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_xu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如今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不再是单一的讲授词语、分析语句、朗读课文等传统教学模式,更多的是采用情境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模式。在这样的综合性学习模式中,小组成员可以互相配合,同学之间取长补短,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最重要的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展开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得学生肯动脑筋,爱动脑筋。在提高学生语文成绩的同时,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如今,学生早已习惯传统的教学模式,缺乏创新合作能力。语文课堂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和素养,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所以当下语文教师的首要目标就是在班级展开语文合作学习小组,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本文就如何在语文课堂中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做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小组合作 综合性教学
  在语文课堂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营造浓厚的语文学习氛围。这不仅仅需要教师合理组织学生,潜心研究合作方案,还需要学生的配合,是由师生共同完成的。对于综合性的语文合作学习小组,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使教学氛围活跃。最重要的是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互相帮助,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同时使得原本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课堂教学与日常生活联系得更紧密,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定期开展小组性阅读活动
  人的思维能力是受生活环境及所受教育程度影响的。所以对于教师来说,要不断地鼓励学生多多阅读。教师可以将班级分成若干个合作小组,并让每个小组阅读不同的书籍。在班级中,教师每个月至少开展三次阅读活动,在阅读活动课上教师让每个小组制作与自己阅读书籍有关的PPT。通过小组展示的PPT培养学生小组的团结性。阅读使学生具备良好的思维品质,以养成批判性思维。在阅读中教师要求学生不断思考,不断质疑,同时小组要合作写出读后感。教师可以适当推荐学生多多阅读有益思考的书籍。
  例如: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如《苏菲的世界》、《乌合之众》、《罗马人的故事》、《言论的边界》等,这些书目因为观点独特,且能够提升学生的思想深度,对学生的逻辑思维有一定冲击,教师要适时帮助学生理解,并适时抛出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如“读完这本书你认为作者想要表明什么观点?你认为书中最使你印象深刻的段落或语句是什么?你对这本书有什么看法?”通过这一思考性问题的设置,达到锻炼学生思维的目的。
  在阅读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善于思考,对事物大胆想象并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指出自己小组成员中的优点和缺点,通过小组共同制作和展示PPT,不仅使得小组更团结,而且使学生对事物的形成有自己的价值判断,最重要的是小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可以学习到他人的优点,了解自己的不足。学生要学会独立思考,不能受限于书本。当阅读一定书籍后,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在小组合作中更有主见,自然提高思维能力和语文学习能力。
  二、依据生活实际开展学习小组
  现阶段的语文学习不仅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更多的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教师应让语文课堂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鼓励学生将生活环境、生活的经历、生活中的所见所感等与语文课堂联系起来,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表达自己的心声。因此,教师创设的语文教学情境应该和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联系起来,通过对学生生活的了解,在平时的点滴积累中达到开阔学生视野的目的。其实中学语文课本中不少文章蕴含着深情厚谊,有抒情的散文,语言平实的议论文,令人印象深刻的文章,还有一些饱含深意的诗歌等。
  如在语文课本中常常会出现诗歌鉴赏,这时教师应利用课堂时间,鼓励学生多多创作诗歌。或者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创作诗歌,诗歌形式不限,可以是歌颂生活,赞美亲人或者朋友,亦或者是赞美自然风景,或是学生偶然间的情感迸发。或者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学过的课文小说、散文等以话剧的形式表演出来。在班级展开班会的时候,教师让每个小组进行表演,并最终评选出最优秀的小组。总之,教师要鼓励小组成员多多联系生活,走出课本,放飞思想。教师不仅要让小组成员在语文课本中找到兴趣所在,而且要让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学会团结合作的同时,更要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分析问题,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教师通过设置有趣的问题,通过提问使学生一点一点掌握重点、突破自己的难点。最重要的是通过想象使学生的思维更有深度,想法更独特。同样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扩展,从而进一步提高语文成绩。
  三、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课堂教学设备不断更新,多媒体教学逐渐走进课堂。教师在设计小组活动时,应将活动与多媒体联系,相信这样的课堂一定会更生动形象。教师在上朗读课时,可以让小组自行准备音乐配合着文章朗读。或者教师可以让小组利用多媒体设计每篇文章的背景音乐,亦或是小动画、PPT等,这样小组中的每个成员分工明确,都可以参与活动,同时让学生深刻理解课文。
  如在教学朱自清的《春》时,有的学生会考虑到课文内容简短,语言优美,辞藻华丽。学生大多会利用多媒体设置优美抒情的音乐背景,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朗读课文时播放音乐,这样学生便会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也会很快走进课堂,感受作者的思想。教师通过几组学生的朗读节奏、动画设计、PPT展示等评选出最优秀的小组。
  又如在学习古诗时,教师可以依据不同诗歌的分类,让每一组学生分别对不同种类的诗歌进行赏析和总结。有的古诗是表达漂泊在外的羁旅愁思,有的古诗是表达壮志未酬报国无门,或者介绍这首诗歌的历史背景。总之,教师将任务传达到小组,小组成员通过分工,自己到网上查阅资料整理分析。通过这一系列过程在无形中学生便可以获取到新知识,也可以加深印象。小组学习中,每个学生通过资料的搜集感受到诗歌的魅力。另一方面,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学生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作者报国无门的遗憾。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得原本枯燥的课堂变得有趣生动,使得教学氛围活跃。最重要的是使得学生尽快走进课堂,思维能紧跟教师的步伐。
  四、创设有利于互动的情景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不仅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有效的小组学习环境。还可以让小组间进行表演创设学生之间互动的教学情境,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课后的时间排一些有关课文内容的话剧,或者表演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故事,亦或者可以表演情景剧、诗歌朗诵等。
  如在教学初中语文《范进中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组织演员,表演课文内容。如教师让两组学生分别扮演课本中围观的群众,一个学生扮演范进,一个学生扮演屠夫。这样的话通过学生表演的话剧,使得课本内容更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同时学生通过扮演,也能真切地感受到角色的心态,从而理解课文内容及作者的主旨。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平时在课后主动交流,同学之间可以互相交流自己喜欢的作家、书籍、电影等等。综合性语文学习小组的首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成绩,与此同时加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使得教师更了解学生,同学之间互相取长补短。然而综合性学习小组的设计需要教师在平时教学中不断地钻研,这样课堂教学才会更生动有趣,学生才会快速进入课堂。这就迫切需要语文教师积极主动地转变教学理念,将学习小组设计引入课堂。教师应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在学习中收获快乐和知识,以此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和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彭钊.浅析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与方法[J].现代教学,2009(1).
  [2]佘勇.试论初中语文有效教学内涵[J].成才之路,2008(32).
  [3]李忠东.浅谈新课程背景下语文学科的有效教学[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01).
  [4]张宗谦.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与思考[J].衡水师专学报,2002(3).
  [5]陈斌.当代语文教育的主要弊端及其对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1(1).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主要探讨重庆市万州区儿童腺样体肥大的发生发展与人乳头瘤状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及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的相关性,并以指导儿童腺样体
英语阅读能力是高中生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通过阅读,学生可以不断学到新的语言知识,提高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就近几年高考英语试题来看,其分值比例和阅读量一直在递增,已经占到总题量的60%。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做好阅读理解题,已经成为学生高考英语能否取得好成绩的关键。更为重要的是,阅读能力的提高,可为学生今后了解国外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打下良好的基础。阅读既
期刊
摘 要: 文章结合时代背景,立足教材,由浅入深地对苏教版必修五《渔父》一文中“渔父莞尔而笑”进行探究。弄明白两人对话的意思、《沧浪歌》的含义及渔父的形象意义,把握“笑”的含意,理解渔父对屈原的态度。  关键词: 理解 同情 敬佩  苏教版必修五里有篇文章《渔父》:“一打鱼的老年男子,在湘江边遇到了被流放的屈原,对心力交瘁的屈原进行了劝导;但屈原有自己的坚持,没听渔父的劝,渔父就微微一笑,敲打船桨,
摘 要: 文章针对高中语文教学较普遍存在的忽视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现象,简明清晰地分析思维品质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方法,以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逻辑思维 培养方式  张为民先生曾强调说:一张语文试卷,无非包括两样东西:一是语文知识,二是思维方法。“逻辑以思维为研究对象,思维以语言为物质外壳,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文学作品主
摘 要: 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阅读中品味与感悟文本,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厚学生的人文底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教学工作中要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让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资源进行探究性阅读,拓展自己的阅读面,提高其阅读能力。本文就有效利用图书室,使图书室成为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渠道进行分析。  关键词: 初中学生 阅读能力培养 有效途径  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阅读能力的培
摘 要: 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用到初中语文教学中顺应了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也能全面增强初中生的语文学习效果。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可以有效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发挥集体的智慧,让语文教学更高效。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 应用研究  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入改革,很多学校课堂都开始采用新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而小组合作教学就是其中的一种。在新课标理念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越来越受到广大师
目的: 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开腹胆囊切除术(OC)手术前后动态肝功能变化的临床资料进行前瞻性、随机性对比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术式对肝功能的影响,并为肝功能异常的拟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