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与逻辑思维的培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tian5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章针对高中语文教学较普遍存在的忽视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现象,简明清晰地分析思维品质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方法,以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逻辑思维 培养方式
  张为民先生曾强调说:一张语文试卷,无非包括两样东西:一是语文知识,二是思维方法。“逻辑以思维为研究对象,思维以语言为物质外壳,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文学作品主要表现为形象思维,科技文章主要表现为逻辑思维,作文的立意深浅是思维的差异造成的。句子衔接与病句修改、语序调整与句式变换、仿造句子与修辞辨析、文章信息的筛选与整合,无不与思维有关。当然,高考不是指导教学的唯一正确的方向,但它却能充分显示语文教学对本身发展的思考。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文素质直接影响人的其他素质的发挥。因此,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语文知识的传授,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更应该注重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即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比较能力、概括能力、推理能力、论证能力、判断能力等的培养。列宁曾说:“任何科学都是应用逻辑。”“学习逻辑是很重要的。”否则,在现代社会里,各种信息铺天盖地,学生如果缺乏逻辑思维能力的话,说起话来或写作文往往语无伦次、词不达意,甚至使人不知所云,或者不能理解别人所说的话,甚至理解错误,从而影响言语交际活动。高中语文课程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一、通过掌握教材的逻辑体系,形成逻辑思维能力
  教材是发展学生思维的主要材料和主要依据。高中教材中往往包含许多思维因素,而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不可能从天而降,主要是通过对教材逻辑体系的掌握,对教师教学中逻辑思维的模仿而形成的。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教材,发掘教材中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因素,要发掘、把握并表现出教材的逻辑。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五,每册共4个专题,5册共20个专题。每个专题都包含“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综合,都力图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但是同一专题在不同的学龄阶段应该形成和培养的思维能力是有区别的。
  如必修一第一专题中的第一单元是现代新诗。高中必修一是高中必修课起始阶段使用,所以在选文撰写及确定题目上,都力求照顾高一学生初始阶段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体现初高中语文在学习方法和学习目标上的异同,以便明确师生在认知上的定位,促进教师教法和学生学法的转变,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使教和学在效果上得到本质的增强。而第一单元作为学生升入高中接触语文的第一块知识,重点是“情感与意象”,力求借助无太大语言障碍的现代诗歌中典型的、具体的意象倡导学生、教师、教科书、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从而通过多种形式的语言交流建构心灵的联系,实现对学生形象思维的培养。在必修二第一专题中同样有诗歌教学任务,选择的是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重点是“含英咀华”,即通过反复吟咏,体会诗中思想感情,注意不同作品在创作手法上的独创性和不同诗体的节奏,以及由此产生的不同情趣,重在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归纳概括比较能力。所以,在必修一第一单元现代新诗的教学过程中,要以“诵读”为主,让学生知道意象的概念,引导学生通过意象,发挥想象力感受作品的情感。而必修二的古代诗歌,除“诵读”外,还要学会找出诗歌中的意象,比较不同时期诗歌的不同特点,并感受诗歌的情感。
  即使同一册书,不同类型的文章应该形成和培养的思维能力也有所不同。如注意引导学生推敲名篇佳作中的语句,启发他们把握作者的思路,促使学生对文章的各种材料与各层意思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判断、推理,引导学生学习、掌握、积累更多的词汇、语汇,以培养学生的记忆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比较能力。或学习一篇文章后,引导学生通过这篇文章的特点认识同类文章,根据某类文章的特点阅读分析更多的文章,这是进行“个别—一般—个别”的思维训练。教学论说性文章,要着力进行分析、归纳、综合、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训练,教学记叙性文章,要着力进行想象、联想等形象思维训练。
  二、通过听、说、读、写训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高中语文学科是以培养学生阅读、写作、听话、说话能力为主要目的和主要内容的文化基础课。从信息论角度看,语文的读、写、听、说训练是和思维训练同步进行的。而逻辑思维训练与语文能力的训练之间可以从语文领域的这四大要素联系起来。听、说、读、写是语文基本能力,这四种能力都是以思维,包括逻辑思维为基础的。写是说的书面形式,作者想把意思表达清楚,必须遵循人类共同的思维规律,没有逻辑思维,是不可能把复杂的道理和感受讲清楚的。至于读和听,如果弄不懂人家话语间、文章中的逻辑架构,实际上就是没有真正听懂、读懂。从心理过程看,语文的读、写、听、说训练就是由理解到表达的过程。由理解到表达,需要通过注意、感知、观察、比较、辨识、想象、分析、综合、判断、抽象、具体、系统、概括等心智活动完成。语文的读、写、听、说训练伴随着复杂的智力活动。所以,我们应将逻辑思维训练与语文教学活动相结合,在语文的读、写、听、说的训练中传授逻辑知识,把逻辑思维训练内容渗透到学科逻辑规律过程中,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就《林黛玉进贾府》这篇文章而言,在学生看完以后,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讨论后探究一些问题:小说为什么安排贾母第一个出场?为什么把贾宝玉的出场安排在最后?而且出场两次?这样安排人物出场的原则是什么?有什么样的效果?林母说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黛玉是从哪些地方看到、感受到的?作者为什么要浓墨重彩地描写王熙凤的服饰?表现出她什么样的性格特征?小说中哪些言行体现出她的八面玲珑?黛玉听到的宝玉是怎样一个人?和她实际看到的有何区别?两首《西江月》到底是如何评价贾宝玉的?宝玉“摔玉”这一行为反映了他什么思想?让学生对所有问题都认真地讨论,让他们在听、说、读中提高思维能力,练就了学生理解问题的深刻性、独立性和敏捷性。
  总之,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高度重视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我们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该扎实有效地训练学生掌握思维方法,提高思维效率,提升思维质量,增强思维效果,完善思维品质,从而抓住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吕世虎.刘玉莲.新课程与教学研究[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
  [2]田运,主编.思维辞典[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4.
  [3]丁润生,著.现代思维科学[M].重庆出版社,1992.8.
其他文献
一年多来,我参加了学校和市教研室举办的“说一授一评”的赛课活动,听了好些堂课,深有感触。语文课改的推行虽已多年,其崭新的教学方式有些方面已开始初步见效,不乏热热闹闹的场面。但我发现,农村中学语文教学“少慢差”的现象依然鲜活,究其原因,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目的是什么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中学老师都知道教学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品格,但许多
期刊
摘 要: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医疗需求的不断扩大,社会对护理方面的专业人才需求量逐渐增加。我国现在开设护理专业的中专院校很多,但是培养出来的护理专业人才专业素质有待提高。各大中专院校为了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医护人员,必须对传统护理专业教学进行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要与时俱进,本文针对中专护理专业教学改革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中专护理专业 存在问题 改革措施  由于在过去很长一段时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改革与创新,民办高职教育发展得到质的飞跃,社会各界人士开始高度关注到高职院校教育的质量。由于当前民办高职教师在之后教育认识上存在明显的差异,为了保障民办高职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本文将进一步对民办高职教师职后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展开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 民办高职教师 职后教育 必要性 可行性  当前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民办高职院校教育发展要
摘 要: 《秀拉》是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所著,是一部讲述黑人女性的小说,黑人秀拉不愿意过黑人女性平淡传统的生活,也不喜欢白人强加给他们的价值观,为了显示自己对残酷现实的反抗开始过反抗、叛逆的生活,但是最后被白人和黑人抛弃,孤独死去。概念隐喻是一种认知方式,本文将从概念隐喻的连贯性角度对小说《秀拉》进行分析。  关键词: 概念隐喻 连贯性 《秀拉》  概念隐喻作为一种认知方式,从概念隐喻的连贯性对
摘 要: 网络语言的发展势不可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现在校园。中学生尚处在自我意识模糊、分辨是非能力较弱的阶段,网络语言在学校的快速发展,不可否认会带来有利又有弊的影响,掌握中学生使用网络语言的情况迫在眉睫。  关键词: 网络用语 网络语言 调查研究  该调查结合了问卷调查和访谈两种方式交替进行,调查对象为赣州市的市区中学,如厚德外国语学校、黄金中学,以及郊区中学如虎岗中学、湖边中学。这部分的调
摘 要: 悉尼大学的访学交流使作者对悉尼大学化学系的教学和科研有了一定的了解。本文从悉尼大学教学、科研和在悉尼的生活三方面介绍作者在悉尼大学访学交流的见闻和体会,以期为我国青年教师出国访学与深造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悉尼 化学 访学 见闻 体会  澳大利亚现有38所国立大学和2所私立大学,悉尼大学是澳大利亚第一所大学,被誉为“南半球的牛津”[1]。自建校以来,悉尼大学的科研人员发明了WiF
摘 要: 民办高校是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下的新生产物,是高教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公办学校一起共同承担着为国家培养优秀专业人才的历史使命,但与公立学校相比,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力度不大,其中师德建设效果更是收效甚微,民办高校教师在工作投入热情、工作态度及对职业理想的追求等多方面的表现都不如公办学校教师。加强师德建设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核心要求,本文对民办高校师德现状、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从政府和学
目的本研究主要探讨重庆市万州区儿童腺样体肥大的发生发展与人乳头瘤状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及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的相关性,并以指导儿童腺样体
英语阅读能力是高中生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通过阅读,学生可以不断学到新的语言知识,提高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就近几年高考英语试题来看,其分值比例和阅读量一直在递增,已经占到总题量的60%。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做好阅读理解题,已经成为学生高考英语能否取得好成绩的关键。更为重要的是,阅读能力的提高,可为学生今后了解国外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打下良好的基础。阅读既
期刊
摘 要: 文章结合时代背景,立足教材,由浅入深地对苏教版必修五《渔父》一文中“渔父莞尔而笑”进行探究。弄明白两人对话的意思、《沧浪歌》的含义及渔父的形象意义,把握“笑”的含意,理解渔父对屈原的态度。  关键词: 理解 同情 敬佩  苏教版必修五里有篇文章《渔父》:“一打鱼的老年男子,在湘江边遇到了被流放的屈原,对心力交瘁的屈原进行了劝导;但屈原有自己的坚持,没听渔父的劝,渔父就微微一笑,敲打船桨,