觉注意的引导作用。实验设计为2 &#215;
成人对婴儿面孔产生的偏好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养育动机的外在表现,这种偏好可以提高婴儿的存活率,有利于物种的生存和繁衍,因此具有进化意义。本文首先对婴儿面孔偏好的起源、
本文对京沪两地民间网祭中所表现出的中国人祖先崇拜进行了探讨。通过随机取样的方法调查了网同纪念网(www.netor.com)中属于北京、上海的各45个民间纪念馆,记录了这种新的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